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祭十二郎文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2.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情感的展示。3.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感知本文抒发的对亡侄的无限哀痛和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河北昌黎,又称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任汴州、徐州幕府推官。贞元十八年(802)入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因议赈关中旱,贬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后入为国子博士,累官至中书舍、邢部侍郎。819 年,因上论佛骨表贬潮州刺史。820 年冬入长安,历
2、任国子祭酒、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史部侍郎等。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祭十二郎文就是一篇破骈为散的祭文。文体介绍及本文与一般祭文的区别(1)祭文(悼词)一般先简介死者逝世情况(职务、时间、地点、死因、享年等) ,表示哀悼之情;然后介绍死者生平事迹,评价其功德贡献;最后向死者亲属表示吊唁慰问,号召生者学习死者的品质精神。(2)本文既不同于传统祭文,又不同于韩愈本人撰写的其他大量的哀辞、祭文、铭状、碑志。那些都是应约而写,是念给生者听的。而本文不为发表,是作者
3、面对死者叙往事诉衷肠的肺腑之言,正所谓“未尝有意为文”却达到了“文无不至”的境界。 红楼梦中“宝玉祭晴雯”的芙蓉女儿诔就属于这种真情自然宣泄的文字。写作背景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圭成,在族中同辈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 ,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
4、,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这篇祭文。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 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字词汇总通假字2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 ,美味食物。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 ,孤独的样子。皆不幸早世:世通“逝” ,死。敛不凭其棺:敛通“殓” ,
5、给死人穿衣入棺。重点实词衔(含着)哀致(表达)诚 掇汝而就(就职上任)汝不果(成为事实、实现) 不克(能够)蒙其泽吊(抚慰)之孤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恨)重要虚词 其其能久存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表选择的连词)其无知,悲不几时。 (表假设的连词)乎其能久存乎?(助词,表疑问或反问语气)矣其信然矣!(判断语气,语气较重)词类活用恐旦暮死:旦暮,名词活用状语,在早晚之间,过不了多久。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夭,动词使动,使早死。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业,名词作动词,继承的事业。长吾女与汝女:长,动词使动,使长大。古今异义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6、。重点语句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中一种宾语前置的句式。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课文精要理解主旨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理清结构第一部分,写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时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生。第二部分,写十二郎之死。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和死期。第三部分,写对十二
7、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把握重点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明确】 (1)少年孤苦:“吾少孤” “惟兄嫂是依” “零丁孤苦”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3(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 “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 “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
8、,又可冀其成立邪?” “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作者是怎样在这些看似平淡的家境叙述中抒发悲愤的?【明确】作者写这篇祭文的目的不在称颂死者,而在于倾吐自己的至痛之情。他紧紧围绕着叔侄间生离死别这个中心,选取那些值得怀念、忧戚,或感到遗憾的生活琐事,写来如叙家常,但却充满着生活气息,让人深感真实、可信。作者又不是纯客观的叙事,而是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侧重抒写自己的无比哀痛之情,他以痛惜、遗憾、内疚之情来叙事,叙事中处处含情,使得叙事、抒情水乳交融。作者又充分运用第一人称的方便,尽情地把自己的一切感受都倾注到叙事之中,写得如泣如诉。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
