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殇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 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1)操吴戈兮被(p)犀甲(2)凌余阵兮躐(li)余行(hng)(3)旌(jing)蔽日兮敌若云(4)左骖(cn)殪(y)兮右刃伤(5)援玉袍(f)兮击鸣鼓(6)天时怼(du)兮威灵怒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操吴戈兮被(,同“披” ,穿着)犀甲。(2)车错毂兮短兵(兵器)接。(3)霾(同“埋” ,这里是陷没的意思)两轮兮絷(绊住)四马。(4)援(拿)玉袍兮击鸣(声音响亮)鼓。(5)天时怼(怨恨)兮威灵怒。(6)严(残酷)杀尽兮弃原野。(7)出不入兮往不反(同“返” ,返回) 。(8)平原忽(渺茫无边)兮路超远(遥远) 。(9)首身离兮
2、心不惩(屈服) 。(10)终(始终)刚强兮不可凌。3区如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既诚既勇兮又以武又身既死兮神以灵已经(2)凌凌余阵兮躐余行侵犯终刚强兮不可牢凌欺侮(3)子子魂魄兮为鬼雄对烈士的敬称2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你4. 填空。(1)屈原,名(平) ,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代表作(离骚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屈原的诗歌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2)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 、 (宋玉)等人的诗歌。这些诗歌运用楚国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故称楚辞 。后世称之为(楚辞)或(骚体) 。(3)国殇是(九歌 )中的一篇。 “国殇”的意思是(指为国战
3、死的将士) 。二、课文理解1按要求填空。(1)(操吴戈兮被犀甲)一句表现楚军将士英武的外貌。(2)(旌蔽日兮敌若云)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现敌军人多势盛,气势汹汹, (矢交坠兮士争先)则表现了楚军在箭如雨下的激战中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气概。(3)(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两句歌颂战士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表达对烈士的钦佩与悼念。(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两句突出地赞颂楚国将士虽死犹生,精神不死,浩气长存。2给这首诗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并说明各层之间的关系。答:本诗可以分为两层。前十句为第一层,描述激战的过程和将士们血染沙场的情景。后八句为第二层,表达对阵亡将士的 深切悼念,赞颂
4、他们勇武刚强的爱国精神。前者叙的内容是后者赞的依据,后者赞的词句是前者叙的深化。两者有机联系,互相映衬,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中心思想。3这首诗描写战斗场面,把概括叙述和具体描写相结合,把动态描绘和静止画面相结合,把暗写敌人凶猛和明写楚军奋勇相结合。试简要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答:开头四句写敌我遭遇,楚军奋勇冲杀的场面,是概括描写;后六句表现楚军兵败,将士奋力搏击,以至于血染沙场的情景,是具体描写。对战斗场面的描写是动态描绘,对战士虽首身分离,仍手握武器,威风凛凛,决不屈服的描写是静态的。明写楚军的奋不顾身,英勇拼杀,血染沙场的惨烈,也反衬了敌军的凶猛。多种手法相结合,使当时的战斗场面如同浮雕般
5、凸现在读者面前。4比较秦风无衣及国殇的句式特点,并说说国殇的句式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答:秦风无衣是四言诗,每句两个节拍,节奏整齐。 国殇是七字一句,每一句中第四字又都用“兮”字。这样的句式,不仅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也使情感的表达显得庄重。三、延伸训练31 诗经采薇是一首描写出征士兵在归途中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最后一章。读后与课文作比较,说说两者在主题思想及表现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答:内容上的不同:国殇再现楚军将士面对强敌英勇拼杀的场景,歌颂楚军将士刚毅勇武、至死不屈的气概,表达了诗人由衷的崇敬与深情的哀悼。 诗经采薇描写出征士兵在归途中回顾同猃狁作战时的艰苦情况,表现了猃狁侵扰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诗人的忧时伤世之情。这里选的最后一章,集中表达了劳于王事, “靡室靡家”的无限亲酸,也透露了终得解甲归家的丝丝慰抚。表现手法上的不同:前者以“赋”为主,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描写,叙赞结合,风格悲壮慷慨。后者则托物起兴,即景抒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借杨柳依依的美景反衬离家出征的伤悲,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雪花纷飞的哀景反衬归来的丝丝喜悦。其诗风格凄婉、深沉。2. 合理运用想像,将课文改写成一篇四五百字的散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