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包铁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题 2 分共 52 分)1. 下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B. 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 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D. 是中心体,与水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关2. 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真核细胞的 rRNA 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B. 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
2、核糖体上C.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D. 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3. 如图表示细胞膜由静息状态到受到适宜机械刺激时,细胞膜上发生的激活与去激活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合成场所为内质网,物质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 关闭状态下的物质与激活状态下的物质空间结构有差异,因而其功能也有差异C. 激活状态下,因 Na 大量内流会使膜内 Na 浓度大于膜外,最终导致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D. 该题图示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4. 图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内外 4 种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下列分析错误的
3、是( ) A. K+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B. Na+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C. 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 细胞膜上运输 Ca2+的载体和 Cl-的载体数量可能不相等5.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 CO2测定仪测得了夏季一天中该玻璃罩内 CO2的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2 -A. BC 段较 AB 段 CO2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细胞呼吸减弱B. CO2下降从 D 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 D 点开始的C. FG 段 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
4、弱,光合作用减弱D. H 点 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 CO2的吸收量最多,光合作用最强6. 如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植物缺 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B. 的进行与密切相关,与无直接关系C. 蓝藻细胞中发生在类囊体膜上,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D. 叶肉细胞中 O2的产生量小于中 O2的吸收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7.8. 如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赤道板形成于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B. 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
5、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 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D. 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 b 组细胞中不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9.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B. 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积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C. 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抑癌基因的严格调控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但是只有减数分裂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10. 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准确的是( )- 3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 Aadd 个体的
6、概率为B. 若只研究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则乙图细胞分裂完成后,可能同时产生 2 种、3 种或 4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C. 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 X 隐性遗传病D. 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该果蝇只能产生 AXW、aX W两种基因型的配子11. 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 B. 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 Xr的配子占C. F
7、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D. 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 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12. 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 A. 图丙中 a 链为模板链,b 链为转录出的子链B. 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C. 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D. 图中催化图甲、乙两过程的酶 1、酶 2 和酶 3 是相同的13. 图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是( )A. B. C. D. 14. 下图表示了几种育种方法,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4 -A. 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
8、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B. c 过程得到的植株与普通植株相比,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但往往发育迟缓C. a、c 过程都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D. 要获得 yyRR,b 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率15.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 外来物种入侵可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和速度C. 自然选择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 共同进化就是不同物种之同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16. 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
9、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 17. 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B.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C. 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噬菌体的核酸中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 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相同18. 下列与动物体内 K+、Na +等有关的叙述
10、,错误的是( )A. NaCl 中 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 Cl-不参与B. 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 K+有关C. 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 Na+大量内流D. 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19.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 血浆中含有 Na+、肾上腺素、血红蛋白等物质C. 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D. 剧烈运动时,血浆 pH 仍保持相对稳定与 HCO3-、HPO 42-等离子有关20. 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
11、电位的主要原因B. bc 段 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 cd 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 +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5 -D. 动作电位大小随有效刺激的增强而不断加大21. 生物课题研究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对照实验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水质 水量 温度 卵数 孵化时间 蝌蚪数对照组 池水 500ml 25 250 4d 245实验组 1 煮沸后冷却的池水 500ml 25 250 8d 165实验组 2 池水 500ml 15 250 8d 75A. 对照组、实验组 1、实验组 2 的蝌蚪孵化率分别是 98%、66%、30%B. 实验组 1 和