9、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明确】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久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 19 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 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 ) ,29 岁才开始入仕途。到 35 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
10、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含了自身无限的酸楚。于是他便喊出了“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的肺腑之言。揣摩文章第 5 自然段中“邪” “也” “乎” “矣”的用法,体会它们在表达思想感情上的作用。【明确】作者悲伤之情无法抑止,又希望“传之非真” ,因此在本段连用三个“邪”字,三个“也”字,表示不愿相信十二郎的死是真的。三个“乎”字,表示虽不愿相信而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后连用五个“矣”字,表明作者在理念上感到丧报书信决非误传之后的不情愿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知识迁移阅读下面
11、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毛颖传韩愈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
12、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4官府簿书、市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其子孙甚
13、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唐宋八大家散文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拔其豪 豪:同“毫”,毫毛 B与上益狎 狎:亲近C以衡石自程 程:程度 D见绝于孔子 绝:绝笔,停笔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载颖而归 而封诸管城 B
14、献俘于章台宫 终于管城C将大猎以惧楚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D吾子孙神明之后 拂试之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4概括文中毛颖的特点(每点不超过 10 个字)。 参考答案1C 程:限定。2B B 介词,在,A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C 连词,表目的,来;连词,因而。D 结构助词,的;代词,他(它) 。3今天猎获的,不长角不长牙,是穿着粗布短衣的人。毛颖这个人记忆力非常强并且敏捷、敏锐,从结绳记事的年代起直到秦代的事,没有不编纂记录的
15、。秦灭诸侯,毛颖参与其事有功劳,但赏赐不足以酬报他的功绩,还因为老迈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重点词语:“角” “牙” “衣” “以及” “见” 。4为人强记便敏(记忆力强、为人敏捷) ;九流百家皆所详悉(通晓各种事物) ;善随人意;先受宠重用,老后被废弃。 (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5毛颖,是中山人。 他的祖先明眎,辅助禹治理东方的土地,养育万物有功,因而封在卯地,死后当了十二生肖神之一。明眎曾经说:“我的子孙是神灵的后代,不可与其它东西一样,应当从口中生出子女。 ”后来果然如此。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往南方去攻打楚国,驻扎在中山,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围猎,来使楚国畏惧。召来左庶长、右庶长与
16、军尉,用连山占卜这件事,得到了一个天运、人事的预兆。占卜的人祝贺说:“今天所猎获的,不长角也不生牙,是穿着粗布短衣的人,口缺须长,有八孔,盘腿坐在脚背上。只选取他们中的佼佼者,书写竹简就依靠这些人,天下大概就会统一文字,秦国就会兼并诸侯吧!”于是去打猎,围住毛氏家族,选出他们中的狡狡者,用车子载着毛颖回来,在章台宫向秦始皇献上俘虏,使他的家族聚居在一起,加以管制。秦始皇恩赐让蒙恬将它放入汤池沐浴(汤:洗澡的池汤到过西安的华清池的人就明白了。暗指毛笔之沐于砚中) ,并赐它封地:管城(暗指:做成毛笔,必需竹管) ,(赐)名字:管城子(子:尊敬的意思,先生) ,逐渐得到(皇帝)的恩宠并管理事务。毛颖
17、这个人记忆力非常强并且敏捷、敏锐,从结绳记事的年代起直到秦代的事,没有不编纂记录的;阴阳、卜卦、占卜相术、医疗方术、民族姓氏、山川的记载、地志、字和书法、图画、三教九流诸子百家等天下的书,乃至佛学、老子、外国的各种学说,全都详细地记下;还通晓当代的各种事务,官府公函,市井中货物钱财的账目记录,全都为皇上服务。从秦始皇到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李斯、中车府令(官名)赵高,下到国民百姓,没有不爱重他的。又善于随人的意,正直、邪恶、委婉、巧妙、拙朴的,全都随人的意。虽然有时被废弃(一边) ,始终沉默但不泄气。惟有(一点)不喜欢武士,但是如果被请也经常前往。 毛颖长期被封为中书令(官名。掌管传递、宣示皇帝
18、命令。 ) ,和皇上更加亲密,皇上曾经称他为中书君。皇上亲自决断公事,每天阅览公文以达到规定的重量来限定自己,就是宫里的人也不得站在他的旁边,惟独毛颖和拿蜡烛的奴仆经常在旁边侍奉,皇上休息时才完。毛颖和绛县人陈玄(陈:旧、玄:黑。指墨。墨以时间久为好。绛县以产墨著名。 ) 、弘农县(当时产砚台)的陶泓(砚台)和会稽县 (当时产纸)褚先生(指纸)友好相善,互相推崇备至,他们出现的地方必定互相偕同。皇上召见毛颖, (他们)三人不等皇帝召见,一动就是一起前往,皇上从没怪罪过他们。 后来一次进见时,皇上要任用差遣,就拿起笔拂拭,于是脱下帽子谢恩。皇上看见他的头发秃了,并且所画的画不能如皇上的意。皇上讥
