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167 ,大小:783.63KB ,
资源ID:1088112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881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二模块阅读第7部分现代文阅读7.2实用类文本阅读—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二模块阅读第7部分现代文阅读7.2实用类文本阅读—议论文阅读课件.pptx

1、第二讲 实用类文本阅读议论文阅读,-2-,-3-,-4-,一、(2017广东) 人生三病 张培锋 明代陈继儒的小窗幽记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书,其中很多话,包含着丰富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深长思之,可以启迪心智。比方说“讳贫者死于贫,胜心使之也;讳病者死于病,畏心蔽之也;讳愚者死于愚,痴心覆之也”这句话,愈琢磨愈觉得其理深刻,或许,这就是古代经典永久的魅力所在:典雅、通透,言简意赅却意蕴深刻。 胜心、畏心、痴心可以说是人生的三病,陈继儒分别将其对应于贫、病、愚这三种人们最忌讳的东西,用“使之”“蔽之”“覆之”三个词语将其连贯起来,可以说探到了病根。换句话说,表层的病状是贫、病、愚,而深层的病因则是胜、

2、畏、痴。意思是说:要想除掉前者,必须从后者入手,也就是从心底下功夫。,-5-,所谓从心底下功夫,就要分析一下胜心、畏心和痴心这三种心了。胜心也就是争强好胜之心。看别人开了辆名车,我也非得买一辆不可,并且一定要胜他一筹。从某种意义上看,正是这种心促使人们不懈追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但进步有时也会有进步的代价,譬如手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随之就出现了追求手机品牌等盲目攀比现象。过犹不及,如果一味争强好胜,并任其泛滥,那么这种“进步”带给人们的就未必是幸福,因为物质层面的东西,往往需要人们用心感受才有意义。物欲横流,心灵迷失,由此也就有了“穷得只剩下钱了”之说。应该说,物质富足只是精神富足

3、的前提,却未必一定带来精神上的富足,而后者才是根本。,-6-,畏心,就是讳疾忌医之心,表现之一是怕别人知道有病而不敢或不肯就医,究其根本是怕病、怕死。但怕就不得病、不会死了吗?殊不知这种怕本身就是致病的根源啊!有些人不是病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其实,即使得了病,也应该以豁达之心对待,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任他多么高贵、富有,在死亡面前却是一律平等的。如此想开了,有病求医问药,病可能就好了。讳病还有另一种表现,就是偏信养生。养生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它看得太重,疑神疑鬼,那么养生就可能变成“害生”。真正的养生,应该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如此,可能反而不会得病,甚至活得更好些,这其中的辩证关系是值得深思的

4、。,-7-,痴心则是愚蠢的根源。有些人怕别人说自己无知,总是装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的样子,殊不知这本身就是无知、愚蠢的表现。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那才是智慧。何以故?天下之事,我们知道的总是少数,不知道的总是多数,故而求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知道自己无知,才可能开启智慧之门,忌讳说自己无知,恰恰证明自己的无知、愚蠢。 较之古人,以上“三病”,现在不少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应该平心静气,用平常心看待得失,用理性的态度审视生老病死,直面真实的自己,这样才会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有位哲人说: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吃饭,有些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

5、如何“活着”,才是人生之大事啊! (选文有删改),-8-,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小窗幽记之所以值得人们阅读,是因为这本书语言典雅、感悟丰富、意蕴深刻,启迪心智,魅力无穷。 B.物质的富足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的富足,开着高级轿车斗富、吃着山珍海味比阔的现象,就是精神贫穷的表现。 C.作者在剖析人生“三病”时,从现象入手,深入分析产生这三种心理偏差的原因,揭示出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D.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段引出论题,段分析说理,结尾提出要提升人生的境界,活出精彩。,-9-,2.下列与本文所说的“胜心”“畏心”“痴心”含义不相符的一项是( B ) A.某人在吃

6、菱角时连壳也一起吃,还说是为了清热解毒。别人问他家乡有没有菱角,他得意地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 B.曾国藩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他为官处事常怀敬畏之心,待人接物周全得体,深得时人敬佩。 C.秦始皇在位期间,派人遍访名山大川,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传说他曾派徐福等人到海上求仙,以期长生不老。 D.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夜宿观音院,金池长老炫耀其袈裟,悟空拿出唐僧的袈裟一比高下,结果引来一场灾祸。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才能摆脱人生“三病”。 参考答案:心态平和,使精神充实;豁达乐观,理性看待生死;不断求知,努力提升自己。,-10-,二、(2016广东) 悲加欢不等于零 叶春雷 我

