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代希腊罗马文明【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2全面正确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既要看到其价值和意义,又要从实质中分析其局限性。3罗马法与当今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4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5古希腊哲学家的人文思想对当今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6中西古典民本思想比较。7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城邦制度与希腊公民1 城邦制度(1)时间:公元前 8前 6 世纪。(2)含义: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3)性质:是奴隶制国家。(4)代表:斯巴达和雅典。(5)主要特征:小国
2、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2 希腊公民2(1)城邦公民:并非指全体成年公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奴隶、妇女、外邦移民则是非公民。(2)城邦政体:主要有贵族制和民主制等。二、雅典民主政治1 发展过程(1)奠基:公元前 6 世纪初,梭伦改革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确立:公元前 6 世纪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缘部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变式探究】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
3、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 心所向【答案】D【举一反三】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平审判,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利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官员就职、陪审员审判、年满 18 岁的青年男子成人前,都必须宣誓,这有利于增强这些人的责任意识。所以 D 项正确。【变式探究】 (2017 年江苏卷单科历史 14)梭伦
4、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 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3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 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 1:3。这一选举法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 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 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答案】D【举一反三】 (2017 年海南卷单科历史 14)公元前 427 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5、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答案】B【解析】由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 、 “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故 B 正确;“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城邦是由政治自主权的,故 A 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的统一诉求,故 C 错误;雅典公民大会是公民直接参政的场所,代表的是民意,故 D 项本身错误。【变式探究】 (2016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14)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
6、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 )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答案】A【解析】题目中雅典公民利用代表多数人意志的“陶片放逐法”将功臣地米斯托克利放逐的现象反映了直接民主下,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 A 项表述正确;B 项的表述与“陶片放逐法”针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保障雅典民主政治的史实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雅典的派系纷争,故排除 C 项;题目中未涉及雅典城邦内部的混乱,故排除 D 项
7、。【变式探究】(2015福建文综,19)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n)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4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 。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 答案】A【解析】古希腊地理环境多海岛、山岭纵横、土地贫瘠、自然资源匮乏,但是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故 A 项正确。古罗马文明发源于意大利半岛上,与“海岛居民”不符,故 B 错误;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渊源,不列颠文明起源于古罗马文明,与“最原创”不符,故 C 项错误;阿拉伯文明起源于
8、小亚细亚半岛,与“在欧洲郇(xn)窄的一隅”不符,故 D 项错误。 【变式探究】克利斯提尼时期规定:年满 18 岁的雅典男性青年,在其父母所隶属的德莫斯(自治村)内通过一定的入籍仪式便可取得公民权;一些外邦人也在德莫斯内取得雅典公民权。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公民范围加强陶片放逐力度B体现五百人议事会多元性和专业性C用地域原则来代替血缘的原则D削弱工商业奴隶主对民主政治的影响【答案】C【变式探究】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 ,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B
9、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 ,并以此定罪” “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可知,雅典政治注重公民的城邦意识,渗透于雅典社会各方面,故 A 项正确;材料“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是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与要求,而不是重视公民个人权利,故 B 项错误;材料“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 ,并以此定罪” “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与希腊稳定无关,故 C 项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雅典民主属于奴隶主贵族的民主,公5民只是城邦内成年男性公民,而不
10、是所有人,故 D 项错误。【变式探究】柏拉图指出:遵守习惯和法律是掌权者的首要职责;习惯和传统法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真知识;尊重法律。他还提出要用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 。这说明柏拉图( )A寻求城邦管理的有序性 B认为法律源自生活习惯C最早提出权力制衡理论 D把遵守法律作为美德【答案】A题型二 罗马法律例 2 (2018 年江苏卷文综历史 14)14. 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A. 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 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C. 合乎世界各国的司
11、法现状D. 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答案】D【解析】罗马法“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 ,说明罗马法规范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 D 项正确;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 A 项错误;罗马法“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 ,故 B 项错误;C 项错在“世界各国” 。【变式探究】 (2017 年北京卷文综历史 20)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A.皇帝制度 B.司法陪审制 C.完备法典 D.陶片放逐法【答案】B【解析】雅典是民主政治制度,A 错误。陪审制度,是指国家审 判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与案件审判的
12、一种司法制度。它的雏形最早出现于奴隶制的雅 典和罗马时代,古罗马的陪审团制度类似于雅典,B 正确。罗马才有完备的法典,C 错误。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雅典等城邦实施的一项政治制度,D 错误。6【变式探究】 (2016 年全国新课标 1 卷文综历史 32)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举一反三】(2015课标全国,3
13、2)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答案】C【解析】古代罗马法具有公平、公正、正义的特点。古罗马正义女神双眼蒙布寓意是要求古代罗马法官审案要重视证据及事实真相,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故选 C 项。法官审案的依据原则是法律,而非7道德良知,A 项错误。听取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的程序之一,非原则依据,B 项错误。民众意愿并非全都公平、公正,法官审案不能盲从民众意愿,D 项错误。 【变式探
