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2.12MB ,
资源ID:1111533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1153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

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 3 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 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 “诗中反映了( )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 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 农户经营方式多样2.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 注重精耕细作C.生产日趋专业化 D. 减少犁耕依赖3.“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

2、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4.唐代经济学家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 。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 ”下列措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A商鞅“重农抑商” B北魏推行均田制 C北宋“不立田制” D张居正“田赋征银”5.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 ,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3、。这表明( )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6.汉代丝绸之路起自长安,经河西走廊与西域地区进行经贸往来;唐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时断时续;南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 、杭州等地的海上对外贸易走向兴盛。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A. 东南沿海文化影响力上升 B.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C. 统治者对外政策渐趋开放 D. 造船航海技术的不断提高7.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 ,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

4、养身家之计一” 。这一变化( )A.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8.某电视台策划拍摄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反映公元七世纪时中国商人的生存状况。不少热心人士纷纷献计献策,贡献不少情节构想。下列情节最符合史实的是( ) A湖南商人刘梦溪在广东十三洋行经营土货.收购烟草B. 山西商人齐之姜自幼追随同乡组成的商帮跑买卖2C. 湖北商人何维君来到长安,在最繁华的住宅区开了家当铺D. 四川商人翁旖旎在广州收购阿拉伯胡商带来的奇珍异宝9.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 25 公里多,城内有 8 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

5、。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 5 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 50 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B.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C.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D.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10.2014 年 6 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 珐琅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B. 晋商、徽商往来于丝绸之路C. 轻盈精湛的丝织品是常见的商品 D. 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11.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

6、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 B. 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D.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12.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 。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 。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A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重农抑商政策实施,商人地位相对低下C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13.1567 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

7、 ,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 16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 34。由此可见,当时 (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相对发达国家14.明清时期,杭州东街(现建国北路)的丝行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开张,四月的小满一过,近到笕桥、乔司(方言“茧桥” “缫丝”的谐音) ,远到南浔、湖州,投售土丝的蚕农摩肩接踵。东街的土丝收购价一高,德清、海宁的蚕农摇船赶来了。从中可以得出: ( )A商品经济已影响农村 B杭城丝织业十分繁

8、荣C杭城经济文化生活丰富 D资本主义萌芽始现15.我国古代“重农”政策毋宁说是“集权主义”统治下一种“精明”的选择。集权国家的悲剧就在于明知“商”之不可抑,而不得不抑, “农”之必须重,而实难得其重。农、商在官僚体系过分介入的情况下,长期处于病态的生存状态。这观点认为( )A集权制度下商品经济难有发展 B重农政策与集权统治密不可分C抑商政策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316. 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良贾近市获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 。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 。 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

9、驰千里” 。这反映( )A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 B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C徽商资本雄厚 D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17. 唐甄说:“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嘉庆嘉兴府志卷 4 记,平湖县的乍浦镇, “番舶凑集,居民成市” 。两则材料反映了(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 B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 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18.吴江县重镇盛浙镇,本来是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nian,载)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

10、诸镇之第一。 ”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商品经济促进古代的城镇化 B明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D “纺”与“织” 、 “耕”与“织”的分离19.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至道末年(997 年) 2408.1 1567.3 60:40天禧末年(1021 年) 2641.2 3874.0 40:60熙宁十年(1077 年) 2021.3 5117.2 28:72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

11、实施 A B. C. D. 20有学者这样描述:“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 ”作者这一描述旨在说明( )A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 B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欧洲C中国的先进工具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D中西方发展逐渐出现“易位”的原因21.“(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 ,且多扣克。 ”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 )A封建政权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22.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

12、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 ”材料主要反映了( )A抑商的必要 B小农经济的脆弱 C海禁政策的恶果 D.明朝社会矛盾激化423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远航探险时才开始。 ”这样说主要时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态,促进了世界各民族的融合、统一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

13、界体系的形成24.“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763 年以前)在西非,土著酋长们基本上把欧洲商人限制在沿海贸易站。在中东、印度和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心,各土著民族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对欧洲入侵者的文化根本没有印象。穆斯林土耳其人虽与基督教欧洲人关系最密切,但极其看不起他们。 ”由此可以看出( )A.早

