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97MB ,
资源ID:1093640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936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测评(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x

1、1第三章测评(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读下列图片,完成第 12 题。1.四幅图片中的事物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 )A. B. C. D.2.图片中只有生产者的是( )A. B.C. D.解析:第 1 题,图片中是几棵竹子,构成生物种群;图片中是一只蜻蜓,是一个物种;图片中有蝴蝶和花,构成生物群落;图片中有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第 2 题,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植物,消费者是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答案:1.C 2.A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较低,但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据此完成第 34 题。3.下列四省

2、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A.山东 B.江西 C.海南 D.甘肃4.近年来,建设防护林提倡多树种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A.追求森林产品多样化B.美化林区环境C.降低植树成本D.增强林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解析:第 3 题,毛竹、杉木主要分布在亚热带丘陵、山地的酸性土壤(红壤)地区。第 4 题,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建设生态防护林等,是我国正在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从“防护林”可排除 A、B两项,而“多树种搭配”一般来说会增加植树成本。故可判断只有 D 项正确。答案:3.B 4.D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第 56 题。5.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

3、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C.草地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6.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大力发展水电建设C.提高炉灶技术水平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解析:第 5 题,首先判断两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左图是黄土高原地区,右图是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第 6 题,黄土高原地区虽有大量煤炭资源,但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问题;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发展水电;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既可充分利用生物能,又能减轻环境污染。答案:5.B 6.D读我国某地农业建设模式示意图,完成第 78 题。37.该模式最有可能位于( )A.

4、华北平原 B.南方低山丘陵区C.内蒙古草原 D.黄土高原8.该模式主要治理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C.森林减少 D.荒漠化解析:图中显示坡度较小的地形区发展节水种植业,而坡度较大的地区实行退耕种草种树,在沟谷实行筑坝蓄水,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一致。答案:7.D 8.A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读图,完成第 910 题。9.我国云贵高原主要的荒漠化现象是( )A.石漠化 B.盐渍化C.沙漠化 D.红漠化10.“三北”防护林体系的主要作用是( )A.防治风蚀荒漠化 B.防治水蚀荒漠化C.防治冻融荒漠化 D.防治土地盐渍化解析:第 9 题,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

5、地貌发育,易被溶蚀,石漠化现象严重。第 10 题,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防治“三北”地区的荒漠化,该地区荒漠化主要是由风蚀作用形成的。答案:9.A 10.A4下图示意我国 39N 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第 1113 题。1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1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1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覆盖状况改善解析:第 11 题,丁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容易积水,且本区气候干旱(季节性河流

6、),夏季蒸发旺盛,最容易出现盐渍化现象。第 12 题,从材料中所给的纬度及图例时令河等可以判断出本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因此水分条件是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第 13 题,本区的河流为内流河,径流量小,在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必然导致下游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从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现象。甲地位于上游,乙地的引水灌溉对其影响较小;乙地可能出现盐碱化现象;丙、丁两地位于下游河段,水量减少,植被减少,产生荒漠化。答案:11.D 12.B 13.C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第 1415 题。514.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1

7、5.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越演越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解析:第 14 题,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第 15 题,防止土地荒漠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砍滥伐。答案:14.A 15.B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某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第 1617 题。16.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海平原C.辽东

8、丘陵 D.浙闽丘陵17.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促进民居集中6A. B. C. D.解析:第 16 题,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而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分布区。结合两者可以得出该地位于浙闽丘陵。第 17题,题干要求对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首先排除。该模式有渔业养殖、种植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农民收入多元,提高经济效益。该模式利用沼气池提供清洁能源。模式中既有渔业养殖也有种植业,促使民居转向鱼塘等水域和耕地面积较集中的区域发展,可能促使民居走向分散。答案:

9、16.D 17.B读我国野骆驼分布变迁图,完成第 1820 题。18.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 )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 B. C. D.19.与遗骸分布区、文献记载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气候更干旱 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20.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草原开垦 过度放牧 大量捕杀 种群退化A. B. C. D.解析:第 18 题,依据图示,野骆驼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目前主要分布在新疆及其与内蒙古、甘肃、青海交界处。第 19

