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山东省恒台第一中学 2019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诊断性考试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天人关系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广泛深刻的影响。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 “风雨时” ,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
2、。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 ,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 ,五谷丰登。所谓“风雨时节” ,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具有科学意义。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在反映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种种文化遗存中,如果剥去神秘主义的外壳,可以发现其科学思想的内核。 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
3、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
4、命提供养分。这样的认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 农政全书记载,2人们在塘岸上设置羊圈,每天扫羊粪于塘中,以为草鱼的饲料,而草鱼的排泄物又可以饲养鲢鱼。 广东新语 湖雅等著作也记述了水塘上中下层鱼混养的方式,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对水体的一种立体开发。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总之,我们在总结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时,不应当遗忘有关生态保护的思想和礼俗构成,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成就,而且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借鉴价值。(节选自王子今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意识)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5、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来就十分重视天人关系,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B. 汉代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与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是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C. 古人很早就发现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因而认为山林植被可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D. 东汉初期提出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思想的概念,使得中国古代的劳动者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主要从执政观念、山林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阐述了天人和谐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B. 文章以天人和谐为立论前提,引用
6、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来阐明观点,材料典型,很有说服力。C. 第二段引用晁错、魏相的奏章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旨在阐述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成熟的根源。D. “自粪”及分层混养的生产方式是天人关系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是对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认识的深化。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依赖不强,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的成熟就可能晚些。B. 在我国的各种文化遗存中,科学的生态保护思想意识都包裹着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C. 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保护的不仅是山林,还有山林中鸟兽昆虫,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思想。3D. 当前“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对我国
7、古代生态保护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答案】1. A 2. C 3. B【解析】【1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B 项, “汉代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与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是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错误, “风雨时节” ,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而非“汉魏相提出的顺应阴阳四时的执政主张” ;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的文句,可看作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C 项, “古人很早就发现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因而认为山林植被可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错误,逻辑关系颠倒,
