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0 ,大小:2.51MB ,
资源ID:1105200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052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wealthynice10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试题(含解析).doc

1、- 1 -中山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第三次段考 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叶绿体中的类囊体B. 对光时要让阳光直接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C. 要将位于视野中左上方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要向右下方移动装片D. 选用 6 倍目镜和 5 倍物镜观察一个边长 1 mm 的正方形,则视野内所看到的正方形面积为9cm2【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详解】叶绿体中的类囊体为亚显微结构,需在电镜下才能看到

2、,A 错误;对光时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在反光镜上,视野并非越亮越好,B 错误;要将位于视野中左上方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要向左上方移动装片,C 错误;用 6 倍目镜和 5 倍物镜观察,放大的倍数是 56=30 倍,放大倍数是正方形的边长,不是面积;边长放大 30 倍,因此面积放大了 900 倍,则视野内所看到的正方形面积为 9cm2,D 正确,故选 D。2.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表达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菌属于原核

3、生物,题中乳酸(杆)菌(c) 、硝化细菌(d)都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因此选择 B;考点:本题考查的细胞生物的分类,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中的细菌- 2 -与真核生物中的真菌不容易区分,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真菌和细菌的区分,学生要会总结哪些是细菌哪些是细菌。3.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 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 3 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合成 1 个 C22H34O13N6分子的同时产生 5 个水分子B. 1 个 C22H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 3 个谷氨酸分子C. 该多肽分子中只有 1 个游离的氨基D. 该

4、多肽分子中含有 3 个游离的羧基【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该肽链的分子式为 C22H34O13N6,水解产生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 N 原子,因此该肽链是六肽,是由 6 个氨基酸脱去 5 分子水形成的。【详解】由分析可知,该肽链是六肽化合物,因此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脱去了 6-1=5个分子水,A 正确;三种氨基酸中,只有谷氨酸含有 2 个羧基,其他两种氨基酸都含有一个羧基,因此根据该六肽化合物中的氧原子数可以计算出谷氨酸数是(13+5)-122=3 个,B 正确;三种氨基酸中 R 基中都没有氨基,故该多肽分子中只有 1 个游离的氨基,C 正确;该肽链中含有 3 个谷氨酸,因此 R 基

5、中的羧基数是 3 个,该多肽链的游离的羧基数是 3+1=4个,D 错误,故选 D。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这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 B. 胞吞 C. 协助扩散 D. 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3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消耗 水,CO 2,甘油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 +,Na +而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并且过程

6、中需要消耗能量,能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解: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需要经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所以要消耗ATP故选:B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5.结合下列曲线,下列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曲线可表示人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的变化B. 曲线可以表示新陈代谢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C. 曲线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种子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D. 曲线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水含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生物体内水含量和无机盐含量的考查,梳理相关知识点:细胞

7、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当超过一定的比值时,细胞呼吸速率达到相对稳定,然后分析题图曲线所表达的信息,对选项进行解答。【详解】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A 正确;细胞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当超过一定的比值时,细胞呼吸速率达到相对稳定,B 正确;玉米种子被烘干的过程中所含水分越来越少,其内的无机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恒定值,C 错误;幼儿水的含量约为 77%,随年龄增加,体内水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幼儿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成年人身体内水的含量,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体内水含量,细胞内

8、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无机盐含量的与水- 4 -含量变化的关系,分析题图曲线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6.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 B. 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 观察活细胞中的常用健那绿染色 D. 与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不同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图中是高尔基体,是线粒体,是内质网,是叶绿体,是核糖体。【详解】原核细胞没有等具膜细胞器,A 错误;是叶绿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 错误;是叶绿体,本身呈现绿色,观察叶绿体时不用进行染色,C

9、错误;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以囊泡形式转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D 正确,故选 D。7.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 青霉菌、蓝藻 B. 酵母菌、肺炎双球菌C. 乳酸菌、霍乱弧菌 D. 大肠杆菌、噬菌体【答案】C【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 、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 、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 、支原体、放线菌。【详解】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A 错误;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B 错误;乳酸菌和霍乱弧菌都是原核生物,C 正确;噬菌体是病毒,

