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8-2019 学年高一第一学段考试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2018 年 2 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成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 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
2、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 “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这种“豪放不羁” ,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 ,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
3、是否对等” ,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下, 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 “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 ,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4、。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 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那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2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 复仇者联盟 正义联盟等,让观众应接不暇。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
5、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 光明日报2018 年 1 月 17 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B. 司马迁认为,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C. 在作者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 “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D. 侠基本上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2. 据原
6、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侠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B. 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C. 作者完全不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武犯禁”观点。D. 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他们毫无共同之处。【答案】1. B 2. D【解析】【1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
7、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3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 项, “所以” ,强加因果。聂政、荆轲不能称之为侠,并非没有担当精神,是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是一种工作。C 项,张冠李戴。韩非子的看法是“侠以武犯禁” ,而“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 “是把双刃剑”等是作者的看法。D 项,曲解文意。原文中“很少存在”与“存在”在范围上差别大,且侠与“豪侠”在概念上没区别。故选 B 项。【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
8、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D 项,不能根据是否有社会身份等特征推知两者“毫无共同之处” ,过于武断。并且第一自然段末提到西方的骑士等在中国有“侠缘”可以推至他们之间有共同之处。故选 D 项。【点睛】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的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
9、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厨师帕乌斯托夫斯基一七八六年一个冬天的傍晚,维也纳城郊的一间小木屋里,一位失明的老人,杜恩伯爵夫人从前的厨师快要死了。几年前,这位厨师被炉子的热气熏瞎了眼。从那时起,伯爵夫人的管家就让他住到这间岗棚里,偶然想起时才给他几个佛罗伦。厨师和他女儿玛丽亚住在一起,她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小屋里全部家什只有一张床、几条瘸腿的板凳、一张粗笨的桌子、满是裂纹的瓷碟和玛丽亚的惟一财产-一架拨弦古钢琴。玛丽亚给她临终的老父亲擦过身,穿上冰冷干净的衬衫,这时老人说:“我从来不喜欢神甫和修道士。我不能请牧师听忏悔,但是临终前我
10、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你到街上去, ”老人又说, “把碰到的第一个人请到家里来,听取一个临终人的忏悔吧。我想谁也不会拒绝你的。 ”4街上空无一人。风把落叶刮得满街跑,昏暗的天空落下冰冷的雨点。玛丽亚等了很久,才碰到一位陌生人。她用颤抖的声音向他转述了父亲的请求。“好吧, ”那人平静地说, “我虽然不是神甫,但没关系,走吧。 ”他俩进到屋里。这个陌生人麻利地把凳子拉到床边,坐下来,俯下身,愉快地注视了一下临终人的面孔。“您说吧!”他说, “也许我不是用上帝给予的权力,而是用我所从事的艺术的力量,让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轻松下来,并卸下您心灵上的重负。 ”“我干了一辈子活儿,直到双目失明, ”老人
11、小声说,并把陌生人的一只手拉到自己身边。 “干活儿的人是没工夫去犯罪的。我的妻子,她叫玛尔塔,她害上肺病以后,医生给她开了很多种珍贵的药品,还叮嘱要给她吃鲜奶油和无花果,喝滚热的红酒,我于是从杜恩伯爵夫人的一套茶具中偷了一只小小的金盘子,把它砸成碎块卖了。现在回想起这件事心里很难过,我对女儿隐瞒了这件事,一直教育她,别人的东西一点也不要动。 ”“伯爵夫人的仆人中有人为这事受到牵连吗?”陌生人问。“我发誓,先生,绝对没有, ”老人回答说,哭起来。 “要是我知道黄金救不了我的玛尔塔,我怎么会去偷呢!”“那好,约翰梅耶, ”陌生人说,把一只手放在老人失明的双眼上, “您在人们面前没有罪。您所做的,说
12、不定还该算是您对爱情奉献的壮举。 ”“阿门!”老人小声说。“现在您告诉我您最后的心愿吧。 ”“我希望有人能照顾玛丽亚。 ”“这由我来做。您还希望什么呢?”这时,即将逝去的老人忽然露出微笑,大声说:“我希望能再一次看见玛尔塔,像我年轻时看到她那样。我想看见太阳,看见这座古老的花园百花盛开的春天。 ”“好吧, ”陌生人说着站起来,走到拨弦古钢琴旁边,坐到钢琴前的凳子上。急促的琴声忽然从岗棚里飘散开来,仿佛千百颗玉珠散落到地上。 “听吧, ”陌生人说, “一边听,一边看。 ”“我看见了,先生!”老人说着,从床上微微欠起身来。 “我看见和玛尔塔相遇的那一天了,那天她由于难为情,打破了牛奶罐。那是冬天,
13、在山里。天空像湛蓝的玻璃一样透明,玛尔塔笑了,她笑了。 ”陌生人弹奏着,一边看着黑洞洞的窗口。 “现在呢?”他问,“您看见什么了吗?”5老人默默地谛听着。“难道您没有看见, ”陌生人一面弹奏,一面匆促地说, “夜由黑变蓝,之后由蓝变成蔚蓝吗?热融融的阳光已经从什么地方的上空投射下来,您家这些古树的树枝上已经绽开了白色的花朵。依我看,那是苹果树上的花。您看,第一道阳光已经投射到石砌的围墙上,把围墙晒热了,上边直冒热气。可能是浸透着融雪的青苔水气正在蒸发吧。天空变得更高,更蓝,更美了,鸟儿已经成群地从古老的维也纳上空往北飞去了。 ”“这些我全都看见了, ”老人喊道。老人倒在枕头上,急促地喘息起来,
14、双手在被子上摸索。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像很多年前一样清楚地看到了一切。但是我不能不知道你的名字就死去。名字!” “我叫沃尔夫康亚马德莫扎特, ”陌生人回答说。玛丽亚离开床边,双膝几乎触到地,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深深施礼。当她直起腰来时,老人已经死了。窗外已是朝霞满天,洒满湿润雪花的花园沐浴在霞光中。3.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作者在文中着力介绍老厨师家的全部家什,说明厨师家的贫困,为后文厨师因为妻子的缘故迫不得已偷主人家的金盘子做铺垫。同时还特别提到一架古钢琴,这为莫扎特为实现厨师的心愿弹钢琴做铺垫。B. 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围绕一个卑微而自私的灵魂如何得到临终关怀而展