8、原文说“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 。D 项, “东汉初期提出使得中国古代的劳动者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原文是说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经典,而不是“东汉初期” ;“使得”强加因果。故选 A。【2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 项, “旨在阐述我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成熟的根源”错误,晁错、魏相的奏章内容和汉代铜镜铭文内容不是来论证生态保护意识
9、成熟的原因,而是用以阐述天人和谐的观念在朝廷施政方面的影响。故选 C。【3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B 项, “各种文化遗存”有误,范围扩大, “都包裹一层神秘主义的外壳”说法绝对化。故选 B。【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
10、共 3 小题,15 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士兵与猎手戴 涛1944 年冬,中国黑龙江小兴安岭。一个日本士兵端着枪,在冰雪覆盖的山林里穿行,忽然,他弯下腰在雪地上寻找着什么,终于,他又看见了两排漂亮的梅花印,于是他又兴奋地朝前追去今天清晨,当他走出兵营撒尿时,他在雪地里意外地发现了梅花印,他不禁一阵狂喜,因为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曾告诉过他,这梅花印代表着什么。当年他的父亲在南洋做生意时,他的最高理想就是得到留下这梅花印的百兽之王。可最后的结局是,他父亲没有得到这百兽之王,而百兽之王得到了他父亲。此时,他觉得该是实现他父亲遗愿,或者说是替他父亲报仇雪恨的时候了,尽管这是中国的东北虎,
11、根本与南洋的爪哇虎无关。在另外一片树林子里,一个鄂伦春族的年轻猎手也在追赶一只东北虎。鄂伦春人世代以打猎为生,日子过得倒也自在,可自打来了日本人,这森林里的动物好像知道了要大祸临头,一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今天。当他在雪地里发现这排梅花印时,他不知道有多兴奋,这虎皮虎骨虎肉,意味着全家半年的吃用。起风了,风将天上的雪、地上的雪刮得满世界飞舞,除了雪,别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了。而一个日本士兵和一个鄂伦春猎手,还在苦苦地追逐那些神秘莫测的虎爪印。已经是第三天了,饥饿和劳累使得日本士兵眼前的树木开始不断晃动,就像他跟他的部队向中国的老百姓扫射时,那些老百姓也就是这样晃着晃着倒下去的。突然,一种从未有过
12、的恐惧感向他袭来,莫非这些梅花印原本就是中国人设下的陷阱鄂伦春猎手尽管年轻,可除了老虎,几乎小兴安岭所有的野兽都被他的猎枪击中过。打猎对他来说是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可这一次好像不同往常,奔走了三天,他竞一点也无法预料结局将会是怎样。第四天,日本士兵踉踉跄跄,又走出一片树林,突然,眼前的画面让他惊呆了,突然放晴的天空下,阳光照耀着的小兴安岭银装素裹,显得纯净安宁,不远的山顶上,两只色彩斑竭的东北虎在嬉戏,它们相拥在一起,一虎眯着眼,温顺地躺着,而另一虎不停地在它脸上咬着啃着这使日本士兵想起家里两只可爱的波斯猫,可仅仅是一瞬间的犹豫,他又举起了那杆“三八枪”当鄂伦春猎手钻出另一片树林时,他被眼前的
13、场景所震慑仅仅是一瞬间,他听老人们说过,动物里老虎的相亲相爱是最不容易看到的;他还听老人们说,见过老虎亲热的人,会有美丽的爱情。他小心翼翼地放下猎枪5“叭咕” ,一声刺耳的枪响打碎了天地间的宁静,下面那只东北虎的额头上顿时流出殷红的血,在阳光下,这血格外鲜艳,它努力挣扎着站了起来,却又马上倒了下去,它痛苦地在雪地上翻滚,洁白的雪上留下一片鲜红,终于它又站了起来,纵身一跃,跳下山崖。另一只东北虎一声长啸,也跟随着一起跳下崖去。日本士兵被眼前发生的一幕惊呆了,枪摔落在雪地上。鄂伦春猎手呢,当他弄明白刚才发生的一切,便愤怒地从地上捡起猎枪,将枪口指向了日本士兵。也许是听到了声响,日本士兵扭转头来张望
14、。鄂伦春猎手看到了一张稚嫩的脸庞,脸上流露出惊愕和惶惑,似乎还有一丝愧意。鄂伦春猎手无论如何都不能将十五六岁的孩子与凶残的侵略者联系起来,反而想起了自家常犯糊涂的小弟,他的手不自觉地抖动了一下。可仅仅只过了一瞬闻,猎手扣动了扳机“叭咕” ,又是一声刺耳的枪响,小兴安岭树枝上的雪花被震得簌簌下落,几只飞鸟惊惶地掠过阳光下的天空1984 年春,一位跛脚的日本老人从日本的北海道来到中国的小兴安岭,他特地来寻找一位鄂伦春猎手,说是要报恩。(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两排梅花脚印,同时引发了两个猎手的捕猎激情,但两人的动机却不相同,日本士兵是为了实现父亲的
15、遗愿为给父亲报仇雪恨,鄂伦春猎手则为生计着想。B. 日本士兵在饥饿劳累时,看到树木晃动,就像看到被扫射后的中国百姓。这里通过巧妙的比喻,揭露了日本士兵之前的罪恶行径,也表达除他的反省。C. 一只东北虎遭遇枪击后,两只虎先后跳下悬崖。动物以这种悲壮的方式来表达对人类的反抗与蔑视,来保存物种的尊严,这种行为震慑人心。D. 文章以两个主人公的行踪展开了两条自始至终平行的情节线,这两条线既丰富了阅读的内容,也扩展了读者的视角,使读者感受到了双方较量的紧张氛围。5. 小说第三段画线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请分析。6. 小说以若干年后日本士兵来寻鄂伦春猎手报恩为结局,虽是“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并
16、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答案】4. B 5. 交代社会背景:此时鄂伦春人正遭受日本人的侵略与屠杀。情节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交代了鄂伦春猎手追逐东北虎的原因;引起下文,使得鄂伦春猎手坚持了四天的追逐行为有了充分的理由。人物上:交代人物猎手身份,初步展现其勇敢、技艺高超及善良爱家的形象特点;“动物都跑得无影无踪”一句,侧面表现了作为6侵略者的日本士兵的凶残和暴戾。与后文鄂伦春猎手放下猎枪,不猎杀老虎形成对比,突出鄂伦春猎手仁慈善良的特点。 6. 意料之外:猎手己经端起了枪瞄准了日本士兵,并扣动了扳机,按常理,面对这样一个侵略我们国家的敌人,猎手应当毫不犹豫地将他置于
