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24 讲 稳态与体温调节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B)。2.体温调节(B)。考点一 人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及稳态1内环境(1)内环境的组成(2)内环境各成分间的关系(3)内环境的化学成分:血浆和组织液、淋巴相比,最大的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Na 和 Cl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血浆的正常 pH 为 7.357.45,这与它含有 HCO 和 HPO 等离子有关。 3 24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左右。(5)内环境的作用: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特别提醒 与内环境有关的 3 组易混名词(1
2、)血液血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属于体液中的细胞外液。(2)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是红细胞内的重要成分。血浆蛋白存在于血浆中,是血浆的成分。(3)内环境体内液体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22稳态(1)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实质: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需要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的运行;有赖于反馈调节,其中以负反馈为主。(4)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
3、条件。1有关内环境成分及相互关系的判断(1)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2)人体内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3)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到体液的 1/3( )(4)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是直接来自血浆( )(5)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相互交换( )2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判断(1)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2)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 )(3)机体内环境 pH 的相对稳定主要靠 H2PO /HPO 维持( ) 4 24(4)人体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 pH 明显降低( )
4、(5)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 )下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据图分析:(1)图 1 中的甲、图 2 中的 A 和图 3 中的 a 分别代表什么?提示 组织液、血浆、淋巴。(2)说出根据单双箭头判断内环境成分的技巧。提示 单方向(箭头)Error!双方向(箭头)Error!(3)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来源于 Na 和Cl ?3提示 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 Na 与 Cl 大得多,数目远少于 Na 与 Cl 。1细胞通过内环境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
5、境稳态的实例分析(1)血浆 pH 调节的过程(2)渗透压变化引起的组织水肿命题点一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1(2018海南,9)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 )A淋巴管内的液体 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 D消化管内的液体答案 A解析 输尿管内的液体、汗腺导管内的液体、消化管内的液体均属于外界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淋巴管内的液体为淋巴,属于内环境,A 项正确。2(2019徐州质检)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A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4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C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DmRNA 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答案 B解析 肠脂肪酶催化脂肪分解发生在消化道内,氨基酸脱水
6、缩合形成多肽发生在细胞内,mRNA 经酶催化分解成核苷酸发生在细胞内,都不发生在内环境中,A、C、D 项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被分解发生在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的生理过程,B 项符合题意。科学思维 “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命题点二 细胞和外界物质交换图的分析3(2018盐城模拟)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 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b 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有关,与蛋白质含量无关Ba 渗回 b 和渗入 c 的量相差不大C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 b 中端比端葡萄糖含量低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
7、,则饱饭后 b 中端比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答案 CD解析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其中的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A 项错误;组织液 a 中大部分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到血浆 b,少部分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 c,B 项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饱饭后血浆中的葡萄糖经端到组织液并进入肝细胞内合成肝糖原,所以端葡萄糖含量变低,C 项正确;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经消化吸收的大量血糖经端进入 a,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经图中端到血浆,所以端比端胰岛素含量高、但葡萄糖含量低,D 项正确。4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5列说法正确的是( )A
8、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中温度、渗透压及 pH 的相对稳定B中的水都来自C中的细胞呼吸的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参与体液调节D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含量有关答案 C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A 项错误;中的水来自和,B 项错误;中细胞呼吸的产物有二氧化碳,既可以使细胞外液 pH 值改变而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以通过刺激呼吸中枢参与体液调节,C 项正确;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 项错误。命题点三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机制的分析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2
9、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属于组织液或淋巴,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等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稳定不变的答案 D解析 Na 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K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高很多。因此可以判断和属于细胞外液,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属于血浆,属于组织液或淋巴
10、。中含有较多的 K ,并且含有较多蛋白质,因此属于细胞内液。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而不是稳定不变。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最确切的是( )A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6B稳态是指机体内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相对稳定的状态C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D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了机体细胞能够在各种恶劣条件下正常代谢答案 C解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相对稳定的状态,既包括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也包括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故 A、B 错误,C 正确;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一定限度,当环境变化超过内环境的调节限度时,内环境的
11、稳态就会被破坏,机体的代谢就不能正常进行,故 D 错误。考点二 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1)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2)人体的散热主要是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2体温调节的结构名称 位置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 大脑皮层温度感受器 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3.体温的调节过程(1)炎热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完善如下图解)(2)寒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完善如下图解)7(1)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2)在寒冷环境中,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所以体温不
12、会降低( )(3)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减少产热甚至不产热来降低机体的体温(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激素?提示 a 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是促甲状腺激素,c 是甲状腺激素。(2)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与激素 c 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什么?提示 肾上腺素。(3)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 汗腺分泌减弱、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4)体温调节是在什么调节机制下进行的?体温调节的能力是不是无限的?提示 都是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进行的;调节能力都是有限的。命题点一 体温平衡及调节过程分析1(2018海安二模)下表表示人的几种组织、器官在安静和运动情况下的
13、产热百分率,从表中数据不能推导出的结论是( )组织、器官 产热量所占百分率(%)8安静状态 劳动或运动脑 16 1内脏 56 8骨骼肌 18 90A.安静状态下还有其他组织器官参与产热B运动时的产热量比安静时多 8%C安静状态下产热主要来自内脏D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答案 B解析 据表格数据可知,安静状态下脑、内脏、骨骼肌的产热量的百分率之和为16%56%18%90%,小于 100%,说明还有其他组织、器官参与产热,A 项正确;表中只是给出了两种状态下部分组织器官产热量所占的百分率,没有给出两种状态下的总产热量,因此无法比较两种状态下产热量的大小,B 项错误;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安静状态下内