10、不属于原核生物,D 错误,故选 C。8.细胞膜、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为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了条件 - 5 -细胞膜在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生物膜把细胞质分割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

11、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详解】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错误;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正确;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确;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提高了反应效率,正确;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联系,错误,故选 D。9.图为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所含物质及其内、外环境的 pH 值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保持 pH 值的稳定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B. 被溶酶体分解的产物都要排出细胞外C. 其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 H+的载体蛋白D. 溶酶体能分解衰老

12、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某些侵入细胞 的病毒或病菌【答案】B【解析】【分析】- 6 -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溶酶体内,主动运输不仅需要消耗能量,还需要溶酶体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 H+的载体蛋白;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某些入侵的病毒;溶酶体分解的产物有的对细胞有用,如氨基酸等,不会排出细胞外,而一些代谢废物才排出细胞外。【详解】从图中看出,H +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溶酶体内,保持其 pH 值的稳定,而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即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ATP) ,A 正确;溶酶体分解的产物有的对细胞有用,如氨基酸等,不会排出细胞外,而一些代谢废物才排出细胞外,B 错误;H +通过主

13、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溶酶体内,主动运输不仅需要消耗能量,还需要溶酶体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 H+的载体蛋白,C 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某些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 正确,故选 B。10.入核蛋白含有核定位信号肽段,该肽段能与核孔上的转运蛋白结合,在转运蛋白的介导下进入细胞核。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B. 核孔对蛋白质进出不具有选择性C. 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 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穿过 2 层膜【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染色质(DNA 和蛋白质)

14、、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不能通过核孔达到细胞质,A 错误;核孔对蛋白质进出具有选择性,B 错误;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C 正确;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穿过 0 层膜,D 错误,故选 C。11.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的膜层数分别是:A. 核糖体 内质网 细胞膜、3 层B.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4 层C.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细胞膜、4 层D.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0 层- 7 -【答

15、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物质运输的方式的考查,回忆细胞膜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实例及物质运输的方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解答。【详解】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是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蛋白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不是跨膜运输,因此穿过了 0 层生物膜,故选 D。12.如图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半透膜内溶液 A 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B. 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C. 玻璃管内的液

16、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D. 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答案】A【解析】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则半透膜内溶液 A的浓度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A 错误;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则半透膜内溶液 A 的浓度越来越低,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也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B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分进入半透膜,则漏斗内的液面越来越高,可以用图丙表示,C 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半透膜内溶液 A 的浓度越来越低,所以半透膜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可用曲线乙表示,D 正确。【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

17、的方式【名师点睛】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 8 -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13.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 蔗糖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 B. 春天放在空气中的 NaCl 潮解C. 钾离子通过原生质层 D. 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变硬【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

18、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详解】蔗糖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没有通过半透膜,不属于渗透作用,A 错误;春天放在空气中的氯化钠吸水潮解,没有通过半透膜,不属于渗透作用,B 错误;钾离子通过原生质层,是主动运输,不属于渗透作用,C 错误;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变硬,发生了渗透作用吸水,D 正确,故选 D。14. 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 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 保持基本不变B. 若该细胞处于 40%蔗糖溶液中,B/A 值将变小C. B/A 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 A、B 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答案】D【解析】试题

19、分析:B 为原生质体的长度;当蔗糖溶液浓度更高时,细胞失水更多;B 值更小。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失水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15.为探究植物 A 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 A- 9 -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 A 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浓度/(molL1) 0.15 0.2 0.25 0.3质壁分离状态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A. 0.15 mol/L B. 0.2 mol/L C. 0.2 mol/L D. 0.3 mol/L【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植物 A 在浓度为 0.15

20、mol/L 的溶液浓度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 0.2 mol/L 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植物 A 的细胞液浓度为 0.150.2 mol/L。【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不能正常生存,因此,为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0.15 mol/L,故选 A。16.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 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最可能是( )A. 人的白细胞 B. 鸡的红细

