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 相 思,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生活时代。 2.掌握词的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领会词中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纳兰性德】(16551685年),纳兰氏,原名成德,后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饮水、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走近作者,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这首长相思是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东北祭祖时路上写的。当时皇帝出行还要野营,仍保持满族传统。一个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野营生活,既不习惯,又觉新鲜,词中写出
2、了他的真切感受,并表达了从军出征的人对故乡的思念。,写作背景,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整体感知,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山海关的别称。,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那边。这里指山海关外。,形容营地帐幕极多。,译文:一段山路,一段水路,我朝着山海关那边前行,夜深了,成千上万的帐幕里还亮着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喧扰,吵闹。,译文:一阵风,一阵雪,风声吵得我思乡的心都做不成梦,故园可没有这样的声音啊。,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3、深千帐灯。,作者先叠用“一程”来写出路途的遥远,再交代行旅的去向;“身向榆关”也暗示了作者心系故乡;“千帐灯”所照应的是那万颗不眠的思乡之心。,细读感悟,本阙描写了千里之行中所见的景物,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满腹乡思,一腔愁绪。,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作者再叠用“一更”来突出塞外风狂雪骤的荒寒景象;“聒碎乡心”呼应“千帐灯”并交代深夜不寐的原因;最后一句话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本阙突出了“风”和“雪”的景象,由此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凄凉。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如何理解词人幽苦的“乡心”?,上阙“夜深千帐灯”虽写驻营夜宿,灯火通明,但却是难眠、心烦意乱的写照。 下阙“故园无此声”则又因难入乡梦转而抱怨阵阵刺耳的风雪声。 看似无理,实则反映出幽苦的心境。,这首词描写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课堂小结,1.背诵这首词。 2.课外阅读积累名家作品。,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