12、对照组比较,说明蝌蚪的正常孵化需要足够的时间C. 实验组 2 和对照组比较,说明适宜的温度是保证蝌蚪孵化的重要条件D. 该课题研究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青蛙卵孵化的条件22.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类似物的应用,正确的是(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B.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 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23. 有研究者利用植物幼苗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相关弯曲生长的是( ) A. 甲 B. 乙C. 丙 D. 乙和丙24. 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
13、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 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 AB. 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 AC. 乙的出现使害虫 A 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 乙和害虫 A 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25.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 40 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数物种数量植物类别1 4 15 25 40草本 28 27 26 30 34- 6 -灌木 0 3 4 12 19乔木 0 0 0 14 23总计 28 30 30 56 76A. 物种多
14、样性趋于增加B. 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C.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 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26. 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 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 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 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27. 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 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中可能有微生物,并都是自养生物D. 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二
15、、填空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8 分)28. (每空 2 分,共 24 分)地球表面的 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有关人员调查海洋某些方面得到数据图:- 7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 _ 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_ 用 _ 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其结果调查的种群密度数据偏高于实际密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_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_ 结构一艘废弃的轮船停泊于海边,不久船体外面就有绿藻、细菌
16、、藤壶、牡蛎等生物附着形成一个群落,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 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的 A是生产者,B 是分解者,A 和 B 在海洋生态系统的 _ 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4)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乙中是食物链或食物网 _ ,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_ (5)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为海洋的 _ 高,恢复力稳定性就低(6)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 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在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29
17、. (每空 2 分,共 16 分)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如图是人体内尿液的产生以及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 A 表示水平衡调节中枢,A 位于_;若 A 表示抗利尿激素,该激素由_- 8 -释放,并作用于_(部位);若饮水过多时 A 的含量_(2)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_(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3)尿量增多,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4)由图可知控制排尿的中枢位于_,说明神经系统存在_调节30. (每空 1 分,共 8 分)如图为某质粒表达载体简图,小箭头所指分别为限制酶
18、EcoR、BamH的酶切位点,amp R为青霉素抗性基因,tct 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P 为启动子,T 为终止子, ori 为复制原点又知植物甲具有极强的耐旱性,其耐旱性与某个基因有关若从该植物中获得该耐旱基因,并将其转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已知耐旱基因两端分别有包括 EcoR、BamH在内的多种酶的酶切位点据图回答:(1)获得耐旱基因常用基因文库法理论上,_中含有该生物的全部基因;而_中含有生物的部分基因将含有耐旱基因的 DNA 与该质粒表达载体分别用 EcoR酶切,酶切产物用 DNA 连接酶处理后,两两连接的产物有_种(2)将上述连接产物导入无任何抗药性的宿主细胞后
19、,将这些宿主细胞接种到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的宿主细胞所含有的连接产物是_(3 )目的基因表达时,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是_,其合成的产物是_(4)在上述实验中,为了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表达载体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酶切时应选用的酶是_(5)假如用得到的二倍体转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植株与不耐旱植株的数量比为 3:1 时,则可推测该耐旱基因整合到了_(填“同染色体的一条上”或“同染色体的两条上”)- 9 -答案DACCA CCDBC ACCDC CABCB CADBDA27.【答案】b;b 点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 点增长最快);标志重捕法;被标记的个体更易于被捕食
20、(因标记使其个体的存活率降低等合理即可等);垂直;(群落的)演替;碳循环(物质循环);ADC;18%;抵抗力稳定性;无机环境;基因、物种、生态系统28.【答案】下丘脑;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降低;会;膀胱壁感受器 脊髓中的排尿中枢大脑皮层;脊髓和大脑皮层;分级29.【答案】基因组文库;cDNA 文库;3;载体-载体连接物(或质粒-质粒连接物);启动子;mRNA;EcoR和 BamH;同染色体的一条上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由图可知,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
21、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 正确;B.由图可知,是叶绿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 正确;C.由图可知,是线粒体,双层膜细胞器,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 正确;D.由图可知,是中心体,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而水稻属于高等植物,其细胞内无中心体,D 错误。故选 D。2.【答案】A【解析】解:A、真核细胞的 rRNA 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而核仁与核糖体 RNA 形成有关,A正确; B、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B 错误; C、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如唾液腺细胞)合成、分泌,C 错误
22、; D、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D 错误。 故选:A。- 10 -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核糖体的功能、免疫细胞和生长素的合成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理解生长素的合成,难度不大3.【答案】C【解
23、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磷脂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分析和掌握细胞膜的功能,难度不大。【解答】A.物质为磷脂,脂质的合成场所为内质网,物质能运输 Na,推测其为 Na通道蛋白,其合成场所为核糖体,A 正确;B.图中关闭状态下与激活状态下的物质空间结构不同,决定其能否运输 Na ,B 正确;C.受刺激时,膜外的 Na (高浓度)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大量流入膜内(低浓度),使膜内正电荷增多,导致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但最终结果依然是膜内侧 Na 浓度小于膜外侧,C 错误;D.因图示过程是发生在同一个细胞的细胞膜上的,故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24、D 正确。故选 C。4.【答案】C【解析】解:A、由图可知,K +是细胞外浓度低,细胞内浓度高,它进入细胞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过程,A 正确; B、Na +的细胞内浓度低于细胞外,它排出细胞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过程,B 正确; C、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 错误; D、细胞膜上运输 Ca2+的载体和 Cl-的载体数量可能不相等,导致细胞膜内外两种离子的浓度不等,D 正确 故选:C 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Na +、Ca 2+和 Cl-三种离子的细胞内的浓度低于细胞外,K +细胞内的浓度高于细胞外 2、主动运