14、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没有影响B.早期欧洲殖民扩张对亚非土著文化影响较小C.18 世纪以前世界其他地区无视欧洲文化存在D.18 世纪以前欧洲文化已经融入亚非各国文化二、非选择题 (26 题 14 分,27 题 12 分,28 题 24 分,共 50 分)26.(14 分)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马自强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三家联姻为亲戚,增强了商业竞争实力。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的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手,结成了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处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

15、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 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传统的城镇,商业机能则日渐浮现15001800 年的三百年间,方志资料显示这是一段市镇稳定成长时期,尤其在正德、万历年间以迄清代乾隆时代,市镇的数量平均增加一、二倍以上,而且有许多市镇达到空前的繁荣。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指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6 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 (4 分)(3)明清时期,在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中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种变异具体指哪一现象?5这一现象体现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向?(4 分)27.(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6、问题材料一 番薯,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甘薯十三胜:一亩收数十石,一也。遍地传生,剪茎作种,今岁一茎,次年便可种百亩,四也。可当米谷,凶岁不能灾,六也。用地少而利多,易于灌溉,十一也。虫蝗无所奈何,十三也。又曰:甘薯所在,居人便足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米价谅可不至腾踊矣。(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材料二 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材料三 玉蜀黍,俗称包谷。岁视此为丰歉。此丰,稻不丰,亦无损。价比米贱而耐食,食之又省便,富人唾弃,农家之性命也。(清)道光遵义府志 材料四 明初耕地面积为 8.5 亿亩,清高达 10 亿亩左右。明代初年在籍人口

17、数为6600 余万,明末达到 1 亿以上,清道光二十年(1840 年)增至 4.1 亿。 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岳麓版)(1)根据材料一、二、三,归纳番薯和玉米种植及推广的相同点。 (6 分)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番薯和玉米引种带来的影响。 (6 分)28.(2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前 2 世纪,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主要把丝和丝织品送给了出使诸国,而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远及中亚。汉至唐初,交往以“敦睦邦交”为主,逐渐建立起西域都护、北庭都护府等军政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曾出现“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盛况。 “安史之乱”后陆路渐趋衰落。中唐至两宋时

18、,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尤其在两宋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通达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政府还在广州、泉州、明州等 12 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并制定市舶法,不许官员经营海外贸易、买卖外商货物。此时市舶贸易分官营和私营,以后者为主。进出口货物达 400 种,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宋代市舶贸易税成为财政的重要收入,一度占国家总收入的 20%。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 15 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发现了世界,世界也从此向欧洲人敞开。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远航需要政府特

19、许和自备装备。为筹集远征的资金,西欧早期的航海家都到处奔走,向葡萄牙、西班牙、法国和英国宫廷求助,更多的是求助于商人组建大型国际商业公司。这些船队只对股东负责,政府作为股东授以海外贸易的专营特权,鼓励本国造船业,保护本国海外商业利益,支持开拓海外殖民地。到 1800 年,拉丁美洲的矿场每年大量流往欧洲的金银产值为四千万美元,正如马克思所指出, “是用血与火的文字,写在人类的编年史中的”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6(1)据材料一,以中唐为界,概括古代中国走向世界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原因。 (12 分)(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欧洲人通向外部世界的不同,并结合所学加以简要评价。(12 分

20、)7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DBDBC 6-10 BADBC 11-15 DBDAB 16-20 BDACD 21-25 ACBAB二、非选择题:26. (1)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用铁犁牛耕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6 分)(2)新现象:商人群体形成;工商业市镇兴起。 (4 分)(3)现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趋向:向工业文明演进。 (4 分)27.(1)相同点:都是从海外引进的外来品种;稳产高产,价格低;耐旱,对地力要求不高等,适应性强;用途广泛,可代替米谷,有突出的减灾救荒作用。 (任意三点 6 分)(2)

21、影响:人口增加;促进农耕经济发展;土地的进一步开发和自然环境的恶化等。 (6 分)28.(1)变化:以港口为中心,水路到达的区域更广;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日趋规范严密和法制化;货物品种日益丰富;由朝贡贸易、市舶贸易到私营贸易为主;经济交往的目的越来越明显(任意三点 6 分)变化原因: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政府重视海外贸易;手工业进步;商品经济的发展。 (任意三点6 分)(2)不同:逐渐形成西方为主导全球性市场;政府、商人与航海家合伙组成垄断性的贸易公司进行海外贸易;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为手段;控制金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任意 3 点 6 分)评价:这是资本主义产生的结果,它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逐渐建立起以西方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但给殖民地人民带去了深重的灾难,也破坏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6 分)8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