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1.95MB ,
资源ID:109303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930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3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3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1.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这说明殖民帝国的建立( )A.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政治保障B.为“工业帝国”提供了市场和资金C.为“工业帝国”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D.为“工业帝国”提供了技术与资金答案: B解析: 为“工业帝国”提供政治保障的是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而不是殖民帝国的形成,故 A 项错误;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殖民帝国,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和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故 B 项正确;英国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故 C 项错误;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持的是手工工场

2、时期积累的大量经验,故 D 项错误。2.学者通过对 1851 年英、法两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对比发现,英国总人口约 1 800 万人,农村人口占 48%,城市人口占 52%。法国人口约 3 600 万,农村人口占 75%,城市人口占 25%。造成英、法两国城市化有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基数不同B.社会稳定形势不同C.政治体制不同D.工业化的程度不同答案: D解析: 题干中所限定的时间为 1851 年,此时英国已经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工业化程度明显加快。法国的大量小农经济成分拖慢了法国的工业化进程。故选 D 项。3.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为数众多的

3、商人、银行家,甚至工业家都纷纷将他们的资金或财富注入土地产业,从而取得乡绅或贵族头衔,融入上层社会。这表明( )A.参加“圈地运动”能够获取巨额经济财富B.英国社会普遍存在浓厚的贵族情结C.经济行为承载着社会政治价值D.启蒙思想传播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答案: C解析: “圈地运动”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单纯从商人、银行家和工业家纷纷将资金或财富注入土地产业无法看出社会普遍存在浓厚的贵族情结,故 B 项错误;英国商人、银行家、工业家将资金或财富注入土地产业是为了获得乡绅或贵族头衔,以参与政治,所以经济行为承载着社会政治价值,故 C 项正确;材料与启蒙思想无关,故 D 项

4、错误。4.沃尔特李普曼说:“人们已经发明了做出发明的方法,人们已发现了做出发现的方法。机械的进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为有系统的、渐增的。”这种现象体现了( )A.科学的重要性显著增强B.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2C.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D.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做出发明(现)的方法”指的是科学,正是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机械的进步,故 A 项正确;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技术工人凭借经验进行发明创造,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故 B 项错误;材料更强调科技对发明(工业革命)的重要性,故 C 项错误;机械制造水平的大幅提高

5、是断章取义,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D 项错误。5.下表反映了 17501913 年某些国家的人均工业化程度(英国 1900 年人均工业化程度=100)。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国家年份 德国 英国 加拿大 美国 日本 中国 印度 巴西 墨西哥1750 8 10 无估计 4 7 8 7 无估计 无估计1800 8 16 5 9 7 6 6 无估计 无估计1860 15 64 7 21 7 4 3 4 51913 85 115 46 126 20 3 2 7 7A.工业化缩小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差距B.亚非拉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基本停滞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D.英国是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答案

6、: C解析: 题干表格反映的是 17501913 年人均工业化程度,反映不出工业化缩小了各地的经济发展差距,故 A 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印度的人均工业化水平虽有下降,但没有停滞,巴西、墨西哥的人均工业化水平还在增长,故 B 项错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印度的人均工业化水平虽有下降,但没有停滞,巴西、墨西哥、德国、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的人均工业化水平在增长,这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故 C 项正确;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故 D 项错误。6.“按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等”,

7、这种劳动管理体制被称为“泰勒制”。这种体制( )A.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分化B.盛行于中小规模企业之中C.出现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有利于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答案: C解析: 这种体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与缩小社会贫富分化无关,故 A 项错误;这种体制盛行于大型垄断企业之中,故 B 项错误;“泰勒制”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故 C项正确;工厂取代手工工场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D 项错误。37.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大工业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工业革命)第一阶段持续到 19 世纪中

8、叶,包括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和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第二个阶段从 19 世纪下半叶开始科学在其发展伊始对工业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它却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9 世纪最后 30 年和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此外,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促

9、使人类生产发生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思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参考答案: (1)变化:主要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生产;工业和运输业使用蒸汽动力。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举例:任举一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成就即可。(2)论点方面 论据方面 论证方面资本主义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资产阶级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交通运输业的技术性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促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世

10、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非工业国与工业国的联系更为密切。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一中“棉纺织工业、采矿业、冶金业的机械化”得出主要工业部门使用机器生产;根据材料一中“蒸汽机的发明及其在工业和运输业中的运用”得出工业和运输业使用蒸汽动力。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科学逐渐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概括并举例说明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从物质基础、技术基础、国际分工与合作、贸易中心的出现、世界市场的形成等角度,阐述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由孤立分散走向整体之间的关系。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