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校联考高三生物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C、H、O、N、P 是 ATP、核糖、染色质共有的化学元素B. RNA 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反应、物质转运等功能C. 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D.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答案】A【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 C、H、O、N、P、S、K、Ca、Mg,其中C、H、O、N 为基本元素,C 为最基本元素,O 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
2、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 Fe、Mn、Zn、Cu、B、Mo 等。2、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体所特有,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3、细胞内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5、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多糖都生物体的
3、糖类的主要存在形式。【详解】ATP 是由 C、H、O、N、P 物五种元素组成,核糖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染色质含有蛋白质和 DNA,其中蛋白质含有 C、H、O、N 四种元素,DNA 含有 C、H、O、N、P 五种元素,故是 ATP、核糖、染色质共有 C、H、O 三种,A 错误;mRNA 具有信息传递,某些RNA 催化反应,tRNA 物质转运等功能,B 正确;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会影响细胞的代谢,C 正确;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D 正确;故选 A。2【点睛】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
4、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能产生 ATP 的结构有 1、2、5B. 结构 1 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 结构 3 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物质的合成有关D. 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内的分布【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 1 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结构 2 为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结构 3 为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结构 4 为液泡;结构 5 为细胞质基质。【详解】1 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二三阶段
5、的场所,每个阶段都有 ATP 生成,2 为叶绿体,光反应阶段产生 ATP,5 为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会产生 ATP,A 正确;结构 1线粒体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将丙酮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结构 3 为细胞核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 rRNA 的合成有关,C 正确;可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该细胞染色,但是不好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内的分布,因为此细胞有叶绿体会干扰颜色观察,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结合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示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
6、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列有关物质与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B. 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髙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3C. 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D. 神经冲动产生时,神经细胞内 ATP 的含量会大幅度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DNA 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复制 转录 翻译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 DNA 的两条链 DNA 的一条链 mRNA原料 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4 种游离的核
7、糖核苷酸20 种游离的氨基酸条件酶(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ATP酶(RNA 聚合酶等) 、ATP酶、ATP、tRNA产物 2 个双链 DNA 一个单链 RNA 多肽链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一个 mRNA 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碱基配对A-T T-A C-G G-C A-U T-A C-G G-C A-U U-A C-G G-C遗传信息传递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1、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作4用;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
8、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ATP 既是贮能物质,又是供能物质,因其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有大量能量,水解时又释放出大量能量;ATP 在活细胞中的含量很少,因 ATP 与 ADP 可迅速相互转化;细胞内 ATP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中,是生物界的共性;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分解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相联系。【详解】真核细胞 DNA 的复制、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完成,翻译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进行,A 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其合成在内质网上,B 错误;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用
9、于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 正确;神经冲动产生时,需消耗 ATP,但消耗后可迅速产生,故神经细胞内 ATP 的含量不会大幅度下降,D 错误;故选 C。4.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 B 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和 RNA 聚合酶基因都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性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C. 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各种组织器官,体现了细胞全能性D. 植物细胞的边界一定是细胞膜【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是凋亡基因表达的结果,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二者都有遗传物质有关。2、细胞分化是起源相同的一种或一类细胞在形态、结构和
10、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生物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细胞凋亡。【详解】RNA 聚合酶属于在所有正常细胞中普遍性存在的物质,属于基因普遍性表达产物,不是选择性表达的产物,A 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B错误;细胞全能性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由胚胎干细胞发育成心脏的过程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 错误;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膜,不是细胞壁,因为细胞壁是全透性的,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等知识,只要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
11、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55.某植物的基因 M 控制 M 蛋白质的合成,在 M 中插入 2 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变异A. 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种类发生改变B. 可能会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C. 导致该植物种群生物进化方向发生改变D. 可能会改变基因中 G+A/T+C 的比值【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这会导致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详解】基因突变产生了新的基因,不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
12、,可能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B 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但不能导致生物进化的方向发生改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 错误;基因中 G+A/T+C 的比值为 1,不会发生改变,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区别,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B. 发生分化的细胞,丧失增殖能力C. 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 癌细胞蛋白质含量均减
