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祖国统一大业一、选择题(每题 4分,12 小题,总共 48分.)1 (重庆市綦江区 2018届高三 5月预测调研考试历史试题)以下为某论文关于两岸关系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最为合理的是一、 “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二、外国和中国的矛盾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第一,牵制台湾当局,不能脱离美国势力范围;第二,迫使台湾维持“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 ;三、少数人的阴谋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A 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B 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C 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D 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答案】A点睛:“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 “
2、美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 “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环”是解题的关键信息。2 (江苏省盐城市 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下表反映了 19911993年台湾地区对祖国大陆的投资情况。表中数据表明台湾对大陆投资呈快速增长趋势,这主要得益于年份 企业(个) 年增长率(%) 合同金额(亿美元) 年增长率(%)1991 1735 573 1390 5461992 6430 2706 5543 29871993 10945 702 9903 799A “一国两制”方针指引2B “一个中国”共识达成C 两岸隔绝状态开始打破D 海峡两岸“三通”实现【答案】B32008 年,国民党“大选”参选人马
3、英九曾表示,两岸直航之后不是国际航线,而是特殊航线,它的名称叫做“两岸航线” 。12 月,台湾海峡北线空中双向直达航路正式开通启用,标志着两岸同胞期盼已久的直接、双向、全面空中通航变成现实。这反映出A 大陆提出了和平统一方针B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C 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D 台湾当局坚持“一国两制”原则【答案】B【解析】年三通的正是实现,有利于两岸经济和贸易往来,说明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故 B项正确;和平统一方针提出是 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故 A项错误;香港早已于 1997年回归祖国,故 C项错误;台湾当局并没有承认“一国两制”的方针,故 D项错误。4阅读下表可知1
4、9871992 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3A 两岸三地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B 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C 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D “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答案】A51990 年台湾成立“国家统一委员会” ,次年又提出了“国家统一纲领” ,后经台湾当局行政部门会议讨论通过。上述措施表明台湾当局A 推动两岸“三通” B 认同“一国两制”方案C 坚持一个中国 D 积极响应“九二共识”【答案】C【解析】据材料“国家统一委员会” “国家统一纲领”可知当时台湾坚持“一个中国” ,故C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错在“推动” ;B 项说法错误,错在“认同”
5、 ;“九二共识”出现于 1992年,故 D项排除。6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的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指出:“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 13亿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 ”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4B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C 中国政府承诺不对使用武力D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答案】B【解析】由“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可知,材料主要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故 B正确;A 项符合题意,但材料没有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排除 A;“争取和平统一的努
6、力决不放弃”不表明承诺放弃使用武力,C 项说法错误;D 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 ,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7据统计,从 1992年到 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约 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 亿美元,年平均项目 3354个,年平均投资额 1839 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两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停火B 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D 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答案】C【解析】【详解】【点睛】结合材料中时间特征“从 1992年到 1997年” ,联
7、系教材内容可知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81982 年 2月,邓小平指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这个观点表明5A 统一的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B 台湾问题的核心是一个中国C “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 中国政府一定要实现祖国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表明邓小平认为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台湾问题的核心,故 B项正确;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 A项说法错误;C 项说法错误,错在“只适用于” ;材料反映的是台湾问题,故 D项排除。9 (题文)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8、构想后,中国与英国为解决香港问题进行多次磋商,中国方面坚持的基本立场是A 收回对香港的管理权B 收回对香港的主权C 保持香港的现有制度D 实行港人治港【答案】B【解析】101982 年 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这一规定的直接意图是A 为了打破海峡两岸的长期隔绝状态B 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C 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提供法律依据D 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6的根
9、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材料中的规定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B 项正确。材料反映“一国两制”的实施有法律保障,没有涉及两岸交流的状况,A 项错误。 “一国两制”的方针首次是针对台湾提出的,但在香港首先得到成功实践,与材料无关,C 项错误。D 项是根本目的,与材料强调直接意图是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不符,D 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 ,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一国两制”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
10、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11961 年 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说明A 一国两制当成国家统一方针B 毛泽东考虑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C 和平统一台湾是新中国既定政策D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答案】B12读图告台湾同胞书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此举的主要背景是7A 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
11、略的灵活性B 一个中国的原则获得两岸认可C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 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答案】C【解析】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中国统一政策的特点,不是背景,故 A项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在 1992年达成的,即九二共识,1979 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故 B项错误;告台湾同胞书是在 1979年元旦,内容是中国宣布用和平方针解决台湾问题,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关系密切,故 C项正确;一国两制的正式提出是在 20世纪 80年代,而告台湾同胞书是在 1979年元旦,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每题 12分,1 小题,总共 12分.)13不同的历史
12、时期,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利益,分则有损民族的利益。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 7月 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 (节选)请回答: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据材料,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答案】政治愿望: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的复兴。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等) 。8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