7、想用一个数学公式来表达我的人生观:悲+欢零。 人生常常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之后,紧接着就来了一件让人不开心的事,这不开心的事把刚才开心的事抵消了,幸福指数变成了零,或者甚至变成了负数,让人沮丧至极。 但我想说的是:悲加欢不等于零,更不等于负数。古语说得好,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换而言之,人生如意的事仅一二。如果用数理逻辑来推理,人生的幸福指数,自然只是一个负数,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负数。那么,人生就根本没有幸福指数可言,只有“痛苦指数”这个概念了。,-11-,但人生毕竟不是一道数学题,人生的逻辑也不是简单的数理逻辑所能概括的。人生的逻辑是什么呢?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8、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这样说:“羡中不足,好事多魔。”注意,他用的是“魔鬼”的“魔”,不是“磨难”的“磨”。两位绝顶聪明的文学大师,其实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生是有缺憾的,不能求全责备。对于人来说,我们所能做的,一个是接受,一个是期待。接受现实的残酷,期待未来的美好,并为这个美好的未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12-,由此,我们不能仅仅从数理逻辑的角度,用数量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例如,一天之中,有两件开心的事,却有四件拂心的事,是否我这一天的幸福指数就是负二呢?非也。换一个角度,拂心的事,往往能助人成长,甚至比开心的事对人的帮助更大。菜根谭中说:“耳中常

9、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按照洪应明的说法,拂心的事,对人生有正面影响,应该是正数,倒是那些快心的事,容易让人得意忘形,在人生层面上,倒成了负数。这和我们通常把拂心的事看成负数,把快心的事看成正数,完全相反。这样,我举的这个例子,从常人的角度,用数学公式表达,是:(-4)+2=-2,从洪应明的角度,则是:4+(-2)=2。,-13-,其实,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帮助我们进德修行,对我们的人生是正数;那些鼓励的话、开心的事,让我们对人生充满信心。我们只要谦虚谨慎,不得意忘形,就可以把这些鼓励的话、开心的事,同样看成是正数。

10、那么,我们的幸福指数用数学公式来表达应该是:4+2=6。由此可见,悲加欢,绝不等于零,更不等于负数。人生绝非没有意义,更不会让人背上沉重的包袱。事实上,人生的幸福指数,永远是一个正数,那些拂心的事越多,成为正数的可能性就越大。,-14-,什么叫乐观主义?把拂心的事看成正数,把悲多于欢的人生看成是一个正数,这就是乐观主义。你怎么看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待你。在这个意义上,丰子恺先生的话相当有道理:“不是生活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生活。” 悲加欢不等于零,悲加欢一定是一个大大的正数。生活是有意义的,值得我们用心去过。这就是我对生活的信念,我要把这个信念告诉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1、),-15-,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悲+欢零”的观点,然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理,结尾重申观点,呼应开头。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第段,作者用数学公式把人生的逻辑和数理逻辑联系起来,指出不能仅仅用数量来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C.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如引用苏东坡、丰子恺等人的名言,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D.文章告诉我们,人生难免有缺憾,但是生活是有意义的,要坚定信念,热爱生活,特别强调要努力将生活中拂心的事看成正数。,-16-,2.下列与第段中“乐观主义”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12、 A ) A.海伦凯勒小时候因病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她感到无助而迷茫,善良的沙利文老师让她学会了微笑,无畏疾病。 B.身处茫茫沙漠,口干舌燥,这时旅行者发现身上只剩下了半瓶水,他平静地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 C.格布雷西拉西耶出身贫寒,每天只能赤着脚跑步上学,他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后来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飞人”。 D.作家史铁生曾说过,哪怕是你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灾难,也应该感到幸福,因为你可以在灾难中学会坚强,看到曙光。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看待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 参考答案:(1)人生是有缺憾的,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坦然接受。(2)逆耳

