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下图是 1949 年 4 月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抗战胜利,日本在南京接受投降B 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C 挺进中原,中共揭开反攻的序幕D 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答案】B【解析】【详解】2从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党中央所在地随着革命形势发展而辗转南北。如图所示,党中央所在地先后顺序是A B C D 2【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是江西瑞金,1931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
2、政府诞生地;是上海,1921 年中共诞生地;是西柏坡;1948 年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是延安,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驻地;因此正确顺序是,所以答案选 C。31949 年 7 月 9 日,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纪念抗战十二周年,南京举行阅兵典礼介绍“阅兵仪式于下午五时半开始”。下列关于这一阅兵场景的的设计错误的是A 展现占领总统府的情景B 打出“六周,30 万”的标语C 奏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D 高呼“将革命进行到底”口号【答案】C【解析】【详解】【点睛】解题的关键时间“1949 年 7 月 9 日”。4在电影建国大业中,1949 年 3 月 5 日至 13 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
3、唐国强饰演的毛泽东调侃由立平饰演的林彪,“林彪啊,你吃了蒋介石一百多万的军队,怎么还这么瘦啊!”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 是称赞林彪参加了三大战役中的所有战役,并消灭敌人一百多万B 是称赞林彪自参加革命以来一共歼灭敌人一百多万C 是称赞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指挥有方,歼敌很多D 是警告林彪不要叛国投敌3【答案】C【解析】【详解】5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美国对国民政府的政策从部分解除禁运到取消禁运,再到实行“有限援助政策”,1949 年开始逐步削弱对国民党的援助。由此可见,这一时期A 美国放弃控制中国的战略政策B 国民政府在中国的影响力发生变化C 美国由“扶蒋”逐渐转向“中立”D 第二次世界大战
4、使美国国力迅速下降【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信息可知,美国对蒋的援助不断减少,实际上反映国民党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不断败退,这反映出国民政府在中国的影响力下降,故 B 符合题意;A 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当时并没有放弃控制中国的战略政策,故排除 A;C 项“中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并未导致美国国力迅速下降,故排除 D。61947 年 6 月,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穿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于 8 月底到达大别山区,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这一举动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
5、4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目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题目。7下图为中国近代某重大战役形势图
6、。该战役A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统治B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 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5D 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答案】D【解析】【详解】由上述中国近代重大战役形势图中的“徐州”、“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的淮海战役,结合所学可知,这是解放军的重大胜利,所以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故选 D;渡江战役之后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被推翻,应该是在淮海战役之后,故排除 A;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 B 与史实不符,所以排除;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是平津战役,故 C 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81945 年 8 月底,毛泽东等飞赴重庆,国共两党经过艰苦谈判,签署会
7、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A 实现国内和平有了根本保证B 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可言C 协定内容没有得到贯彻D 即国内和平协定修正案【答案】C【解析】【详解】9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B 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C 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D 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6【答案】B【解析】【详解】10下图是 1949 年 4 月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若有情天亦老,
8、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抗战胜利,日本在南京接受投降B 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C 挺进中原,中共揭开反攻的序幕D 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诗句出自毛泽东同志于一九四九年四月所写的诗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该诗词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胜利,该战役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大陆的覆灭,故 B 项正确;A 是 1945 年 9月 2 日;C 是 1947 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 是 1948 年1949 年初的三大战役胜利。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开过众多“革命借条”,如表 1 所列的
9、三张代表性“革命借条”。表 1时间、地 名称 内容7点1930 年湖北孝感红军借条“因我们红军现在擴大武裝經濟特向楊長銀先生借大洋四百元 经济困难隊長涂杏(印章) 红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七大隊孝感縣特務营第一分隊”1945 年湖南宝庚(今邵阳)八路军借条“借爱国人士周莲池先生大米陆拾肆斗、大肥猪壹条、银元肆佰贰拾块、钢钱伍佰块、小钱十贯,祖国统一时来中央。八路军贺龍(盖有贺龙和陈菊生的印章) 一九四五年 三月”1949 年湖南宁远解放军借条“今借到张先生土荣家馬壹匹此据 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湘南司令部朱印 十一月十三日条”据湖南发现 1945 年八路军借条等整理根据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
10、围绕“革命借条”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论题: 艰难的革命环境催生“革命借条”。阐释: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无产阶级的军队,财政来源少,经济困难,加上国民党的“围剿”与打压,不断扩充的革命队伍的吃穿与作战费用等必需品供应十分紧张。为了进步8开展革命斗争,部队不得不借助于殷实之家。在当时无法偿还的情况下立下借据。这些从民间借来的钱物对民主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助。示例二:论题: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开出的“革命借条”的真伪需要辨别。阐释:“革命借条”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真伪需要辨别。在辨别时,应注意以下要素: 时间上,其使用的纪年方法是否正确;字体上,繁体与简体的使用是否合理;内容上,措辞是否得当,如“祖国统一”,字迹、署名和印章,是否与经办人相吻合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