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人口 一、单选题1.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 A. 人口地理分界线 B. 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C. 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 D. 地势第一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2.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 ) A. 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 B.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C. 以长江为界 D. 以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为界3.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A,B 阶段人口增长十分缓慢的原因是( )国家贫穷落后,社会动荡 社会医疗保障条件差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 隐瞒人口的现象普遍 A. B. C. D. (2)C 阶段人口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家实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B. 多子
2、多福的观念仍然支配着人们的生育观C. 经济飞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多 D. 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死亡率降低(3)D 阶段人口增长有所减缓的主要原因是( ) 2A. 人们的生育观念变了,都不愿多生孩子 B.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C. 人口死亡率大大降低 D. 人口死亡率增高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A. 城镇人口增长迅速 B.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 人口分布不均 D. 人口的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协调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 A. 西多东少 B. 西北多东南少 C. 北多南少D. 东多西少6.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 ) A. 秦岭淮河 B.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
3、山C. 黑河腾冲 D.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7.读图回答,我国人口地理界线为A. 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的连线 B. 长江C. 黑龙江的黑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 D. 秦岭淮河一线8.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 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C.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 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9.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但近年来仍每年增加 1000 多万,其主要原因是 ( ) A.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 人口基数大D. 自然条件好310.如图为“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 ) A. 山区人口稠密,平原人
4、口稀疏 B. 内陆人口稠密,沿海人口稀疏C. 农村人口稠密,城市人口稀疏 D. 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2)人口密度小于 10 人/千米 2的省区是( ) A. 台湾 B. 上海 C.西藏 D. 四川11.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 A. 漠河-腾冲 B. 黑河-腾冲 C. 800mm 等降水量线 D.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1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 A.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慢C.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快 D. 人口基数小,人口增长慢13.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 西部多,东部少 B. 西南多,东北少 C. 东部多,
5、西部少D. 西北多,东南少14.我国生育政策三年内从“单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孩”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老龄化 B. 人口负增长 C. 育龄妇女人数少D. 生育观念的改变二、填空题15.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 _ 政策;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实行 _ 政策 16.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的_到云南省_。 17.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4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_年至_年,呈_ (上升或下降)趋势;_年至_年, 呈_趋势;_年至_年, 呈_趋势, _年至_年,又呈_趋势。 18.我国于 2016 年初全面地开放二孩政策,设说明中国的人口已经停
6、止增长了_(判断对错) 19.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是_ 三、综合题2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 500 人/平方千米的省有_、_、_、_。 (2)人口密度最小的直辖市是_。 (3)AB 线东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其主要自然原因是_,社会原因是_。 21.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材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回答问题:全国 广东(粤) 湖南( ) 陕西(陕) 西藏(藏)面积(万平方千米) 960 18.6 21.0 20.5 122人口(万人) ( ) 8462 6440 3605 262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35 455 307 176 ( )(1 我
7、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达到( ) A. 11.95 亿 B. 2.95 亿 C. 13.95亿 D. 14.95 亿(2)湖南省的简称和行政中心是( ) A. 湖、长沙 B. 湘、长沙 C. 鄂、武D. 湘、武汉(3)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为( ) A. 2 人/平方千米 B. 307 人/平方千米 C. 130 人/平方千米D. .20 人/平方千米522.读图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基本呈_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_(说一个原因即可)。 (2)由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可知,我国人口分布_(均匀或不均匀)。以_ _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特别是东南
8、沿海一些省区。目前我国的人口政策是_。 6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 分析 】 我国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解答】我国人口地理分界是以黑河-腾冲一线,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生活,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人口密度小故选项 A 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说出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2.【答案】
9、A 【解析】【 分析 】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人口分布不均,东多西少【解答】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的,此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密度小故选:A【 点评 】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人口分界线,解答时,结合中国人口密度图解答3.【答案】(1)A(2)D(3)B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及人口政策。(1)我国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在 1949 年以前由于我国贫穷落后,社会动荡,再加上社会医疗保障条件差,使得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并延续了很长一段时期。(2)C 阶段开始时间是在 1949 年建国以后,人口增长速度
10、明显加快。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比以前加快,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所以人口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状态,人口增长速度快。(3)D 阶段开始于 1982 年以后,这一时期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净增加人口数量依然很多。故答案为:(1)A;(2)D;(3)B。【点评】本题考点较综合,都是围绕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及产生的原因等问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熟悉我国人口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理解作答。4.【答案】B 【解析】【分析】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