17、死地。但从结尾一段却知道,猎手只是射伤了他的腿,所以说是“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鄂伦春猎手虽是猎手,却不忍杀害两只老虎,可见他有着善良仁慈的内心,这种仁慈使得他在面对一个“人”时更不忍下手,更何况这个“人”那样年轻,就像他自己家的小弟。所以只射伤了他的腿来惩罚他,符合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所以说是“情理之中” 。这个结局传递了仁善感化邪恶、饶恕换来忏悔的博大力量,猎手以德报怨选择原谅日本士兵,日本士兵以德报德 40 年后回来报恩,打动人心,升华主旨。【解析】【4 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B 项
18、, “表达出他的反省”不正确,文中没有依据,属于主观臆断。故选 B。【5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要求分析文中划线的句子的作用,答题时注意从内容和手法的角度分析,从内容注意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的主旨的关系,结构上注意和上下文的关系,句中“鄂伦春人世代以打猎为生,日子过得倒也自在” “可自打来了日本人”交代社会背景, “意味着全家半年的吃用”交代人物爱家的形象特征;“这森林里的动物好像知道了要大祸临头,一下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交代日本士兵的凶残和暴戾。从结构看,承接上文,交代了鄂伦春猎手追逐东北虎的原因;引起下文,使得鄂伦春猎手坚持了四天的追逐行为有了充分的理由;与后文鄂伦春猎手放下
19、猎枪,不猎杀老虎形成对比,突出鄂伦春猎手仁慈善良的特点。【6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结尾的特征的能力,在题干中给出“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特征,答题时根据文章的情节分析哪些出乎意料之外,哪些却在情理之中即可。首先找到“意料之外”的情节, “猎手只是射伤了他的腿” ;然后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文章的主旨分析“情理之中” ,从人物看,鄂伦春猎手虽是猎手,却不忍杀害两只老虎,可见他有着善良仁慈的内心,做出这种选择合乎情理;从主旨看,这个结局传递了仁善感化邪恶、饶7恕换来忏悔的博大力量,升华主旨。【点睛】分析语段的作用要结合语段的内容、手法和位置分析,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
20、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选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明显加快。截至 2017 年末,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 24090 万人,占总人口的 173,其中 65 周岁及
21、以上人口 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 11.4%。据联合国人口署数据,预计到 2025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 2 亿,2050 年将突破 3 亿。相比之如此庞大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护理服务人员等却呈现出了供给不足的格局。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 14 万个,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 2.9 万个。全国各类养老床位合计7302 万张,每千名老年人仅拥有养老床位 316 张。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对 98以上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缺乏养老服务供给及相应的政策筹划与公共投入,全国养老床住供需差距巨大。 ”中国社会
22、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指出,未来需要有效地橇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以应对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摘自经济日报2018 年 2 月 18 日)材料二: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 2016 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 4063 万人,占老年人口 18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美养老机构达 4 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 20。2015 年 11 月,国家卫计委、民政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 2020 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
23、务。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8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 “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7 年 11 月 13 日)材料三:中国人口老年抚养比预测注:加入少年儿童抚养比的总抚养比指标到 2030 年将超过 50。(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材料四:日前,桐乡市乌镇“互联网+”养老模式成功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成为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2014 年,桐乡市乌镇
