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21KB ,
资源ID:108414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841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0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1、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选择题(每题 4 分,12 小题,总共 48 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人和谋士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浪迹于各国各地,主动寻找主人出卖自己的知识和才能,形成了“士无长君,国无定臣”的局面,这说明A 宗法分封制已完全崩溃 B 军功成为各国授爵的依据C 贵族世卿世禄特权被打破 D 君主集权意识的产生【答案】C2下列各项中,体现孔子因材施教主张的一句是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C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D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答案】C【解析】孔子因材施教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采

2、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符合孔子因材施教主张,故 C 正确;A 项强调严谨的治学态度,B 强调勤恳的教学态度,D 项强调个性特征与能力直接的关系,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ABD。3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君主)独制四海之内” 。下列制度中,最符合“独制”的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郡县制【答案】D2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联系所学法家的思想分析解答。4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

3、者王” ,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甲骨文中“王”字的含义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而孟子强调的是仁义而非征伐,排除 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观点,与儒家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 B。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的大意是指用武力而假借仁义的人可以称霸,用道德而实行仁义的人可以使天下归服,可见孟子的观点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故选 C。宗法制度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题干中孟子的观点不符,排除 D。【点睛】儒家代表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

4、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强调加强道德修养进行教化,正如本题中的“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考生只要理解儒家的主要观点,紧扣孟子所说的“德” “仁” ,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5有学者将孔子视为平等主义者,这是因为孔子主张A 克己复礼B 为政以德C 民贵君轻D 有教无类3【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将孔子视为平等主义者的原因6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A 儒家“仁爱”思想B 墨家“兼爱”思想C 儒家“礼治”思想D 墨家“非攻”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意思:对待别人的国家,要像对待自己国家一样;对

5、待别人的家庭,要像对待自己家庭一样;对待别人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体现是墨子的“兼爱”的主张,故选 B。C 项儒家“礼治”思想和 D 项墨家“非攻”思想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 项是孔子主张的“仁爱” ,它是有等级性,没有墨子的“兼爱”有广泛性、包容性,故排除。故选 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思想7孟子说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统治者如果违背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据此可知,他们A 反对君主绝对专制权力B 政治主张根本对立C 实质是在反对君主制度D 具有民主化的倾向【答案】A【解析】孟子认为君主要实行仁政

6、,否则会被推翻,卢梭认为统治阶级不要违背民意,都反对君主专制,A 正确;主张基本相同,不是对立,B 错误;卢梭是反对君主专制,孟子是维君主服务,C 错误;孟子不具有民主化倾向,D 错误。8寓言邯郸学步讲的是一个燕国人不遵从自然,到赵国的国都邯郸学邯郸人走路,可这个人不仅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方法也给忘了,最后只好一步一步爬回了燕国。此寓言反映的思想应属于4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答案】C【点睛】诸子思想特点学派代表主张 特点道家(老子)“道” 、无为、小国寡民 没落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与应世的态度墨家(墨子)“兼爱” “非攻” “尚贤” 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渴望社会

7、安定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治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9有学者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儒家文化” 、 “儒家传统”当做“中国文化” 、 “中国传统”的同义词,但实际上从秦至清的整体看,中国传统的主流是“儒表法里” ,因此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法家制度文化与儒家典籍文化之间的张力。下列最有可能符合该学者的主旨是A 儒家思想不是中国传统主流B 法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主流C 中国文化有表里不一的差异D 打倒孔家店能打到中国传统【答案】C【解析】传统文化就是指儒家文化,后来经过汉代董仲舒进行改造,先秦儒家思想变为“儒表法里”的特点,说明中国文化有表里不一的差异,故 C 项

8、正确;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主流,故 A 项错误;法家思想不是主流思想,故 B 项错误;打倒孔家店并不能打倒中国传统文化,故项错误。点睛:现代主义绘画特点: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 。510习近平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管子明法解中也有关于“法治”的言论:“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下列关于上述两种“法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前者是“民治” ,后者是“人治”B 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C 两者都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 两者都服务于统治者的统治【答案】A【解析】11肖云儒在秦文明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一

9、文中认为,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用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因此有天下、九州的称呼。孟子说天下一家;韩非子的著作中,强天下、治天下、取天下的用法最多。这种天下观:A 起源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实施B 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根源C 表明古代中国没有民族的观念D 奠定了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由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 、 “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等体现出实现自身活动范围统一的要求,为国家统一的实现提供了思想基础,故 D 项正确;依据材料“中国人在远古时期就形成了一种天下观”可知,天下观产生于宗法制、分封制之前,故 A 项错误;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基础是强大的经

10、济、军事实力,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由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 、 “天下一家”可知,弱化了民族之间的区分,但是并不等于古代没有民族观念,故 C 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由空间方位定位自己的幅员” 、 “强天下、治天下、有天下、取天下”的分析理解。12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6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 ”以上言论表明荀子:A 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 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C 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D 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答案】C点睛:“隆礼至法则国有常”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二、非选择题(每题

11、12 分,1 小题,总共 12 分。 )13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惠则足以使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材料二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何以知其然也?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有金鼓,所以一耳也;同法令,所以一心也;智者不得巧,愚者不得拙,所以一众也;勇者不得先,惧者不得后,所以一力也。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吕氏春秋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中国古代思想的主要发展趋势。推动这一趋势的历史因素有哪些?【答案】 (1)核心:“仁” “礼” 。7(2)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汉武帝为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解析】点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