13、的话、拂心的事,往往能助人成长,我们要乐观地面对,把它看成正数。,-17-,三、(2015广东)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鲁 云 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待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待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18-,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

14、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 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

15、出,总要独坐两小时。,-19-,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待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

16、,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20-,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 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本文有删改),-21-,1.下面对文

17、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 B.第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22-,2.下面不能证明第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

18、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 C )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23-,3.第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参考答案:含义:一个人想追求安静,受外界许多因素的影响,不是想安静就能安静的。途径:(1)要学会追求安静;(2)要学会享受安静;(3)要心无旁骛,处处历练

19、。,-24-,一、近5年议论文阅读考查明细表,-25-,-26-,-27-,二、考查情况分析 (一)试题分析 广东省对实用类文本的考查,议论文在近十年中有连续5次被考查。从考试题型的设置来看有如下特点: (1)题量和分值:议论文考查共设置3道小题,共10分,其中前两道题为3分,第3道题为4分。 (2)题型设置:前两题为选择题(2013年第二道题是问答题),第三题为问答题。 (3)考查内容:中心论点的把握、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论据与论点的关系、论证思路与结构的梳理、相关概念或语句含义的理解、个人看法的表达。,-28-,(二)高频考点 (1)论据与论点关系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多年考查。 (2)论证

20、方法及作用以选择题的形式多次考查。 (3)论证思路的梳理以选择题的形式多次考查。 (4)主观题: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内容的理解程度。具体注意关键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如何”,最后落实到运用作者的观点来解决问题(考生个人的问题或生活中存在的共性的问题)。,-29-,三、应考策略 中考议论文阅读的应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好准备: 1.全面把握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和阅读技巧。 学习和复习议论文阅读时,首先要弄清记叙、说明和议论这三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概念,把握三种文体各自不同的特点。事实上,记叙文在记叙、描写中常结合议论,议论文在议论中也需要必要的记叙甚至说明,这导致不少考生混淆文体。下面再简要说明

21、三种文体的区别: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议论和抒情,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或:人、景、物)感人、以情动人”。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知示人”。,-30-,议论文以议论为主,针对客观事物阐明自己的观点、主张。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理服人”。通俗地说就是: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证明作者的观点,通过阐述观点使读者受到教育和影响。 弄清了文体,就要树立文体意识,按照议论文文体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阅读答题。阅读时,首先要注意整体感知,明确作者是针对什么问题在议论(论题),提出

22、了什么样的论点,其依据是什么(论据);还应进一步去揣摩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说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文章的论证思路(结构和顺序等)、语言特点等。,-31-,2.精选材料,进行议论文阅读的强化训练。 各地市中考试卷中的选文属于精挑细选、精心删改后的比较严谨的议论文,因此最适合作为训练材料。考生应该将精选强化训练的材料进行反复训练,掌握解答方法和规律。 3.关注时代热点,开阔阅读视野,提升自我认识。 对于时代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热点问题,如创新问题、发展问题、环保问题、和谐问题等,语文性强、文化含量高的热点问题,成功问题、责任问题、情操问题、习惯和态度问题等贴近中

23、学生生活的特征明显的热点问题,要特别予以关注。,-32-,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不断的阅读积累中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认识。在考试中遇到关于这类热点问题的文章,不感到陌生、冷门,就能够以一种因为题材熟悉而自然轻松的心态应考。在平时的阅读中,无形中提升的认识,也能使答题的准确性得到初步的保证。 闲暇时,可以对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等报纸杂志上反映的此类热点问题的文章、评论予以关注,对一些时下流行的文选类杂志上的此类选文时常留意阅读。在阅读时注意辨析关于这些热点问题的主流观点和相对另类的认知,在辨析中形成正确认知,提升自我。,-33-,四、议论文考点梳理 【高频考点一】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24、(主要观点) 【技法点拨】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定义 2.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绝不可模棱两可。特征 3.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文章标题;文章开头;文章中间;文章结尾。位置 4.辨识文章的中心论点须先统览全文,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明确的,概述的,标志词语),-34-,A.有的文章的论点十分明确,可以直接找原话。 【看标题;看开头;看结尾】 B.有的文章的论点表述不很集中,可以根据分论点进行归纳概括,归纳得出中心论点。 C.还可通过“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应该”“是”“总之”等表示判断或总