14、究】(2015重庆文综,9)426 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 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答案】D【变式探究】(2015四川文综,9)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
15、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答案】D【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可用排除法。 十二铜表法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十二铜表法仍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按律量刑和判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社会早期的情况,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十二8铜表法调整了罗马共和国时期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关系,属于罗马公民法,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变式探究】(2015广东文综,30)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
16、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答案】C【变式探究】(2015江苏单科,14)“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答案】B【解析】材料中“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说明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故 B 项正确;“清除了形式主
17、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的信息说明 A 项错误;“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说明不是“忽略” ,故 C 项错误;“万民法吸收了消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说明公民法是万民法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 ,故 D 项错误。【变式探究】(2015天津文综,12)(节选)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时期 古代中国 古代罗马 公元前 5 世纪前4 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 356 年) 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 451 年)公元前 3 世 秦始皇统一中国(前 221 罗马统一意大利(前 2709纪 年) 年左右)公元前 2 世纪公元 2
18、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 202 年公元 184 年)罗马强盛时期(前 201年公元 192 年)公元 3 世 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 年)西晋统一王朝(280 316年)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 年)罗马帝国中兴(284336 年)公元 4 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东晋南迁(317420 年)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 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 年起)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公元 56 世纪南北朝对峙(420589年)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 年)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白寿彝主编中
19、国通史(1)依据材料,概括至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2)比较至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认识?(3)第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答案】(1)两者都制定了法律。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两者都进入强盛时期。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 【变式探究】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10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
20、 ”该法学家的观点( )A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赋人权 B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C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 D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可知,该观点从自然法的角度对奴隶的地位进行评论,这种平等的自然法理念蕴含了人文精神,故 D 项正确。【变式探究】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罗马法陷于衰退,教会迅速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了 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皇帝的喜好具有法律的力量” 、 “皇帝不受法律约束” 。这在当时( )A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21、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D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答案】B【解析】材料中“到了 12 世纪” “为王权至上提供了两句重要的格言”表明皇帝不受教会的法律约束,实际说明民族国家不受罗马教皇控制,故 B 项正确。题型三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例 3 (2017 年新课标卷文综历史 32)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答案】B11【变式探
22、究】 (2016 年全国新课标 3 卷文综历史 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 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人类”和主旨“神”等信息,联系教材内容。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而不是以神作为万物的尺度,这实质上是强调人的价值,应该选 D。古希腊奉行多神教,崇拜古希腊神话诸神
23、,AB 选项与事实不符应该排除。 “注重物质生活”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 C。【变式探究】(2015浙江文综,12)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 ,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 ,有的主张“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陆九渊 塞内卡 王守仁 泰勒斯A B C D【答案】C【变式探究】(2015课标全国,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
24、生问: “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12材料二 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
25、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 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变式探究】在智者运动中, “智者”
26、没有统一的组织,政治态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 “智者运动”的兴起,主要得益于( )A政治民主 B经济发达C学术浓郁 D思想独立【答案】A【解析】智 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这明显与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有关,故 A 项正确;“经济发达”不适合古希腊,B 项错误;智者学派没有统一的组织,所以,学术上没有达到浓郁的程度,故 C 项错误;材料“在思想学说上他们的观点和基本倾向却较为一致” ,无法体现其思想独立,故 D 项错误。13【变式探究】智者学派中许多人都宣称,所谓的正义和公平仅仅是一种独断传统的表达或是独断统治者强迫人民接受的,没
27、有什么确实是正义的。这表明智者学派( )A主张相对主义的价值标准 B追求个人功利的思想倾向C注重提升公民的道德素养 D倡导理性自由的生活态度【答案】A【解析】智者学派认为:“没有什么确实的正义。 ”这是相对主义的体现,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智者追求个人名利的主张,故 B 项错误;智者主张容易导致道德沦丧,故 C 项错误;智者主张感性自由的生活态度,故 D 项错误。 【变式探究】古希腊时期,一批所谓“哲人”到处演讲和发表许多奇怪的辩论,传递了许多“负能量”,造成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着力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结合起来C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答案】C14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