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14MB ,
资源ID:109904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0990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brainfellow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福清市华侨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1、- 1 -福清华侨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检测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 1、全卷共 2 大题,33 小题。满分共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4、答非选择题时,用圆珠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所有题目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2、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2015 年习近平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这一思想源于中国古代的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科举制2.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 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C. 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3. 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

3、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 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B. 皇权遭遇相权严重挑战C. 赋予监察官员更大权力 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4. 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下列诗句与此制度有关的是A.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C. 皇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D. 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5. 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这三者的共同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 B.

4、 巩固国家统一 C. 强化贵族特权 D. 加强君主专制6.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 。- 2 -这一机构是A. 秦朝的太尉 B. 唐朝的中书省 C. 宋朝的通判 D. 清朝的军机处7.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同点是A. 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 教训清政府,使其顺应外国侵略者的要求C. 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 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8. 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

5、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A. 自然灾害频仍 B. 社会治安混乱 C. 土地兼并严重 D. 官吏贪暴腐败9. 1894 年,当时日本国内舆论普遍宣扬: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 正确分析了战争爆发原因 B. 试图竭力掩盖战争的本质C. 准确分析了中日两国国情 D. 表明中国备受侵略的事实10.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

6、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 ,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材料主要说明A. 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 B. 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C. 中华民国的局限性 D. 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11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 “上征途”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 “左”倾错误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 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12. 1935 年起,蒋介石就通过一些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通过

7、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这反映了A. 共产国际要求国共停止内战 B. 国民党放弃了武力剿共方针C. 外部环境推动两党关系转折 D. 西安事变推动政治局势改变13. 1948 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 3 -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14.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人士黄炎培欣然接受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部部长的职务,他儿子问他为什么年过七旬却做起官来,他回答说: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自家

8、的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人不应该不做,是做事,不是做官。这表明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积极性C. 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民主人士代表居大多数D. 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15. 小说平凡的世界描述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主人翁孙少平“不关心无产阶级政治,光看反动书的行为很快就被人揭发,每天被人监督” 。小说的故事背景是A. 文化大革命时期 B. 解放战争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改革开放以后16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运用这

9、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协约同集团的成立17右图为漫画梅开三度 ,对该漫画理解准确的 是A冷战局面宣告结B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冲击了两极格局 C多极化世界格局形成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的中国开始走向世界18 “百年的耻辱,就在今天洗雪。百年的梦想,就在今天实现。米字旗降落,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五星红旗升起,一个民族的尊严。 ”这首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出现的背景是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 “九二共识”的确定 D香港顺利回归祖国19. 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

10、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 ”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一部分人”是指A. 妇女 B. 外邦人 C. 全体公民 D. 奴隶20. 下表是一组关于雅典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美建中交回联合国日交建中交国中外交- 4 -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产生方式表决方式程序 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 40 万 约 4.2 万6000 501 抽签举手一审制怠慢神与蛊惑青年据此可知雅典民主A. 体现了广泛代表性的特点 B. 调动了公民的参政热情C. 明显具有原始民主的特征 D. 保障了公民的言论自由21. “万民法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

11、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 ”这反映了万民法A. 重形式,程序繁琐不灵活 B. 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C. 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D. 注重调解经济和民事纠纷22.1689 年英国权利法案 、美国 1787 年宪法、法国 1875 年宪法、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B. 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C. 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D. 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2319 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说美国“既像一个小

12、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这主要源于A联邦制原则 B中央集权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两党制原则24. 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 。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 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 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 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 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25.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成立 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1848 年欧洲革命的爆发- 5 -26下列关于巴黎公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13、B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C广泛发动农民参与国家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27列宁说:“革命之所以如此容易发生,只是因为受到沙皇政府极其野蛮的压榨,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谈及的“革命”是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巴黎公社起义 D七月事件28.冷战一书 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文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冷战”期间各国没有剧烈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29. 读欧盟旗帜图,分析旗帜图中 12 颗星围成一个圆形是什么寓意A共同

14、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 B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和统一C共同合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D欧盟要霸占整个世界30基辛格在 1993 年的谈话中指出:“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由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这句话表明A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 B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C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趋势,美国难以独霸天下 D世界很多权力中心已经成为超级大国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题,共 40 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31.近现代中国外交反映了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 第六款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

15、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至应享优例豁除,亦莫不相同。(1)材料一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分析此条约对中国有何影响?(3 分)材料二 第十款上谕以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6 -(2)材料二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3 分)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

16、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共同纲领(3)根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总原则。 (2 分)材料四 最近中国和印度曾经达成一项协议。在这一协议中,它们规定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1954 年 6 月 28 日)(4)材料四中的“某些原则”可以概括为什么原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3分)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

17、60 年来,多边外交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50 年代初步亮相国际舞台,艰难打开局面;70 年代出现了重大突破和转机,外交出现了新局面。改革开放30 年以来,中国积极、建设性参与了朝核、伊朗核、缅甸、伊拉克、阿富汗等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为共同应对新威胁、新挑战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在各种多边外交平台坚持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谈判与制定,努力维护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切身利益;积极推动区域合作机制开展务实合作。(5)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在 50 和 70 年代外交的成就。 (5 分)(6)依据材料五,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交方面做了哪些努力?(4 分)32.追求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文

18、明的目标,走向民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9 分)材料一 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制,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自由和平等,自由体现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平等则要求“数学(数量)平等” ,就是说“全体公民人人相等” 。所以,政事必须经公民集体议决,由大多数人的意志裁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施治生试论古代的民主与共和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 7 -力(4)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

19、持常备军,皆属违法(8)议会之选举是自由的。权利法案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院、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反映出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 (3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如何发展完善的? (4 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2 分)33二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1 分)材料一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

20、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1971 年 7 月 6 日)材料二 1993 年年末,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脱口而出地说:“啊,我想念冷战。 ”确实,二战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除了给一些国家提供发展机遇外,还给了美国国力发展以多方面的刺激。有一个美国人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对于美国这样具有多样性的国家,只有外部的各种挑战

21、可以使它团结起来” 。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受到苏联挑战的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找到了帮助那些受压制者的国家安全的理由。 ” 齐世荣15 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征的原因。(5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想念冷战的原因?(6 分)- 8 -2018-2019 年度高一上历史期末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

22、C C A C A D A D B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C B B A C B D C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D C A B C C A C B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31 题 20 分,第 32 题 9 分,第 33 题 11 分,共 40 分。)31.【答案】 (1) 马关条约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狂潮。(2) 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

23、的基- 9 -本准则。(5)50 年代: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 。70 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或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6)积极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努力维护我国在世界各领域的利益;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积极推进区域组织合作。32.【答案】 (1)实行轮番执政和直接民主制;政事由全体公民集体议决;坚持少数服从多数、自由和平等原则。(2)立法权、财政权、军事权; 责任内阁制、1832 年议会改革;(3)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33 (12 分)(1)特征: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1 分)原因: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美苏对抗(或军备竞赛)的拖累;欧共体、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4 分,任答 2 点即可)冷战为一些国家的发展提供机遇(日本、西欧得到美国的扶持和发展机遇;中国得到了 苏联的支持,巩固了政权) ;刺激了美国国力发展;促进美国内部的团结;促成了美国人登上月球;促进了世界科技的发展;(6 分,答对 3 点即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