25、输是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本题的知识点是主动运输,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主动运输方式的理解和应用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解答】- 11 -A.AC 段处于黑夜,由图可知 BC 段较 AB 段 CO2增加减慢,二氧化碳的增加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此时温度较低,故 A 正确;B.二氧化碳下降从 D 点开始,D 点说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 B 错误;C.FG 段二氧化
26、碳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强度太强,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故 C 错误;D.H 点二氧化碳浓度最低,说明一天中此时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但并不是光合作用最强,故D 错误。故选 A。6.【答案】C【解析】解:A、Mg 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 Mg 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光反应过程,A 正确; B、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与呼吸作用过程密切相关,与光反应过程无关,B 正确; C、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发生在光合片层上,C 错误; D、图中光反应过程 O2的释放量小
27、于有氧呼吸过程 O2的吸收量,则净光合作用量0,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D 正确 故选:C分析图示,表示细胞渗透作用吸水,表示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表示光反应阶段,表示暗反应阶段,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两者的联系考查了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理解能力7.【答案】C【解析】解:A、赤道板只是一个空间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细胞结构,不会出现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故 A 错误;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某阶段,则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而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后
28、期,故 B 错误;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某阶段,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该过程中,故 C 正确; D、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b 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一样,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出现联会和形成四分体,故 D 错误 故选 C 分析题图:甲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1:2:2,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丙图中 a 组染色体数目减半,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b 组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一样,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
29、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c 组染色体数目加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柱形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意在考查考查的识图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 12 -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8.【答案】D【解析】解:A、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产生的,不是细胞凋亡的产物,A 错误; B、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积累可导致癌症,但这种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不会遗传给后代,B 错误; C、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
30、细胞周期的有序运行需原癌细胞基因的严格调控,C 错误;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产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但是只有减数分裂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叉互换,产生基因重组,D 正确 故选:D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发
31、生转化而引起癌变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细胞有丝分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功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答案】B【解析】解:A、甲图生物 AaBb 自交,其后代 Aadd 个体的概率为 = ,A 错误;B、正常情况下可以产生 2 种配子,如果是发生基因突变,则该细胞就会产生 3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如果是发生交叉互换,则会产生 4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B
32、 正确;C、丙图中第二代中婚配男女患病,而女儿正常,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错误;D、丁图表示果蝇染色体组成图,该果蝇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 AXW、AY、aX W、aY,共 4 种类型的配子,D 错误故选:B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自由组合;乙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中第二代中婚配男女患病,而女儿正常,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丁图中 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W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所以在产过程中能产生 4 种类型的配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
33、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答案】C【解析】- 13 -解 A、根据题意可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B_XRX-,白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了BbXrY,F 1代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 rY),说明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故 A 正确; 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 1/2 的含 Xr,亲本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也有 1/2 的含 Xr,故 B正确; C、F l代出现长翅果蝇的概率是 3/4,出现雄果蝇的概率为 1/2,所以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3/41/2=3/8,故 C 错误; D、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rXr,在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基因加倍,初级卵母细胞的
34、基因组成为 bbbbXrXrXrXr,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 bbXrXr,故 D 正确。 故选:C。据题干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 BbXRXR和 BbXrY,则子一代中没有白眼残翅雄果蝇,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 BbXRXr和 BbXrY白眼残翅雌果蝇基因型是 bbXrXr,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复制形成姐妹染色单体,DNA 含量加倍,基因组成是 bbbbXrXr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两个细胞,DNA 含量减半,基因型 bbXrXr。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和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5、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解答】A.据图可知,图丙中 a 链为模板链,b 链为转录出的子链,A 正确;B.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B 错误;C.图甲所示过程是 DNA 复制,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是转录,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C 错误; D.催化甲过程的酶 1 和酶 2 相同,都是 DNA 聚合酶;而催化乙过程的酶 3 是 RNA 聚合酶,D错误。故选
36、A。12.【答案】C【解析】解: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或易位等改变。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 A 属于缺失;图示 B 属于易位(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图示 D 属于增添;而图示 C 则是四分体时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故 C 项正确。 - 14 -故选:C。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认真读图、细心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用图表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内容的能力13.【答案】C【解析
