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9 届长宁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卷一 积累应用 10 分1.按要求填空。(1)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 ( 辛弃疾_登建康赏心亭 )(3)杜甫月夜中, “_,_”两句描绘出了作者想象中妻子独自望月怀人时的状态。【答案】 (1). 吾尝跂而望矣 (2). 玉簪螺髻 (3). 水龙吟 (4). 香雾云鬟湿 (5). 清辉玉臂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 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
2、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跂、簪、螺、髻、吟、鬟等词,都要格外留意。按要求选择。 (5 分)2.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经理想提拔刚来半年的小李,副经理发来短信:“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B. 王老师在和同事意见相左时,总能小心地避开争议,团结同事,可谓“君子和而不同” 。C. 陈教授做研究有时会参阅一些跨界的学术资料,他深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D. 老庄方正持重,可单位里仍然时有闲言碎语传入他耳,他不禁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息!”【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考查
3、学生对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解答该种题型,考生首先要能理解选项中- 2 -所提供的名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加以分析理解该句的意思和语境是否相同。A 项, “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意思是要知道是不是真玉,要烧三天才知道;要分辨是不是人才,需要七年的时间。主要是要告诉我们,分辨人才,是个长时间的事情。真正认识一个人,分辨一个人确实需要很长的时间。谚语说“日久见人心” ,是同一个道理。名句使用恰当。B 项, “君子和而不同” ,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选项说王老师面对争议,总是小心避开,与名句不符。C 项, “他山之石
4、,可以攻玉” ,意思是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使用正确。D 项,“树欲静而风不息” 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使用正确。故选 B 项。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在技术伦理观层面, “以道御术”的观念始终统辖着技术活动的职业伦理意识、生态伦理意识和社会伦理意识,_,_,_,_。中国古代诗意技术得以畅通无阻地顺利前行并在更高的层面上追求一种审美的精神境界在伦理道德全方位的规范和约束之下始终没有偏离“善”的轨迹A. B.
5、C. D. 【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解答连贯类题目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纳,先在小范围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该段围绕伦理道德的制约作用谈论,空白处前面是具体阐述,因此第一空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在最前面,是前提条件。是承句说的,在前,在后;中的“并”表明应跟在后。正确的排序应为:。故选 D 项。【点睛】做排序题的基本思路是: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
6、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其中“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 3 -逻辑推理;确证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确保内容上的前后照应。二 阅读 7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李义天世界哲学大会期间媒体发布的“中国民众最关注的十大哲学问题”里,有这样一条:人为什么要讲道德?说来话长。我们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里。我们总是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区分为“好的”或“坏的” ,总是借助“善”与“恶”的
7、视角来评价和理解这个世界上发生的种种情形。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以及较为长远的社会预期。这就是人类数千年甚至数万年来的生活状态。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位对生活有所经历和思考的普通人也会给出自己的答案。然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当我们如此提问的时候,内心其实已经生出了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提出后面这个问题并不会让人感到愉快,但它却必须得到严肃认真的对待。这不仅因为两个问题其实“一体两面” ,更是因为它们共同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即道德乃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反思和选择的产物。
8、人类并非天生完美,更谈不上是一种始终向善的生物。资源的有限、利益的排他、人情的纠缠,往往会影响我们,使我们即便懂得了道德的知识和原则,也依然不能按照这些知识和原则所提出的道德要求来行动。所以,我们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就生活在一个道德的世界中。我们赖以存在的道德世界,以及我们具体实施的道德活动,实质上,全是我们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了前者的后果。这恰恰表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自由存在者;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相应的, “讲道德”成为人这种生灵不仅显著而且引以为豪的标志,也正是因为它构成了对人性本质的展示和呈现。为了表明“讲道德”是人更愿意(或