13、少,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与物质运输速率之间的关系: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是一种持久性6变化,分化导致的稳定性差异一般是不可逆转的。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14、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详解】衰老细胞中酶活性降低,但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不一定是处于衰老过程中,如温度、PH 等因素都能影响酶的活性,故 A 错误;发生分化的细胞,不一定丧失增殖能力,如造血干细胞,B 错误;细胞分化、衰老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细胞癌变也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C 正确;癌细胞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减少,如跟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含量增加,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
15、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B. 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C. 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一定是酶的种类D. 蛋白酶是否完全水解蛋白质的过程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查酶的特性:(1)酶的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酶的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 值;(2)生物学探究实验中,人为控制的变量称
16、为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改变而改变的变量称为因变量,对实验结构有影响的其他变量称为无关变量;(3)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详解】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自变量是酶和无机催化剂,A 错误;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者RNA,故酶的合成都需要经过转录,某些酶如 RNA 聚合酶等可以影响基因的表达过程,B 正7确;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自变量可以是酶的种类,也可以是不同的底物,C 错误;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蛋白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也可以使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不论蛋白质是否完全水解用双缩脲试剂检测都会呈现紫色反应,所以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酶的催化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
17、题考查酶的特性以及实验中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被誉为“生命营养库”的螺旋藻属于蓝藻,其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十分丰富。下列关于螺旋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该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可以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B. 其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C. 螺旋藻和小球藻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 该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其转录不仅发生在拟核【答案】A【解析】【分析】1、蓝藻包括:颤藻、念珠藻、发菜等,它们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由于属于原核生物,因此没有叶绿体。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
18、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 和 RNA)和蛋白质等物质,据此答题。【详解】螺旋藻是原核生物,不能作为实验材料研究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生物膜系统针对真核生物而言的,A 错误;螺旋藻原核细胞构成,没有染色体故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 正确;螺旋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小球藻含有叶绿体,故两者细胞中都含有叶绿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 正确;螺旋藻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其转录不仅发生在拟核,还可以发生在细胞质中,因为细胞质中含有质粒,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以螺
19、旋藻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螺旋藻属于原核生物,其次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9.图是对 HIV 病毒、颤藻、草履虫和水绵四种生物按不同的分类依据分成四组,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8A. 甲与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B. 丁组的生物细胞核中都具有染色质C. 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细胞核D. 甲组中的生物中都有细胞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1、常考的真核生物有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 、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等;常考的原核生物有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
20、藻、蓝球藻) 、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 、支原体、放线菌等;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 110um) 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9源 异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
21、糖体,都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等【详解】HIV 和草履虫都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颤藻和水绵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故甲和乙的分类依据可以是能否进行光合作用,A 正确;丁组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故细胞核中都具有染色质,B 正确;丙都是原核生物,丁都是真核生物,故丙与丁的分类依据可以是有无细胞核,C 正确;甲组中的生物草履虫有细胞结构,HIV 没有细胞结构,D 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的相关知识,考生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明确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准确判断题干中所涉及生物的类型是解题的关键。10.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发生的生命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22、A. 心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 胰岛 B 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C. 氨基酸进入唾液腺细胞的方式和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方式不同D. 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可不断合成血红蛋白来运输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H和氧气结合形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2、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含有血红蛋白,这与其运输氧气的功能相
23、适应,故可作为提取纯净细胞膜的原料。3、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人的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人的10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A 错误;原生质层针对植物细胞而言,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剩余的结构叫原生质层,胰岛 B 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但是能发生渗透作用,B 错误;氨基酸进入唾液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的方式
24、是胞吐,故两者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C 正确;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人成熟红细胞没有核糖体,故不能合成血红蛋白,D 错误;故选 C。11.关于 DNA 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B. DNA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 RNA 分子可作为 DNA 合成的模板D. 噬菌体的 DNA 复制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答案】D【解析】【分析】1、DNA 的双螺旋结构:DNA 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
25、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A 正确;DNA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B 正确;RNA 分子可作为 DNA 合成的模板,通过逆转录实现,C 正确;噬菌体的 DNA 复制需要细菌提供原料和酶,噬菌体的 DNA提供模板,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识记 DNA 分子复制的特点,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12.如下图为用含 32P 的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26、,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 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分离方法不同B. 图中的 A 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 DNAC. 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11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D.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 32P【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其步骤为: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的繁殖过
