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目标导航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 “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了解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2分析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3认识明清时期东西方政策的差异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危害。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概况(1)原始社会:土地为氏族公社所有。(2)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3)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 594 年,鲁国按亩收税的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4)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2、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2抑制土地兼并(1)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2(2)原因: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3)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4)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易混易错 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允许买卖;而小农经济下的小农也占有一部分土地,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但很容易被地主兼并,导致破产。二、 “重农抑商”1含义:国家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
3、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4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时首倡。5发展(1)西汉原因: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措施:汉武帝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经济政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2)明清措施: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加征商税。影响:影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思维点拨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但在封建社会后期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
4、1明朝“海禁”(1)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2)表现: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2清代“闭关锁国”(1)原因: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表现: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3)危害3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易混易错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这一政策造成了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外敌作用。图解识记 “重农抑商” “海禁” “闭关锁国”政策的相互关系主题一 古代中
5、国的土地制度1土地制度的变化史料图一 图二史料解读图一“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图二“废井田开阡陌”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之一,说明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问题思考史料反映出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 变化:井田制被废除,土地私有制从法律上得以确认。影响:土地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困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2土地兼并史料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史料解
6、读4由中的“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和中“志在良田”得出土地观念。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结合所学分析此观念的影响。提示 观念:以土地为根本,热衷于买田置地。影响:加剧了土地兼并;资本用于购置田地,不再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主要形式及演变规律(1)特点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2)主要形式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
7、国成立后才被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国有制:包括均田制和屯田制等形式。农民土地所有制:是对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补充。(3)演变规律:官僚、地主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甚至国家的土地,地主土地私有制不断扩大,自耕农和国家所有的土地逐渐减少。主题二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重农抑商史料 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干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实录(雍正)史料解读史料中的“本” “末”体现了政策的名称;中的“多” “少”反映了雍正帝的理由。问题思考史料中雍正的观
8、点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实施此经济政策的理由是什么?提示 政策:“重农抑商” 。理由:工商业使人崇尚奢侈;与农业争夺劳动力。2 “海禁”政策史料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 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5史料解读史料分两层意思。为一层,着眼于消灭反明势力;为一层,体现了朱元璋的“天朝上国”观念,轻视对外交往、贸易。问题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9、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提示 明朝的残余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对抗;倭寇侵扰,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自然经济的影响;统治者(朱元璋)对海外诸国的轻视。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比较项 “重农抑商” 政策 “海禁”政策实施时期战国时期开始实行,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目的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基础,发展地主经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内容 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不同点影响前期对古代农业的发展有利,后来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10、,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内容 压制商品经济的发展相同点 影响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全面认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1实行的原因(1)农业可以提供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又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2)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的安定。(3)从根本上讲,它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2评价6(1)实质:维护封建经济基础,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2)积极作用:在封建社会初期,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11、(3)消极影响:迫使商业资本流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二、阻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因素1市场因素:农民贫困、购买力低;闭关政策很难形成海外市场;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顽固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2资金因素: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地主、商人往往把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3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都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政治因素:专制集权统治和传统纲常礼教阻碍了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1(2017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唐代
12、后期, “远近异法,内外异制,民得自有其田而公卖之,天下纷纷,遂相兼并。 ”这表明当时( )A农业发展迅猛 B曲辕犁推广C井田制恢复 D均田制被破坏【考点】土地制度的演变【题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答案 D解析 材料信息中“远近异法,内外异制”表明原有法令的松弛, “民得自有其田而公卖之”表明均田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取代,故选 D。2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宋代李觏说:“民之大命,谷米也。”这两句话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的( )A闭关锁国政策 B君主专制C重农思想 D重商主义【考点】重农抑商【题点】重农抑商考点综合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民之
13、大命,谷米也”可知其强调的是重视农业,是重农思想的反映,故 C 项正确。73(2017贵州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家黄宗智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 GDP 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其旨在说明( )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B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基础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考点】重农抑商【题点】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答案 D解析 明清时期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材料中“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 ”,说明增长没有造成生产方式的质变,这是由当时的经济方