14、脏器官的产热量最多,内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C 项正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劳动或运动状态下骨骼肌的产热量最高,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 项正确。2下图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模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图中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 “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D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体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答案 D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 项正确;图中过程需要神经调节和相关激素的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 项正确;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因此“X”代表的主要生理变化是细胞呼吸增强,C 项正确;当人从温暖环境中突然进
15、入寒冷环境的初期,人体会迅速散热,而由于体温调节特别是体液调节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进入寒冷环境初期,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若人体的产热速率明显大于散热速率,该个体的体温会上升甚至发热,D 项错误。社会责任 “发烧”与体温调节(1)“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它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甚至可能有它9的用途:缩短疾病时间、增强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2)发烧过程中(体温持续升高),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退烧过程中(体温持续下降),体内散热量大于产热量。但只要体温恒定,不论是否发烧,产热量都等于散热量。(3)高烧不退的病人不应加盖棉被。因为高烧不退,体温调节功能暂时丧失
16、,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命题点二 体温调节的相关曲线分析3为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皮肤及口腔温度的影响,某人在能迅速改变温度的房间内做了相关的实验,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口腔温度基本不变,能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B在 50100 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C第 100 分钟时,为了减少热量散失,所以皮肤不再散热D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答案 C解析 由坐标曲线可以看出:口腔温度能保持相对稳定,保证酶催化所需的适宜温度,A项正确;当室温降低时(50100 分钟),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产热增加,B 项正确;第 100 分钟时,由
17、于皮肤温度仍高于外界室温,所以皮肤仍散热,C 项错误;整个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 项正确。4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时间 t1 t2,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C时间 t2 t3,散热量减少是体温调节的结果D时间 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答案 D解析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来维持体温恒定;人体体温恒定,正常情况下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时间 t3后产热量也等于散热量,D 错误。10命题点三 体温调节的实验探究5(2017全国,30)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 3
18、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 41环境中 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结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汗液分泌会,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 0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分解代谢会。答案 (1)舒张 增加 (2)增加 (3)作为空白对照,用以分析实验组由于温度改变引起动物行为的变化(或排除 4
19、1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 41引起的) (4)增加 加快(或增强)解析 (1)实验动物处于 41的高温环境中,此时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而增加散热的主要途径有皮肤的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加。(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增加。(3)室温是动物甲正常的温度环境,相当于不做温度处理,室温下动物与 41环境中动物进行对照。(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 0的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分解过程,因此耗氧量会增加,分解代谢会加快。矫正易错 强记长句1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个误区(1)内环境
20、达到稳态时,人未必不得病(如遗传病患者、植物人等)(2)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代谢速率未必下降(有可能导致代谢速率上升)。2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增加,散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3无论是在炎热条件下还是在寒冷条件下,体温只要维持稳定,则产热量一定等于散热量。4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111.营养不良导致组织水肿的原因是: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浆蛋白减少,血浆的渗透压下降,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导致组织水肿。2人在寒冷环境中经常会打“寒战” ,请写出其反射过程:皮肤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
21、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收缩。3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同学们的身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即使是在夏季,医生也建议,在剧烈运动导致大汗淋漓之后最好不要立即到温度很低的空调间“乘凉” ,其主要依据是低温环境的刺激,使机体产热作用增强、毛细血管收缩、出汗减少,最终导致机体内热量不能及时散出。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1(2015全国,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mLC细胞内液 N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 的增加D输入的 Na 中 50%进入细
22、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 A解析 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的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 正确;人体体液中,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所占比重不同,注射 20mL 的生理盐水到体内,在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分配不同,故 B 错误;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因此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中的钠离子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故 C、D 错误。2(2017江苏,1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
23、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答案 B解析 浆细胞不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A 错误;人体饥饿时,血糖降低,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浓度升高,B 正确;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但散热量仍高于炎热环境,C 错误;肾小管细胞是抗利12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有抗利尿激素受体,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其细胞膜上没有抗利尿激素受体,不能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D 错误。3(2014新课标,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
24、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答案 A解析 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A 项错误;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B 项正确;动脉中的血浆沿动
25、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C 项正确;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D 项正确。4(2017全国,31)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进入组织液较多,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
26、的直接环境,。答案 (1)血浆 (2)增多 下降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解析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高,因此水分由血浆进入组织液增多,可引起组织水肿等。(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相对而言血浆渗透压升高,则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5(2018江苏,30)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13体温于恒定状
27、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 37。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激素乙通过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 ,有助于体温。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
28、放激素 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到 38.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等于 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解析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中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的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收缩有助于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图示增加产热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即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3)高温持续期,人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