9、至少是经过教育和劝说之后更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伦理学家给出了许多论证方案。其中一种典型方案是,将“讲道德”与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以及人类生活的繁荣联系起来;通过描述和阐释道德对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关键作用而证明“讲道德”的必要性。这就是所谓的“崇高性论证”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会强调伦理美德与实践智慧,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会强调“仁义礼智”或“心之四端” ,为什么康德会把“可普遍的道- 4 -德立法”列为理性行为者的自由本质,为什么宗教家往往设计一些经由道德实践而获得解救的修行之途。因为他们都试图表明,在推动人类走向崇高、臻于卓越的过程中,道德
10、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论证方案可用于说明“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那就是“脆弱性论证” 。与“崇高性论证”相比,后者的着眼之处不是个体的完善、集体的兴旺或生活的繁荣,而是个人的生存、集体的维系或生活的延续。它的基本逻辑在于告诫人们,如果缺少道德,个体将无法继续生存,集体将分崩离析,整个人类生活将退回到“丛林状态” 。原因在于,就其个体而言,人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智力上都是极为有限和脆弱的。恰恰是这种有限性与脆弱性,使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联合起来,建立互相帮扶和约束的秩序,结成拥有一定规则的集体和社会,从而确保每位成员的安全与发展。所以,功利主义者会强调道德对于趋利避害的基本
11、人性的遵循与束缚,启蒙思想家会强调各种社会契约的设计及其合理性,而那些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则试图证明,我们这种“讲道德”的人类的存活与繁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生存竞争中胜过了那些“不讲道德”的物种或人种罢了。两种论证并非决然分隔。在回答“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时,它们只是不同侧重的回答方式。对于许多影响深远的道德理论而言,其答案的内容往往兼而有之。在一个思想偏好日趋多元、文明互动日趋频繁的现代世界里,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激发人们的思考,从而展现道德哲学的魅力。(有删改)4. 第段中“一体两面”在文中具体是指_。5. 第段是如何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的
12、?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6. 能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A. 如果我们讲道德,那么我们能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B.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是所有伦理学家都曾回答过的。C. 相关论证方案并非只有“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 。D. 诠释道德,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比功利主义者更加客观。7. 下列不符合本文关于“崇高性论证”阐述的一项是( ) 。A.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B.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5 -C.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D. 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
13、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8. 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答案】4.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和“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看似问了两个问题,其实问的是同一个内容,即人讲道德的原因。 5. 以人类并非天生完美,会受利益、人情等影响的一般事实证明了人类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讲道德的。据此推论,人类如果讲道德,那一定是经过权衡、反思之后选择的结果。从而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6. C 7. A 8. 本文开篇直接抛出论题人为什么要讲道德;然后以数千数万年来“讲道德”在建立人际关系、伦理秩序、社会预期上有其作用的事实回答了论题;继而通过反向追问“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14、”推论出人类延续多年的“讲道德”是人反思和选择的结果,而非“天生地”或“必然地” ;最后以“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两种论证方案表明人为什么更愿意选择“讲道德” 。【解析】【4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首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重点阅读词语所在的段落和前后相关语境,捕捉该词语的含义。本题要求联系下文理解“一体两面”的含义。 “一体两面”字面意思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结合语境,谈的是关于人要不要讲道德的问题,作者生出的两个具体问题是,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和“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这看似是两个问题,其实是统一在同一
15、个内容里,都是探讨人讲道德的原因。【5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本题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段是如何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的?细读该段内容。该段内容先运用 “人类并非天生完美,会受利益、人情等影响”等事实论据,来证明人类并不是“天生地”或“必然地”要讲道德的。而人类之所以讲道德,那是人类在“讲道德”与“不讲道德”的两可之间经过权衡、反思而选择的后果。以此证明道德是奠基于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产物。- 6 -【6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内容的分析和推断能力。本