10、 题,目前野骆驼分布区主要在西北干旱区,气候极端干旱。第 20 题,人为因素是导致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主要因素。7答案:18.A 19.A 20.A二、综合题(共 50 分)21.(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材料二: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

11、战略格局图。材料三:某地社会、生产、生态系统联系图。(1)若材料三中图示现象发生在材料二中 A 地带,则材料三图中表示 (某种生态破坏现象)。(2)简析材料二图中地植被破坏后产生的主要危害。(3)材料二图中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区,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可知,A 地带为南方丘陵山地。该地区人多地少,很多地方森林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普遍。第(2)题,材料二中地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草场广布,但牧草破坏严重,植被的破坏导致本地其他地理要素发生变化。第(3)题,应结合

12、本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回答。8答案:(1)水土流失(2)草原覆盖率下降;土壤侵蚀程度加深;沙尘暴增多,沙漠化扩大;土壤肥力下降;牧草产量、质量下降,畜草矛盾突出;物种减少等。(3)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处于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形崎岖;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复杂;降水集中;毁林开荒,过度樵采,乱砍滥伐,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贫困人口较多。22.(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黄土高原是世界主要的水土流失区。据中科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遥感调查计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面积约 45 万平方千米,其中土壤侵蚀强度大于 1 000 吨/平方千米的面积约 29

13、万平方千米。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示意图。图中黑色柱状部分代表不同省区土壤侵蚀强度大于 500吨/平方千米的侵蚀面积。(1)指出黄土高原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山西省土壤侵蚀面积较大的自然原因。(3)比较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在防治水土流失作用中的差异。解析:第(1)题,描述土壤侵蚀面积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需要明确图中各省区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然后根据图例判断数量差异,并将位置与数量特征结合,总结分布特征。第(2)题,分析土壤侵蚀的自然原因应考虑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第(3)题,比较具体措施的差异应考虑水土的运动特点,结合不同措施对水土运动的具体影响分析。答案:(1)山西、陕

14、西、甘肃土壤侵蚀面积大;而内蒙古、宁夏、河南土壤侵蚀面积小。(2)山西黄土覆盖面积大,位于黄土高原区,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流失;山西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多暴雨等。9(3)工程措施:如修建水库等,可短期、直接地防治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长期、间接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两者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23.(2013江苏高考)(12 分)2013 年 3 月 89 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 地与 b、c 两地相比,a 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 。 (2)沙尘天气对 b

15、 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 。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 、 。 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是 。 解析:本题结合天气实例主要考查沙尘暴的成因、危害与防治措施。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 a 地与 b、c 两地相比距离沙尘天气的风源地较近,风力强劲;沙尘天气的沙源来自西北干旱的沙漠地区,a地距离沙源地较近,沙源多;a 地位于西北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植被稀少,地表缺乏植被的保护。第(2)题,沙尘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植被和土壤。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影响植物生长,毁

16、坏农作物;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吹走地表有机质,使土壤肥力下降,甚至造成土地沙化。第(3)题,建设防护林、农作物收获后留茬等可以有效地减弱近地面风力,从而减轻沙尘的危害。第(4)题,注意强调的是适合中学生参与的方式。进行宣传、开展募捐等都是适合中学生参与的方式。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10(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3)A C(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任答一点)24.(12 分)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七彩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美国早

17、实核桃、中草药等名优水果种植;活禽屠宰、分割,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专业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农业园。材料二: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1)读材料二,说出该农业生态园哪些方面形成废物资源化。(2)分析该农业生态园的好处。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物质的流动方向便可以得出结论。第(2)题,生态农业能够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变废为宝,不但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减轻了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答案:(1)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用于生产沼气;种植业的秸秆用于生产沼气;珍禽养殖、黄粉虫、竹鼠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珍禽的皮毛用于制作观赏标本等。(2)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绿色优质;使用沼气能源,较少植被破坏;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果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11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