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九年级下册,在2012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他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苏联是如何从国际舞台上消失的?又是什么原因导它解体致的?这对我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呢?,新课导入,1.了解“经互会”建立和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推广,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的基本史实; 2.了解苏联赫鲁晓夫、勃烈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的改革与东欧剧变; 3.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能力
2、。,学习目标,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二战后,在苏联的影响下,欧亚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国变为多国,社会主义力量在发展壮大。,一.二战后东欧成立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战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苏 联,波 兰,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民德,南斯拉夫,大 西 洋,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东欧”,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这些国家在二战后都按照苏联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成员 。,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1)成立的背景:随着冷战局面的形成,苏联要求东欧国家与自己保持高度一致。 (2)成立
3、时间及成员国: 1949年,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3)评价: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二.经互会的成立,经互会旗帜,经互会和“马歇尔计划”在欧洲的分布,知识扩展,材料:经互会成立初期,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关系比较正常,经济发展较快。19511983年,经互会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了7.6倍。经互会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左右,国民收入占世界的25%,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3%。其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已成为当时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经互会的影响,积极影响:经互会成立以来,对各成
4、员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各成员国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对经互会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流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消极影响:经互会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苏联经济模式的扩大,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其它各成员国的经济不能独立自主的发展,而同苏联的经济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社会主义成员国的经济独立性。,阅读教材,归纳总结中华民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三.苏联模式在东欧国家的推广,实质:是按照苏联模式在东欧各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苏联模式的推广。,斯大林取消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按照苏联模式对这些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内部改造。,四.中华
5、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中苏关系,毛泽东访问苏联,(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新中国掀起了学习苏联的热潮,近现代化探索中,中国向外国学习的历程?,学习日本学习欧美学习苏联走自己的路,1953年斯大林逝世,留下了世界一流的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的辉煌,也留下了制约苏联进一步发展的政治经济桎梏。,知识扩展,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日用品,苏联的农业和轻工业发展速度和重工业相比,差距十分悬殊。1926-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21.9%,轻工业
6、只有14.1%,农业只有1.5%。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第二个核大国之时,每年皮鞋产量仅163百万双,全国一亿七千万人口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苏联的发展与改革,一、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1、背景:2、主要内容/措施:,(1)政治,批判对斯大林个人崇拜,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执政。,(2)经济,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发动垦荒运动,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3、结果:,失败,4、评价/影响:,有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经济政治体制。,1964年 赫鲁晓夫被迫下台,体制未变,小修小补无济于事,失败原因,赫鲁晓夫墓 黑白相间的墓
7、碑 毁誉参半的一生,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 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 赫鲁晓夫的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1、背景: 2、主要内容措施:3、结果: 4、评价影响:,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失败,勃列日涅夫,美苏两国力量对比,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跛脚的巨人,勃列日涅夫在任期间,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产量居
8、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 抗衡,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成为军事上的超级大国。 但它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1991年央视报道的苏联的衰落和解体,1、背景: 2、主要内容措施: (1)经济改革:(2)政治改革:3、结果: 4、评价影响:,戈尔巴乔夫改革,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 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失败
9、,国民生产总值,19811985年间增长19.5%,年均增长率为3.9%。而19861990年间仅增长13.2%,年均增长率下降为2.6%,1990年下降2%,1991年下降幅度高达17%。李垂发经济状况越来越糟,物资匮乏的苏联:排队购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有人评述苏联的改革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 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残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启示1: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启示2: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东欧剧变,表现:,政治:实行议会民
10、主制和多党制,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实质:社会制度改变,(1)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都出现了问题。各国虽然都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 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3)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东欧各国开始实行政治多元化。,原因,20世纪50年代中期,东欧各国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减产,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56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随后演变为流血冲突。10月24日和11月4日,苏联两次派兵镇压,史称“匈牙利事件”。,东欧剧变:罗马尼亚
11、,东欧剧变:波兰,拆除柏林墙,庆祝两德统一,两德统一,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知识扩展,所谓“和平演变”是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和平演变”,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辞职,(2)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19时锤子镰刀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俄罗斯白蓝红三色旗升上了旗杆。,(1)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目的:为了挽救苏
12、联;结果:失败,影响:标志着冷战(1947-1991)的结束和两极格局(1955-1991)的终结,苏联(社),俄罗斯(资),苏联(1922-1991),实质:社会制度改变,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1.根本原因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3.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和西方势力的影响,一是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 二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两层含义:,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说明了什么?,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但只要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就一定会成功!,经
13、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严重挫折,是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非社会主义自身的失败。 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充满着艰巨、复杂和曲折。,启示:,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哪些启示和认识?,本课小节,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解体,直接导致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受挫,苏联的发 展与改革,东欧剧变与 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 量的壮大,1949年,经互会成立,1950年,中苏缔结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东欧剧变
14、,没有取得成效,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1.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是( ) A. 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B.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C. 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D. 稳定苏联东欧政局动荡的需要,解析:本题考查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进行改革的共同原因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进行改革,都没有最终摆脱困境,导致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故选A。,A,随堂检测,.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首次冲击的是( ) A. 赫鲁晓夫改革 B. 勃列日涅夫改革 C. 戈尔巴乔夫
15、改革 D. 东欧剧变,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首次冲击的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赫鲁晓夫改革。故选A。,A,. 关于赫鲁晓夫的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953年,列宁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B.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 C. 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经济体制 D. 赫鲁晓夫改革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是正确的,C,解析:本题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关知识。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开始进行改革。他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为提高粮食
16、产量,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他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的经济体制说法正确,故ABD说法错误。故选C。,4.关于苏联改革,有人评价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病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死了。”下列选项与戈尔巴乔夫无关的是( ) A. 开启了苏联改革的新时代 B. 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果 C. 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 D. 强大的苏联走向四分五裂,解析:本题考查苏联改革的知识点。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没有开启了苏联改革的新时代,因而与戈尔巴乔夫无关的是开启了苏联改革的新时代
17、。故选A。,A,5.材料一:在斯大林经济模式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后来,该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如:农业生产水平没有充分满足居民对食品以及轻工业和食品工作对于原料日益增长的需要。许多集体农庄和许多区的谷物、粮、油料及其它作物的产量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要求,虽然苏联经历了几次改革,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经济基础日益衰弱,综合国力逐渐衰退,国家最后走向解体。,(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苏联为什么会出现农业相对滞后的局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解体的原因和苏联出现农业相对滞后的局面。依据材料一“在斯大林经济模式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最后走向
18、解体”可知,苏联长期以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苏联的改革举步维艰,并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较少,制约了苏联农业的发展。,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苏联重点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投入较少,制约了苏联农业的发展。,材料二:从二十世纪50年代考试,中国在学习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成功地完成了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先后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二十世纪90年代后,逐渐形成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2)根据
19、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完成“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我国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的新的经济体制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改造的知识。依据可知,中国完成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标志性事件是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式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形成的新的经济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
20、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答: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的完成;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根据本国的实情出发,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中国及时进行纠正,提出改革开放政策;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解答。,(3)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习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什么没有像苏联那样走向解体?由此你得出什么认识?,答:中国及时进行纠正,提出改革开放政策。根据本国的实情出发,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再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