16、题要求选出能依据文意作出的一项推断,也就是说有三个选项依据文意是推断不出来的。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要将选项的分析内容,带入选文比对理解。A 项,意思是说只要讲道德,就能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文中第二节只是说“道德的存在,帮助我们建立起较为稳定的人际关系、较为合理的伦理秩序” ,并不代表只要讲道德,就能建立起稳定的人际关系。B 项, “是所有伦理学家都曾回答过的”说法太绝对。文中第三节是说“几乎所有的伦理学家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回答过这个问题” , “几乎所有”并不等于“全部” 。C 项,第9 节“我们需要更多的、有价值的论证方案来回应这个问题”能推断出“
17、相关论证方案并非只有“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说法正确。D 项, “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比功利主义者更加客观”分析有误。第 8 节“功利主义者会强调道德对于趋利避害的基本人性的遵循与束缚”表明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的观点比较客观。 “而那些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则试图证明,我们这种讲道德的人类的存活与繁荣,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在生存竞争中胜过了那些不讲道德的物种或人种罢了”表明受进化论影响的学者的看法主观性比较强。故选 C 项。【7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
18、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关于“崇高性论证”阐述的一项,考生要快速阅读文本,找到文中与“崇高性论证”相关的内容。然后和选项比较,加以判断。A 项,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社会契约道德观。不是道德的“崇高性论证” 。故选 A 项。【8 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逐段概括文段大意,归纳合并,划分层次。表述时每层前面加上表示思路的衔接词,抓住能表明层意的关键词句概括。如,首先,其次,然后,最后之类的词。文章开头,第一节直接亮出话题“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第二节用数千数万年来“讲
19、道德”在建立人际关系、伦理秩序、社会预期上有其作用的事实回答“人为什么要讲道德” 。第三、四两节反思“人可不可以不讲道德” ,推论出的结果是人类延续多年的“讲道德”是人反思和选择的结果,而非“天生地”或“必然地” 。第五到第九节以“崇高性论证”和“脆弱性论证”两种论证方案表明人为什么更愿意选择“讲道德” 。- 7 -继而通过反向追问推论出。【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该种题型考点包括:1、辨识议论文的结构方式 2、给议论文划分段落层次;3、解说议论文的行文思路;4、归纳段落与部分的论述要点;5、辨识论证方法,具体方法有:抓住点示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考生要学会抓住
20、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鲜明,语言表达规范,因而在表达上呈现一定的规律。如设问句表开启下文,展开深层论述;“无独有偶”表顺承;“再说”表推进;“诚然”表转入相反方面论证;“总之”表分总归纳;“同样”表类比推理等。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与思路。 “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题(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或强化论点) ”这是议论文的一般结构。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论点或论题是以什么方式提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总分式(分总,总分总) ,层进式,还是并列对照式等。(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人生树下王开岭“维桑与
21、梓,必恭敬止。 ”语出诗小雅小弁 ,意思是说: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生敬。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答案是:“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 (朱熹集传 ) ,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后来, “桑梓”便成了“故里”“家乡”的代称。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伴着年轮涟漪和虬枝皴肤,它春华秋实、生生不息,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老,俯看儿孙绕膝。所谓“荫泽” “荫蔽” “荫佑”之说,皆缘于树。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片盛大的荫凉。这是祖辈赠予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幼时,父亲带我回山东的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筑鹊窝,下落
22、石几。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勾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 “老家”便没了。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这样的树,犹若亲属。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人,- 8 -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首,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无荫不成庐,无林不成族。就像民谣里所唱,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
23、洪洞大槐树” , “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幡。它比屋高,比人久。离家者,最后一眼看到的是它;返乡者,第一眼瞅见的也是它。游同里古镇,听到一个说法:江南的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谐音“两箱丝绸” ) 。多美的习俗!女儿待字闺中时,对那棵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多么私密,多么亲昵。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
