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948.24KB ,
资源ID:109582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958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

1、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真题示例 考查角度 学科素养 考查热度2016 浙江 4 月选考,1,2 分 诸侯国的区域分布 时空观念2018 浙江 4 月选考,1,2 分早期政治制度受血缘关系的影响 历史解释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 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2 分西周政治权力的继承与分配 历史解释2016 浙江 4 月选考,3,2 分秦统一及疆域拓展的过程 时空观念2018 浙江 11 月选考,2,2 分对“汉承秦制”的理解 史料实证秦的统一(b)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走

2、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2016 浙江 10 月选考,1,2 分柳宗元评价郡县制度 历史解释2017 浙江 11 月选考,7,2 分古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历史解释 2018 浙江 4 月选考,5,2 分 行省制设立的目的 历史解释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唐朝三省六部制(b)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元朝行省制度(b)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c)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d)2015 浙江 10 月选考,33,10 分对科举制的认识与评价 历史解释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b)清朝军机处(c)明清君主专

3、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c)2018 浙江 11 月选考,7,2 分 清朝的密折制 史料实证 2清朝的边疆政策(c)注:a识记、b理解、c分析、d综合分析解读 本专题为高考必考内容,备考应格外重视。从试题的考查角度来看,重在考查对历史基本概念的理解,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宋代的参知政事、元代行省制设立的目的等;从试题类型来看,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从考查的知识点分布来看,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特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和君权的强化是考查频率较大的,而古代监察制度、选官制度以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考查次数相对较少。复习备考时应加强对历史概念的记忆与理解,注重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本身

4、的内涵以及外延的理解,从而更好地体现历史的教育功能。【真题典例】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3本专题时间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发展过程。本专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或探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先秦大约始于夏朝建立,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即已出现端倪。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秦代经过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到秦朝建立,秦始皇

5、首创皇帝制度,实行中央官制和郡县制,从而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从汉到元从汉历经隋唐乃至元,无论是内外朝的形成、三省六部制还是中书省制,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它在中央政权层面上所体现的机构分工是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一直影响到后世明清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这突出表现于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设立、清初军机处的设置总结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矛盾,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两大矛盾的发展结果是: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被废除;地方权力缩小,并逐渐集中于中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

6、治制度的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考点集训】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2018 浙江宁波十校高三期末,1)白寿彝对宗法分封制曾作如下评价:“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家国同构 B.神权统治 C.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答案 A2.(2018 浙江“超级全能生”8 月联考,1)分封制从本质上说,仍是社群自治的延续同商朝相比,很多西周封国的中下层社会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但是出现了上层的获得天子承认的管理者。据此可以看

7、出,比起殷商松散的联盟制度,西周的分封制度( )A.强化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力 B.天子与诸侯形成官僚政治体制C.依据血缘关系来分享权力 D.中央对地方形成垂直管理形式答案 A3.(2018 浙江温州 3 月选考模拟,1)有学者认为:“既然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意为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的认识反映了西周时期( )4A.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B.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C.分封制不利于稳定政治局势 D.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 D考点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20

8、18 浙江宁波十校高三期末,3)下列关于两汉“刺史”与“州”的说法正确的是( )汉武帝时设刺史刺史最初主要监察地方政治其设置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州在东汉后期演变为郡县之上的高一级地方机构A. B. C. D.答案 B2.(2018 江苏扬州考前调研,1)有学者认为,春秋以前的中国是个族群社会,以封地为族姓、以族姓为地名是常见的现象。自秦以后,族群社会被官僚帝国的编户齐民社会取代,乡村聚落的命名也就彻底地非族姓化,其名大多取自“吉语”、地理方位或俚俗等。这种村落命名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 )A.宗法观念的弱化 B.中央集权的强化C.风俗观念的演化 D.社会治理的僵化答案 B3.(2018 山东

9、菏泽一模,25)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 )A.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B.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C.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 D.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答案 C4.(2017 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期末,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的直接因素是,当时( )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 B.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C.分封制转为郡县制 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答案 C考点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2

10、010 浙江文综,16,4 分)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 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答案 C2.(2018 浙江嘉兴 3 月选考模拟,4)唐初,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经唐太宗签署下发到门下省,门下省官员提出异议,该敕书终没有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承接地方政府上报的事务也须通过门下省审读同意,最后报皇帝签字认可。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5A.唐初皇权与相权形成权力制衡B.尚书省起到沟通中央和地方的作用C.中书省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构D.门下省具有使决策合理化

11、的功能答案 D3.(2018 浙江十校联盟 3 月选考模拟,7)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的牵制与制约,故“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下列能佐证其观点的有( )行省重大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行省官员定期觐见皇帝并述职监督行省官员,实行省官互迁全国宗教事务均需呈报枢密院A. B. C. D.答案 A考点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2018 百校联盟全国卷 4 月联考,27)明太祖废丞相后的事实表明:没有大臣的辅弼,皇权体系是不能正常运行的,为此,明太祖欲寻求一种既可以防止大臣专权,又足以充分辅佐皇权的丞相替代机构。由此可知,明初( )A.国

