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概括内容要点,分析散文形象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 题。柴门小院王本道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这样的柴
2、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葆有质朴的家园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那一幢幢质朴无华的柴门小院,演绎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续写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交加的夜晚,出门在外的游子归心似箭,远远看见柴门内微弱的灯光,听到门前的犬吠,那是何等温暖与亲切。“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诗
3、圣杜甫在饱受安史之乱的磨难之后,与家人久别重逢时发出这样的感慨。柴门虽然简陋,然而它淡泊宁静,里里外外的人和事都清晰可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当年那位风流倜傥的才子崔护,若不是透过柴门的缝隙,一睹那位面若桃花的姑娘的风采,如何能最终成就一段佳话?在中国,由于“门第”观念,“门”有着诸多讲究,历来颇受重视。旧时男女谈婚论嫁,首先想到的是“门当户对”,女孩子出嫁被称作“出门子”,迎娶新媳妇称为“过门”。而“门”的种类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所有的门中,柴门当属造型与材质最为简陋、价值最为低廉的,却也是数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用得最多的门。30 年来,随
4、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的改善,华夏大地随处可见“向阳门第春长在”。然而有一段时间,一些“先富”起来的人们对于“门”的内涵有过误解。他们过分注重装点“门面”,门楼越砌越高,金碧辉煌,且户户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用以察看外面的动静。一幢幢封闭的宅院如同一座座戒备森严的堡垒,让人望而生忧,望而生畏,寄托着游子乡愁的那一个个小院已无从可寻。一个秋日,在从红海滩归来的途中,我顺路去了盘锦市大洼区石庙子村。距村口不远处,就看到几户乌瓦白墙的民居,透过柴门和院墙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五彩斑斓的鲜花,以及几株硕果盈枝的苹果树、梨树、枣树。我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插队的村庄,见到了那一个个修缮一
5、新的柴门小院。在那里,我与知青同学们交谈、嬉戏,周遭树上是熟透的苹果、红枣、香梨,秋意正浓。朦胧之中,辽南山区的那些柴门小院,与如今我生活的辽东湾的乡村小院连成了一片,与祖国江南塞北广袤土地上所有的柴门小院连成了一片华夏大地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柴门小院,蜿蜒曲折,一直通向遥远的地平线,如同古老的大河、大江,绵延不绝。(有删改)2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引用杜甫、崔护等人写到柴门的诗篇,不仅丰富了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从艺术作品塑造形象的角度展现了柴门小院另一番风采。B.作者当年作为知青来到辽南山区插队,每天住在柴门小院之中,生活虽艰辛苦闷但也
6、不乏乐趣,故能将记忆中普通的小院写得生动形象,别有趣味。C.受“门第”观念影响,中国人对“门”很重视,由此衍生出“门当户对”“出门子”等熟语。与其他种类的门相比,中国农村的老百姓用得最多的就是柴门。D.“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与“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只留一个猫眼”,表面上是说两种不同形式的门,背后却反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心态。答案 B解析 B 项,“生活虽艰辛苦闷”在文中没有依据。2.(概括分析散文形象及作用)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的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小院的特点:院墙古朴低矮,院门简陋敞开,院内生活气息浓厚。作用:表达
7、作者对乡村朴素生活的怀念。与下文柴门小院近年的逐渐消失形成对比,引起人们思索,有提示主旨的作用。用精细的笔触描绘出了柴门小院的温馨,既开篇点题,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 对柴门小院特点的概括,可以从表现出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的生活两个角度分析。作者写柴门小院,表现出对这种过往生活的怀念,与“过分注重装点门面”“户户朱红的大门终日紧锁”的现象形成对比,有揭示主题的作用。3.(概括分析散文主旨)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更蕴含着特定的文化和精神,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概括文中的柴门小院具有哪些内涵。参考答案 千百年来,柴门小院遍布于古老的中华大地,伴随着人们的繁衍生息,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怀,饱含着
8、浓浓的乡愁。柴门小院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演绎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流传给后代,已成为文化、精神的符号。柴门小院代表着宁静质朴、温馨安闲的生活;中国大地上的一座座柴门小院,是中华文化和历史发展、延续的象征。(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从文章内容看,“柴门小院”不仅是一种建筑,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怀。探究时,可围绕题目的提示,结合作者的情感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46 题。犁的情结高维生农具中,我最喜欢的是犁。辽阔的土地,一头牛,一只犁杖,一个人,耕过的田地,像海中翻腾的浪花,有了鲜活的气息。犁像笔一样,写下对土地的情感,对丰收的渴望。农人的