24、被授予“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同时启动“互联网+”养老服务试点工程。如今,通过三年实践,桐乡乌镇“互联网+”养老服务已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紧急救助、生活照料、专业护理、文体娱乐、配餐就餐、医疗保健等 80 余项集中照料和上门服务。互联网给乌镇老人的生活带来何种变化?89 岁独居老人吴风琴的一天,是乌镇“互联网+”养老生活的缩影。每天早上吃过早饭,拿着印有老人专属二维码的“一卡通” ,吴风琴总会出现在乌镇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二楼的健康管理中心。自助测量血压后,她的测量结果
25、将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中。旁边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免费为老人提供网络医院预约挂号、网上会诊等服务。老人向记者展示了随身携带钥匙扣大小的“SOS 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器”:“这是为了防止我跌倒时身边没人照顾,一旦发生意外情况照料中心会马上接到呼叫器9报警。 ”(摘自浙江日报2017 年 12 月 8 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老龄化速度正在明显加快,要应对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有效调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做到双管齐下。B. 医养结合是一种集医疗、康复、养老等为一体,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模式。C. 到 2030 年,社会总
26、抚养比超 50,意味着创造价值的劳动力压力加大,同时将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D. 乌镇“互联网+”养老模式的成功,根本是得益于它被授予“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也率先展现了互联网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成功运用。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当前我国养老的突出问题是养老床位严重不足,这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矛盾。B. 医养结合是最理想的养老机构模式,势在必行,其中的医就是为了满足那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需求。C. 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医养结合”时间表,表明我国应对老龄发展趋势信心足,目标明确,计划性强。D. 养老问题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在拷问每个家庭的孝道,居家养
27、老仍是家庭首选。9. 请参照吴凤琴老人的事例,概括乌镇“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的具体做法。【答案】7. D 8. C 9. 给老人发放有个人专属二维码的“一卡通” ;为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利用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免费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让老人随身携带定位器,及时传送意外情况。【解析】【7 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根本得益于它被授予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错误,原文只有“2014 年,桐乡市乌镇被授予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 ,同时启动互联网+养老服务
28、试点工程”的信10息。故选 D。【8 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A 项,“当前我国养老的突出问题是养老床位严重不足” ,原文“前社会上的养老服务、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护理服务人员等却呈现出了供给不足的格局” ;B 项, “其中的医就是为了满足那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需求”错误,其中的“医”并非仅仅为了满足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需要;D 项, “拷问孝道” , “首选”皆为无中生有。故选 C。【9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
29、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乌镇“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的具体做法,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拿着印有老人专属二维码的一卡通 ”“自助测量血压后,她的测量结果将及时录入电子档案中。旁边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可免费为老人提供网络医院预约挂号、网上会诊等服务” “老人向记者展示了随身携带钥匙扣大小的SOS 呼叫跌倒与报警定位器 ”概括答题要点。【点睛】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二
30、、古代诗文阅读(43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豆卢毓字道生,少英果,有气节。汉王谅出镇并州,毓以妃 注 兄为王府主簿。从赵仲卿北征突厥,以功授仪同三司。及高祖崩,炀帝即位,征谅入朝。谅纳谘议王頍之谋,发兵作乱。毓苦谏不从,因谓弟懿曰:“吾匹马归朝,自得免祸。此乃身计,非为国也。今且伪从,以思后计。 ”毓兄显州划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帝以为然,许之。贤密遣家人赍敕书至毓所,与之计议。谅出域。将往介州,令毓与总管属朱涛留守。毓谓涛曰:“汉王构逆,败不旋踵。吾岂坐受夷灭,孤负家国邪!