24、西:树。没有了庭院,没有了供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 “家” ,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地曝于烈日下。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实用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细辨树,在马路上流浪。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也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那年去贵州,遇一苗寨,叫岜沙,据说这支部落是蚩尤的后代。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林子可真密啊!那些人、房子、生活,全是躲在翠绿里的。撞见人,感觉他不是走出来,而是像泥鳅一样,突然从绿潭里钻出来。岜沙,即苗语“草木
25、茂盛” 。最触动我的,是岜沙人的葬礼。一个婴儿降生时,村民会替他栽一棵树苗,祈祝他像它一样茁壮、正直、坚韧;待他年迈去世,家人就找到那棵树,凿空做棺,去密林深处下葬,不设坟头、不立墓碑。最后,在平填好的新土上,埋下一棵小树苗,预示生命再次启程,也象征灵魂的回家之桥。这一切,要赶在太阳落山前完成。这是我听过的关于人和树最好的故事。那天,夕阳西下,听着山风和鸟鸣,我坐在岜沙的石头上,心想在这个世界上,- 9 -每个人都应有一棵关系亲密的树。至少一棵。我们要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的亲属,找到自己的根和床。(有删改)9. 分析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10. 第两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请结合内
26、容加以赏析。11. 本文把写岜沙苗寨见闻的内容放到文末,而没有放于第段之前,请赏析这样构思的好处。12. 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的意义。【答案】9. 指出树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对树与人亲密关系的叙写,并照应了文题。 10. 第段画线部分叠词及比喻的运用生动细腻地表现出女儿对树的微妙感情;整个画线部分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节奏和谐。这样写既表现出了作者对这个美好习俗的细致想象、回味,又较好表达了作者听到这个习俗的欣喜之情。而第段画线部分通过排比,语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当今我们与树关系疏远的悲痛、反思、批判,排比加强了抒情的力度。两处画线部分,对象不同,要达到的效果不
27、同,便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 11. 第段之前主要从生活、生存的角度表现人和树的密切关系,它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在荒年为人们提供果腹的食材,成为人离乡返乡时的精神寄托,甚至成为女孩的终身陪伴。而对于岜沙人来说,树和人的整个生命是密不可分的。它不仅伴随人降生,还伴随人离世,乃至伴随生命再次启程。把岜沙见闻放于文末,不仅清晰地体现出了文意的推进,还能在指出当今人树关系疏远的沉痛现实之后,给人以更直观的比照和更深的启示,从而自然地引出结尾的深思与呼告。所以,这样的构思是合理而巧妙的。 12. 答案示例 1:作者表达了对当今人与树、人与自然失去了传统的亲密关系的忧思,他认为人要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的根和
28、床,把自己的成长、命运和树、和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这种态度对当下人有警醒和引导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恢复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寻找建立关系的纽带,从而加深我们对传统、对生命的认识、体悟。答案示例 2:作者表达了对当今人与树、人与自然失去了传统的亲密关系的忧思,他认为人要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的根和床,把自己的成长、命运和树、和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这种态度总体而言有正面的意义。但是,时代在变,人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也在变,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的居住格局发生变化就武断地认为我们遗失了传统、失去了和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我们当然要重视传统,亲近自然,但我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
29、0 -【解析】【9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作用。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理解概括句子的内容,分析该句与标题,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本题要求分析首段第一句“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桑树和梓树,一定要持恭敬的态度。结合第一段后文的解释,能理解出,首句引用诗经小雅中的句子强调树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这种对树的恭敬态度遍及全文。因此首句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照应了标题“人生树下” 。与下文的关系是,引出下文对树与人亲密关系的叙写。【10 题详解】该题
30、考查学生赏析语言。赏析语言,可以从各种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可以从用词句式特点角度分析。分析表达效果,表达的情感。第节画线句子中, “窸窸窣窣”运用叠词, “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鬟一样贴身随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又细腻地描绘出女儿对树的微妙感情。且画线句子,整句散句相结合,节奏和谐。这种错落有致的句式能很好地表现对这种与树有关的美好习俗的欢喜之情。第节画线句中,连用四个我们“我们解除了” “我们辞别了” “我们放弃了” “我们失去了”结构相同的句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表达了对当今我们与树关系疏远的悲痛、反思和批判。【11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安排材料
31、意图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本题要求赏析本文把写岜沙苗寨见闻的内容放到文末,而没有放于第段之前这样构思的好处。考生要分析文章第之前是写什么内容,写岜沙苗寨见闻的内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文章第段之前主要写树荫泽家族的繁衍生息,在荒年为人们提供果腹的食材,成为人离乡返乡时的精神寄托,甚至成为女孩的终身陪伴。从生活、生存的角度表现人和树的密切关系。写岜沙苗寨见闻主要写树不仅伴随人降生,还伴随人离世,乃至伴随生命再次启程。突出树和人的整个生命是密不可分的。从生活、生存,写到生命。这样安排写作顺序,能清晰地体现出了文意由浅入深的推进。还能在指出当今人树关
