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1.01MB ,
资源ID:1095840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958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专版5年高考3年模拟)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师用书(含解析).docx

1、1专题十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挖命题【考情探究】5 年考情考点 考试内容、考核要求 真题示例 考查角度 学科素养考查热度2017 浙江 4 月选考,14,2 分三大改造的实质历史解释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中共八大的召开(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2016 浙江 10 月选考,14,2 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时空观念2018 浙江 11 月选考,31,4 分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6,2 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历史解释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7,

2、2 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历史解释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b)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及特点(b)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d)2017 浙江 4 月选考,15,2 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空观念分析解读 本专题属于高考中的高频专题。从考查内容的角度来看,重在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如三大改造的实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中共十四大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对外开放以及改革开放的成果等。从试题类型来看,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呈现,从学科素养的角度来看,着重于对历史解释、时

3、空观念的考查。复习备考时,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加强与现实的联系。【真题典例】2破考点【专题概览】一、时空定位二、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阐述了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巨变。本专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分析,理解、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实现百年富强的梦想和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途径,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20 世纪5070 年代在这一时期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遇到了挫折。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

4、国基本确立起来,同年中共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分析,但这一正确探索未能坚持下来。1958 年全国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使得经济建设进一步陷入混乱,中国经济建设遭遇了严重的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历史发生伟大的转折。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展开国有企业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第一步,并以建立社会主3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加快了改革开

5、放的步伐;通过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开放浦东,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考点集训】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018 浙江绍兴选考科目适应性试题,15)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本次会议取得的初步成果有( )标志着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性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强调由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A. B. C. D.答案 B2.(2018 浙江杭州重点中学高三期中,1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6、,积累率(国民收入中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所占比例)为 24.2%;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8 年积累率为33.9%,1959 年为 43.8%,1960 年为 39.6%。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B.经济调整措施发挥成效C.开始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 D.工业发展投资急于求成答案 D考点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2018 浙江丽水、衢州、湖州三市高三期末,16)20 世纪 70 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西方资本主义造成了严重的阻滞,使其迫切希望通过开辟新的市场来缓解危机,渴望与世界,尤其是与第三世界国家和新兴市场进行接触。受这一国际形势影响,中

7、共中央决定( )A.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答案 A2.(2018 浙江杭州高三质检,1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中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创举( )是在贵州、四川开始试验推行 于 1983 年初在全国基本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 B. C. D.答案 B探史料探究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五”计划史料呈现史料 1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8、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选集4史料 2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 年版)史料 3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

9、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中共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读史指导史料 1:新中国的重工业极为落后史料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史料主 旨史料 3:国家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但不同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时空定位根据史料 2 中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史料 3 中的“1953 年”等信息可判断出史料背景是新中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史料解读重点阐释表明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重工业落后表明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

10、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从国情出发,借鉴苏联经验的结果表明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要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史料认识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门类残缺不全,面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增强国防实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方针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 1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五”计划开展的背景,其制定的依据是什么?答案 背景: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主要经济命脉。依据: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2.根据史料 2,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特点并分析

11、成因。答案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成因: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3.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并分析中国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5答案 基本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工业化强国。不同:不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主张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究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史料呈现史料 1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

12、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1958 年 9 月 1 日)史料 2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史料 3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的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在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的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史料 4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

13、年份 产量(万吨) 收购(万吨) 收购量占产量的比重(%)1958 20000 5876.0 29.41959 17000 6740.5 39.71960 14350 5105.0 35.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读史指导史料 1:“大跃进”运动的发动史料 2: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料主旨史料 3、4:中苏两国粮食收购中出现的问题唯物史观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史料解读重点阐释史料 1:1958 年,党中央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说明“大跃进”运动强调“以钢为纲”史料 2: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14、。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以此发展社会生产力。说明两者在类型上是不同的,毛泽东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6邓小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史料 3、4:中苏两国从农民手中拿走的太多。表明人民公社时期粮食收购量大,这种做法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史料认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和政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两者反映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但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导致我国 19591961 年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史料应用1.史料 1 表明“大跃进”的核心是什么?其反映了“大跃进”的特点及影响如何?答案 核心:大炼钢铁。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

15、和建设的高速度。影响:不仅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而且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2.史料 2 体现了哪两种生产经营形式?试分析其异同点。答案 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同: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不同:前者实行集体劳动,后者以家庭为生产单位。3.依据史料 3、4,归纳中苏两国农业政策的共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背景。答案 共性: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太多,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产量下降。背景:重点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通过牺牲农民、农业利益筹集工业建设资金。4.结合上述史料,说明国家在进行经济建设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 经济建设应遵循客观规律;生产

