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7 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单项选择题1有科学家在回忆录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网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 ”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B新中国成立初期科技水平落后基础薄弱C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没有授助D新中国初期的科研经费难以得到落实2下框内是新华社对我国某一项科学技术成果发表的评论。根据评论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一科学技术成果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D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3在谈到“文革”时期科技成就时,一位老工程师回忆到:
2、不管是什么样的研究机构,无论是他们花了多少心血得出的最新成果,只要持一纸介绍信到,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这说明“文革”时期的科研优势是A全国技术力量的无成本合作B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利用C科技文化工作受到广泛尊重2D左倾思潮没有影响科技领域4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亲自挥笔命名为“银河” ,并题诗一首:“亿万星辰汇银河,世人难知有几多。神机妙算巧安排,笑向繁星任高歌。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航天科技步入世界先进行列B中国航天人流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C中国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问世D21 世纪初中国取得的这一科技成果令人倍受鼓舞5 “提倡在
3、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 “二为”方向B三个“面向”C “五讲” “四美”D “双百”方针61956 年 9 月 7 日,王蒙发表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热烈的争论。从 1956 年 12 月起, 文艺学习编辑部先后收到有关稿件 1300 多篇,主要声音是否定王蒙的,但也有支持王蒙的。这种现象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影响B说明“左”倾思想的新动态C说明思想解放促进文化繁荣D说明学术研究受到政治干预71978 年 3 月,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
4、议把“双百”方针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这一法律规定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B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C总结社会主义时期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D建国以来的“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81980 年,中断 17 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 。评选3结果是,记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 21 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 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A “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5、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91949 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在当时,对苏联专家提出疑问或持不同意见者被视为落后者甚至反动者,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A完全脱离中国的实际B存在教条主义的倾向C为“双百”方针的提出奠定基础D背离了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初衷101953 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 ,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学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
6、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A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B政治环境推动高等教育变革C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高等教育变革符合当时经济建设11 “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 ”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2毛泽东、邓小平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毛泽东提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 ”邓小平将该教育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进行
7、了升华,实现了理论和实践4的双重突破。邓小平的“升华”是提出了A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C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方针D “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秦汉至唐宋,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时期科技有所发展,某些领城仍领先于世界,但总体上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明代以后,由于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明清科技发展史中留给我们太多的遭憾,总结其历史教训,就是为了切实重视科学技术,不再重蹈覆辙。 ”刘尚希等明清
8、科技发展:政府作用与历史经验教训材料二 建国初期,初步形成了由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务院各研究单位、地方科研单位、国防科研单位组成的科技体系。1956 年成立国家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国防科技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在国家计划领导下,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航空科技等学科及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诞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后,不断探索新的科技体制,既通过法律、法令形式形成科技政策,也通过党政领导机关或科研管理机构发布科技战略、规划、章程。人才、教育等配套政策不断出台大量科技成果的涌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成为强劲的发展动力。改编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研究(1)根据材料一,
9、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秦汉唐宋与明清时期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以及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发展和转变。5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接受、改革了原国民政府、教会、私立学校和文教机构,接受外国留学生来华,推广使用简化汉字,强调教育与劳动结合,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1978 年以后逐步下放教育管理权,大力发展农村和民族地区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据金铁宽、吴式颖主编中外教育大事年表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