19、笑道:“中书君老并且秃头,不能胜任我的任务了。我曾经称您是中书(中:中用。书:书写。 ) ,您现在是不中书啊?”回答说:“我就是尽心啦(暗指:用尽笔心) 。 ”于是(皇上)不再召见, (他 )回到封地,在管城终老。 他的子孙很多,分散在中国和外地,都冒充是管城人,惟有住在中山的后代能够继承父辈祖宗的事业。 太史公(太史作者)说:“毛家有两族,其中一族是姬姓,周文王的儿子,封为毛,就是所谓的鲁、卫、毛、聃。战国的时候有毛公、毛遂(人名) 。惟有中山这一族,不知道他们的祖宗,子孙最兴旺。孔子作春秋 ,是见捉到麟而停笔的,而不是他(毛颖)的罪过(孔子当时正在写春秋 ,听到这个消息,认为麟出现不是时候
20、,于是绝笔,停止写春秋 ) 。蒙将军拔中山(兔子 )的毛,秦始皇赐封管城,于是世代有名,而姬姓的毛族默默无闻。毛颖起始于俘虏的样子出现,完结于任命和重用。秦灭诸侯,毛颖肯定有功劳,没有赏赐和酬劳,还因为老迈而被疏远,秦始皇真是薄情寡义啊!”6拓展阅读祭十二郎文赏析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 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 祭文中千年绝调” 。十二郎,是韩愈的侄子,名老成,他在韩氏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为十二郎。韩愈与十二郎从小生活在一起,情逾一般骨肉。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在京城长安 (今西安)任监察御史的韩愈骤闻十二郎
21、死讯,悲不自胜,痛悼万分。在这种巨大的感情压力下,自他胸臆涌出了这篇千古至文。 祭文通常是祭奠亲友的有固定形式的文辞,也有用以祭神祭物的。韩愈的这篇祭十二郎文 ,却一改过去惯例,不单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单行,在内容指向上也一任情感的激荡,通篇追叙他与十二郎的共同生活和深厚情谊,以及渲泄十二郎之死所带给他的莫大哀痛。这种对祭文体的创变,适应了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也使该文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在这里作者独特的表现手法,是使其真挚、深沉的情感紧紧融注在日常平凡琐事的叙述之中。让绵密深沉的主体情感,直接投射于与十二郎有关的生活细节之中,反复抒吐,与之融铸成完整的审美意象,释放出强烈、隽永的
22、感情光芒。文章起首一小自然段,是祭文固有的开头形式。作者抑制着悲痛的情感,以循例的开头,为全文拉开序幕。作者的笔触,以对过去的回忆为起点,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韩愈三岁时丧失双亲,跟随长兄韩会夫妇生活。后韩会由起居舍人贬为韶州刺史(治所广东省曲江县),不久死于任上,韩愈始十岁。文章选择记叙了韩愈与十二郎幼年“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 ,因三兄皆早世,嫂“抚汝指吾”感叹“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等充满坎坷、辛酸的生活境况、情形,充满感情地说明了叔侄二人从儿时孤苦相依发展起来的特殊深刻关系,以及两人在韩门“承先人后”的独特地位。作者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十
23、二郎,令人在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其后追忆延展,写两人成年后的几次见面和离别,特别点出近年间作者与十二郎几度约好会合又因变故使其“不果来” ,突出了两人相互依恋的感情。夙愿终付虚幻,作者的痛悔不可自释。作者的一句“孰知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深深表明了他心中的惊诧叹惋和无比痛惜,也在读者心里激起了强烈的震动。下面对死讯生疑给被伤痛死死压住的心灵带来的瞬间、报丧书信反转来造成的更大绝望、伤心绝望至极而转生的悲愤,一系列急速变化的心理活动,都在作者毫无遮蔽的情感屏幕上清晰地显现出来。及至文中回复谈到自己的神衰体弱,说是不久就会从十二郎而死(“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因莫大的
24、痛苦重负把这将死视为幸事,又由此想到他们的孩子都尚弱小,悲痛的情感越发汹涌, “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乎?”此时作者的抒情围绕十二郎的生前身后事,犹如湖水被猛掷进巨石,波动的涟漪在尽力迅疾地扩大,又好似滔滔急流的江水,波波相拥。问十二郎究竟患何病,何时殁等语,表面语气较低缓,却令人觉着作者锥心的痛楚。同时在行文中,造成了一种时起时伏、回旋跌宕的抒情效果。正如在艺术技巧上“抑”是为了“扬” ,紧接着文中表现出无边无涯的死别的折磨,终于把作者的情感推向了最高潮,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直到“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将作者最终未能面见死者的深深痛憾
25、、因大恸而导致的深刻自责等一齐爆发出来,其罕见的激烈、深细与真实,使读者怀着战栗的心灵看到了人类生命情感的无尽深处。这种感受,一直延续到作者交待了“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后,合并入“言有穷而情不可终”的无限余韵之中。 祭十二郎文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亡故亲人的悼念和对人生浮沉离合的无限感叹,其另一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不能忽略,即成功的语言运用。作者首先善于极贴切、生动地使用语言,使其文字不但切情而且切7“境” ,即描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场合,便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法使之凸现出来、活动起来。其次是作者在用语方面擅长变化。人的情感活动本来就处在时刻张驰起伏的规律之中,所用于表达的语言如果平板单调,就万不能表现好情感世界的微妙深奥。而韩愈这篇文章的语调句式随着自身情感的发展变化段段变、时时变。句式或长或短、或口语或雅句;语调则或急促或迂缓、或高亢或低回,真正做到了情至笔随。从而使文章收到了情文并生的最佳效果。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