9、吆喝声,单调、朴实、透明,风儿似的掠过,牛儿循着熟悉的声音,牵动犁杖。一个农人的活计做得是否地道,不仅看他出不出力,重要的是对土地的情感和对农具的热爱。打量他的犁杖,就了解了一切。农具当中犁是让人尊重、敬畏的,如果把农具排行的话,犁应为老大。这并不是因体积而论,是它的耐苦、执着和坚毅。犁像动物界中的老虎,平时安静,隐卧一旁,动起来有摧枯拉朽之势。一年中,大多的时候,它闲置被人遗忘,只有播种的季节,回到土地上,积攒的力量才爆发出来。3今年春天,我回到故乡,在延吉喧闹的街头,寻找童年的足迹。童年的大杂院,变作前尘往事,一条宽大的马路,掩盖了我在异乡的不尽思念。站在马路边,注视穿梭般的车流,耳边的聒
10、噪,有了不尽的感伤。第二天,在友人的陪伴下,来到了五凤屯,这是我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乡村人少车少,没外人打扰这儿的平静生活,一个人走在洪分河的堤坝上,两旁是桦树林,它摆脱了冬天的冷酷折磨。新生的叶子滑爽,富有弹性,清晰的纹络,流动着土地的汁液。蔓延的野草中有打碗花和飞舞的蝴蝶,草的清香像水一般地涌动,一潮潮地扑鼻。鸟儿像歌手,唤醒了深深的记忆,消除了心中郁积的烦躁。欢快的河水,像大地的女儿抛下的缎带,丰富的情感,润养岸边的村庄、田野。慢悠悠走动的牛车,铃铎的叮咚声,让我想起童年的欢乐。不远处的土地上,一头牛拉动犁杖。农人的吆喝声,听后特别舒坦,不像汽车的噪音,撕裂耳膜。牛听着主人的指挥,犁划开黑
11、土地,犁尖被土地磨得锃亮,没一点斑斑锈迹。农人神情专注,无一丝杂念,那一刻,他在倾听土地和犁的情语,翻耕的泥土,像一朵朵开放的花儿,舒展的叶子,浸润清晨的露珠,漫着花的清新。我在鲁北平原,见过忙春的景象。有的人家牲口紧张,一家老少齐上阵,父亲扶犁,儿女和妻子拉犁。套绳搭在肩头,弯弓腰身,一步一个脚印,留在身后的土地上。汗水湿透衣服,滴落在泥土中。人和土地的情感,不是一两句简单话说得清的。我扶过犁,上学时,学工学农的热潮铺天盖地,风起云涌。一个学期要有多少课时学工学农,走出校门,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学习劳动。上农业课的老师是个男老师,课堂上除了讲课本的知识,他还说了很多的趣事。在他下乡的邻屯,有一个
12、上海知青,刚到东北的时候,闹了好多的笑话。上海弄堂长大的年轻人,细皮嫩肉,穿着统一发的黄大棉衣,戴着黄棉帽子,操一口南方口音,惹得乡下人好喜欢。他们还不知苦难的滋味,对乡村事事感到新鲜:板障子、柈子垛、土炕、雪堆、屋檐下的冰溜子。看村头往地里拉粪的牛车,觉得很有意思,就像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在战场上,对着前方大声地喊道:“前进!”牛车一动不动,急得不停地拍打牛身,牛慢慢地倒刍,听不懂知青小伙子在说什么,更听不懂江水滋润的南方话。我们喜欢男老师的实习课,在田间地头的劳动,掺杂玩耍的因素。有一次,我们到学校的学农基地上课,一张犁摆在地头,他牵来牛,教同学们如何上套,讲耕地对一年的重要性。他做一系列的示
13、范,告诉我们在扶犁中注意哪些环节,牛在他的吆喝声中,拉着犁听话地向前走。犁翻开土地,男老师扶犁的神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一个同学都要上去,亲手扶犁,试一试,犁在我们的手中变得不听使唤,牛也不听话了,走走停停,像在田地散步休闲。轮到我上场,更惹得同学们大笑,我扶犁时东摇西晃,像喝醉了酒,牛儿不时地“哞哞”叫两声,提出抗议。犁在我的眼中是浪漫的,像一首长诗,歌颂人、土地、未来。它是那么热爱土地,从不背叛。它不像镰刀,如同一只不安稳的松鼠,做些琐碎的事情,然后被人随便地丢弃。一个人在春天,在童年的乡村的大地,又一次听犁的歌唱。(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
14、项是 ( )A.文章以“犁的情结”为题,主要抒发了对土地的热爱、对丰收的渴望、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犁的消失”的伤感。B.文章第三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赞扬了“犁”的独特品性,写出了犁在农具中的独特地位,彰显了作者对“犁”的独特情结。4C.第六段“鸟儿像歌手,唤醒了深深的记忆,消除了心中郁积的烦躁”,第七段“农人的吆喝声,听后特别舒坦,不像汽车的噪音,撕裂耳膜”,与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以及文章的主题相呼应。D.本文是作者身处“童年的乡村的大地,又一次听犁的歌唱”之后,从心底里唱出的乡情、“我”、土地与未来相依相恋的一曲动人的赞歌。答案 A解析 A 项,“对犁的消失的伤感”有误。原文是“站在马路
15、边,注视穿梭般的车流,耳边的聒噪,有了不尽的感伤”,是对故乡没有了“童年的足迹”的伤感。5.(概括内容要点)文章以“犁”为线索,多次具体描写了人们使唤牛或用犁的活动,请简要概括。参考答案 耕地农人:犁划开黑土地,犁尖被土地磨得锃亮,翻耕的泥土像开放的花儿。鲁北平原村里人家:全家齐上阵,套绳搭肩,弯腰弓身,汗湿衣服,滴落泥土。上海知青:大声喊“前进”,牛车一动不动;不停地拍打牛身,牛却慢慢倒刍。男教师:吆喝着牛,牛听话地拉犁向前,犁翻开了土地。“我们”:犁在手中不听使唤,牛走走停停;“我”扶犁时东摇西晃。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题干提示“多次具体描写了人们使唤牛或用犁的活动”,可根据
16、文章内容看写了哪些人,哪些关于“犁”的事,逐点归纳概括。6.(概括散文形象)文章说,“农具当中犁是让人尊重、敬畏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作者对“犁”尊重、敬畏的理由有哪些。参考答案 “犁”耐苦、执着而坚毅,平时安静地积蓄力量,回到土地上却具有摧枯拉朽之势。在作者看来,“犁”身上寄托了农人对土地的感情,对丰收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童年的回望。犁热爱土地,从不背叛。(意思相近即可)解析 此题考查概括“犁”的形象。这句话在文章的第三段,可以根据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从下面的文段中寻找抒情与议论的关键句或概括文段大意来解答此题。如第三段中“它的耐苦、执着和坚毅”,结尾部分“它是那么热爱土地,从不背叛”等,都可以作为本题的答案要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