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太原市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下午 2: 30-4: 00)说明:本试卷闭卷笔答,做题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方答题栏内。1.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英国据此取得的侵略权益是A、开埠通商权 B、关税协商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2.“这次历时十四年,纵横十八省的伟大运动,把历代农民运
2、动推向最高峰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这一“伟大运动”A、提出了“平均地权”的口号 B、获得知识分子群体的支持C、客观上推动清政府的变革 D、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3.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采取的应对之策符合近代化趋势的是A、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B、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C、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4.吴玉章回忆录记载:“我还记得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的二哥痛哭不止,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
3、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文中所述战争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B、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D、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觉醒25.下表是不同史料关于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史料 出处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民教相仇都门见闻录刘以桐,义和团民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 奉案杂存劳乃宣,力主剿灭义和团的官员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 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刚毅,主张利用义和团的官员A、上述史料还原历史真相 B、历史叙述具有主观色彩C、亲历者的叙述真实可靠 D、阶级立场决定历史叙述6.1900 年 6 月 21 日,清政府向 1
4、1 国宣战,宣战诏书下至地方时,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宣战诏书扣押,并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这反映了A、侵略者与地方督抚相互勾结 B、地方督抚脱离清政府而独立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削弱 D、清廷政治腐败导致众叛亲离7.1912 年 3 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一规定A、践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体现防范袁世凯专权的意图C、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实现 D、维护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8.1919
5、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北京学生开展了集会、游行、罢课等活动。后来演变成了全国性的罢市、罢工和罢课活动,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这充分说明A、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 B、五四运动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C、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彻底胜利 D、国人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的增强39.1848 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强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1895 年,恩格斯在他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这表明马克思主义A、无法指导当时工人运动 B、
6、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C、放弃了暴力夺权的主张 D、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10.“阿芙乐尔号”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它今天停泊在北涅瓦河北岸的纳希莫夫海军学校前,向游客诉说着百年的沧桑史。与这一纪念物相关的事件是A、巴黎公社 B、俄国二月革命C、俄国七月流血事件 D、俄国十月革命11.1930 年 1 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在此毛泽东主张中共应A、独立掌握革命武装 B、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D、粉碎国民党“围剿”12.湘赣某区域曾出现大量标语:“建设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
7、苦的工农群众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筹款子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一历史场景可能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3.从 1935 年冬开始,国民党方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 1936 年 8 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这反映了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国共双方的矛盾已经解决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14.右图是飞虎队队员在执行任务时,缝在制服上的皮质求救血符。其上有中华民国国旗、中缅印战场标志和美国星条旗的图案。旗子下方写着繁体中文“来华助战洋人(美国)
8、,军民一体救护”。与这一血符相关的史实是4A、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内战 B、美国参加太平洋战争C、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中国远征军入緬作战15.1947 年 12 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上述情景发生于A、千里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16.1953 年 10 月 19 日发选民证,李杏生满面光彩,仿佛年轻了十岁。小组里的人都争着谈感想,李杏生说:“话我是讲不来的。当家作主就要拿出主人翁的态度来,我要尽量使用这双手,修车修好,平车平好。做到尽量保证
9、车子不出毛病。”材料反映的制度建设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7.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相继制定。进入 21 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 2017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表明中国A、制定了最完备的民法典 B、开始确立依法治国方略C、经济发展助推法治建设 D、法律制度建设臻于完善18.1950 年中苏签署为期 30 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79 年中国政府发表声明,该条约一年后即告期满,中国将不同苏联继续延长这一条约
10、的期限。一年后该条约废止。这一变化表明A、中国调整外交策略 B、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C、中苏关系走向破裂 D、冷战造成世界局势紧张19.下表是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数据统计表。这表明中国51989 年 1997 年政府间国际组织(个) 37 52非政府国际组织(个) 677 1163A、外交趋于理性 B、综合国力提升C、发展多边外交 D、冲破两极格局20.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材料所述措施表明A、战后美国确立经济霸权 B、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C、美苏进入“冷战”时期 D、美国巩固资本主义阵营21.“苏联