32、系疏远的沉痛现实之后,更直接地启示人。可见这样行文安排很巧妙。【12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文章主旨的能力。首先梳理、概括全文内容;其次抓住不同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在探究的时候要注意探究的广度;最后深入挖掘全文的主旨。通过- 11 -对考点的解读,发现很多作品的深刻意蕴都涉及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生活方式、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等,所以在探究的时候还要注意探究的深度。本文主要写人与树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亲近到疏远,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现象的担忧和思考。结合全文最后一段“们要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的亲属,找到自己的根和床”来分析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作者认为要在大自然里找到自己的根和床,
33、把自己的成长、命运和树、和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这种态度对当下人有警醒和引导的意义。因此要珍视文化传统,恢复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这样能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感悟传统和生命。【点睛】理解句子的作用,通常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个内容能表现所阐述对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则分析表现人什么形象特点,表现作者对他什么情感态度。如是景物,则分析表现景物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结构,则考虑其和上下文这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唐
34、)高适践更 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 高。注践更:此处指服役的士卒。太白:星座名,古时认为是将星。13. 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的押韵符合律诗的要求。B. 本诗是送别诗,也是边塞诗。C. “何如州县劳”在本诗中没有直接回答。D. “军容随赤羽”句写军队如飞鸟般疾行。14. 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 清新流畅 B. 慷慨激越 C. 委婉含蓄 D. 雄浑悲壮15. 本诗与一般的伤感失落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答案】13. D 14. B 15. 首联点出送别,一“登”
35、一“指”颇有昂扬气概,并无远别的悲伤;颔联问别,不用寻- 12 -常慰别之语,而以“关山事”与“州县劳”对比发问,表现诗人对友人送兵远行的关切。从全诗看,此处也暗含了诗人对立功边塞的神往;颈联描绘出行情景,精炼“随” “引”二字、巧用自然景色衬托部队风貌,勾画出军容的整肃威武和白少府赴边的英姿,透露出对白少府治军的赞扬;尾联写对友人的慰勉,预言白少府此行必能建功,以昂扬的情调送别友人,也含有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全诗激昂雄壮,与伤感失落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解析】【13 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诗歌歌的押韵和词句内容分析。解答该种题型时,考生要了解关于诗词的一些基本常诗。然后通读
36、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内容,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D 项, “句写军队如飞鸟般疾行”赏析有误。 “军容随赤羽”是写士兵们身带赤羽之箭,表现雄壮的军容。故选 D 项。【14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确切地说是评价诗歌的语言风格。考生要了解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哪些,并能结合具体的诗词加以判断。诗的首联写白少府告别亲友带兵轮换到西北边地驻防时登临六盘山头。颔联写自己作为守边官吏,烦劳地方官员为了关山战事辛苦带兵换防,实在是问心有愧,对不住人家。颈联却笔锋一转,语气豪迈:奔赴边关的将士们,军容齐整,红色箭羽紧随其身,在绿色的原野上
37、青色战袍着身,格外耀眼夺目。言外之意是赞许白少府带兵有方,军势威猛。尾联诗人豪气冲天,尽显盛唐军人的气象:谁能砍断匈奴单于的臂膀,今年的太白星高悬,必有敌人进犯边境,杀敌报国,正等待着英武的军人和将士。所以,本诗的语言风格是慷慨激越。【15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题说本诗与一般的伤感失落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要注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考生要先仔细研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分析表达的情感。回答时要注意分析本诗作为送别诗,没
38、有伤感失落之情,那么抒发的是什么情感,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首诗是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 “登”和“指”表现出昂扬的气概,并无远别的悲伤;颔联以“关山事”与“州县劳”对比发问,表现诗人对友人送兵远行的关切,与一般的慰问也不同。此处暗含了诗人对立功边塞的神往;颈联描绘出行情景, “随” “引”表现出军容的整肃威武和白少府赴边的英姿,表达对白少府治军的赞扬;尾联写对友人的慰勉,- 13 -预言白少府此行必能建功,以昂扬的情调送别友人,也含有诗人自己立功边塞的愿望。因此说本诗与一般的伤感失落的送别之作颇不相同。【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
39、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
40、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更始立,为安乐令。会王郎起,北州扰惑。汉素闻光武长者,独欲归心。乃说太守彭宠,而
