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2.09MB ,
资源ID:109686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968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

1、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永乐九年(1411 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奴儿干都司是明朝设置的管辖边疆地区的机构,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故 A 项错误;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B 项正确;奴儿干都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没有改变中央行政体制,故 C 项错误;它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不是缓解中央和地方的对立,故 D 项错误。2 “周王拥有的最高权力因宗法分封而兴,

2、亦因之而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分封制度乃是对于宗法王权的一个制约因素。 ”材料意在说明周代( )A君主权力受到宗法关系限制 B血缘关系对贵族政治的制约C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D宗法分封对王权的双重影响【答案】D3战国时期,在众多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上的不再是拥有封地的世袭领主贵族,而是由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这说明战国时期( )A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 B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C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 D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世袭贵族特权已被废除”不符合史实,排除 A 项;“官吏选拔制度尚未确立”与材料信息“由

3、君主任命、领取俸禄、可随时罢免的国家官吏”不2符,排除 B 项;“任人唯贤取代 任人唯亲”与材料不符,排除 C 项;据材料可知诸侯国中居于行政位置的是国家官吏,可见政权形式凸显君主集权,故 D 正确。4清代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秀才在冠帽上别一枚纯银簪;举人或进士则戴纯金簪;进士出身的官员擢升到高级官位时,他的金簪会添上花纹,镶嵌珍珠、宝石。这反映出清代( )A科举制度造成社会等级森严B理学思想决定社会价值取向C科举出身者具有荣耀的地位D社会阶层固化削弱思想活力【答案】C5关于秦朝设郡的情况,史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根据以下史料能够推定的是( )观点 作者、出处共 40 郡(包含黔中郡

4、,没有洞庭郡) (唐)房玄龄等晋书地理志共 36 郡(包含黔中郡和洞庭郡) (清)钱大昕秦三十六郡考共 46 郡(包含黔中郡,没有洞庭郡) 谭其骧秦郡新考出现“洞庭湖”的记载,此前有人认为湘西应该属于黔中郡2002 年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A.秦朝设郡数目不一 B秦朝没有设立洞庭郡C洞庭黔中两郡范围重合 D秦朝对湘西设郡管理【答案】D【解析】秦朝设郡数目是确定的,只是受到史料的影响而出现分歧,故 A 项错误;从表中可知,秦朝是否设立洞庭郡存在争议,B 项说法过于绝对,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对洞庭郡是否存在及其与黔中郡的关系存在分歧,故 C 项错误;不论洞庭郡是否存在、与黔中郡的关系如何,秦朝对湘西

5、设郡管理是肯定的,故 D 项正确。 10明朝规定入内阁大学士者既有“格心之学” ,又有“济世之才” ,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 ,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 。据此可知,明代内阁( )A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 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3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 D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格君心之非 ,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 ”可见有利于规范君主的执政,故A 项正确;“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 ”是一种道德标准,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故 B 项错误;“格心之学” “格君心之非”无法得知其是非的标准,不能确定其一定是心学,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明代内阁非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故 D

6、 项错误。11永乐九年(1411 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A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B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C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B【解析】奴儿干都司是明朝设置的管辖边疆地区的机构,不是地方监察机构,故 A 项错误;它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 B 项正确;奴儿干都司是中央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没有改变中央行政体制,故 C 项错误;它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不是缓解中央和地方的对立,故 D 项错误。12清代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秀才在冠帽上

7、别一枚纯银簪;举人或进士则戴纯金簪;进士出身的官员擢升到高级官位时,他的金簪会添上花纹,镶嵌珍珠、宝石。这反映出清代( )A科举制度造成社会等级森严B理学思想决定社会价值取向C科举出身者具有荣耀的地位D社会阶层固化削弱思想活力【答案】C13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4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答案】C【解析】改为州县两级,主要是为了中央控制地方的便利。所以本题选 C 项。14在漫长的中国

8、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 “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君主即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不考虑实际的执政能力,与宗法制有关,故 B 项正确;分封制、郡县制属于地方制度,故 A、C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专制君权,不是中央集权制,故 D 项错误。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B扩大了官

9、吏权力范围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答案】A【解析】钱穆认为汉代的察举制和唐朝的科举制,使政权向贵族特权阶级以外的人开放,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B、C、D 三项在材料中未反映,故答案为 A。 21封建社会的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A BC D【答案】C522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事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对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

10、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君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答案】D【解析】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英国内 阁是君主立宪制的产物,是最高行政机构;明朝废除宰相,内阁长官称首辅,故 A、B、C 三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D 项反映了两国内阁制的特点,故答案为 D。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 2 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 12 人,专执掌外出巡察。唐初,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

11、史大夫为台长,设正四品御史中丞 2 人为辅佐。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属之, “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 ;殿院,殿中侍御史属之, “掌殿廷供奉之仪式” ;察院,监察御史属之, “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同前)。唐初全国分为 10 个监察区,称 10 道(后增为 15 道),每道设监察御史 1 人(先后称为按察史、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材料二 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 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 ;上任后