11、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这表明A、军备竞赛推动科技发展 B、苏联决定美国科技发展C、美苏争霸影响世界和平 D、美国综合国力领先苏联22.某校几名高一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资料:德国的分裂、朝鲜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A、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B、不结盟运动兴起C、恐怖主义肆虐全球 D、多极化趋势加强23.1950 年朝鲜内战爆发,杜鲁门向台湾承诺:“鉴于共产党军队之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到太平洋区域的安全本人已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这表明美国A、扩大了
12、朝鲜战争的范围 B、欲实现战略重心的转移C、准备发动对中国的战争 D、加强对台湾地区的控制24.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这表明推动西欧走向联合的主要因素是A、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 B、西欧共同文化心理认同C、实现欧洲统一的梦想 D、西欧经济发展水平相近25.过去 500 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次权力转移,第一次是西方世界的崛起; 第二次是美国的崛起; 目前世界正经历被称之为“他者的崛起”。一个真正的全球秩序诞生了。6“他者的崛起”是指A、苏联的崛起 B、西欧的崛起C、中国的崛起 D、多极化趋势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13、 3 小题,共 50 分。26.( 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近代中国大事年表节选材料二 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反侵略斗争中所体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是近代爱国主义的真实写照。首先,底层人民群众自发奋起,前仆后继反抗外国侵略。他们或者自己武装起来直接与侵略者进行斗争,或者从物质上、精神上积极支援前线的爱国将士,激励他们英勇杀敌。其次,爱国将士驰骋疆场,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此外,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或以笔作枪,口诛笔伐声讨侵略者的暴行,唤起民众的觉倍; 或投笔从戎,奔赴前线,直接投入到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民族战争中去。也正是中国人民发杨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
14、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摘编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探索救国道路的特点。( 6 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救国道路艰难曲折的原因。( 6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中国“最终百年国耻洗雪”的认识。( 4 分)27.( 1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7材料一 中华民族的觉醒还表现在开始了有意识地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1896 年,因为甲午战败的刺激,第一批 13人的留学生去了日本。 1905 年日本战胜了俄国,大出中国知识分子的意外,这一年涌到
15、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下子达到 8000 到 10000 人。这些年轻的留学生放下了看不起日本的身段,要去看看日本是怎样自强的,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中国可以从中学到些什么?摘编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材料二 在 1945 年战争结束时, 230 万日本的海外派遣军中有 120 万被钉在了中国。在中国的战事耗费了日本战争总开支的 35%即 340 亿美元中的 120 亿另外还有 396, 040 名日本人战死,更多数量的日军受伤。在中国一方,中国动员了 1, 400 万人,总伤亡达 3, 211, 419 人包括 1, 319, 958 人阵亡, 1, 761, 355 人受伤,130, 126
16、 人失踪而且还招致了 14, 640 亿元法币的可怕战争债务。平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算。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 50 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 年 9 月 29 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出现留日热潮的原因。(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的史实,并
17、分析这些事件对中日双方造成的共同影响。( 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背景。( 6 分)28.( 1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美苏本是二战中的盟友,然而在战争临近尾声之标,二者在如何重新安排世界的问题上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结果导致“冷战”的诞生。对苏冷战是战后相当长时期内美国外交政策的主线,对西欧实行政治、经济和军事的严密控制则是贯穿这条主线的重点。至此,美国不与它国结成永久性同盟的孤立主义传统彻底崩溃,在此后的相当长时期里,美国的命运与整个欧洲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8摘编自王慧英从孤立主义到全球主义的演变看美国“重欧轻亚”外交战略的
18、形成材料二 大西洋关系宣言,亦称新大西洋宪章。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重新确立变化了的欧美关系的一份重要国标文件,它的通过集中反映出美国与其欧洲盟国关糸的调整。全文共 14 项条款,其主要内容是: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其与西欧盟国的“平等伙伴”的关系,承认西欧盟国为大西洋联盟所提供的常规力量及核力量的作用和意义,强调欧美关系中的密切磋商、信任及合作的重要性。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美国放弃孤立主义的意图,并列举为此采取的措施。( 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欧洲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6 分)( 3)根据上
19、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4 分)26、答案:( 1) 时间长; 过程艰难曲折; 各阶层广泛参与; 向西方学习; 救国方式多样; 呈现阶段性; 反侵略与追求近代化相结合; 受西方侵略影响。( 6 分,任答 3 点即可)( 2) 列强的不断侵略,缺乏安定环境; 专制势力强大;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传统思想的束缚。( 6 分,任答 3 点即可)( 3)民族意识的觉醒( 或爱国主义精神的推动); 全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2 分,9任答 1 点即可)实现了民族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2 分,任
20、答 1 点即可)27.答案:( 1)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 民族意识觉醒,有识之士救亡图存;政府的支持和倡导; 日俄战争日本战胜; 日本距离中国近,中日文化习俗相近。( 6 分,任答 3 点即可)( 2) 史实:“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 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或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731 部队进行细菌实验;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等)。( 2 分,任答 2 点即可) 影响: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导致经济倒退; 严重破坏了中日关系。(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3) 中日民间往来增多; 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 中国力图打破外交困境;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6 分,任答 3 点即可)28、答案:( 1) 意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 分)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 推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 发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4 分,任答 2 点即可)(2) 变化:从控制西欧到与西欧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2 分)原因:西欧经济恢复发展,要求摆脱美国控制; 西欧走向联合,实力增强; 70 年代美国霸主地位衰落; 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多极化趋势出现。(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3) 国家利益; 国家力量(或综合国力); 意识形态; 社会制度等。( 4 分,任答 2 点即可) 10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