21、胞 C. 蛔虫的体细胞 D. 大肠杆菌细胞【答案】D【解析】(1)蛔虫的体细胞、鸡的红细胞、人的白细胞除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 (2)大肠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名师点睛】人成熟的红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因此形成单层膜时表面积相当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而蛔虫的体细胞、鸡的红细胞、人的白细胞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各种细胞器膜。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10 -A. 欧文顿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 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易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 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罗伯特森共同提出的D. 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构建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的静态生物膜模型,这种模型不能合理解释细胞膜表现出来的一些动态现象。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详解】19 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

23、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并非通过化学分析得出此结论的,A 错误;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构建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的生物膜模型,B 错误;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C 错误;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D 正确。【点睛】熟悉有关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实验过程和结果是判断本题的关键。18. 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

24、的尾部向着油滴内B.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C.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答案】A【解析】磷脂头部具有亲水性,尾部具有疏水性,由于植物种子贮存油,所以该膜的结构最可能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19.如曲线 b 表示在最适温度和 pH 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 11 -确的是A. 增大 pH,重复该实验,A、B 点位置都不变B. B 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 c 所示变化C. 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 a 表示D. 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 AB 段反应

25、速率的主要因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 pH,高于或低于最适值都会降低酶的活性,故增大pH,重复实验,A、B 两点的位置要下降,故 A 错误;B 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降低,反应速率降低,B 错误;酶量增加后,酶促反应速率增加,可以用 c 曲线表示,C 错误;由于曲线b 处于最适温度和 pH 条件下,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应物浓度,所以限制曲线 AB 段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酶的作用特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0.人体肝细胞内 CO2分压和 K+浓度高于

26、细胞外,而 O2分压和 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运输进入该细胞的是( )A. CO2 B. O2 C. K+ D. Na+【答案】C【解析】【详解】人体肝细胞内 CO2分压高于细胞外,运输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A 错误;人体肝细胞外的 O2分压低于细胞外,运输进细胞是顺浓度梯度的,属于自由扩散,B 错误;人体肝细胞内 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肝细胞能吸收 K+,即 K+是逆浓度梯度运输进细胞的(非出细胞) ,属于主动运输,C 正确;人体肝细胞内 Na+浓度低于细胞外,所以 Na+是顺浓度梯度进肝细胞的,属于协助扩散,D 错误。【考点定位】主动运输的原理和意义【名

27、师点睛】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 12 -散和协助扩散,这两种被动运输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21.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 a 的起始浓度为 10 mmol/L)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物质 a 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 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 a 在 2 min 内可被完全分解C. 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大于曲线和D. 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低于曲线和【答案】D【解析】试题

28、分析:根据酶的特点在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和量不发生改变,可判断 b 是酶,a 是底物,在 b 的作用下 a 水解成 2 个分子的 c,所以 a 可能是麦芽糖,不能是蔗糖。因为麦芽糖水解得到的是两个葡萄糖,蔗糖水解得到是葡萄糖和果糖,故 A 正确;题干中指出物质 a 的起始浓度为 10mmol/L,故曲线表示物质 a 的分解情况,从图中可见,2min 内物质的浓度变为0 表示完全分解,故 B 正确;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在曲线的温度下酶活性最高,但曲线和代表的温度可以在最适温度的同一侧或两侧,故 D 错误;若曲线麦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是这三个中酶浓度最高的,因为它的反应

29、时间最短,故 C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22.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 蛋白酶 B. RNA 聚合酶C. RNA D. 逆转录酶- 13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蛋白质和 RNA,用蛋白酶处理大肠杆菌的核糖体后,核糖体中的蛋白质被水解,还剩下 RNA 一种成分,由于处理后的核糖体仍能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故起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为

30、 RNA,故 C 正确,AB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3.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是( )A. 平原地区的人进入西藏后产生“高原反应”B. 人发高烧后食欲下降C. 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食物中的淀粉水解D. 用沸水浸泡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平原地区的人进入西藏后产生“高原反应”是由于缺氧导致的,与“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无关;人发高烧后,体温升高使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食欲下降;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PH 过低,导致唾液淀粉酶失活,所以不能再催化食物中的淀