12、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制约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变相复兴答案 A2.(2018 浙江台州高三期末,5)王毅在中国皇权制度研究中认为:“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从而对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三公九卿制 内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 军机处A. B. C. D.答案 A3.(2018 广东茂名五大联盟学校 5 月联考,27)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

13、系。这反映当时( )A.蒙古、新疆地区叛乱频繁不易管理B.满族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C.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D.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答案 D6探史料探究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不断创新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史料呈现史料 1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史料 2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

14、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读史指导史料 1: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天下一大变局”史料主旨 史料 2:分析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弊得失,提出分权的主张历史解释两则史料均体现了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与解释。史料 1 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指出了周、秦创立的政治体制的影响,侧重于制度的变化;史料 2 侧重于分析两种制度的利与弊史料解读重点阐释“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指西周实行分封制。“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指秦实行郡县制指出郡县制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弊端是君主权力过于集中,压抑了地方的积极性。顾炎武肯定了郡县制,认为其虽然有弊端,但不可倒

15、退到分封制,故提出了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主张,即给地方一定的权力,限制君权史料认识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从而有效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 1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答案 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形成了中央直接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

16、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 2 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史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答案 地方权力过大;君主专制。提出“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的分权思想,主张限制君主权力。3.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郡县制比分封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7答案 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很大独立性,容易造成割据。郡县制下,地方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地方失去独立性,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探究二 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变革历代王朝中枢权力的不断调控史料呈现史料 1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

17、、司马相如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史料 2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刘)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史料 3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主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

18、,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读史指导史料 1:汉武帝削弱相权,任用身边贤良文学之士,达到“以内制外”的目的史料 2:表明了在君主专制之下,皇权至上、人治大于法治的政治现实史料主 旨史料 3:内阁的地位及本质仍是加强皇权的工具史料实证三则史料反映的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举措,体现了史料实证的学科素养。史料 1 反映的是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制度”;史料 2 反映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史料 3 反映的是明代的内阁制史料解读重点阐释为了削弱相权,汉武帝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任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人为相。同时选拔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宫侍从左右,参与议政

19、决策宰相刘祎之之所以质疑王本立宣读敕书的合法性,在于刘祎之身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却不知晓有此诏敕,表明此敕违制说明明初内阁大学士的职权仅限于充任皇帝高级秘书,负责代替皇帝起草诏诰、批阅大臣奏章,凡九卿等议定好的军国大事、重要典礼,阁臣要根据典制审核,斟酌上报皇帝史料认识在对以上三段典型性史料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历代专制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策略和原则。其基本策略,一是分散权力,如唐朝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既含有三省相互制约的因素,也含有分散相权的作用;二是权力的相互制衡,如汉武帝采取的“以内制外”之法,但无论采取怎样的方法,皇权至上的基本原则是不8会改变的,这是专制主义的

20、本质所在史料应用1.据史料 1,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答案 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2.据史料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答案 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3.据史料 3,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答案 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行政机构,不能统领六部。4.综合上述史料,概括历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基本

21、策略和原则。答案 策略:分散权力,权力制衡。原则:皇权至上。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1.(2018 浙江 11 月选考,2,2 分)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A.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B.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C.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D.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答案 A2.(2018 浙江 11 月选考,7,2 分)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

22、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答案 B3.(2018 浙江 11 月选考,26,2 分)中国古代自西周开始,就大体延续着以“谥号”臧否(褒贬)人物的传统。以西周后期引起“国人暴动”的周厉王谥“厉”(杀戮无辜)为例,有学者从近出“清华简”入手,认为多重文献所见未发现可以颠覆传统旧说的新史料,从理论上讲,在给周厉王议定谥号的时候,当时人们知道并掌握的事实一定不比今人少。厉王所为已严重突破国家伦理的基本底线,无需恢复名誉;有学者认为,对厉王的褒贬仅以“厉”字了之有失公允,提出应换个角度重新评价。由此出发

23、,对待历史人物评价( )A.应当坚持道德评价为先、价值判断跟进的原则B.宜遵行尊重古人的认识,即是对历史尊重的原则C.古人的评价未必科学,新说的建立一定要用材料说话9D.需要立足现实穿越历史,按照逻辑规律进行时空思辨答案 C4.(2018 浙江 4 月选考,5,2 分)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答案 B5.(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2 分)

24、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答案 D6.(2017 浙江 4 月选考,2,2 分)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答案 A7.(2017 浙江 11 月选考,7,2 分)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汉刺史制