27、程为: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详解】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实验设计思路相同,分离方法不同,A 正确;A 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该过程中只有噬菌体的 DNA 进入大肠杆菌,B 正确;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后分布在上清液中,C 正确;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培养液中不能独立生存,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结合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过程图,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半保留复制,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
28、如病毒的培养、实验流程、实验后结果的分析,特别是实验后结果的分析是本实验的难点。13.下列关于图甲、图乙、图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之一是其原生质层相当于图甲中的B. 图乙中,三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中氨基酸、葡萄糖的运输是主动运输C. 图乙中,转运葡萄糖和钠离子的载体相同,可见载体不具有特异性D. 图丙中,限制 b 点和 c 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分别是能量和载体数量【答案】C【解析】12【分析】1、分析图甲,表示外界溶液,表示漏斗内的溶液,表示半透膜。2、分析图乙,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钠离子进入细胞时,是由
29、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3、分析图丙,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先增加后稳定,说明是主动运输,c 点受载体的数量的限制。【详解】题图甲中,指的是半透膜,而成熟的植物细胞内相当于半透膜的是原生质层,A 正确;题图乙中,氨基酸和葡萄糖都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故两者都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而钠离子是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且需要载体,其运输方式应为协助扩散,B 正确;虽然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也能运输钠离子,但并不能运输氨基酸,故载体依然具有特异性,C 错误;题图丙中,限制 b 点的物质运输速率的因素应为能量,而限制 c点的才可能是载体数量,D 正确;故选
30、C。【点睛】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物质的跨膜运输,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4.生物技术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用 32P 标记的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叶片,可以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B. 用 14C 标记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的 C 原子,可以证明 C 原子的转移途经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C. 用 15N 标记含氮碱基研究 DNA 的复制过程,可以证明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式复制D. 用 3H 标记半胱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以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紧密联系【答案】A【解析】【分析】暗反应过程:(1)CO 2固定
31、:CO2+C 52C 3 (2)C 3的还原:2C 3(C H2O)+C 5。用 32P 标记烟草花叶病毒的 RNA,然后侵染烟草叶进行实验;由于缺少 32S 标记蛋白质的对照实验,也无法排除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详解】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还是蛋白质时,关键是要把 RNA 和蛋白质分开,不能将整个病毒去感染烟草,A 错误;根据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可知碳的转移途13径为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或 C5) ,B 正确;用 15N 标记含氮碱基研究 DNA 的复制过程,可以证明 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式复制,C 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相关的膜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
32、体、细胞膜,证明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紧密联系,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15.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并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C. 格里菲斯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变为 S 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四种表现型和 9 种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33、因之间自由组合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测交是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能验证杂(纯)合子和测定基因型。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子一代个体形成的配子数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为完全。2、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 S 型细菌中存在某
34、种“转化因子” ,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详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 错误;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但是没有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B 错误;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重组的结14果,C 正确;若 A、a 和 B、b 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不发生交叉互换,该个体自交,后代有 3 种表现型和 3 种基因型,D 错
35、误;故选 C。16.下列有关染色体、染色体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两两配对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B. 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一定相同C. 染色体组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D.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为一个染色体组【答案】B【解析】【分析】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详解】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
36、同源染色体,A正确;同源染色体大小形状不一定相同,如 XY 染色体,B 错误;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C 正确;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内含有 2 个染色体组,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如图中,a、b、c 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 3 个基因,m、n 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a、b、c 均含有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B. m、n 片段中
37、碱基对发生变化会导致基因突变C. 若 a 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一定改变D. 该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可互为等位基因15【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表达,一个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形成蛋白质;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3、DNA 分子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使 DNA 分子具有特异性,由于 DNA 分子的特异性,不同人的 m、n 的碱基序列不同。【详解】a、b、c 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 3 个基因,基因可以表达出蛋白质,故a、b、c 均含有 RNA 聚
38、合酶结合位点,A 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m、n 片段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不会导致基因突变,B 错误;若 a 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可能不变,C 错误;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故这条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可互为非等位基因,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 DNA 分子的特异性,基因突变,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细胞分化的实质,对相关知识点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8.将牛催乳素基因用 32P 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3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B. 目的基因转录时两条 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C. 该细胞连续分裂 n 次,子细胞中 32P 标记的细胞占 1/2n+1D. 该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需要添加干扰素,防止杂菌污染【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鼠乳腺细胞中既有 DNA,也有 RNA;DNA 复制是以亲代 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分子的过程;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 的过程。翻译是在细胞质中,以信使 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详解