31、粉水解;用沸水浸泡的加酶洗衣粉,酶因高温失活,所以洗涤效果不佳。故选 A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点评:本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4.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rRNA 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B. DNA 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 酶都是蛋白质 D.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功能的知识,识记核糖体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明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和功能。【详解】rRNA 是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 正确;DNA

32、和蛋白质是- 14 -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 正确;酶大多数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 RNA,C 错误;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都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二者都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 正确,故选 C。2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动物细胞结构图B.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 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D. 该细胞可能取自根尖成熟区【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该细胞有叶绿体、大液泡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详解】该图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植物细胞结构,A

33、错误;外界浓度大,细胞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B 正确;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C 错误;该细胞有叶绿体,不可能取自根尖成熟区,D 错误,故选 B。26.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B. 图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图曲线C. 若图中的实线表示 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 图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答案】D【解析】- 15 -试题分析:酶量增加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故 A 正确。酶浓度增加时生成物量不会增加,但会减

34、少生成物量达到最大时的时间,故 B 正确。无机催化剂没有有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故C 正确。反应开始时的反应速率比较快,但随着时间延长反应速率会有所下降,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27.图 1 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 2 表示不同浓度的钙对某种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B. 乙的浓度为 d 时,对提高产量最有利C. 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D. 在一定范围内,钙的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答案】B【解析】图 1 显示:

35、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A 项正确;当甲的浓度为 a时,乙的浓度在 cd 范围内时,对提高产量最有利,B 项错误;分析图 2 可知,在一定钙的浓度范围内,花粉管生长速率随着钙的浓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花粉管的生长速率反而随钙的浓度增加而降低,因此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C 项正确;花粉萌发率不随钙的浓度变化而变化,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钙的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D 项正确。【考点定位】无机盐的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以相应的曲线图为情境、以对比分析为基点进行考查。解答此题一定要抓住“横纵坐标的含义、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一解题的切入

36、点,认真分析、对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并进行“图文”的转化,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28.下列关于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16 -A. ATP 是细胞中的一种生物大分子物质B. 为满足对能量的需求,肌细胞中贮存大量 ATPC. ATP 中远离 A 的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较少,所以易断裂D. 细胞内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答案】D【解析】【分析】ATP 由 1 分子核糖、1 分子含氮碱基和 3 分子磷酸组成,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其中的能

37、量;细胞内 ATP 的含量很少,但 ATP 的需求量很大,ATP 与 ADP 的转换满足了细胞对能量的大量需求。【详解】ATP 由 1 分子核糖、1 分子含氮碱基和 3 分子磷酸组成,不是生物大分子,A 错误;ATP 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大,依靠 ATP 与 ADP 的快速转换满足肌肉细胞对能量的大量需求,B错误;ATP 中远离 A 的高能磷酸键含有大量的能量,C 错误;细胞内都存在 ATP 与 ADP 互相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这是生物界的共性,说明生物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 正确,故选D。29.现有 30 个腺苷、50 个磷酸基团,能形成 ADP 的数目为A. 30 B. 60 C. 15 D.

38、 25【答案】D【解析】【分析】ATP 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 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 “”表示高能磷酸键。【详解】根据 ADP 的结构式:A-PP,一个 ADP 分子需要 1 个腺苷和 2 个磷酸基团,故 30个腺苷和 50 个磷酸基团最多能组成 25 个 ADP 分子,D 正确,故选 D。30.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ATP 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 1 不同- 17 -B. 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 RNA 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 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D. ATP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答案】D

39、【解析】甲表示 ADP,乙表示 AMP,丙表示腺苷,丁表示无机磷酸 Pi,甲ATP 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 不同,A 正确;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 RNA 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 正确;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C 正确;ATP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主要经过图示的甲ATP 过程,D 错【考点定位】ATP 的结构和功能31.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