15、开的,莫扎特的音乐让临死的老厨师感受到抚慰与温暖。C. 小说巧妙设置悬念。文章一直没有对陌生人的身份进行说明,只是以陌生人睿智的语言和高超的弹琴技术令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直到末尾才在读者面前揭示出莫扎特这位大师,构思巧妙。D. 莫扎特答应玛丽亚为老厨师弹琴,老厨师希望莫扎特能够照顾玛丽亚,他也答应了,这些都表现了莫扎特的善良和乐于助人。E. 作品通过老厨师描绘听到琴声后看到的景象来直接表现莫扎特高超的弹琴技艺。4. 文章开篇交代故事发生在冬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3. AC 4. 点出故事发生的季节,强调天气寒冷,突出老厨师临死前的凄凉与后文冬天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共同渲染除了一
16、种悲剧氛围与结尾老厨师去世时,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的温暖,窗外雪花沐浴在霞光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莫扎特及其音乐给与老人的抚慰关爱,使老人的心愿得以满足6【解析】【3 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B 项, “自私的灵魂”概括不准确,老厨师因为妻子偷了伯爵夫人家的一只金盘子,从而内心充满自责与羞耻,老人在临终前“要净化一下我的心灵” , 表现了他是个灵魂高尚的人。D 项, “莫
17、扎特答应玛丽亚为老厨师弹琴”分析有误。文中莫扎特只是答应玛丽亚为老厨师听临终忏悔,并没有答应玛丽亚为老厨师弹琴。E 项, “直接表现莫扎特高超的弹琴技艺”分析有误。老厨师描绘听到琴声后看到的景象是间接表现了莫扎特高超的弹琴技艺。故选 AC 两项。【4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分析开头交代故事发生在冬天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小说开头段落的作用:描写环境,烘托氛围。为整个小说打下某种契机,铺垫、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第一人称一般都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更生动。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读
18、者思考。点题,总领全文,衬托人物形象。开头的时间“一七八六年一个冬天的傍晚”交代了故事发生在天气寒冷的季节,从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来看,冬天的景物与人物的命运交织,烘托了老人即将去世的悲凉气氛。从结构上看,开头部分的冬天描写与后文描写冬天的景物相呼应,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在表达主旨方面同,与结尾部分的音乐中感受到百花盛开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莫扎特对老人的关爱。【点睛】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的题目,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目前,一定要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小说的内容。明确小说的环境背景,小说塑造的主要和次要的人物形象,
19、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领悟小说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须细心和耐心。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资本家的乏走狗” “与抗战无关论”之类7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距离而
20、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曾云:“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 ”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漠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锡华在一叶知秋中评论他说:“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 ”而余光中对他的印象是:“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 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老中国在情
21、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然而,恰是这个最具“中国性”的作家后半生却是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1987 年 11 月,梁实秋病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势要高”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 ”此时,让人不禁想起那千古名句:“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既惜且悲,唏嘘不已。 1937 年 7 月 28 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女儿梁文茜说:“孩子,明天你
22、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了。 ” 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老师到哪里去?”“到南京去。 ”“去做什么?” “赴国难,投效政府,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师母呢?” “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 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到南京我很失望” , “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浮动” , “各方面的情形很乱” 。南
23、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子如何安置迟迟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 。周旋两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8是 “急速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 。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的情景,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 。三天后,抵达岳阳,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飘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乱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诗的理解更有一份身世之慨吧。 1938 年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
24、所瓦房,取名“雅舍” ,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 “窗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响” 。 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 “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 。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人笑我迂,我行我素。 ” 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 ,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既博且雅,
25、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舍 。 ”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的飘泊感和忧患感。5. 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A. 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梁实秋是饱含着深深敬意与赞美之情的,他认为鲁迅、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B. 面对“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 ,梁实秋“精神陷入极度痛苦” 。这其中既有国破之痛,也有对南京政府迟
