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十一 论述类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已迈入中后期,2017 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 58.52%。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病成为困扰许多城市的突出问题。城市病主要是由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功能过度集中、人口快速膨胀等带来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拥挤等问题。而城市群建设正是解决城市病问题、防止掉入“城市发展陷阱”的一种有效的城镇化模式。在城市群模式中,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定位各自功能,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资源聚集能力、特色发展能力,推动人口和资源要素由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和小城镇有序转移,共同打造优良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实现城市(镇)发展
2、与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可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不仅能消除城市病、显著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能拓展城市(镇)发展空间,释放城市(镇)发展潜力,大幅提升城市(镇)运行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城市群,强调相关城市(镇)在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经济地理方面互补共赢,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共建共享,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统筹协同。这就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定位与产业分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实施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一方面,防止简单模仿、重复建设造成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镇)的内耗甚至恶性竞争,实现各城市(镇)百花齐放;另一方面,城市群内各城市(镇)应依托既
3、有产业禀赋和基础,梳理产业链条、价值链条、创新链条,明确分工,形成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地理空间,实现各城市(镇)百舸争流。单个城市不宜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只需按照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到自己在产业链条中的合适位置。构建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前提是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而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是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的基本保障。应在加强能源、通信、交通等实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把相关城市(镇)融为一体。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具有
4、整体性、联动性,在城市群建设中处于优先地位。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低碳、生态、集约的城市运营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摘编自张忠家、马德富人民日报2018 年 2 月 6 日文章)1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A文章首段通过分析城市群模式的优势,论述了解决城市病问题的具体路径。B文章首段提出观点,主体部分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强调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C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城市群内应该怎样科学定位城市功能与产业分工。D文章阐明了完备配套的基础设施体系对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性及其构建措施。答案 B解析 “最
5、后总结强调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有误,本文为“总分”结构,最后并未总结强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通过分析发展城市群的重要因素,指出了发展城市群的具体措施。B段按照递进式结构,论述了发展城市群的具体措施。C作者在第段指出,只有资源要素能够顺畅流动,城市群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统一体。D第段主要从环保的角度,论述了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治理体系的目标及作用。答案 B解析 段应该是按照并列式结构,论述了发展城市群的具体措施。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蔡映洁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6、,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展。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 7 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有了这样的担心。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
7、大众传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手, “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要,也缺乏科学性。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 ,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3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
8、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 “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 A
9、I 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 AI 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相信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人民日报2017 年 08 月 23 日 05版,有删改)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
10、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时下热门的人工智能为分析对象,借用现实例子,探讨未来发展走向,体现了时评文章及时性的基本特点。B文章既肯定了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发展和机遇,又深入地分析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C对于人工智能,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提出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优势。D文章引用相关的文件规定和专家的观点,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答案 B解析 文章并没有深入地分析未来人工智能发展风险的问题,而是谈论人们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忧虑,以及如何构建未来人机关系格局的问题。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门见山提
11、出中心论点,然后联系国内外现实分析论证,最后进行总结。B本文在论证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C本文写到了作家韩少功的假设,是为了强调人工智能应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4D本文作者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观点鲜明,思路清晰。答案 A解析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错,文章是先交代背景。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比较文明是个新课题。之所以新,是因为我们刚开始习惯以世界为关心对象。比较文明的目的是理解文明。个体研究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无视整体的结果一定是盲人摸象。比较研究是整体下的个体与个体的比较,或个体与整体关系的钩沉。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
12、以及从世界的维度来理解中国,是出和入、间离和沉浸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的关系,是螺旋上升的关系。有了“从周边看中国” ,对中国的认识才会更完整,更接近真实。比较文明研究是有伦理的。有些比较无益甚或有害,伦理就是约束。比如“汤显祖”和“莎士比亚” ,比人生轨迹,没什么好比的,但在创造文学形象的维度下比较,不但有益而且必需。有些比较无意义,并非学术前提出了问题,而是回答不了“然后呢”这个问题。比较文明是有方法的。文明离不开人,物作为文明的见证,也很重要。物是实实在在的,罐就是罐,盆就是盆。当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西北见到彩陶就一眼看出它和世界各地彩陶文化的联系,后来我们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 ,把世界维度下
13、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彩陶西来与否和中国的正当性其实毫无关系。文明比较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制度比较属于宏观的文明比较。因为有文献,制度很容易比较,但也有缺陷,一是文献资料有太多不可信的成分;二是制度大概未必属于文明的范畴,它更像是文明的副产品,其本质是制度的制定者对受制度约束的人实践优势的工具。如今的民主制度在柏拉图那里未必多么理想,同理,当年的“君臣父子”也未必全然“反动” 。微观的文明比较主要在这两个范畴:从具体的物到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前者受时空约束,它是已然的,找出异同作出解释,能改变的很有限。后者则有超越时空的启发和引领意义:罗马人的沃伦杯与两千
14、年后的中国电影霸王别姬同样在叙述欲望与爱的故事;静穆而伟大的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都是人类最伟大的气质与精神的外化,存在于所有不朽的艺术品之中;敦煌的鹿王本生与圣艾格尼斯杯主题都是牺牲文明的比较,核心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以达成文化认同与自信。有个就叫“文明”的游戏,选哪个来玩都可以,结果只和操作有关,真实的文明也是。现在讲多元,不是否认进步与落后,而是相信比之于可以弥合的差距而言,基因更重要,我们需要一个色调丰富的文明体系。(节选自郭青生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和方法 ,有删改)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5A无论是从中国的视角来看世界,还是从世界的维度来理解中国,比较研究都必
15、须具有整体性。B比较文明研究讲究伦理,是为了让比较有价值,只要比较前提正当,就能得出有益的结果。C批判“中国文明西来说” ,其积极意义是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D更好地理解文明,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达成文化认同和自信,这是比较文明的核心意义。答案 A解析 B 项分析不合文意,比较前提正当,不一定能得出有益的结果。C 项误解文意, “把世界维度下的中国彩陶变成了中国自己的彩陶”不是批判的积极意义。D 项不合文意, “弥合多元文明的差距”不是比较文明的意义。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着比较文明,文章依次论述了比较文明的目的、伦理、方法和意义。B文章阐
16、释了比较文明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对比了微观比较的两个范畴。C第段的举例论证,是为了证明从制度这一范畴进行文明比较,存在着缺陷。D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说明从具体的物出发可以发现相同的气质与精神。答案 D解析 “希腊石头与北齐佛造像之例”属于文明比较中“从核心价值观念到具体的物”的范畴。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对日本文明不从世界的维度去理解,就无法对它理解得更完整、更接近真实。B由于制度比较存在文献真实性等缺陷,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C比较文明的核心任务,不在于区分文明的进步与落后,而在于解释文明的演进。D如果能恰当地进行比较文明研究,我们将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答案 B解析 强加因果,无法推出“宏观的文明比较不如微观的文明比较有价值” 。6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