40、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细胞呼吸酶;A 正确。低温能降低酶活性,但没有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 错误。酶作用的机制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 正确。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例如唾液淀粉酶即可催化淀粉水解,本身又可被蛋白酶催化水解;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32.下图为细胞中某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 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18 -C. 在化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D. 分泌蛋白

41、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发生生物膜的融合,故 A 正确。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故 B 错。在化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都主要含有磷脂和蛋白质,故 C 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相关,故 D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形成和分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3.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 ATP 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A. 葡萄糖是能源物质 B. ATP 是能源物质C. 葡萄

42、糖是直接供能物质 D. ATP 是直接供能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葡萄糖虽然是主要能源物质,但是不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必须通过氧化分解将能量转移到 ATP 中,才能用于生命活动,因为 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详解】根据题意“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刺激肌肉不收缩”说明葡萄糖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向同一条肌肉上滴 ATP 溶液,刺激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缩”说明 ATP 是直接能量物质,故选 D。3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的是A.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 B.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D. 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答

43、案】C【解析】【分析】ATP 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 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 “”表示高能磷酸键,ATP 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详解】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需消耗能量,A 错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为- 19 -胞吞过程,需消耗能量,B 错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不消耗能量,C 正确;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需消耗 ATP,D 错误,故选 C。35. 沙漠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水B. 蛋白质C. 无机盐D. 核酸【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含量的考查,组成

44、细胞的化合物在细胞中含量不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约占 80%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同样也是水故选:A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36. 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 C 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胰岛素分子具有 50 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 50 分子水B. 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D. 理论上可通过测定 C 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 B 细

45、胞的分泌功能【答案】D【解析】- 20 -从图中可以看出,保留的肽链中含有 51(即 3021)个氨基酸,所以肽键的数目为51249(个),A 项错误;胰岛素分子至少含有两个游离的氨基和两个游离的羧基,也可能含有更多的氨基和羧基(存在于 R 基),B 项错误;沸水浴时破坏的是胰岛素的空间结构而不是肽键,C 项错误;因为合成一个胰岛素分子就要切去一段 C 肽,所以可以通过测定 C 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 B 细胞的分泌功能,D 项正确。37.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 1、m 2、m 3、m 4分别是有机物M1、M 2、M 3、M 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质量的 M

46、1和 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 M1的耗氧量多B. 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C. m3和 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D. 在 HIV 体内,将 M4彻底水解,得到 5 种碱基,2 种五碳糖【答案】B【解析】由题图知,M1 和 M2 分别是糖类和脂肪,与脂肪相比,糖类中的 H 元素含量少,氧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少,A 错误;由题图知,M3 是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防御、运动等多种功能,B 正确;m3 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m4 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不是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区别,C 错

47、误;在 HIV 体内,将 M4 彻底水解,得到 4 种碱基,1 种五碳糖,D 错误。【考点定位】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名师点睛】分析 5 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和功能的考查,从化合物的功能入手,根据化合物的功能判断出相应的化合物,进而推断基本单位和组成元素;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2、细胞类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38.下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 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能正确表示三者关系的图解是- 21 -A. A B. B C. C D.

48、 D【答案】B【解析】降低反应活化能,使反应所需的能量减少了,所以 B 选项正确。39.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A. 麦芽糖、果糖、乳糖B. 葡萄糖、淀粉、果糖C. 淀粉、脱氧核糖、乳糖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不同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不同,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详解】麦芽糖、果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乳糖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A 错误;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淀粉和果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B 错误;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半乳糖是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C 错误;葡萄糖、核糖、脱氧核

49、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D 正确。【点睛】熟记糖类在细胞中的分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半乳糖;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40.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核酸 D. 核膜【答案】C【解析】- 22 -试题分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壁,A 错误;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无细胞膜,B错误;病毒、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具有核酸,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C 正确;病毒、蓝藻不具有核膜,D 错误。考点:对于生物结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41.经测定某化合物含 C、H、O、N、S 等元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化合物合成的场所最可能是核糖体B. 该化合物一定不含氨基和羧基C. 该化合物可能用于精子、卵细胞的相互识别D. 该化合物可能通过“-CO-NH-”将其基本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