40、】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有 DNA 和 RNA,所以含有 5 种碱基和 8 种核苷酸, A 正确;目的基因转录时一条 DNA 链可作为模板,B 错误;连续分裂 n 次后,子细胞中 32P 标记的细16胞占 2/2n= 1/2n-1,C 错误;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杂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组成、复制和表达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9.分子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细胞中某一生理过程,图丙和图丁分别代表与此有关物质的局部结构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形成有关,则 A 代表
41、的物质最可能是通过乙图过程合成的B. 乙图中的分别彻底水解,最终产物的种类均相同C. 丙图中的虚线表示氢键,会出现在乙图的中D. 如果用 35S 标记某种氨基酸, 35S 会出现在丁图中所对应的结构中【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表示脱水缩合过程,乙图表示翻译过程,丙图表示一对核苷酸,丁图表示多肽链的一部分。【详解】题图中的是肽键,若甲图代表的过程与形成有关,则 A 是催化蛋白质发生脱水缩合的酶,A 属于蛋白质,因而 A 代表的物质是通过乙图过程(翻译)合成的,A 正确;乙图中的分别是 mRNA、核糖体(由蛋白质和 rRNA)和 tRNA,水解的终产物与不同,B 错误;
42、丙图中的虚线表示碱基对形成的氢键,在乙图的tRNA 中也会出现氢键,C 正确;若氨基酸中含有 S,则一定位于氨基酸的 R 基上,若用 35S 标记某种氨基酸,经翻译形成蛋白质或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中的 R 基中会含有 35S,即 35S 会出现在乙图和丁图中所对应的结构中,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DNA、RNA 与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脱水缩合等相关知识,考生对题图的正确理解和判断是解题的关键。20.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将特定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并从脾脏中分离出来17B. 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过程中的杂交瘤细
43、胞C. 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浆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D. 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的方法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答案】B【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首先用特定抗原注射小鼠体内,使其发生免疫,小鼠体内产生具有免疫能力的 B 淋巴细胞。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在经过三次筛选:筛选能够产生单一抗体的 B 淋巴细胞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两次抗体检测:专一抗体检验阳性,获得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大量增殖杂交瘤细胞,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
44、隆抗体。【详解】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先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 B 淋巴细胞,A 正确;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但是在体内培养不需要胰蛋白酶处理,B 错误;用灭活的病毒作诱导剂,促使浆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C 正确;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再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的方法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明确其中存在两个重要的筛选步骤;识记动物细胞融合的手段等,属于简单题。21.如图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据图分
45、析正确的是 A. 若是杂种棉花的叶肉细胞,则过程中会发生性状分离B. 过程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良性状的突变C. 过程是否再生出细胞壁,可以用质壁分离实验来检测D. 过程脱分化需用适宜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处理【答案】C【解析】18【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利用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其中表示采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表示人工诱变过程;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表示再分化过程;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详解】若是杂种棉花的叶肉细胞,是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故过程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A 错误;人工诱变过程不能定向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优
46、良性状的突变,因为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 错误;过程是否再生出细胞壁,可以用质壁分离实验来检测,C 正确;表示再分化过程,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特别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协同作用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结合棉花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进行遗传改良的过程图,考查植物组织培养、人工诱变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2.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B. 囊胚期的细胞出现
47、了细胞分化,但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C. 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D. 受精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顶体反应和卵细胞膜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受精作用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的封闭作用;顶体反应是指精子获能后,与卵相遇时,顶体开始产生的一系列改变。本题着重考查了卵裂期特点及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和来源,识记相关知识即可解答。卵裂即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该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DNA 总量增多,但是细胞总体积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小,并且有机物总量减少。【详解】卵裂期细胞不断分裂,故细胞数目增多,但有机物逐渐消耗而减少,A 错误;囊胚期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
48、择性表达,而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B 正确;胚胎分割时需将囊胚期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C 错误;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的封闭作用,D 错误;故选 B。19【点睛】本题考查动物受精作用、胚胎发育以及胚胎干细胞等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考生平时要能够积累常考易错点,难度不大。23.将鼠胚胎干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添加适宜成分,培养六天后,检测发现 86%的细胞形态与结构特征呈现出造血干细胞样细胞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就是 ES 细胞B. 胚胎干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可只增殖而不发生分化C. 胚胎干细胞细胞形成造
49、血干细胞样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胚胎干细胞细胞的形态特点是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答案】A【解析】【分析】胚胎干细胞简称 ES 或 EK 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 。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营养物质;温度和PH;气体环境:95%空气和 5%的 CO2。【详解】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ES)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即囊胚期的内细胞团) ,A 错误;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胚胎干细胞可以增殖而不发生分化,B 正确;胚胎干细胞全能性最高,造血干细胞已经发生了分化,所以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正确;胚胎干细胞细胞的形态特点是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较简单,主要考查胚胎干细胞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24.用纯种的高秆(D)抗锈病(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