14、式和经济政策造成的。4(2017海南学业水平测试)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A重商政策 B抑商政策C海禁政策 D锁国政策【考点】重农抑商【题点】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答案 B解析 材料中商人陆二的遭遇表明当时对商业实行重税的政策,抑制其发展,故选 B。5下图为乾隆六十年(1795 年)浙江地方政府颁发的执照,用来管理对日本贸易的中国船。上书:“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 ”材料可
15、以佐证当时( )A政府严格管理海外贸易B仅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8D倭寇勾结沿海居民为患【考点】 “海禁”与“闭关锁国”【题点】 “闭关锁国”政策答案 A解析 根据题目中政府颁发的对日本贸易的执照,可以看出政府严格管理海外贸易,故 A 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
16、事宜书(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在封建社会早期它起到怎样的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政策?(3)两则材料反映的政策产生的相同的不利影响是什么?【考点】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题点】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时综合答案 (1)重农抑商。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海禁”政策。(3)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析 解题时要注意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材料一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注意其在封建社会早期所起作用主要是积极的。材料二体现了“海禁”政策。两种经济政策产生的相同的不利影响是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制了资本主义生产
17、方式的产生与发展,使中国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潮流。基础达标1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井田制趋于瓦解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D土地兼并严重9【考点】土地制度的演变【题点】井田制答案 B解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题干中的诗句体现的是土地所有制从公田到私田的转变,反映的是井田制在春秋时期趋于瓦解,故选 B 项。2北宋时期,国家对私有土地的买卖几乎完全不加限制,仅要求买卖双方到当地官府履行一定的登记手续,以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这一政策( )A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B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C使
18、国家财政收入增加D使雇佣关系得以确立【考点】土地制度的演变【题点】土地兼并答案 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允许土地买卖,这与农产品商品化无关,故 A 错误;土地买卖有利于促进人口流动,故 B 正确;土地买卖是私人之间交易,只能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不致流失,但不能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故 C 错误;雇佣关系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 D 错误。3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 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太湖流域开发较早B统治者“不抑兼并”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D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考点】土地制度的演变【题点】土地兼并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的主旨是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而出现土地
19、高度集中现象的根本原因恰恰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而不是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故 C 项符合题意。4 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10【考点】重农抑商【题点】中国古代的抑商政策答案 D解析 材料反映汉朝时期的商人有专门的户籍,并且还不能拥有田地,否则就会被没收,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商人占有田地,以免影响小农经济的正常发展,故答案选 D 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5(2018南昌高一期中)明清两代,徽商蓬勃崛起, “徽州朝奉”成了徽籍富商和当铺掌柜的专称,徽商挂着
20、官职继续从事商业活动(朝奉本是一种古老的官职,其实并没有实权)。“徽州朝奉”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弃商从政 B徽商追求虚荣C政府厉行抑商 D政府放弃抑商【考点】重农抑商【题点】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徽商挂着官职继续从事商业活动”可知 C 项正确。6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 1 000 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 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 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考点】重农抑商【题点】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答案 A解析 材料反映出盐商家庭比较注
21、重科举取士,说明这些盐商家庭希望通过科举跻身官宦之家,改变社会地位,故 A 正确。7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C明朝实行海禁政策D明朝造船技术落后【考点】 “海禁”与“闭关锁国”【题点】 “海禁”政策11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禁止建造远洋船只,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可知 C 项正确;A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D 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8(2018德州高一检测)“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
22、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也不能随便出游。 ”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考点】 “海禁”与“闭关锁国”【题点】 “海禁”政策答案 D解析 从题干材料“外人也是不自由的” “不能随便出游”可知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故选 D。9清朝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下列表述符合作者思想的是( )A “海禁”政策始于清初B “海禁”期间曾短暂实行对外开放C “海禁”的目的是严禁外国商人到中国经商D “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考点】 “海禁”与“闭关锁国
23、”【题点】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 D解析 “海禁”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指出了“海禁”的弊端,故 D 项正确。10(2018厦门高一检测)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清政府向中国商人发海外渡航证明书(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中国商人经济安全B加强外航海船管理C严格限制中外贸易往来12D打击海上走私活动【考点】 “海禁”与“闭关锁国”【题点】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 C能力提升11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 ,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 。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土地兼并得到认可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
24、农民地位不断降低【考点】土地制度的演变【题点】土地兼并答案 B解析 对土地的占有者的称谓由“豪强”或“兼并之徒”到“田主”表明土地兼并得到认可,故 B 项正确。12史载,汉高祖四年曾颁布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 ,计 120 钱,商人及奴婢加倍;同时禁止有市籍的工商业者买地。这说明汉初( )A注重抑制土地兼并B政府的财政收入匮乏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考点】重农抑商【题点】西汉时期的抑商政策答案 D解析 材料说明汉高祖时期对商人征税加倍,禁止工商业者买地,说明汉初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故 D 项正确。13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
25、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 )A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B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C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D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考点】重农抑商13【题点】重农抑商考点综合答案 D解析 题干中“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说明汉代固守抑商政策,唐代则有所松动,故 D 项正确。14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固守“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基本经济政策,主要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特征B自然经济的特征C对外贸易的需要D手工业发展的要求【考点】重农抑商【题点】重农抑商考点综合答案 B解析 古代中国之所以采取“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是由古代中国自
26、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故选 B 项。15清代海关货税除正税外,还有各种数倍于正额的附加征课。1810 年,一艘由西方进入广州的(一般规模)船,需要交纳的税费包括:正税、付征收人员净费、规银、进口规银、放关规银、拨归慈善用的粮道放关银、海关检查员各种小费等等,总计 3 278.463 两银。清政府的税收政策( )A体现了闭关锁国的政策B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C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D反映了对海关的严格监管控制【考点】重农抑商【题点】重农抑商考点综合答案 A解析 题干中提到海关货税十分繁重,有利于减少外国商品进入中国,从而体现出了闭关锁国政策,故 A 项正确。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人陈亮
27、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14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请回答:(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考点】重农抑商【题点】重农抑商考点综合答案 (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2)黄宗羲:农工商皆本。雍正帝:重农抑商。(3)在坚持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