26、迟不安置的不满。C. 梁实秋因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是迄今最具有“中国性”的作家之一。D. 全文主题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畅美,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为读者客观地呈现了梁实秋先生可敬的精神风貌。6. 作者为什么说梁实秋是那一代最具“中国性”的文人?结合全文,分析其“中国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9【答案】5. B 6. 因为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所以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具体表现在:后半生飘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要葬于高地,遥望故乡。北京沦陷,无比沉痛,不做亡国奴,抛家弃子,
27、勇赴国难。投效政府,为国做事,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编委会薪俸。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 ,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虽然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解析】【5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 项, “也有对南京政府迟迟不安置的不满”分析有误,
28、是不被重用的失落之感。故选 B 项。【6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一题两问,第一问要求分析梁实秋是那一代最具“中国性”的文人的原因,第二问要求分析其“中国性”具体表现。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要立足全文,找到文中的主要事件,答题时要尽量运用文中词语分条作答。第三节“他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是美式” ,说明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所以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的影子。具体表现,第四节中“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夫人透露说: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
29、梦绕的故乡” ,他后半生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死后要葬于高地,遥望故乡。第五节“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 ,表明北京沦陷后,他沉痛无比,不愿做亡国奴,于是抛家弃子,勇赴国难。倒数第二节中“尽管任编委会一职全天工作,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作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贴。当时他并不宽裕” ,能总结出,他投效政府,希望为国做事,生活困顿,仍然坚持拒绝接受编委会薪俸。最后一节中“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
30、 ,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10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 ,可总结出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 ,最合乎知识分子的品味和格调,虽然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道地的中文,绝无生硬欧化的痕迹。【点睛】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的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
31、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
32、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7.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占B. 顺流而东也 东:向东C. 哀吾生之须臾 须臾:一会儿,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D.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竟然。8. 下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11A. 望,农历
33、每月十六。纪日的用字还有朔(农历每月初一) 、晦(农历每月月末) 。B. 苏子:即苏轼,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王安石。C. 孟,古人以伯、仲、叔、季或孟、仲、季为兄弟排行, “孟”与“伯”均说明排行老大。D. 槊,长矛。 “横槊赋诗”即横执长矛昑短歌行 ,这是描写曹操的“雄壮”形象。9.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今安在哉A.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 而又何羡乎 D. 固一世之雄也。10. 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34、以相属。(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答案】7. B 8. A 9. C 10. (1)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以鱼虾作为陪伴,以麋鹿作为朋友, (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酒杯相互敬酒。 (2)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能够同你共同享用。 ”【解析】【7 题详解】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文言实词和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文言词的用法和意义。B 项,东,
35、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不是向东的意思。故选 B 项。【8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 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A 项, “望,农历每月十六”陈述有误。望,是农历每月十五。故选 A 项。【9 题详解】该题考查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有:被动句,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依据倒装12的成分不同,倒装句又分为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又叫状语后置句) ,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的标词有四种:之(苟以天下之大) ,者(寻人可使报秦者) ,之者(马之千里者) ,数词作定语,不用标志
36、词(铸以为金人十二) 。考生平时对每种特殊句式要掌握其规律,然后结合语境加推断。例句的句式是宾语前置句,而今在安哉。A 项,状语后置句,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B 项,判断句,非,是表否定的判断。C 项,宾语前置句,而又羡何乎。D 项,判断句,也,表判断。故选 C 项。【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渔樵,名词作动词,捕鱼砍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句,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侣,名词作动词,意思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作动词
37、,意动用法,以为朋友;以,表目的性的连词,来;相,相互;属,劝酒。第二句中,是,这;藏,宝藏;适,通“食” ,享用。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
38、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春夜别友人(其二)陈子昂紫塞白云断,青春明月初。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13【注】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11. 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一、二句对仗工整,选用“紫塞” “白云” “明月”等意象,渲染与友人离别时