25、结的关键词来寻找论点。,-35-,【总结考查方式及答题技巧】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本文讲述了什么道理? 从以下两方面把握: (1)位置:论点常在这些位置,题目点明,开头提出(事例引出/名言引出/直接提出/引用提出),结尾总结,文章中间。 (2)句式:一般是判断句,有判断词,或能转换为判断句。,-36-,2.题目是论点还是论题?如果是论点,回答格式是:是论点,因为它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且是判断句,表明了作者对问题的观点看法。 如果是论题,回答格式是:是论题,因为它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虽是个句子,但是个疑问句,)仅仅提出了本文要议论的问题或话题,没有表明作者的态度观

26、点。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A.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作者论述的对象和原因。 B.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37-,【真题演练】 (一)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

27、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1.本段的论点是: 老实人不吃亏,-38-,(二)信仰之光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提起信仰,人们常常会想到宗教,例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等。在人类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宗教信仰的确是信仰最常见的一种形态。不过,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事实上,做一个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

28、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39-,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决不盲目相信某一种流行的宗教或别的什么思想,而是通过独立思考来寻求和确立自己的信仰。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他的确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审判时,法庭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被他拒绝了。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他为自己的信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0-,信仰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信仰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

29、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所谓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 因此,人应该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人应该

30、确立起真正的信仰,让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41-,【高频考点二】议论文复习之论据 【考查题型】 1.辨别论据的类型。 2.概括论据的主要内容 (同记叙文题目,紧扣论点)。 3.为文章再补充或选择一个恰当的论据 (根据论点选择)。,-42-,【技法点拨】 1.文章开头事例或故事的作用: a.引出中心论点。 b.充当论据。 c.引出论题。 d.引起读者的兴趣。 2.如何补充事实论据。 (1)列举所掌握的名人事例。 (2)巧改有联系的名人事例(同一事例从不同角度叙述可证明不同的观点);学课文的分析方法。,-43-,3.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叙述事件(一般只要概括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结果)

31、,作为事实论据,为议论服务。 记叙文中的议论作用: 点明所描写人物、事件的意义;深化文章的主题;起画龙点睛的作用。,-44-,【总结考查方式及答题技巧】 A.概括事实论据: 1.概括要准确、全面,避免漏缺。 2.要把论点中的关键性词语(有关证明论点的要素)写进概括的事实论据内。 3.基本格式为:何人+论点要素+办何事+最终怎样。 B.概括事实论据并分析其作用: (1)先理清“谁”“怎么样(做什么事)”“结果如何”。(概括) (2)找出论据证明了什么观点(或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或作者的观点看法)。(找观点采用“瞻前顾后”法) (3)看是否有结构上的作用。 (4)事实论据在开头,还可以考虑以下作用:通

32、过故事引出论点或者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45-,C.补写论据: 公式是:某人+某事+结果 (1)补写的论据要能证明观点。 (2)补写论据的语言要简明、概括、连贯。(注意例句形式、字数、要求等。) (3)补写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典型性,还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例,同时,表述事例要准确,千万不能胡编乱造,张冠李戴。(一般选用名人事例,有时也可选用凡人事例),-46-,答题思路: 依据语言环境;准确把握论点;论据能证明论点;叙述和分析紧扣论点。 答题格式: 按照“人物/事物+体现该文或该段观点的关键词+具体事+结果”的公式,最好是名人事例,切忌张冠李戴、细节失真。还要注意

33、字数简洁。,-47-,D.论据能否调换顺序的答题方法: 判断论据间的关系:并列或递进。 若并列关系,需联系前文所介绍的顺序。 格式:所举的论据符合由主到次/从古到今/对应前文所介绍的顺序,所以不能随便调换。 若递进关系:需理清论据间存在的顺序,如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或时间顺序。 格式:所举的论据是按照的层层深入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不能随便调换。 答题指导: 在一篇议论文中,可用来证明论点的论据往往不止一个,这就要考虑一个顺序问题。谁先谁后,要遵照一定的规律,或从古到今,或由主到次、或从小到大、或由浅到深、或层层递进、或先正后反、或上下文一一对应等等。,-48-,E.论据是否可以去掉答题指导: 1.