31、当与卿出兵拒之。 ”涛惊曰:“王以大事相付,何得有是语!”因拂衣而去。毓追斩之。时谅司马皇甫诞前以谏谅被囚,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及开府盘石侯宿勤武、车骑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甫文颢等,闭城拒谅。部分未定,有人告谅,谅袭11击之。毓见谅至,绐其众曰:“此贼军也。 ”谅攻城南门,毓时遣稽胡守堞,稽胡不识谅,射之,箭下如雨。谅复至西门,守兵皆并州人,素识谅,即开门纳之。毓遂见害,时年二十八。及谅平,炀帝下诏曰:“褒显名节,有国通规,加等饰终,抑推令典。毓深识大义,不顾姻亲,出于万死,首建奇策。去逆归顺,殉义亡身,追加荣命,宜优恒礼,赠大将军,封正义县公。 ”赐帛二千匹,谥曰愍。子愿师嗣,寻拜仪同三
32、司。大业初,行新令,五等并除。未几,帝复下诏曰:“故大将军、正义愍公毓,临节能固,捐生殉国,成为令典,没世不忘。象贤无坠,德隆必祀,改封雍丘愍侯。 ”(选自隋书 ,有删节)【注】此处的妃指豆卢毓的妹妹,是汉王杨谅的王妃。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A.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B.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C.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诸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D. 毓兄显州刺史贤言于帝曰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
33、乱但逼凶威不能克遂臣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崩,在古代指帝王或王后及诸侯之死,此处是指隋高祖文帝驾崩。B. 敕书指隋炀帝的诏令,敕书中的“敕”指君王诏命、诏令。C. 车骑安成侯元世雅是用官职、封号、姓名称人,是古代称人方式之一。D. 堞,指城上如齿状的矮墙,逢敌人进攻时可用于隐蔽。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豆卢毓守节不渝。他曾苦谏发动叛乱的杨谅,但未获采纳;他假意顺从,转而与杨谅斗争;后城破被杀,以身殉国。B. 豆卢毓遇事果断。他策动朱涛共同出兵抵抗杨谅,失败后当即将其斩杀:并联合多位将领坚壁应
34、战,拒绝杨谅入城。C. 豆卢毓机智应变。他用计骗过守城的士兵,用箭射退攻打南门的杨谅:并安排稽胡积极备战守城,把杨谅逼至西门。12D. 豆卢毓荣显身后。他死后因智谋和大义受到朝廷的封赏,他的儿子因此继承爵位;后来受到皇帝的特诏而不绝奉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王构逆,败不旋踵,吾岂坐受夷灭,孤负家国邪!(2)时谅司马皇甫诞前以谏谅被囚,毓于是出诞,与之协计。【答案】10. D 11. A 12. C 13. (1)汉王杨谅谋划造反,失败是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坐等被杀,辜负国家呢?( “构逆” “旋踵” “夷灭” “孤负” ) (2)当时杨谅的司马皇甫诞以前因为劝谏
35、杨谅被囚禁,豆卢毓在这时放出皇甫诞,和他共同计议。 (“以” “于是” “出” “协议” )【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结合语境理解划线句的意思, “豆卢毓的哥哥显州刺史豆卢贤对隋炀帝说:“我的弟弟豆卢毓向来胸怀忠正的志向和节操,一定不会随从叛乱,只是迫于叛军气焰,不能施展本志。请让我从军,与豆卢毓里应外合,杨谅不足为虑。 ”隋炀帝认为他说得对” 。然后抓句中的专有名词,比如“显州刺史” “臣弟” “毓” “谅”,然后依据虚词“曰” “但” “与”等断句。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
36、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11 题详解】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A 项,诸侯之死不能称之为“崩” 。【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 项“后城破被杀,以身殉国”说法错误,原文是杨谅再来到西门,守门士兵认识杨谅,就打开城门放他进来,豆卢毓于是被杀害。【13 题详解】试题分析:13参考译文豆卢毓字道生,少年时英勇果敢,很有气概节操。汉王杨谅出京镇守并州,豆卢毓凭借王妃的哥
37、哥的身份担任王府主簿。跟从赵仲御向北征讨突厥,因为军功拜任仪同三司。等到高祖隋文帝驾崩,隋炀帝即位,征召杨谅入朝。杨谅采纳谘议王頍的计谋,发动军队叛乱。豆卢毓苦苦劝谏,杨谅没听从,豆卢毓于是对弟弟豆卢懿说:“(如果)我单人匹马回归朝廷,自然能够免除祸患。 (但)这只是为我自己打算,不是为了国家。现在暂且假意顺从,来考虑以后的计策。 ”豆卢毓的哥哥显州刺史豆卢贤对隋炀帝说:“我的弟弟豆卢毓向来胸怀忠正的志向和节操,一定不会随从叛乱,只是迫于叛军气焰,不能施展本志。请让我从军,与豆卢毓里应外合,杨谅不足为虑。 ”隋炀帝认为他说得对,答应了他。豆卢贤秘密派遣家人带着隋炀帝的诏令到了豆卢毓的住所,与豆