10、,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一、单项选择题1 【答案】B【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网的科研活动开展得很狭窄,只有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进行了比较连续的科研活动”说明此时期我国科技水平极为落后,B 正确;A、C 不是主要原因;D 落实说法错误。2 【答案】C63 【答案】A【解析】 “他们所有的最新成果都会无条件地呈现给你,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这在任何国家都做不到”说明“文革”时期技术合作是无成本合作,A 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利用第三次科技成果,B 错误;C 不符合材料主旨;D 中左倾思想没有提及。4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银河” “神机
11、妙算”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3 年,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 1 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在长沙研制成功,是我国目前运算速度最快、存贮容量最大、功能最强的电子计算机,故 C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航天科技无关,排除 A、B。材料反映的是 1983 年,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 1 亿次以上的计算机,故 D 项错误,排除。5 【答案】D【解析】 “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体现的是“双百”方针,故 D 项正确;“二为”方向指的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故 A 项错误;三个“面向”指的是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
12、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故 B 项错误;“五讲”指的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 ,四美指的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 ,故 C 错误。6 【答案】A【解析】1956 年,毛泽东针对文学和艺术领域建设社会主义特点提出“双百”方针, “主要声音是否定王蒙的,但也有支持王蒙的”符合“百家争鸣”的思想特点,A 正确;此时没有受到左倾思想影响,B 错误;此时尚未进行彻底思想解放,C 错误;D 是文化大革命时期。7 【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将“双百”方针写进宪法,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主要是由于文革期间双百方针遭到破坏,中国的文艺科技事业受到极大的打击,由此可见是吸取了以前的经验7
13、和教训,C 符合题意;1978 年 3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A 不正确;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在 80 年代,B 不正确;D“全面纠正”说法不准确。8 【答案】C【解析】从观众对“百花奖”的热情参与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不能正确地反映题意的要求。9 【答案】B10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1953 年”可以知道,此时是一五计划开始之时,根据材料信息“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可以知道,教育变革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故 D 项正确。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在材料中未体现,故 A 项错误。这些决定
14、的内容与政治环境推动关联不大,故 B 项错误。此决定并不是周恩来自己决定的,故 C 项错误。11 【答案】B【解析】由材料“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可以得出所述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由此可知,B 符合题意;A 是在文革之前;C 是在 1995 年提出的;D 是在 1956 年,在文革之前。12 【答案】B【解析】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实践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故答案为 B 项。A 项是毛泽东在 50 年代提出的教育方针,排除;C
15、项与材料中的“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不符, “面向世界”不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大的实践活动,排除;D 项不是教育思想,排除。13 【答案】 (1)秦汉至唐宋,封建政府大多实行较为开放的政策,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科技发展并长期领先于世界,这一时期出现了四大发明等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果,并传播到8世界各地。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科技工作者更多注重对前代科技的总结,科举制度和理学思想忽视科技,明清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2)特点:确立党对科技政策与发展的领导地位,把科技发展纳入国家计划管理体制;将科技政策纳入法制化建设轨道;侧重于人才政策、教育政策和技术政策的统筹改革。作
16、用:加快了现代科技体制的确立;有利于原子能、计算机等学科和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加快科技改革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有利于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防力量的提高;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14 【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教育不断突破传统模式,向近现代化方向持续转型。论述:晚清时期,伴随列强侵华和西方文化与教育模式的传入,传统科举教育模式受到巨大挑战,洋务运动迈开了教育近代化的第一步;民国时期,政府废除了封建教育体制,科学教育等近代教育大量开办,近代教育加速发展;建国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人民政府改革近代教育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开始;改革开放后,传统教育模式
17、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教育管理与发展模式改革逐步展开,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逐步建立。总之,近代以来中国教育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突破传统,朝近代化方向持续转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示例二 论题:教育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体制与内容受时代影响。论述:为应对统治危机,晚清洋务派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培养军事和技术人才以自强、求富。维新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开馆收徒,讲授西方政治学说,宣传立宪变法。为发展经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科学教育,培养技术工人。新中国建立后,开展扫盲教育、实施读书与劳动结合的教育,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人力支持。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开展素质教育,建立国民教育体系,
18、用人才和科技推动发展。9综上,教育受时代的影响,其体制和内容与国家、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相关。(其他可供参考的论题角度:中国近现代教育比较关注道德教育(教化育人) ;教育现代化要注重办学形式多样性;社会转型推动了教育近现代化转型;中国教育对外来文化经历了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教育现代化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教育现代化推动社会现代化;注重文化普及与国民素质提升;教育应注重均衡化发展,等等)【名师点晴】开放性试题,难度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阅读设问,明确题目要求,一定要紧扣关键词,第二步阅读史料,紧扣设问的基础上,提炼有用的信息,归纳观点,第三步联系所学知识,对自己提炼的观点,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论证,特别要注意的是史论结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