34、首先分析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2.看论据论证的角度(多个论据)。古今中外、男女老幼、不同阶层、不同领域、正反结合等。使论证更全面更有力。 3.考虑上下文的照应。,-49-,【真题演练】 (一)尝试错误 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日误,终日误终日中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

35、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50-,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正告他,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幡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获得事业的成功。 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51-,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

36、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急者,不但不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52-,1.选文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 参考答案:不能:因为第段写项羽,第段写刘邦,第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段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2.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参考答案

37、: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示例二:失败是成功之母。,-53-,(二)请敬畏规则 中国人往往敬畏权威,但是漠视规则或者信奉潜规则。 不遵循规则的人好像很转,其实很苦很累,因为一直要寻思“不走寻常路”! 我常常站在十字路口犯傻,红灯当前,有时只剩下我一个人“不敢”闯红灯。有一次,一辆标有某执法单位的小车闯红灯,当它傲慢地与我擦身而过时,我指了指红灯说:“看到红灯了没有?”那司机居然要停车下来揍我,结果把遵守规则的我吓跑了,他们汹涌着一车人,我可不吃眼前亏。 可悲的是,觉得最转就是敢于不守规矩的中国人很多,敢于不守规矩也是很多国人

38、唾沫横飞吹牛的资本。,-54-,有个“海归”朋友告诉我说,在美国,公司做决策时,往往有许多不同意见,大家吵得不可开交,甚至一地鸡毛,但是一旦规则定了下来,不管是哪一派都心服口服地百分百去执行;相反,在国内,在讨论方案的时候,大家好像和气一团,没有争议,可是一旦新规则定下来后,有人就故意找茬不合作,来阴的与规则作对。 从最简单的“排队”这一社会规则看,不管是在银行、医院,车站、机场,甚至火葬场,总有人“插队”,大家喜欢“挤挤”一堂,“乱”中取栗,不排队或者插队不觉得这很羞耻,反而在很多人心目里是“能干”“机灵”“厉害”的代名词。,-55-,很早以前,读过这样一段文字:夕阳西下,旅游团一行乘车从澳

39、大利亚墨尔本出发,赶往南端著名的菲利蒲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车至途中恰逢一场大型车赛刚刚散去,迎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队。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从北向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一边是密密麻麻数以千计的车队,多是爱炫耀的车迷。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一道毫无约束的白线。然而,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如此场景凸现了人们自觉遵守规则之美。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之美。,-56-,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毁于一炬,让人痛心疾首。突发的火灾把一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他在经过痛苦的思

40、想斗争后,终于做出一个勇敢的选择。原来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纪律,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成为稀世珍本。该学生怀着不安的心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了学校。校长先是表示感激,并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就把他开除出校。赏罚分明,一点也不拖泥带水。,-57-,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但是校长不做解释,他只亮出哈佛的理念: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在规则面前,他们遵循的是人人平等,要公平就必须敬畏规则。有序的文明社会,必须有各种规则来保证。敬畏所有光明正大的规则,就是尊重公平、效率与我们自己。从这个意义上

41、说,中国人还不懂得真正的自由,因为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懂得规矩。 3.概括第段的内容,并说说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写了澳大利亚车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事,阐明人们能自觉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作用:作为事实论据,与上文形成对比。,-58-,【高频考点三】论证与结构 【知识梳理】 一、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二、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事例,具体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的名言(古语、俗语、谚语等),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3.对比论证:把与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2、增强了说服力。 4.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观点,使论述通俗易懂。,-59-,【2013广东考题】 14.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 惊呆 了。 (2)有人说:老天就是 公平 ,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技法点拨】题型1: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辨析四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比喻论证法、对比论证法)理解其作用,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模式:“用 法( )地证明了 的观点”,-60-,【真题演练】 阅读尝试错误,完成下列题目。 1.第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43、 作用:通过列举项羽失败和刘邦成功事例,具体突出了“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2.第段中引用古语“学书纸费,学医人费”和古谚“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引用古语和古谚,有力地论证了“只要不怕错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61-,【技法点拨】题型2:分析某种论证方法的作用 分析文章结构,理清论证过程(思路) 1.议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其结构形式分为横式与纵式两种。 横式结构又分为: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等; 纵式结构又分层进式、起承转合式等。,-62-,2.分析

