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16MB ,
资源ID:1119196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191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2.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2.doc

1、- 1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1.一个灯泡通过一个粗导线的线圈与一交流电源相连接,如图所示。一铁芯插进线圈之后,该灯将( )A变亮B变暗C对灯没影响D无法判断解析:选 B 加入铁芯改变了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自感系数增大,感抗增大,降落的电压增大,降落在灯上的电压减小,所以灯变暗。2.如图所示的电路, F 为一交流发电机, C 为平行板电容器,为使电流表 A 的示数增加,可行的办法是( )A使发电机 F 的转速增加B使发电机 F 的转速减小C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D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解析:选 A 当发电机转速增加时,交变电流的频率增大,容抗减

2、小,电流表 A 的读数增大,A 项正确,B 项错误;在平行板电容器间换用介电常数较小的电介质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增大时电容也减小,当电容减小时,容抗增大,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增大,电流表 A 示数减小,C、D 两项均错误。3以下关于电阻、电感器、电容器对电流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都有阻碍作用B电感器对交流电没有阻碍作用C电容器对直流电没有阻碍作用D电容器两极板间呈断路,因此串联着电容器的电路不能通过交变电流解析:选 A 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均有阻碍作用,故 A 正确。电感器有“通直流,阻交流”的作用,电容器有“通交流,阻直流”的作用,故 B、C、D

3、 错误。4多选对电容器能通过交变电流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因为有自由电荷通过电容器,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B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上时,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才有交变电流C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没有电荷定向移动D在有电容器的交流电路中,没有电荷通过电容器解析:选 BD 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将电容器接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容器上电压改- 2 -变,电容器充放电交替进行,在电路上形成了电流,相当于交变电流“通过”了电容器。电容器通电实质是反复充放电来实现通电的,实际并无电荷通过电容器。5.多选如图所示,变频交变电源的频率可在 20 Hz 到 20 kHz

4、 之间调节,在某一频率时,A 1、A 2两只灯泡的炽热程度相同,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将频率增大,A 1炽热程度减弱、A 2炽热程度加强B如果将频率增大,A 1炽热程度加强、A 2炽热程度减弱C如果将频率减小,A 1炽热程度减弱、A 2炽热程度加强D如果将频率减小,A 1炽热程度加强、A 2炽热程度减弱解析:选 BC 两个支路的电压相同,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变大时,电感的感抗增大,电容的容抗减小,所以 A1炽热程度加强,A 2炽热程度减弱,A 错误,B 正确;同理,可以分析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减小时,电感的感抗减小,电容的容抗增加,A 1炽热程度减弱,A 2炽热程度加强,C 正确,D 错误

5、。6.在电子技术中,从某一装置输出的电流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果需把高频、低频成分分开,只让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在 a、 b 间接入一个电容器B在 a、 b 间接入一个低频扼流圈C在 a、 b 间接入一个高频扼流圈D在 a、 b 间接入一个电容器或高频扼流圈或低频扼流圈都可以解析:选 C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是“通高频,阻低频” ,电感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因在 a、 b 间接入一个元件要让低频信号通过,阻止高频信号通过,故应接入的元件是一个高频扼流圈,选项 C 正确。7多选电路如图甲所示,电阻 R 的阻值为 484 , C

6、 为电容器, L 为直流电阻不计的自感线圈,开关 S 断开,当接上如图乙所示的电压 u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R 两端的电压应等于 155.5 VB电压表的示数为 220 VC电阻 R 消耗的功率小于 50 WD为保证闭合开关 S 后电容器不被击穿,该电容器的耐压值不得小于 311 V- 3 -解析:选 CD 根据有效值的定义知, 0.01 0.02,解得 U110 (3112)2R U2R 2V155.5 V,因电感线圈 L 对交流电有感抗,故 R 上的电压应小于 155.5 V,选项 A 错误;电压表的示数等于交流电的有效值为 155.5 V,选项 B 错误;若 R 两端的电压为

7、155.5 V,其消耗的功率为 PR W50 W,而 R 上的电压应小于 155.5 V,故电阻 R 消U2R 1102 2484耗的功率小于 50 W,选项 C 正确;为保证闭合开关 S 后电容器不被击穿,该电容器的耐压值不得小于此交流电的最大值 311 V,选项 D 正确。8某信号源中有直流成分、交流高频成分和交流低频成分,为使放大器仅得到交流低频成分,电路中可行的选项是( )解析:选 D 信号中含有三种成分,去掉直流成分用隔直电容即可,因此排除 A、B。而C 项中交流高、低频成分均进入放大器,需加入另一旁路电容 C2,所以 D 项正确。9.多选如图所示,矩形线圈 abcd 与可变电容器

8、C、理想电流表 A 组成闭合电路。线圈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 bc 边匀速转动,转动的角速度 100 rad/s。线圈的匝数 N100 匝,边长 ab0.2 m、 ad 0.4 m,电阻不计。磁场只分布在 bc 边的左侧,磁感应强度大小 B T。电容器充、放电时间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6A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峰值为 50 V2B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25 V2C电容器的耐压值至少为 50 V2D电容器的电容 C 变大时,电流表的指针会左右往复摆动解析:选 AC 该线圈产生的交流电动势峰值为Em NBS 100 0.20.4100 V50 V,根据有效值与峰值的

9、关系可知其有效216 2值为 50 V,选项 A 正确,B 错误;电容器的耐压值不得小于交流电的峰值,故耐压值至少为50 V,选项 C 正确;由于电流表的示数为有效值,所以电容的变化不会使指针往复摆动,2选项 D 错误。10多选从某一装置输出的交流常常既有高频成分,又有低频成分。如果只需要把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可采用的电路是( )- 4 -解析:选 AD 由于只需将低频成分输送到下一级装置,可将高频成分分流,但低频成分不能通过,即需要高频旁路电容器,选项 A 正确。也可以直接阻碍高频成分通过,即阻高频、通低频,可以采用高频扼流圈,选项 D 正确。11标有“220 V 40 W”的电灯和标

10、有“20 F 300 V”的电容器并联接到交流电源上,V 为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源的输出电压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t 时刻,V 的示数为零T2B电灯恰能正常发光C电容器不可能被击穿DV 的示数保持 110 V 不变2解析:选 B 电压表 V 的示数应是电压的有效值 220 V,故 A、D 错;电压的有效值恰等于电灯的额定电压,电灯正常发光,B 正确;电压的峰值 220 V311 V,大于电容器的耐2压值,故有可能被击穿,C 错。12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电路是电子技术中的常用电路, a、 b 是输入端,其中高频成分用“” 表示,低频成分用“”表示,直流成分用“”表示,则甲、乙、丙负载R 上得到的电流的主要特征各是什么?解析:甲:低频成分;因电容器有隔直流作用,低频可通过。乙:低频成分;因电容 C 对高频有旁路作用, C 较小,通高频,阻低频。丙:直流成分;因电容 C 有旁路作用和隔直流作用, C 越大,容抗越小, 低频成分越容易通过旁路。答案:见解析- 5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