12、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代监察制度较之隋代有何发展。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有关监察规定的利弊。(2)根据材料一、二,总结唐宋时期监察制度发展的规律。【答案】(1)发展:从中央到 地方,监察机构更趋完备;监察机构和御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甚至有权监督司法审判。利:保证监察御史的从政经验;鼓励监察官员履行劝谏之责。弊:易导致御史滥用职权。(2)规律:监察制度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而得到充分发展和完善;监察体制以皇权为中心;6监察权(包括中央、地方)相对独立。(答出两点即可) 24(节选)制度的创新是

13、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嫡子有残疾无法继承王位,由庶子代之)亦如之。礼记丧服小记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为祖,继(继嗣)别为宗,继祢(亡父)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礼记大传(1)根据材料一,概述西周祭祀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法制的特点。【答案】(1)祭祀制度:祭祖的同时祭天。祭祀者按照血缘可分为“大宗”和“小宗” ,天

14、子及分封制下各等级的嫡长子为大宗,其余为小宗。大宗可以祭祀高祖以上的祖先,小宗则只能祭祀高祖以下的祖先。特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与“小宗”是相对的;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西周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分析,如:“诸族之始祖多感天而生” “百世不迁之宗” “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 ;第二小问,从宗法制核心特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政权与族权的关系角度归纳概括。 总结:近代欧洲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落,说明一个民族绝不能故步自封,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善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并不断创新。(4 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

15、中西历史的比较。首先,根据材料“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提炼出基本观点。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说明中国的优势,并结合明清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再结合史实说明中世纪的欧洲长期落后于中国,而进入近代以后,欧洲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领域实现了全面崛起。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总结,强调一个民族与时俱进、不7断创新的重要性。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

16、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文史纵横2009 年第 3 期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

17、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依据材料一,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4 分)(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9 分)(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6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6 分)【答案】(1)变化:从分权到集权;从世袭到任命。(4 分)(2)说明:秦朝:实行朝议制度对皇权有一定

18、的制约(或宰相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汉朝: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9 分)(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任答两点得 6 分)(4)作用:官僚政治为中国古代社会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运作机制,有利于稳定政体;官僚政治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和抑制暴政;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6 分)8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王夫之认为封建论者是搞无益的争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一如柳宗元所论,王夫之认为秦

19、是行了大公, “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伴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但郡县制与封建制相比要好得多, “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万昌华郡县制度评价理论述评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 分)【答案】示例一:论题: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3 分)阐述:郡县制下的郡守和县令都是由皇帝直接任免,从而使君主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治安定和经济发展;郡县

20、制从根本上否定了分封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裂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9 分) 实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9(2)不同:中国官吏任用主要靠吏部和皇帝,具有明显等级性和专制色彩;英国官吏任用分两层,有民选任期的“政务官”和通过考试选拔的相对稳定的“事务官” ,确保民主基础上的政治稳定。认识:民主选举和考试选拔分层任用官员,在确保民主的同时能保证政策的连续性。(其它言之成理即可)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面是中国古代公文文种演变概况表。时期 文书概况 西周 周王通过诰、誓、命、训、令等文书来管理国家,这一时期文种简单,划分粗略 秦汉 秦汉时期文书的文种体系

21、日益庞大,划分也越来越细,比例最大的有两类,一类是君对臣的专用文种(诏敕类),一类是臣对君的专用文种。从下行文种来看,秦代的诏敕文书主要有“制”和“诏” ,据史记解释:“命为制,令为诏。 ”“制”和“诏”分别是皇帝颁布重大命令和一般命令时使用的文种。到了汉代,诏敕文书的文种有所增加,蔡邕独断卷上记载:“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 唐朝 唐代的正式公文有 15 种,主要的变化在君臣专用文种。其中皇帝专用的文种除原有的制、诏、令、册外,新增和变动的主要有批答和敕,需要指出的是,在“王言之制”外,还有一个特殊的“堂贴” ,是开元后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独立指挥百司的公文文种, “堂贴”

22、不必奏请皇帝批准,由三省宰相直接裁决,集体签署,其公文效力相当于国家最高政令 10明清 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有十种,新增了谕旨,又称圣谕(上谕),有宣谕、口谕、手谕,其中手谕如需保密,可以不抄发,而到了清代,这种保密谕旨逐渐制度化。而在臣子上奏的文种中,有一特殊的公文“密疏” ,是可直达御前的 整理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等 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答案】论题:古代公文的演变适应了古代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阐述:秦汉时期,随着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发展,中国的君臣、中央与地方的概念才逐渐强化,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公文才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出现了君臣专用文种;唐代“堂贴”的出现,表明三省六部制下宰相协助天子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明清时期,皇帝的谕旨和大臣上疏的保密化,则体现了明清君主专制继续强化的事实。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