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2019 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第卷单项选择题(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下图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 1-3 题。1.1950-2000 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 )A33 B43 C27 D152.人 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 )A.1960-1961 年间 B.1959-1960 年间C.1957-1958 年间 D.1949-1950 年间3.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 10-20 年内将会出现( )A.人口总量稳定 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17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4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
2、于农村,其主要原因( )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5.进入新世纪,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对策是( )A.继续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 B.遏 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趋势C.提高西部人口自然增长率 D.保持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6下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A环境承载量的大小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2 -7对于人口迁移所造成的影响,错误的是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
3、各种联系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8.近 30 年来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B.从城市流向乡村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9.关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商业区面积占城市空间相当大的一部分 B.工业区自然团聚,不断向 市中心迁移C.住宅区是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形式 D.三种功能区相互交错,布局混杂,联系方便10.图 6 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11.从城市
4、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上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对应的功能区是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12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图 6- 3 -曲线是 Aa Bb Cc Dd 13.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 ,
5、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 ,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判断 1415 题。14相对于“内含式”而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直接原因是A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数量多 C人口密度小 D经济发展水平快15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也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则: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 B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C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 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下图是某城市发展阶段图,据图完成1617题。16.图中能正确反映阶段都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
6、关系是( )AA BB CC DD17.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下图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过程。据此回答 18-20 题。与 市 中 心 距 离人口密度与 市 中 心 距 离人口密度与 市 中 心 距 离人口密度与 市 中 心 距 离人口密度主导风向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图例:阶段 I 阶段 IIA B C D图 1- 4 -18.阶段鲜 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势平坦 B.气候优越 C.市场区位 D.水源充足19.阶段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7、B.城市人口增加 C.运输便捷 D.城市居民收入提高20.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运输量最大的季节应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山东省是我国的粮食、棉花、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学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 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 21-22 题。21.根据上述材料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业生产已摆脱地域限制 B.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C.该地区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 D.人们可以改变自然条件扩大农作物的种植范
8、围22.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较好C.我国蔬菜的质量较好 D.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较高23.下列的农业类型,既属于种植业,又属于集约农业,还属于商品农业的是( )A.东亚、南亚、东南亚的水稻生产 B.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C.潘帕斯草原的农业生产 D.美国的小麦、玉米、棉花带的农业生产24.下列作物的生产,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的是A.中国东北的大豆 B.埃及的棉花 C.古巴的甘蔗 D.马来 西亚的橡胶树25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5 -新疆哈密盆地的瓜
9、果生产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A热量水源光照市场 B水源地形热量市场C地形国家政策土壤科技 D土壤热量地形国家政策26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广 机械化程度高 劳动力丰富 科技发达A B C D 27.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产业转移主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是A.资源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产业28.一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工厂,而不是将工厂设立于一个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A.工业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的体现 B.在一个工业区内无法生产众多的零部件C.跨国公司没有一个核心的部门 D.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取得最佳的效益29.轮胎厂与汽车
10、厂之间的联系是A.共用基础设施 B.提供加工服务 C.提供原料 D.提供零部件30右图中阴影所表示的农业区域属于( ) A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农业 D混合农业读北京土地覆盖率变化示意图31、北京城市化过程中水量 减少最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A降水 B蒸发 C下渗 D径流- 6 -下图中甲、乙、丙三地属于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回答下题。32与甲地相比,丙地( )A劳动力充足,生产规模大B市场广阔,农产品商品率高C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春旱严重,影响冬小麦返青B乙地交通的改善,削弱了产品对本地市场的依赖C丙地光照充足,农
11、作物一年三熟D三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定其农业地域类型不同右图是我国某村四种农产品产值构成图,读图回答问题。34影响该农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是( )A政策 B市场 C地形 D气候35该村可能位于( )A杭州市附近 B长春市附近 C福州市 D烟台市第卷(综合题,共 30 分)36读图,五大湖及其附近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7 -加拿大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东南部的五大湖附近地区,请分析原因。 3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某区 域略图。材料二 图示区域利用区位优势,积极发展优势农业棉花种植,成为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在棉花生长早期,为了促进棉花生长,
12、该地广泛使用了塑料地膜。但经监测,连续种植15 年以上的棉田,每亩含膜量最高达 25.6 千克,最低 13.8 千克,平均每亩膜残留量 15.48千克。(1)简要评价该区域发展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 (10 分)- 8 -(2)简析塑料地膜对该区域棉花生长的影响。 (10 分)- 9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答案选择题(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1-5 ABBDA 6-10 AACCC 11-15 ADACC 16-20 ABCCD 21-25 DADBA 26-30 ACDDD 31-35 CDBBB 36、 (10 分)答案: 加拿大东南部纬度较低,气候较温暖,适于居住;热量较充足,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是欧洲殖民者最先到达的地区,发展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水陆交通便利。37、 (20 分)答案: (1)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夏季高温,热量丰富;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便于耕作;靠近河流,灌溉便利。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或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2)有利影响:棉花生长早期气温低、降水少,地膜起到保温、保持水分、减轻风沙危害的作用。不利影响:残留地膜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影 响土壤的透水、透气性;使土壤中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等。(任答三点即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