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六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一、冷战 1.冷战的发生 (1)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 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3)表现 政治上: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经济上: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
2、义制度。,2.德国的分裂 (1)背景: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2)危机: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引起苏联的抗议。“柏林危机”爆发。 (3)分裂 联邦德国: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民主德国: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3.北约与华约对峙 (1)北约: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2)华约: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 “华沙条
3、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 (3)对峙: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欧洲的联合 (1)恢复发展 外因: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内因: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基本恢复到甚至超过了战前水平。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2)走向联合 欧共体欧盟,2.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原因: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 表现:20世纪七八十年代
4、,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表现,(2)日本的崛起 原因,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建立 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 欧洲:1948年,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 (2)完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3)作用: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三、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社会主义力量的壮
5、大 (1)经互会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 建立:1949年,苏联同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建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影响:苏联通过经互会帮助东欧国家克服了战后经济困难,但也利用经互会将各成员国的经济纳入苏联计划经济的轨道。 (2)中苏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苏联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对新中国是很重要的支持。 1950年,中苏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2.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内
6、容: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评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勃列日涅夫改革 背景:1964年,勃列日涅夫开始执政。 内容: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评价: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 内容,(2)东欧剧变 原因:东欧各国的改革,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战略;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结果: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
7、变化。 (3)苏联解体 催化剂:“八一九事件”。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四、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万隆会议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 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 (2)召开: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 (3)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4)万隆精神: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 (5)作用: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
8、取民族独立的斗争。,2.“非洲年” (1)开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 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 (2)高潮 1962年,阿尔及利亚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3)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3.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巴拿马收回运河: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
9、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一 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考法一,考法二,【例1】 “横空出世一战中,工业军事显威名;七十四载旗帜红,大厦倾覆两极终。”这句话描述的是( ) A.美国的崛起 B.印度的重建 C.德国的分合 D.苏联的兴替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时期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增强。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1991年苏联解体,正好是74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故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考法一,考法二,考法二 国际工人运动,考法一,考法二,【例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社会主义国家应走适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 B. C. D. 解析:采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国际共产主义的一次重大挫折,故叙述有误,排除含的选项,答案为B项。 答案:B,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