16、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注意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的协调发展;注意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等。过专题【五年高考】A 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1.(2018 浙江 4 月选考,12,2 分)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答案 B2.(2017 浙江 4 月选考,14,2 分)周恩来在政协某次会议上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虽然是一场革命,但可以采取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而不是在一天早晨突然宣布实行社会主义。”这里“逐步的和平转变的办法”是指( )A.建立国

17、家工业化基础B.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利用沿海工业C.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转向城市D.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答案 D3.(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6,2 分)下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答案 A4.(2017 浙江 11 月选考,17,2 分)1993 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 1991 年前的 50.3%上升到 9

18、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答案 C5.(2017 浙江 4 月选考,15,2 分)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实现这一“重大突破”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 C6.(2016 浙江 10 月选考,14,2 分)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

19、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A. B.C. D.答案 B7.(2016 浙江 10 月选考,15,2 分)漫画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下图所折射的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在下列哪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解决的基本框架( )8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答案 C8.(2015 浙江 10 月学考,15,2 分)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

20、.改革开放的成效答案 D9.(2018 浙江 11 月选考,31,6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 年(部分)1 月 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4 月 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5 月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10月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2月 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摘自历史必修一、二、三(1)1984 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根据上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

21、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6 分)答案 (1)政治:“一国两制”构想进入实践阶段;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沿海城市的开放,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9科技:空间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10.(2016 浙江 4 月选考,31,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

22、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材料二 下图所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国有企业的一种治理模式引自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30 年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果”。(6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模式所体现的企业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适应了什么经济体制的要求?概括指出该经

23、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对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产生的重要影响。(4 分)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果:正确判断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2)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影响: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B 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1.(2018 课标,31,4 分)下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10A.已经初步

24、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 D2.(2018 课标,31,4 分)下图为 1956 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答案 B3.(2017 江苏单科,13,3 分)1981 年底,经过调查研究,国家相关部门认为,扩大出口创汇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外贸垄断体制,二是产品质量低,三是出口亏损。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 )

25、A.对国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B.扩大外贸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在广东等省市设立经济特区答案 B4.(2017 海南单科,13,2 分)1992 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 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答案 A5.(2017 北京文综,18,4 分)据下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11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26、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答案 C6.(2016 课标,31,4 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 A7.(2016 江苏单科,13,3 分)右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

27、答案 D8.(2017 课标,41,10 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政府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 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

28、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12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 分)答案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 组

29、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2014 课标,31,4 分)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答案 C2.(2014 山东文综,20,4 分)下图为商务印书馆 1978 年 12 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 )【大跃进】dyujn 指 1958 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

30、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 C3.(2014 北京文综,18,4 分)“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答案 C4.(2014 大纲全国,19,4 分)1958 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 公顷)产 36956 斤(18478 千克)的惊人记录。来自各地的参

31、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答案 D135.(2016 天津文综,13,10 分)(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的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至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糟得很”,明明是站在地主利益方面打击农民起来的理论,明明是地主阶级企图保存封建旧秩序,阻碍建设民主新秩序的理论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

32、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不是以空话,而是以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事实,使他们迅速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中国革命的军事斗争同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不能分开的没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没有广大农民的全力支持,军事斗争也会失去力量源泉而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 解放后农民对于个体经济的积极性是不可避免的。党充分地了解了农民这种小私有者的特点,并提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折农民这种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党中央从来认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

33、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这种劳动互助发展前途就是农业集体化或社会主义化。中共中央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1 年 12 月)(3)材料三中,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共中央对此有何基本方针?(6 分)(4)综上,概括中国共产党与农民的密切关系。(4 分)答案 (3)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劳动互助的积极性。保护农民个体经济;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4)中国共产党重视农民问题和农民利益,农民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领导。考点二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与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1.(2016 课标,31,4 分)1

34、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 70%和 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答案 A2.(2016 天津文综,10,4 分)1979 年 7 月,中国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 年代相继颁布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等。这些文件的发布( )A.表明中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

35、.主要是为了发展市场经济C.增强了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可信度14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答案 C3.(2014 四川文综,2,4 分)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A. B. C. D.答案 D4.(2014 天津文综,10,4 分)1981 年中共中央 27 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独立的管理

36、体制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调节为主A. B. C. D.答案 C5.(2014 安徽文综,18,4 分)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的情况(19492005 年)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答案 C6.(2015 广东文综,39,9 分)(节选)现代化理论研究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1819 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

37、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 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15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化理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3)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 20 世纪 80 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9 分)答案

38、(3)中美正式建交;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思想解放。(6 分)注意的问题是:持借鉴态度,不能照搬,要结合本国的国情,坚持唯物史观。(3 分)7.(2015 山东文综,39,14 分)1980 年 6 月 18 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14 分)答案 提取历史信息层次一: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层次二:能依据材料,获取表层信息。例:向阳人悄悄摘下人

39、民公社的牌子,人们对摘牌行为感到忧虑。层次三:答案与材料没有联系。进行历史解释层次一: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层次二: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依据考生