44、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思路): 具体步骤: 第一步:划分全文或某段的结构层次。 第二步:概括各个层次的意思。 第三步:用“首先”“接着”“最后”等连词把各层次的意思串联起来。 论证思路常见的语言表述形式: 形式1:作者首先提出论点:“”(或通过引出论点);然后用事例或名言(或用论证方法)论述(证);最后得出结论:。 形式2: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 论证的过程越复杂,步骤越多,这些词运用得越多。,-63-,【真题演练】 阅读尝试错误,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 参考答案:首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

45、,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为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64-,【高频考点四】赏析语言及词语句子理解 【中考常见的题型】 1.指出加点的词语指代内容。 2.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或分析词语的作用。 3.对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 4.补全文中空缺的词语或句子。 5.从表达方式或修辞方法的角度分析语言特点和效果。 【技法点拨】 议论文的语言:生动 准确 严密 鲜明。 (1)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 (2)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 (4)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65-,答题格式: 1.加点的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46、? 答:“ ”表明 。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加点的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表明 。删去后,语言太绝对,不切实际(或变成什么意思了),因此不能删去。用“ ”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或:不能+词语起修饰、强调、限制作用+词语在文中含义(扣住论点和分论点)+去掉的后果+准确周密(逻辑性强、形象生动、说明文语言的严密)。,-66-,【答题提醒】 结合语境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一般从三个方面去品味: 1.从逻辑的角度分析用词的准确、严密。 2.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3.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的色彩。,-67-,【真题演练】 努力创造机遇

47、古时候,有个富人要出远门。出发前,他叫来三个仆人,分别给了他们500两白银,让他们自行支配。富人走后,其中两个人用这些钱进行投资经营,第三个人却把白银保存起来。后来,富人成了皇帝。他找来三个仆人,询问500两白银的支配情况。第一个仆人在原有基础上又挣了500两白银。皇帝说:做得好!你已证明了自己的才能,我任命你为知府。第二个人也使其财富增加200两,于是被任命为知县。而第三个仆人,当他把那原有的500两白银呈现给皇帝时,皇帝将他赶了出去。 这个故事必将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只有努力创造机遇,才有机会获得更大成功。,-68-,我们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没有足够的机遇,让生活得到改善。确实,我们无法决定

48、自己收获多少,但可以决定自己去付出多少。到底是满足自己目前所拥有的现状,还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它生长、翻倍,也同样取决于你自己。 争取机遇过程的本身就是对风险的挑战。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时,通常都不知道结果怎样,我们一些人在工作中怕犯错误,尽量避免自己作决定,更愿意服从命令,导致工作缺乏创意,失去了机遇。没有冒险就没有机遇,在当今社会,大的突破往往是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史蒂芬莱因史密斯博士是研究领导学的前沿专家,他认为: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任何一项工程都需要汇集集体智慧和创造力,共同去发现答案的。商业上的成功通常不是墨守成规,而是靠集体智慧的创新来实现的,这就需要一个能找出答案的团队。,

49、-69-,利乐包是一个生产牛奶、果汁等液体包装盒的大公司,其2010年的收益接近100亿欧元。1943年,当一个年轻的瑞典科学家看着妻子把肉灌入肠衣的时候,不禁这样想:是否可以发明一个系统,将所有液体用纸盒包装起来?他是一个有增值500两白银点子的科学家,但他不是投资商。他的同伴化学家沃伦伯格、工程师哲朗德、销售经理托鲁德,在长期的反复试验与失败后将这个点子转化成了适应市场的产品。有了好点子,再有一批去做、去行动的人,利乐包终于在全球取得成功。,-70-,很多人认为,成功需要天赋,更需要有好的机遇。其实不然,许多人的机遇是经过努力奋斗而获得。梅兰芳挑战自我,练就了流动如水的双眼,终成著名京剧大师;袁隆平敢于创新,培育了饱满如珠的水稻,终成杂交水稻之父; , , 。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我们应该抓住人生的每一个出发点,把握住每时每刻,创造一个充实的自我,怀着火热的激情和成功的喜悦走过漫漫人生路,尽情地拥抱生活,从而寻到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