38、卢毓计划商议。杨谅出城,将要前往介州,命令豆卢毓和总管部属朱涛留下守城。豆卢毓对朱涛说:“汉王杨谅谋划造反,失败是很快的事情,我们怎么能坐等被杀,辜负国家(家和国)呢?我应当与您一起出兵阻止他。 ”朱涛惊讶地说:“汉王把大事托付给我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呢?”于是气恼而去,豆卢毓追上并杀死了他。当时杨谅的司马皇甫诞以前因为劝谏杨谅被囚禁,豆卢毓在这时放出皇甫诞,和他共同计议,会同开府将军石侯宿勤武、车骑将军安成侯元世雅、原武令皇甫文颢等,关闭城门,拒绝杨谅入城。部署分派尚未完成,有人告知了杨谅,杨谅奔袭攻打豆卢毓。豆卢毓见杨谅的军队来攻打,便欺骗那些士兵说:“这是盗贼的军队。 ”杨谅攻打南门,豆
39、卢毓当时派遣稽胡防守城墙垛口,稽胡不认识杨谅,便放箭射他,射出的箭像雨点一样密集。杨谅再来到西门,守门士兵都是并州人,向来认识杨谅,就打开城门放他进来。豆卢毓于是被杀害,当时二十八岁。等到杨谅叛乱被平定,隋炀帝颁布诏书说:“表彰名节之士,是国家的规矩,存者晋级,死者追赠,法律已有规定。豆卢毓深明大义,不顾姻亲关系,出入于险恶环境,倡建奇谋。脱离叛逆,归顺朝廷,为正义而死,追加光荣名号,应当高于一般规格,可以追赠大将军,封正义县公。 ”赐帛两千匹,谥号为愍。儿子豆卢愿师继嗣,不久拜任仪同三司。大业初年,颁行新法令,废除五等爵位。不久,皇帝又下诏书道:“已故大将军、正义愍公豆卢毓,在关键时刻能坚决
40、守志,舍生为国,成为国家楷模,永远不能忘记。贤德不会绝嗣,德高必获祭祀,改封雍丘愍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 1(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14雪后书北台壁二首(其一) 苏 轼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党衾稠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 ,未随埋没有双尖。【注】熙宁七年(1074),作者由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作此诗。马耳:马耳山,因形似马耳得名。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首联点明时间,从黄昏绵绵淫雨写起,入夜后不知不觉转而为雪。B. 颔联以盐喻雪, “堆”字写出雪落的动态,与第二何中“势转
41、严”照应。C. 第五句描写雪光反射在书斋的帷幔上,明亮而刺眼,作者误以为天将破晓。D. 第六句紧扣标题“雪后” ,写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营造出明净清亮的美妙意境。15. 尾联中“未随埋没有双尖”一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大雪之后,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高耸起,没有被雪覆盖。生动地描摹出了马耳山的形象。诗句表面上在写马耳山,实际上作者是以马耳山自况,含蓄地表达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志向的坚定。【解析】【14 题详解】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
42、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C 项,庭院积雪如盐堆起, “堆”字写出半夜雪之大,落雪之久,写出的是雪落后的状态,而非雪落时的动态。故选 C。【15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诗句的含义的题目,答题时先答出诗句的字面意思,然后结合诗歌的情感分析深层含义, “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作者扫除积雪,登上北台,观赏雪景,只见一片银白世界,唯有马耳山尖尖的双峰高峭兀立,没有为雪所封。原本应首先被雪覆盖的高山顶却“未随埋没” ,可见这双峰如马耳一般陡直,连雪花也无法驻留其上了。结合“作者由杭州通判升任密州知州,作此诗”注释可知这实际
43、上作者是以马耳山自况,含蓄15地表达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志向的坚定。【点睛】分析诗句的含义的题目,是近几年常考的题目,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简要的概括诗歌描绘的重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注释分析分析表达的情感,情感要注意结合整首诗歌分析。(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列小题。居 庸 关谢 榛控海豳燕地,弯弓豪侠儿。秋山牧马处,朔篡用兵时。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注】居庸关,又名蓟门关,是长城最重要的关塞之一,在今北京西北。1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歌首联从大处落笔,从总体上描绘出居庸关所处的地理
