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128.50KB ,
资源ID:112671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267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explodesoak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doc

1、1第一单元 检测试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编者选题表题号知识点易 中 难发达的古代农业 1、2、3 4、5、6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7、8 9古代商业的发展 10、11、15 12、13、14古代的经济政策 17 16、18、19、20综合 21 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时期 整地工具 中耕工具夏朝 耒、锛、铲、斧 锄、博商朝 耒、锛、铲、锸、斧、析 铲、博西周 耒、锛、铲、锸、斧、析、援 铲、罅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

2、理经验比较丰富解析:C 分析表格可知,商朝与夏朝相比、西周与商朝相比,整地工具和中耕工具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种类增多,功能也越来越细化,故 C 项正确。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耒” “析”等农具表明当时仍使用木制农具,B 项错误;表格中不涉及农业管理信息,D 项错误。2.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g)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 ”此农具的发明( )A.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B.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D.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筒车,而农业基本模式是小农经济,A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错误;筒车属于灌溉工具,推动了水田农

3、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灌溉工具不能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故C 项错误;筒车只是灌溉工具,不能说明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故 D 项错误。3.下表是雍正、乾隆年间人均土地占有量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 人口(人) 人均土地(亩/人)雍正十二年(公元 1734 年) 27 355 462 32.54乾隆十八年(公元 1753 年) 102 750 000 6.89乾隆三十一年(公元 1766 年) 208 095 796 3.56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耕地面积逐步减少C.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D.重农抑商的重要性解析:A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自公元 1734 年至公元 1766 年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明显

4、减少,因此有必要提高粮食产量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是人均土地面积减少,不是耕地面积,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人均土地减少主要是因为人口增长,不是土地兼并,故 C 项错2误;材料中表现的是人地矛盾,不涉及抑商,故 D 项错误。4.魏国李悝曾对当时的粮食产量估计说,一亩地(约当今三分之一亩)在平常年景,可以产粟一石半平常年景一家种地百亩所产粮食,够全家一年半食用。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A 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

5、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 A 项正确。农业的发展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B 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促进农业的发展,C 项因果倒置;土地兼并是大土地所有制形成的主要途径,农业发展,小农经济形成无法阻止土地兼并,D 项排除。5.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解析:C 材料反映出两晋南朝时期农作物的种植,不能据此推断当时的赋税和社会状况,故A 项错误;由农业不能推断当

6、时的商业与城市发展状况,故 B 项错误;由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可以推断当时农业多种经营,江南开发加速,故 C 项正确;由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不能推断当时的经济重心与租佃关系发展状况,故 D 项错误。6.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时期亩产量 79.41 斤,西汉初年 93.68 斤,汉武帝时期117.11 斤,1938 年 115 斤,1949 年 130 斤。 ”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 )A.脆弱性 B.停滞性 C.封闭性 D.先进性解析:B 材料未涉及农业发展的脆弱性,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战国到 1949 年粮食产量增长缓慢,可知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具有停滞性,故 B 项正

7、确;封闭性指的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材料并未体现,故 C 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小农经济的先进性,故 D 项错误。7.三辅黄图未央宫:“织室,在未央宫,又有东西织室,织作文绣郊庙之服。 ”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 ”这两段文献材料中涉及的都是( )A.民营手工业 B.官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 D.工场手工业解析:B 东西织室是西汉时在都城长安设立的服务于皇室的工场,只为帝王、贵族服务,属于官营手工业,故选 B 项。8.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

8、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解析:B 根据题干提及均田制下“交纳绢二丈、帛三两或布二丈五尺”,“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可知此规定促进家庭纺织业发展,有利于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 项正确。商品经济注重商品的流通,材料中绢、帛、布等均不进入市场,A 项排除。题干强调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与民营、官营手工业无关,排除 C、D 两项。9.明、清时,周村成为全国瞩目的丝绸生产中心,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3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由此可见周村丝

9、织业生产的特点是( )A.丝绸生产技艺高超且物美价廉B.官府对手工业的管理日益严格C.种植业发展推动纺织业的进步D.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解析:D 根据材料中“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专业手工作坊几百家”等信息可以看出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反映出专业手工业作坊生产分工细致,D 项正确。10.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交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解