39、的凄清氛围。B. 三、四句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 “芳樽夜”创设了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C. 五、六句寓情于景,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描写,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D. 七、八句作者临行时表明心意,化用了典故,既委婉含蓄,又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E. 本诗语言畅达优美,诗篇虽略带感伤色彩,但基调高昂明快,并不给人以低徊悲抑的感受。1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11. AD 12. 与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第四句直接写到“离忧怅有馀” ,五、六句渲染离别时凄清寂静的环境来表达离别的悲伤。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诗歌七、八句诗人向
40、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解析】【1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境、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A 项, “凄清的氛围”错。这里是一种想象,且表现出一种空明自然的景致。D 项, “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错,此处无中生有。【12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具体诗句分析。本诗写宴会上的情景,诗人向友人坦露心胸,倾吐其为国建功立业的宏愿。首诗开头二句写景,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
41、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可见一种高迈的情怀。颔联是说虽然处于良辰美景之中,在充斥离情别意的场面上,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第四句直接写到“离忧怅有余” ,与朋友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颈联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冷情境,表达出朋友离别依依不舍的深情。尾14联作者自豪地向友人宣告:“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 ”表明作者此行非为其他,而是向国家献书论政,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业。因此他对友人没有什么世俗礼品可赠,只愿他们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这次远行。向友人坦露心胸,表明自己此行是向朝廷上书论政,倾吐自己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宏大理想。本诗分点回答即可。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
42、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后面的注解。对于本题,考生可以抓住诗句中的写景及用典来体悟情感。名篇名句默写。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操短歌行中的“_,_”两句化用诗经中 的诗句,借恋人之间的思念,表达对人才的渴求。(2)苏轼在赤壁赋侧面描写箫声的哀婉动人的句子是_,_。(3) 阿房
43、宫赋中写秦人把从六国搜刮来的玉当作石头,珍珠当作土块,十分挥霍的句子是_,_。【答案】 (1). 青青子衿 (2). 悠悠我心 (3). 舞幽壑之潜蛟 (4). 泣孤舟之嫠妇 (5). 鼎铛玉石 (6). 金块珠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 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衿、悠、壑、潜、蛟、嫠、铛、砾等词,都要格外留意。语言文字运用14.下列
44、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句是A. 我们在欣赏前赤壁陚的华美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憾。15B. 被告显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C.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D. 张国立表示, “我们的创作者还要面对大量的金科玉律。很多现实的、反腐的事件本身就是大片 ,创作者却不能拍,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本题
45、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使用的能力。B 项,不合语境。 “擢发难数” , “擢”:“拔” 。意为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难以计算。贬义词。语境强调的是被告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伤害严重,而不是强调他烦的罪行多。 C 项,望文生义。 “江河日下” ,通常指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不合语境“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涓涓细流滋润万物”.D 项,曲解词意,不合语境。 “金科玉律” ,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守则,信条。律:规章,法则;科:旧指法律条文。A 项, “买椟还珠” ,原意是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用于语境“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哲理,
46、从而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 ,合适。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法国民航安全调查分析局(BEA)方面称,他们从德国之翼航空公司失事的 A320 空客机驾驶舱录音记录仪中取到了可用的录音资料,确定客机未发生爆炸。B.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河南今年将取消体育特长生等 5 项加分,同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等 2 个项目进行调整。C. 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活动,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避免历史悲剧不再重演。D. 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
47、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 级。B 项,成分残缺,应在“等 5 项加分”后补出“项目” ;C 项,否定不当, “避免”与“不再”连用导致表意错误;D 项,结16构混乱。 “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名师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主要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 D“借口”和“以为
48、名”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1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B. 在朋友的聚会上,偶遇了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我很客气地说:想了解贵公司,望指点,不胜感激。C. 超市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周年庆典,欢迎光临,我们有最低折扣,这是你的荣幸” 。D. 在一次讨论会上,我首先发言说:作为这个行业较早的参与者,各位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C“荣幸”是谦辞,不能用于敬辞。D“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
49、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_?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越来越大。数据显示,交通事故是人类死亡十大杀手中唯一的非疾病原因,而 98%的交通事故由人为错误造成。此外,预计到 2050年城市内交通拥堵时间将翻一倍。由此,人们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可行的理由是:_,而且能为人们节省时间。但是,让没有感情的机器开车,把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机器,_。最近对德国民众的调查显示,60%的人不愿意尝试自动驾驶。【答案】 (1). 自动驾驶汽车可行 (2). 可以大大降低交通事故率 (3). 多数人不能接受(或:需要考虑人们的接受能力)17【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整体阅读,把握话题中心。 “自动驾驶汽车到底可行不可行” ,接着阐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