40、作答时所涉及要点多少及解释的合理程度等酌情给分)层次三:不能在历史信息和所学历史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没有对历史信息的解释。历史表述层次一: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层次二:基本符合逻辑,条理较清晰,语言较流畅。层次三:缺乏逻辑,条理不清,词不达意。168.(2014 广东文综,39,12 分)(节选)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 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 1992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 2001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 分)答案 (3)

41、以 1992 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6 分)以 2001 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6 分)【评分说明】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三年模拟】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 届浙江“五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考试,14)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3 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

42、最主要原因是( )A.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B.产品质优,供不应求C.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D.计划经济,无须广告答案 D2.(2019 届浙江台州 9 月选考评估,12)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同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现象。其共同主题是( )A.家庭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B.建立了股份制企业C.城乡居民掀起“大跃进”D.开展社会主义改造答案 D3.(2018 浙江温州 8 月选考适应性测试,14)1958 年,毛泽东在修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时提出:“不可能设想,社会主义制度在各国的具体发展过程和表现形式,只能有一个千篇一律的格式。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

43、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该观点旨在强调(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B.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突出成就17C.社会主义建设要探索自己的道路D.满足人民的经济文化需要是中心任务答案 C4.(2019 届浙江“五校联考”高三第一次考试,15)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下列口号最能体现讲话精神的是( )A.“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D.“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答案 C5.(2019 届

44、浙江名校协作体 9 月联考,15)下表为某学者对中国 19521987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百万吨)的统计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1952 年 1957 年 1965 年 1978 年 1980 年 1984 年 1987 年粮食 163.42 195.05 194.53 304.77 320.56 407.31 420.41棉花 1.30 1.64 2.09 2.16 2.07 6.25 4.19油料作物 4.19 4.19 3.62 5.21 7.69 11.91 15.25甘蔗 7.11 10.39 13.39 21.11 22.80 39.51 46.85A.一五计划以发展农业为

45、核心B.五十年代以来粮食产量逐步提高C.“文化大革命”推动农业快速发展D.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显著答案 D6.(2019 届浙江宁波“十校联考”,14)下表为中国 19571961 年从业人员统计表。下列无法从该表中提取的历史信息有( )时间 从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1957 年 23771 81.23% 9.01%1958 年 26660 58.23% 26.60%1959 年 26173 62.17% 20.64%1960 年 25880 65.75% 15.89%1961 年 25590 77.17% 11.16%中国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持续上升中国

46、人迫切想要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从落后农业国成为先进工业国三大改造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A. B. C. D.答案 C187.(2019 届浙江衢州、湖州、丽水三地检测,1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基本的形式是“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但后来中央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绝大多数地方的农民采用的是“包干到户”。这是因为( )A.“包产到户”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 B.“包产到户”并未改变所有制形式C.“包干到户”更能调动生产积极性 D.“包干到户”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答案 C8.(2019 届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 10 月联考,16)围绕着温州是否是“资本主义大本营”的争议,一直到 1992 年才

47、烟消云散。温州的经济增长在 1990 年和 1991 年几乎为零,1992 年猛增到 18%,1993 年达到 31%,1994 年为 42%,而且这一切的背后中央政府没有花一分钱。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温州人民拥有开拓创新进取的精神B.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后市场扩大C.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政策的保证D.中国成功加入世贸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 C9.(2019 届云南昆明高三模底,16)1990 年我国出口总额达到了 621 亿美元,对外贸易实现了顺差,改善了自 1984 年以来连续逆差的状况。到 1991 年 6 月底,国家外汇储备已上升到330 亿美元。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48、)A.经济结构渐趋于合理 B.已形成典型的外向型经济C.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 D.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答案 C10.(2019 届江苏南京高三调研,9)1952 年 3 月,南京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召开,会议宣布南京地区农村互助合作组发展到 2442 个,农户达到 17983 户,占全郊区农户总数的 55.9%,做到了乡乡有互助组。这表明南京地区( )A.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业改造运动 B.积极探索农村迅速发展新路径C.农业发展走上了集约化的道路 D.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答案 B11.(2019 届河北唐山摸底考试,30)1962 年初的七千人大会明确提出,当前全党要着重抓好的两项中心工作是大量精减职工和城市人口,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切实加强农业。并据此大幅度地加大了精减工作的力度,决定将中央财经小组原建议减少职工 900 多万、城镇人口1300 万的计划上调为 1000 万和 2000 万。这说明( )A.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人民公社化运动方兴未艾C.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完成 D.经济调整的工作正在展开答案 D12.(2019 届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14)1991 年 3、4 月间,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 4 篇署名是“皇甫平”的文章,文章批评了“一些同志”把市场说成资本主义,提出计划和市场只是利用资源的两种方式,不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标签。然而,只有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