29、,因此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热量,还可以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散热量。(5)体温上升期,由于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人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因此易引发慢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14一、单项选择题1(2018铜山第三次诊断)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吸水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血浆中的无机盐参与维持血浆 pH 的稳定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 Na 和 K 维持的答案 C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增
30、大会引起组织细胞失水,A 项错误;丙酮酸的氧化分解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B 项错误;血浆中的 HCO 、HPO 参与缓冲对的组成,维持血浆 pH 的稳定, 3 24C 项正确;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是由 Na 和 Cl 维持的,K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D 项错误。2.(2018南京第二次调研)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的血红蛋白异常C丙中蛋白质和氧气含量均低于甲D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答案 C解析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场所,A 项错误;镰刀型细胞
31、贫血症是基因突变造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而甲表示血浆,其中没有血红蛋白,B 项错误;丙和乙中蛋白质含量均低于血浆(甲),氧气是从血浆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的,所以组织液中氧气含量也低于血浆,C 项正确;胰腺分泌的消化酶随胰液由导管直接运输到小肠,不会通过甲运输到作用部位,D 项错误。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 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答案 A15解析 心肌细胞经有氧呼吸不断产生 CO2,细胞内的 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A 项错误;血管中的药
32、物需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再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B 项正确;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由血浆进入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多,诱发人体组织水肿,C 项正确;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D 项正确。4(2018锦州联考)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液、组织液、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主要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 CO2、尿素、糖原、神经递质等D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答案 D解析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内环境,不是血液,A 项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
33、胞质基质,B 项错误;内环境中没有糖原,糖原存在于细胞内,C 项错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浆中,也可发生在组织液和淋巴中,都属于内环境,D 项正确。5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三者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降低C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神经递质、水、无机盐等D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 pH 相对稳定答案 C解析 与相互渗透,且可以形成,因此是血浆,是淋巴,是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A 正确;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
34、不足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的渗透压降低,B 正确;血浆中含有的成分有血浆蛋白、抗体、水、无机盐等,但不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位于组织液中,C 错误;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内环境 pH 相对稳定,D 正确。6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6Aa 液、b 液和 c 液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B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岛素等通过 b 液运输到作用部位C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 O2浓度下降,CO 2浓度升高Db 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均会造成 a 液增多答案 B解析 依据图示可知,a 液为组织液,b 液为血浆,c
35、 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胰腺组织细胞分泌的消化酶,不经过 b 液运输;流经胰腺组织细胞的血液中 O2被组织细胞利用,浓度下降,同时产生的 CO2通过组织液弥散到血浆中,血浆中 CO2浓度升高;b 液周围的管壁破损或其含有的蛋白质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吸水能力相对增强,造成 a 液增多。7(2019徐州质检)人在寒冷环境中,身体不会发生的变化是( )A皮肤毛细血管收缩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C汗腺分泌活动减弱D散热量增加答案 B解析 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活动减弱,汗液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A、C 项正确;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
36、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B 项错误;散热是一个热量传导的过程,因而寒冷环境中身体与外界环境温差大,散热量增加,D 项正确。8(2019南阳模拟)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不自主的颤抖、面色苍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自主的颤抖是受大脑皮层调控的结果B面色苍白与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有关C该过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D该过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答案 A解析 不自主的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部位,A 项错误;面色苍白是为了减少散热,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所导致的,B 项正确;遇到寒冷刺激,为促进产17热,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增加
37、,从而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代谢加快,C 项正确;该过程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含量会增加,从而促使血糖浓度升高,D 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9如图表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在炎热和寒冷条件下均靠体液调节维持体温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对温度产生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甲和丙表示在寒冷环境中,此时人体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少于乙和丁答案 ABD解析 体温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A 项错误;图中都表示的是散热过程,没有产热过程,B 项错误;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中,但冷觉或热觉都在大
38、脑皮层中产生,C 项正确;甲和丙的散热都较少,说明是在寒冷条件下的变化,乙和丁是在炎热条件下的变化,寒冷条件下因为散热较多,所以用于维持体温的热量消耗也较多,D 项错误。10关于体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体温源于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B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C人的体温就是指皮肤的温度D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答案 ABD解析 人的体温是指人体的内部温度;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与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主要来自细胞呼吸。三、非选择题11(2018济南调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39、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填标号)。18(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3)正常人内的 pH 通常维持在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物质。(4)内环境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和。(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 部分的液体会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6)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7)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 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8)肺气肿病人由于
40、呼吸不畅,内环境中的 pH 变,这是因为。答案 (1) (2)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中蛋白质较少 (3)7.357.45 缓冲 (4)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 pH (5) 组织液 水肿 (6) 红细胞 基因突变 (7) 增大 (8)小 机体内供氧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 CO2排出不畅12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B,C。(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当人体处在 41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这种反射属于反射。(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答案 (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 肾上腺(2)皮肤 蒸发散热 (3)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甲状腺 非条件 (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由于体温调节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故其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寒冷条件下,人体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兴奋,沿传入神经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分析、综合后再沿传出神经传递到各效应器,引起相应的反射活动。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尤其是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加产热。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19当人体处于高温外界环境中时,主要散热方式是蒸发散热。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