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一课三练提能培优知识点一 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1.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中,注意事项不包括 ( )A.需进行对照实验 B.多次重复实验C.实验变量为模拟酸雨 D.用真正的酸雨【解析】选 D。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应设置对照实验,分别检测清水和酸性水质对生物的影响。为了使结果更加精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实验中可以用食醋配制模拟酸雨,没必要用真正的酸雨,这样实验的可行性更强。2.(2017锦州质检)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影响人们的饮用B.酸化的水源影响鱼虾等水生生
2、物的生长和发育C.酸雨直接危害芽和叶,使出现酸雨的地区植物全部死亡D.酸雨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解析】选 C。酸雨会影响淡水资源,从而影响人类用水,并且使动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受到影响,但不至于出现酸雨的地区植物全部死亡。【拓展归纳】关于酸雨的三种考查角度(1)考查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主要分析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过多,这些气体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会引起酸雨。(2)考查酸雨的形成因素:主要分析人的生产生活大量使用煤炭和石油等燃料,燃烧后污染物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3)考查酸雨的危害:主要分析酸雨对植物、动物、人类及建筑物等的危害。3.发电厂可以利用
3、煤、天然气、核能发电,这三种原料中最容易引发酸雨的是( )A.天然气 B.煤C.核能 D.三者都有可能【解析】选 B。本题考查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当雨水的 pH5.6 时就形成酸雨。4.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 2 -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数量相同)(1)该小组同学应选择_装置,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 _?(2
4、)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较多种子而不是 1 粒种子,目的是_。(3)若外界条件适宜的装置中有 1 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_。(4)如果_,则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解析】本题考查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1)本题主要是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此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酸雨。A 和 B 中,变量是空气;A和 C,一个放酸雨,一个放清水,能够形成对照实验。(2)为了防止出现偶然现象,减小实验误差,在实验中选取的对象往往是多个且是随机的。(3)种子萌发的条件有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外界条件都适宜,若种子有不能萌发的,说明此种子或许自身条件不足(胚已死亡或胚不完整或种子处于休眠期或没有充足的
5、营养储备)。(4)若实验结果是 A 装置中种子萌发的数量不如 C 装置的多,则说明酸雨对种子萌发有不利影响。答案:(1)A、C 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吗(2)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3)种子自身条件不足(胚已死亡或胚不完整或种子处于休眠期或没有充足的营养储备)(4)A 装置中种子萌发数小于 C 装置中种子萌发数(符合题意即可)知识点二 其他环境污染5.下列不属于臭氧层“空洞”造成的是 ( )A.肝癌患者增多- 3 -B.白内障患者增多C.皮肤癌患者增多D.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解析】选 A。臭氧层能反射绝大部分的太阳紫外线,对地球的生物是一种保护。如果出现臭氧层“空洞”,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增
6、多,对生物的眼睛及直接接触阳光的皮肤伤害较大,导致白内障和皮肤癌变的可能性增大。6.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C.白色塑料垃圾D.白色建筑废料【解析】选 C。 “白色垃圾”又称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全球城市都有的环境污染,在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废弃塑料难以降解,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7.下列情况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煤的燃烧 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燃放鞭炮 飞机、汽车尾气的排放A. B. C. D.【解析】选 D。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人类的活动,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等。8.(2017广州质检)近年来有
7、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酸雨 B.大气污染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解析】选 C。镉超标属于水、土重金属污染,水、土污染会危害植物,形成“问题大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的健康。9.(2017常州质检)根据科学家掌握的资料,人类从未在南极使用过 DDT,却在南极企鹅的身体内检测到了DDT 的存在。这个现象说明 ( )A.人类的破坏活动可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B.DDT 随空气飘到南极上空,破坏了臭氧层C.企鹅曾到使用 DDT 的地区活动D.科学考察人员将 DDT 带到了南极【解析】选 A。DDT 药物的残留渗透至
8、地下水,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了南极企- 4 -鹅体内。这说明人类的破坏活动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知识点三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0.“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的一般过程是 ( )分组调查 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 讨论、交流和评价 写出调查报告A. B.C. D.【解析】选 B。为了更好地拟定计划、合理分工,在实施过程中应先分组,分组调查不同的环境问题,写出书面报告,根据报告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讨论、交流和评价,最终汇总后向当地有关部门汇报。1.酸雨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有 ( )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 影响农作物
9、的生长,导致产量降低 导致河水、湖水酸化,影响鱼类和水生植物的正常生长 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A. B. C. D.【解析】选 D。酸雨的危害是全面性的。酸雨对生物圈中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同时对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不利影响,由于酸雨具有腐蚀性,大量的建筑和文物都会受到腐蚀。2.下列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生物入侵B.退耕还林还草C.乱扔废电池D.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解析】选 B。退耕还林还草可以有效增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C、D 三项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3.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
10、析正确的是 ( )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5 -B.通过过程不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碳酸钙的形式循环【解析】选 C。参与过程的生物不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还有分解者;过程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被砍伐,绿色植被被破坏;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多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利用新能源等;碳在无机环境和各种生物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互动探究】上题中,和表示的是什么生理过程?提示: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植物的光
11、合作用。4.(2017宜昌质检)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与臭氧层破坏有关 ( )A.森林被大量破坏B.大量使用化学燃料C.大量使用氯氟烃类制冷剂D.大量使用农药【解析】选 C。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质是臭氧层破坏的元凶,氟利昂化学性质稳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用作制冷剂、发泡剂和清洗剂,广泛用于家用电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学品、汽车、消防器材等领域。5.全球性大气污染主要表现在 ( )A.酸雨、温室效应、生物入侵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C.温室效应、乱砍滥伐、臭氧层破坏D.臭氧层破坏、随意丢弃废旧电池、酸雨【解析】选 B。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是大气污染的直接表现;生物入侵、乱砍滥伐是生物多样性
12、破坏的原因;随意丢弃废旧电池是引起土壤污染的原因。6.(2017南京质检)环境保护要求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投放,金属饮料罐应投放在标有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 )- 6 -【解析】选 A。垃圾的再利用是垃圾资源化的最佳途径。金属饮料罐大部分是铝制品,属于可回收废物。1.(2016广东学业考)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威胁,雾霾容易引起的疾病是( )A.气管炎 B.贫血 C.糖尿病 D.红绿色盲【解析】选 A。本题考查各种疾病的病因。雾霾天气空气污染较重,雾霾容易引发气管炎;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过低引起的;糖尿病的病因主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红绿色盲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遗传
13、病。2.(2016连云港学业考)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和行动。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发展生态农业 B.践行低碳生活C.保护生物多样性 D.先污染后治理【解析】选 D。本题考查对环境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践行低碳生活、保护生物多样性都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环境要以预防为主,先污染后治理会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威胁,也会增加治理的成本。3.(2017舟山学业考改编)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只能单向流动。能量只能单向流动的原因是_。(3)我国正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发展与生活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以下做法符合绿色、低碳要求的是_(填序号)。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 7 -【解析】(1)图中的表示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体,此过程通过光合作用来实现;(2)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其原因是能量随营养级的增高而逐渐递减;(3)低碳生活方式包括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交换、捐赠旧的书籍和衣物等,购物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增加碳排放量。答案:(1)光合作用 (2)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 (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