37、】解:A、图中涉及的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对应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变异,A 正确; B、c 过程得到的植株是四倍体植株,其与普通植株相比,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但往往发育迟缓,B 正确; C、a 过程只能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c 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错误; D、通过 b 过程杂交育种获得 yyRR,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D 正确 故选:C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属于单倍体育种;b 属于杂交育种;c 属于多倍体育种 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
38、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4.【答案】D【解析】解:A、捕食者存在,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依赖于物种多样性形成,A 正确; B、外来物种入侵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B 正确; C、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C 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D 错误 故选:D 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生物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
39、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15.【答案】C【解析】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正确; 自然选择的是从个体水平上进行解释的,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单位,正确;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错误;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错误;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正确;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这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正确;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
40、淘汰,这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之一,错误。 故选:C。- 15 -1、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1)自然选择学说的四点主要内容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2)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遗传使生物保持物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变异使物种向前发展进化 (3)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材料而且还加剧了生存斗争 (4)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5)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遗传和变异是内因,过度繁殖是前提,生存斗争是手段,适者生存是结果
41、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本题考查自然选择学生、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要求考生识记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正确却分两者,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答案】C【解析】解:A、T 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不能侵染肺炎双球菌,所以不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 错误;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所以在 T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不可以合成 mRNA 和蛋白质,需要借助宿主细胞来合成 mRNA
42、和蛋白质,B 错误;C、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 DNA 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复制及表达需大肠杆菌提供原料、酶和 ATP,所以培养基中的 32P 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 T2噬菌体的核酸中,C 正确;D、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 T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殖过程不相同,前者是 RNA 病毒,后者是DNA 病毒,D 错误故选:C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
43、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及其繁殖过程,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及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答案】A【解析】解:A、血浆渗透压形成与血浆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等有关,故与 Na+和 Cl-均有关,A 错误; B、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 K+外流有关,B 正确; C、由于动作电位的产生与 Na+内流有关,故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 Na+大量内流,C正确; D、Na +从红细胞
44、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消耗 ATP,故属于被动运输,D 正确 - 16 -故选:A 钠离子和钾离子在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钠离子的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细胞内高于细胞外,这是动作电位的基础,也是维持细胞渗透压的基础 本题主要考察无机盐的作用,知识点包括兴奋的传导、渗透压的维持,看似不相关的知识点,其实有着很大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无论神经细胞还是血细胞,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都是细胞内高于细胞外,钠离子浓度细胞外高于细胞内,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这种联系,就可以将知识融合到一起1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稳态及组织水肿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
45、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答】A.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A 正确;B.血红蛋白存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 错误;C.过敏反应引起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组织液吸水,导致组织水肿,C 正确;D.剧烈运动时,血浆 pH 仍保持相对稳定与缓冲物质 HCO3-
46、、HPO 42-等离子有关,D 正确。故选 B。19.【答案】C【解析】解:A、K +的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 错误;B、bc 段 Na+大量内流,此时膜外的 Na+比膜外浓度高,因此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B 错误;C、cd 段为静息电位的恢复,此阶段 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 +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C 正确;D、动作电位大小与有效刺激的强度无关,D 错误。故选:C。根据题意,图中 a 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 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 Na+高于膜内,膜外 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 a-c 段是因为 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 c-e
47、 段是因为 K+外流所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经离子通道跨膜流动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属于被动运输;而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需要离子泵,需要消耗能量。本题考查了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膜电位变化曲线的解读,掌握曲线每个阶段的离子的运输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20.【答案】B【解析】解:A、根据表格中数据,对照组中池水中放卵数为 250,蝌蚪数为 245,则蝌蚪孵化率为98%实验组 1 中的蝌蚪孵化率为 165/250100%=66%,实验组 2 中的蝌蚪孵化率为- 17 -75/250100%=30%故 A 正确 B、实验组
48、1 和对照组比较,说明蝌蚪的正常孵化需要足够的氧气故 B 错误 C、实验 2 和对照组的单一变量是温度,说明适宜的温度是保证蝌蚪孵化的重要条件故 C正确 D、根据表格,可得知本实验分别从温度、时间和水中含氧量方面观察青蛙卵孵化该课题研究组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青蛙卵孵化的条件故 D 正确 故选 B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的处理对象组;对照组称为控制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单一变量原则是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然后观察这个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蝌蚪孵化率为蝌蚪数/卵数100%本题考查对照实验的分析,意在考查学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21.【答案】C【解析】解: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A 错误; B、脱落酸抑制发芽,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 错误; C、乙烯和乙烯类似物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