10、析:A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国家逐渐由分裂走向统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各诸侯国君重视商业的发展,其原因是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故 A 项正确。11.某同学搜集到唐朝晚期的二则史料,一则是关于唐文宗禁止京城夜市的诏令,另一则史料中有“锦江(成都)夜市连三鼓(三更)”的记载。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A.市的管理落后于新形势 B.南方夜市比北方发达C.市已经突破时空的限制 D.夜市已经与早市相连解析:A 根据题干中唐朝晚期一方面明文禁止京城夜市,而另一方面成都夜市繁荣,说明市的管理落后于新形势,故 A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南北方的夜市的比较,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市冲破时空的

11、限制是在宋代,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出现早市,故 D 项错误。12.明洪武八年,广东南雄商人载货入京货卖,“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致使货物很长时间不能卖出。 “商人讼于官”,朱元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这表明当时( )A.长途贩运受到严格的管制B.官府放松了对商业的控制C.朝廷约束勒索商人的行为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解析:C 长途贩运受到严格的管制,与材料“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关吏留而税之”说明官府依旧对商业进行有效控制,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 ”可知,官吏对商人的盘剥受到

12、皇帝的惩罚,故 C 项正确;根据材料“关吏留而税之”,结合所学,可知商人的地位依旧较低,故 D 项错误。13.清明上河图中,多家店铺门前悬挂着形制不一的栀子灯,还有一些店铺前出现了长条形招牌灯箱。这些栀子灯和灯箱既装饰了店铺,又起到了广告作用。这反映出( )A.北宋时期开始出现广告B.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D.北宋时期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异常发达解析:B 从材料中无法判断广告是否从北宋时期开始,故 A 项错误;夜市在宋朝常态化,灯箱广告的形式适应了晚上的商业活动,故 B 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北宋广告的形式,未涉及商业竞争问题,故 C 项错误;灯箱广告反映灯箱功能多样化,

13、与家庭手工业发展状况无关,故 D 项错误。414.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 15 亩,元代降至 4 亩,明万历年间为 2.2 亩,清康熙年间为 1.5 亩。尽管明清时期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很多徽州村落却走向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手工业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成为交通枢纽解析:B 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徽州村落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走向 鼎盛。15.有学者对明清商帮作了如下评价:(他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他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

14、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解析:D 明清时期的商帮,以商业致富。资本主要产生于流通领域,是一种商业资本,受封建制度的束缚,这种商业资本没有转入生产领域,因而在以后的发展中缺少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近代随着西方工业资本的入侵,晋商和徽商都走向了衰落。16.所谓“民自有经界(地界),而无烦上之区分”,即便是在国家注重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实行清查的情况下,“逃田” “诡寄” “飞洒” “移丘” “换段”之类的现象依然层出不穷。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国古代( )A.土

15、地占有权的频繁变动 B.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土地隐占推动土地兼并解析:B “逃田”是指田主逃跑而收不到赋税的土地,“诡寄”是将自己的田地伪报在他人名下,借以逃避赋税的一种方法;“飞洒”特指明清地主勾结官府,将田地赋税化整为零,分洒到其他农户的田地上,以逃避赋税的一种手段;“移丘” “换段”指改动地段的区划来谋取私利。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土地占有关系日渐模糊。17.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 。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 。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B.重义轻利的

16、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解析:C “无尖不成商”是对商人做生意的诚信的正面论述,而“无奸不成商”是对商人贬低,该变化反映了商人地位低下,故 C 项正确。18.宋代时“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仅盐商子弟考取进士者就有 180 余人,成为举人者有 340 余人。这一现象说明( )A.四民等级观念在宋代以后趋于消失B.抑商政策在宋明时期出现一定松动C.“贱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会地位D.古代在科举领域不存在抑商的现象解析:B 根据题意,工商业阶层在宋代、明代也可参加科举考试,说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17、,故 B 项正确。A、D 两项与史实不符,C 项与题意相悖,故均排除。19.如图为清俗纪闻描绘的乾隆六十年(1795 年)官府颁发的执照,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外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图中省略的部分文云:“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5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 ”图文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 )A.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海B.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D.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解析:D 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倭寇侵扰,与材料中“乾隆六十年”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浙江地方政府对外贸易的有关情况,与广州开放无关,B 项错误;材料中“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

