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869.55KB ,
资源ID:110466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046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九年级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竞赛辅导练习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1、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竞赛辅导练习题一、选择题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C.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D. “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2.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1:1 B. 排列再紧密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隙C. 过程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D. 过程发

2、生了物理变化3.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 A. 化学变化 B.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C. 物理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4.下列古诗词的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铜器生锈 B. 粮食酿酒 C. 冰雪融化D. 燃放烟花6.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铝箔发暗 C. 烧碱变质D. 镁带变黑7.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

3、变化的是() A. 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 水珠生成 B. 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C. 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 绿 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8.右图是两种盐酸与铁铬合金的反应随铬(Cr)的质量分数变化的实验结果(铬与盐酸反应)下列说法错的是()A. 稀硫酸、稀盐酸中的阳离子都是 H+B. 图中的“5%”表示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 同一种酸与铁铬合金反应的速度随着 Cr 质量分数的增加一直加快D. 与相同铁铬合金反应,5%硫酸比 5%的盐酸反应快9.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轮胎爆炸、石蜡熔化 B. 食物腐败、干冰升华C. 冰雪融

4、化、钢铁生锈 D. 牛奶变酸、煤气燃烧10.日常生活中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雪花 B. 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C. 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 D. 用电热壶烧水二、填空题11.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的三大类基础材料,它们以各自的特点满足着人类多方面的需要(1)有机高分子材料“玉米塑料”,因其可降解被广泛用来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玉米塑料”的使用可减少_ 污染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_ (2)金属材料中,有一类贮氢合金能够结合氢气形成金属化合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分解释放出氢气,该贮运原理

5、属于_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钢铁是制造轮船的主要金属材料,船身外通常装上比铁更活泼的金属块以防止腐蚀,该金属块可以选择_(选填“铜块”、“锌块”或“铅块”)(3)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用于电子工业的高纯碳酸钙和高纯氧化钙生产流程如下请回答:硝酸钙与碳酸铵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NO 3) 2+(NH 4) 2CO3=CaCO3+2NH 4NO3 , 其基本反3应类型为_ 实验室常采用_操作进行沉淀分离生产高纯碳酸钙时,选择“220恒温蒸发”,而不选择“高温”条件下完成此操作的原因是_ 12.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在 0时水结成冰_; 汽油可以燃烧_ ;煤块变成煤粉

6、_ ;酒精易挥发_; 煤气燃烧_ ;鸡蛋变臭_ ;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 ;铁的密度是 7.86g/cm3_.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13.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 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操作 a 的名称是 _ , 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4)写出 NH4Cl 的一种用途 _ 14.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7、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了氧化镁和碳;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上述叙述中:_是物理性质;_是化学性质;_是化学变化;_是现象;_结论;_是用途. 三、实验探究题15.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 2O2)固体包在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为了揭开魔术的秘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查阅资料】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 N2、O 2、CO 2和水蒸气等。 NaOH 溶液能与 CO2反应但与 O2不反应。【作出猜想】 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 N2反应并生成

8、 O2。 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并生成 O2。 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 CO2反应并生成 O2。【进行实验】4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实验1实验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释与结论】 (1)实验 1 中,观察到_,可判断猜想不成立。 (2)实验 2 中,A 装置中发生的变化是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实验 3 中,B 装置所盛试剂及其作用是_。 (4)由上述 3 个实验可判断,猜想、成立。已知实验 2 中另一种产物由 3 种元素组成,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 (5)【反思与评价】与学过的实验室制氧气相比,过氧化钠更适合在潜水艇中使用,其优点是_。 四、综合题5

9、16.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在工业上,制取氯气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1)步骤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该过程主要发生_ (“物理”或“化学“)变化 (2)步骤若要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少量泥沙,可选择的操作方法是_ , 在实验室中该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 ,玻璃棒在步骤中的作用是_ (3)请写出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反应_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4)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2NaOH=NaCl+NaClO+H2O,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 (Ca(OH) 2

10、)反应来制取漂白粉,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 17.在我省中小学开展“三色文化”的教育活动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研学旅行。 (1)“古色文化”之旅;观乐平古戏台,传中华戏文化。古戏台上木雕人物栩栩如生,木材雕刻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建造古戏台时,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所利用的碳的化学性质是_。 (2)“红色文化”之旅,再上井冈山,重走红军路。同学们穿上棉质红军服,吃红米饭,喝南瓜粥,休验红军生活。棉布属于_ (“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米饭富含的营养素为_。 (3)“绿色文化”之旅,参观废水处理,增强环保意识,下图是某工厂对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提示:除图示离子外,其他离子忽略不计)甲车间废水的 pH_(填”)7;根据图分析,乙车间废水中所含离子可能是_ (填序号)。A.Fe3+、NH 4+、 NO 3-、Cl -B.H+、Cu 2+、SO 42-、Cl -C. Mg2+、Na +、SO 42-、NO 3- 6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