41、官属皆欲附王郎,宠不能夺。汉乃辞出,念所以谲众,未知所出。望见道中一似儒生者,使人召之,为具食,问以所闻刘公事,大喜。即诈为光武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汉复随后入。宠甚然之。于是遣汉将兵与上谷诸将并军而南,所至击斩王郎将帅。及光武于广阿,拜汉为偏将军。十二年春,汉攻广都,拔之。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副将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相去二十余里。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急引兵还广都。 ”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42、今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 14 -战,遂大破之。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尝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及在朝廷,斤斤谨质,形于体貌。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宠不能夺( ) 为具食(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给事县为亭长 ( )A. 官名 B. 侍奉 C. 供职 D. 处事18. 为下列句中加
43、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汉性强力 ( )A. 强大有力 B. 坚忍有毅力 C. 勉力、努力 D. 倔强、强硬19. 第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B. 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C. 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D. 谢丰袁吉并出攻汉尚/不得相救汉/兵败/走入壁20. 把第段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即诈为光武书,移檄渔阳,使生赍以诣宠,令具以所闻说之,汉复随后入。21. 分析第段画线部分的作用。22. 第段“诈书谲众”和第段“潜师就尚”除了反映出吴汉善用谋略,还分别反映了吴汉_和_的特点。【答案】1
44、6. (1). 夺 裁定 决定取舍 (2). 具 备办 17. C 18. B 19. C 20. 就伪造了光武的文书,传发文书晓谕渔阳郡,派儒生带着去见彭宠,让他把所听到的详细地描述出来劝说彭宠,吴汉又随后进入。 21. 这句话写光武帝感慨吴汉很能激发人的斗志,说其威重可以匹敌一个国家,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吴汉临危不惧、一往无前的气概,表现出帝王对吴汉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22. (1). 权变有术(处事灵活 善于变通) (2). 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解析】- 15 -【16 题详解】该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
45、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第一句,宠不能夺,意思是太守彭宠不能定夺。夺,定夺,裁定,决定取舍。第二句,为具食,给他准备食物。具,备办,准备。【17 题详解】该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文言实词大多一词多义,解答时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积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意义的词语。给事县为亭长,意思是说他在县里供职,做亭长。给事,此处是动词,供职的意思。故选 C项。【18 题详解
46、】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词。这类题题目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1. 识差别。对古今词义差别大的词要区分清楚并加以牢记。如,泣涕,古义:泣涕:古义,泪水;今义,泪水和鼻涕。2. 析微殊。对古今词义接近,但又有差别的也要注意辨析。如自由,古义 自作主张。今义:没有外在障碍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的行为。3辨音节。古汉语中多单音节词,每个音节都有独立意义,不能将文言中的两个单音节词误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强力,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强大有力或强大的能力。文中,汉性强力,意思是吴汉性格坚忍有毅力。故选 B 项。【19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
47、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对“曰” “乎” “于” “而” “之”“也” “矣” “焉” “耳” “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 “尚”和“汉兵”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分别要断开;“走”是逃跑的意思,前面省略的主语是“汉兵” ,前面要断开。故选 C项。【2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 16 -注意关键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
48、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句中,即,就;诈为,伪造;书,文书;以,表目的连词,具,详细;以,把;所闻,所听到的;说,劝。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2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句内容并分析其作用。答题前,先通读文本,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重点阅读该第段,仔细阅读画线句,理解内容。然后分析该句写了什么内容,能表达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或情感。从内容上分析,画线句子写光武帝感慨吴汉很能激发人的斗志,说其威重可以匹敌一个国家,通过光武帝之口赞扬吴汉,也就是侧面表面吴汉的形象。表现他的临危不惧、一往无前的气概。表现的情感态度是,能表现出帝王对吴汉的赞赏。【22 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抓住第段“诈书谲众”和第段“潜师就尚”分析,这两处除了反映出吴汉善用谋略,还分别能反映了吴汉什么特点。答题前,仔细阅读题干中要求的相关内容,段“诈书谲众”一事中,吴汉想投靠光武,他劝说太守彭宠,因官员们都想归附王,所以彭宠也不能决定。吴汉就想个办法骗他们,他制作了一份假的光武书信,然后把信放入渔阳,让一书生找到后送给太守,然后借机把自己知道的关于光武的事情都说出来,这样彭宠就相信了。这说明吴汉不仅善于用谋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