25、B.宋参知政事C.明内阁制 D.清军机处答案 B8.(2016 浙江 10 月选考,1,2 分)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世官制答案 C9.(2016 浙江 4 月选考,1,2 分)周初分封而建的鲁国,曾诞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观察下图,鲁国位于( )10A. B. C. D.答案 B10.(2016 浙江 4 月选考,3,2 分)秦朝经略西南夷,开五尺道,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的版图。“五尺道”位于今天的( )A.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 B.闽南、两广一带

26、C.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 D.宁夏、陕西一带答案 A11.(2016 浙江文综,16,4 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答案 B12.(2015 浙江 10 月选考,1,2 分)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27、 D.察举制答案 A13.(2015 浙江 10 月选考,33,10 分)读史阅世,提升历史学科素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谈教育者,不可不知孔子。其收徒讲学,传承礼乐文化,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影响至深且远。汉兴,选用儒学之士,设立太学,由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隋唐以降,实行科举,“社会孤寒之士,亦得平地拔起,厕身仕宦”。岁月如歌,回顾历朝选士之路,漫步于故宫保和殿,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儒生向往的“天子堂”!据中国政治史大纲历史选修整理材料二 关于科举制,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以往流行的看法认为,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新精

28、神。20 世纪末叶,一些学者发现以前对科举制的看法,过于简单化。放在古代的历史上考察,它打破了社会、阶级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使平民子弟通过苦读,也有可能成为状元、榜眼、探花。仅凭这一点,都应该为它谱上一曲赞歌。选自李伯重八股之外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收徒讲学”与西汉“设立太学”办学性质的不同,概括孔子的教育目标。说明保和殿成为儒生向往的“天子堂”的原因。(6 分)11(2)在历史的变迁中,科举制留下深刻的烙印。对材料二中的两种看法,您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结合所学谈谈自己的认识。(4 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答案 (1)不同:一为私学,一为官学。目标:培养学生“成人”,培养

29、“君子”。原因:保和殿是举行殿试的地方,殿试是科举制最高一级的考试。(2)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简意赅。倾向于:儒生因科举而地位提升,但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士人醉心功名利禄,导致专心从事科技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倾向于: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读书风尚,有益于形成重学风气。以考选官,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合理性。B 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 课标,24,4 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30、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答案 A2.(2018 江苏单科,3,3 分)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答案 D3.(2018 课标,26,4 分)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

31、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 C4.(2018 课标,25,4 分)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 20 8中级官员 15 10低级官员 12 8无官职记录 24 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 B125.(2018 天津文综,2,4 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

32、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答案 A6.(2018 海南单科,2,2 分)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答案 C7.(2018 北京文综,14,4 分)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

33、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答案 D8.(2017 课标,24,4 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 A9.(2017 江苏单科,3,3 分)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

34、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答案 C10.(2014 福建文综,38,16 分)(节选)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 1300 多年,至 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13

35、材料三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6 分)(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0 分)答案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C 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

36、2016 江苏单科,1,3 分)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答案 D2.(2016 课标,24,4 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答案 B3.(2015 江苏单科,1,3 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

37、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答案 A4.(2015 上海单科,32,3 分)“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 A5.(2015 广东学考,42,2 分)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体现了宗法观念对人们起居生活的影响。家中长辈住在( )14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答案 A6.(2014

38、 广东文综,12,4 分)“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 ”象宫室屋宇之形,“ ”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答案 A7.(2014 课标,24,4 分)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C.陕西 D.山东答案 C8.(2013 浙江文综,14,4 分)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A. B. C. D.答案 D考点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1.(2018 江苏单科,2,3 分)下图是

39、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 20 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答案 B152.(2015 海南单科,2,2 分)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 B.分封制 C.井田制 D.宗法制答案 A3.(2013 北京文综,12,4 分)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

40、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答案 B4.(2013 天津文综,12,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5 分)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

41、国地方行政制度史(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4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2 分)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5 分)并分析其意义。(2分)答案 (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2)分封诸

42、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考点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1.(2016 课标,25,4 分)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16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 D2.(2016 课标,25,4 分)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

43、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 B3.(2015 浙江文综,17,4 分)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通政司、复社、都察院、风力水车政事堂、北门学士、内作使绫匠、高转筒车 枢密院、土司、木活字、监察御史中书门下、三司使、武经总要、草市A. B. C. D.答案 B4.(2015 四川文综,2,4 分)“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

44、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答案 C5.(2015 上海单科,9,2 分)“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答案 D6.(2014 北京文综,14,4 分)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答案 A7.(2013 大纲全国,12,4 分)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

45、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17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答案 A8.(2013 山东文综,11,4 分)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 A9.(2009 浙江文综,14,4 分)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答案 B10.(2015 江苏单

46、科,21,6 分)(节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 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

47、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的制度。(6 分)答案 (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11.(2014 安徽文综,37,12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

48、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 分)答案 (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考点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2017 课标,27,4 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答案 A2.(2017 上海单科,7,2 分)“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答案 D3.(2017 天津文综,1,4 分)“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