11、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故本题选 B。7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理解解答即可。5.【答案】D 【解析】【分析】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比较简单,结合我国人口分布图有助于解答此题。6.【答案】C 【解析】【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
12、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6%。故选:C。【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我国人口地理界线是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省的腾冲一线为界的,此线以东人
13、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西部自然条件恶劣。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8.【答案】B 【解析】【 分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人口出生率不断上升,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解答】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B【 点评 】 考查我国人口的
14、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9.【答案】C 【解析】【分析】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 4 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C10.【答案】(1)D(2)C 【解析】【分析】(1)读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多,西(北)部少,东(南)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根据题意可知,D 正确,ABC 错误。(2)读图
15、可知,台湾和上海的人口密8度是超过 500 人/平方千米,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人口密度小于 10 人/平方千米,四川省的人口密度为 300500 人/平方千米,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故选:(1)D(2)C【点评】(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
16、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6%。11.【答案】B 【解析】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以黑河-滕冲为地理分界线,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具体表现为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根据题意故选:B12.【答案】A 【解析】【分析】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大力推行
17、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中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依然十分突出。13.【答案】C 【解析】【分析】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故选:C【点评
18、】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是:东多西少,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此题考查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要识图解答。14.【答案】A 【解析】【分析】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3 年 11 月 15 日,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生育政策。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故选:A【点评】中华
19、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考查我国的人口政策,要理解记忆。二、填空题915.【答案】计划生育;鼓励生育 【解析】【分析】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计划生育;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故答案为:计划生育;鼓励生育【点评】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使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20、,协调好人口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为此,要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数量保持在合理的规律16.【答案】黑河;腾冲 【解析】【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6%。故答案为:黑河;腾冲。【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
21、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7.【答案】1952;1965;上升;1965;1980;下降;1980;1987;上升;1987;1999;下降 【解析】【分析】认真读图,根据图中的数字和升降趋势填空即可。读图可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 1952 年至 1965 年,呈上升趋势;1965 年至 1980 年, 呈下降趋势;1980 年至 1987 年, 呈上升趋势,1987 年至 1999 年,又呈下降趋势。故答案为:1952;1965;上升;1965;1980;下降;1980;1987;上升;1987;1999;下降。【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我国人口的相关知识,重在考查学
22、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18.【答案】错误 【解析】【分析】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劳动力减少、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5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其目的就是为应对当前出现的人口问题,逐步调整完善现行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 1000 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答案为:【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23、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19.【答案】黑河腾冲线 【解析】【分析】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此线以东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此线以西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57%,人口只占总人口的 6%故答案为:黑河腾冲线【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
24、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1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三、综合题1020.【答案】(1)河南省;江苏省;山东省;台湾省(2)重庆市(3)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等;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密度超过 500 人/平方千米的省有河南省、江苏省、山东省、台湾省。(2)读图可知,人口密度最小的直辖市是重庆市。(3)读图可知,AB 线东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43%,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 94%,其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25、等;社会原因是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意思相近即可)。故答案为:(1)河南省、江苏省、山东省、台湾省(2)重庆市(3)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等;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点评】该题以人口分布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和人口密度较小的省及人口的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21.【答案】(1)B(2)B(3)A 【解析】【分析】(1)2000 年底,我国总人口为 12.95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2%,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
26、简称“湘”,省会驻长沙市;(3)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262000012200002 人/平方千米。故答案为:(1)B;(2)B;(3)A。【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22.【答案】(1)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2)不均匀;黑河;腾冲;大;计划生育 【解析】【分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也加快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2)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特别是东南沿海一些省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较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经历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中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答案为:(1)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2)不均匀;黑河;腾冲;大;计划生育。【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特点及人口政策,理解答题即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