18、违禁(物)一并治罪”表明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而非限制外国商人,C项错误,D 项正确。20.乾隆帝时规定福建省牯仔头(一种适宜航海的大船),桅高篷大,利于走风,未便任其置造,以致偷漏,永行禁止,以重海防。这说明当时( )A.中外贸易日益走向萎缩B.中国远洋航海技术严重落后C.正式确立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商人无法开拓海外市场解析:D 材料没有说到中外贸易的情况,故 A 项错误;材料仅对一种船限制,没有远洋航海技术的信息,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政府政策的内容,故 C 项错误;材料表明政府对适宜航海的大船,采取“未便任其置造” “永行禁止”的政策,由此可判断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19、 小题,其中 21 题 18 分,22 题 22 分,共 40 分)21.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时间 史料 出处 类别文帝三年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汉书文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元狩三年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 史记平准书生产和消费并贷本始四年 遣使者赈贷困乏 汉书宣帝纪 生产性借贷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年份 地区 事由 贷放措施 赈贷物康熙三年浙江海宁刮飓风、修海塘 动款 货币康熙五年 广东 旱灾 动支通省积谷散赈 谷物康熙十年 淮扬 民饥 截留漕粮 6

20、万担,开仓米 4 万担 粮米6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有关内容整理材料二 对于小农而言,过贫则造反,过富则独立,只有不贫不富的状态最有利于国家对小农的控制。中国长期以来国家政权与农村社会都依赖于增长缓慢的农业剩余,农民依赖于这种剩余而生存,国家依赖于这种剩余而运作,因此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长久存在。正因如此,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大都有赈贷之举,其主要原因是维持小农的不贫不富的生存状态,以防崩断国家与小农间的微弱均衡 关系。张杰农户、国家与中国农贷制度:一个长期视角(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国家农贷的主要特征。(6 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家实施农贷的目的。国家农贷能保

21、持小农“不贫不富”的状态不被打破吗?为什么?(12 分)解析:第(1)问,从“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表格的“类别”中,可以归结出贷款的共同特点是生产和消费并重;从“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表格的“赈贷物”一栏可以概括出“以实物农贷为主”的特点;从“事由”一栏信息可以归纳出带有赈灾救济性质。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表格中的史料信息与材料二中事由信息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先结合所学回答出观点,再从封建国家收入来源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理由。答案:(1)特征:生产性农贷和消费性农贷并重;实物农贷为主要形式(农贷形式包括实物与资金,但以实物为主);农贷带有赈灾救济性质。(6 分

22、)(2)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调节贫富差距;扩大国家经济来源;赈灾救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和巩固统治。(答出其中 3 点即可)(6 分)判断:不能。(2 分)理由:封建国家政权的维持必须依赖于对农民的盘剥和掠夺;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必将导致贫富分化。(4 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 170 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二 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

23、官还主外无多。(南宋)华岳田家其三材料三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材料四 史学家戴逸指出:“18 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6 分)(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4 分)(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4 分)(4)“18 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

24、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8 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 170 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 “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等信息来分析。第(2)问,注意审清题目要求是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对材料“老妇攀机女掷梭”的理解主要概括为手7工业在家庭中进行。第(3)问,“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反映出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 ”反映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第(4)问,属于开放性题目。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说明理由,注意角度是“经济

25、史” 。同意主要从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等角度说明;不同意主要从农耕文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等角度说明。答案:(1)表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服务设施完备;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6 分)(如答“商户多、商品种类多”酌情给分)(2)特点:手工业在家庭中进行。(4 分)(如答“手工业与农业结合或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得 2 分;“男耕女织” “赋税沉重”,得 1 分)(3)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 分)(4)观点:同意。(2 分)理由: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6 分)观点:不同意。(2 分)理由: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6 分)(只回答观点,不说明理由的不给分。如从西方角度说明理由,同样给分;其他理由只要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