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546.50KB ,
资源ID:108422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842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同步精品课堂)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选择题1 中国近代历史纵横谈中提到, “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是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付诸实施的却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 同情广大农民的生活疾苦B 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 抑制长期出现的贫富不均D 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答案】D【解析】【详解】2从中共“一大”党纲到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变化,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将普遍的革命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党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更加正确的认识党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是从中国共

2、产党诞生开始的,故错误,排除 AD。中共一大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超出当时中国国2情;中共二大在正确分析中国国情的情况下,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一大到二大革命目标的转变,说明中共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表明中共在探索革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故正确。党明确提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目标,并不是变化,故错误。综上所述,排除 ABD,所以选 C。3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都是辛亥革命的自然产物。在该学者看来,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A 对侍统价值观念的否定B 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C 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D 推翻了君

3、主制度的束缚【答案】A41930 年 5 月中原大战爆发,国民党军阀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合武力讨伐蒋介石;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A 仍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 开始认识到了创建军队的重要性C 能从时局变化出发做出正确决策D 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进路【答案】A【解析】【详解】“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说明当时中共的革命路线还是从城市暴动开始,仍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故 A 项正确;开始认识到了创建军队的重要性是大革命失败后教训,故 B 项错误;材料

4、的革命道路说明中共对于时局的认识并不充分,故项错误;材料主张是城市中心道路,故 D 项错误。35中国近现代史专家杨奎松说:“历史的吊诡就在于,莫斯科既制造了失败,也孕育了成功”这一论断比较适用于A 遵义会议B 社会主义改造C 重庆和谈D 国民大革命【答案】A【解析】【详解】6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 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B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 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D 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

5、向近代转变的起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辛亥革命,第二次历史巨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意在强调五四运动新旧交替的作用,即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其它选项均不能揭示材料的主旨,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 B。4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71930 年 6 月,中共中央决议认为“中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 “总的形势,都表明中国新的革命高潮已经

6、逼近到我们的前面了” ,并“有极大的可能转变成为全国革命的胜利”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 试图打破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D 对革命形势作了过高的估计【答案】D81931 年春,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一政策的出台A 得到所有农民热情拥护B 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C 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D 表明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答案】C【解析】根据“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7、,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可知,土地革命路线的制定有利于调动贫农、雇农、中农以及中小工商业者的革命积极性,以地主阶级为革命的对象,土地革命路线适应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故 C 正确;A 表述太绝对,不符合“限制富农”错误;1931 年春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B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 表述错误,中共没有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排除。91924-1927 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说明时5A 工农运动推动大革命发展B 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成功C 北伐战争取得了重大成果D 政党联合产生了巨大力量【答案】

8、D101934 年 9 月红旗周刊指出:“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教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 ”该文章的主旨是A 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B 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C 长征中争取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D 将救灾工作同革命事业结合起来【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文章中提出水患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民党的腐化而导致的,因此在倡导救灾的同时主张要推翻腐化的国民党政权,故 D 项正确。其它几项都没有全面反映材料中既讲灾情,又讲要推翻国民党政权的主旨,故排除其它三项。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

9、下列要求。五四学生运动,可分为以傅斯年、梁实秋为首的爱国者和以杨晦、匡互生为主的以情感宣泄为主的暴力爱国者。对于杨晦、匡互生这样的火烧赵家楼,并且痛打所谓“卖国贼”的学生,许多学者认为他们表现了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1919 年 6 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不容讨论的了。感情和理性,都是人类心灵的重要部分,而且有时两相冲突。爱国大部分是感情的产物,理性不过占一小部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6摘编自黄广明杨潇启蒙是最好的爱国新文化运动健将的觉悟等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

10、对材料中有关“爱国”的观点加以讨论。 (要求:提取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史论结合,表述准确)【答案】示例:观点:爱国主义是激情与理性的统一。讨论: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民族利益受到严重危害,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山东问题发生后,爱国学生奔走相告,唤起了民众的觉醒;抗战时期为国捐躯的将士们,他们都是爱国英雄。同时,激情爱国往往又极不理性,导致无政府主义倾向加剧。五四运动中,学生用暴力惩治了他们眼中的“汉奸” 。这样的结局就是暴力赢了,文明输了,情感赢了,法律丢了。激情爱国往往破坏了社会理性,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