44、环境和人文环境。B. 颔联回顾居庸关一带征战不断的历史,每逢秋高马肥,北方部族就会入侵。C. “魏尚”是汉文帝时云中太守。他爱护士卒,治军有方,令匈奴不敢进犯。D. 诗歌在对边塞风光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独特感受及对边防的关切,浑然天成。17. 本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答案】16. B 17. 动静结合:活动的 “云” “鸟” ,静止的“岭” “关” ,愈加显示出“云” “鸟”的活泼灵动, “岭” “关”的高峻挺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描绘居庸关一带气势宏伟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震撼与喜悦之情。用语精当:如“断”形象地刻画出山岭的险峻、高耸, “长”传神地表现出长关的绵延不断。
45、 (另外炼字如“飞” “迟”都可以)【解析】【16 题详解】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 B 项, “颔联回顾居庸关一带征战不断的历史,每逢秋高马肥,北方部族就会入侵”有误,从诗中来看,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颔联是描写居庸关一带的景色,既概括了秦汉以来千年征战史,又反映明代北方边患的严重。故选 B。16【17 题详解】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
46、的意思,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 ,这两句是写景,主要写“岭” “云” “关” “鸟”等,居庸关的山岭阻断了远飞的云彩,连飞鸟想要飞过都需要耗费很长时间;然后分析写景的技巧,如“岭”和“关”都是静止不动的,而“云飞” “鸟度”都是动态的画面,这两句动静结合,从句式角度来看,这两句对仗工整,句式整齐,从用词角度来看, “断”写出居庸关山岭之高耸险峻, “长”写出长关的绵延不断,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来看,所写居庸关之景气势宏伟,流露出诗人对其天然险峻的惊叹;最后要分析表达的效果,先分析写景效果,诗人借助这些方式这体现了居庸关山岭之高峻以及绵延不断,然后分析表情效果,体现出诗人面对天险的震撼与喜悦
47、之情。诗歌写景的方法主要有描写的顺序、多感官描写、色彩的运用、动静、虚实,对比、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等) 、白描与细描、寓情于景等。考生答题的时候一般先理解诗句的意思,圈出所写的景物,然后从这些角度分析。【点睛】此题综合考核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综合赏析诗句,综合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里仁中“_,_”两句指出,几个人在一起,看见德行高的人,就学习他的长处;看
48、见没有德行的人,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胸怀天下,不计个人得失的两句是“_,_” 。(3)古人云:“君子先择而后交。 ”可见古人在交友上的慎重。 陋室铭中体现了陋室主人类似的择友观的两句诗是:“_,_。 ”(4)李白的蜀道难中“_”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_”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5)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_,_” ,运用反证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17(6)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写诗人因病戒酒;自居易琵琶行中, “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答案】 (1). 见贤思齐焉 (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5). 谈笑有鸿儒 (6). 往来无白丁 (7). 连峰去天不盈尺 (8). 飞湍瀑流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