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三节 城市化课时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面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图,图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是( )A. B. C. D.解析:D 结合世界城市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情况可知: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远大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乡村人口大于城市人口,发达国家则相反。所以,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代表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代表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 23 题:2.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 )大城市化 郊区城市
2、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A. B. C. D.3.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交通通达性差 地价昂贵 污染严重 远离商业中心A. B. C. D.解析:2.C 3.B 第 2题,目前我国大城市发展较快,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郊区人口密度不断增大,说明郊区城市化不断发展。第 3题,阶段中,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心出现地价高、污染严重等城市化问题,使一些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读“城市化的模式图”,回答 45 题:4.城市化模式图所代表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前 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 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A. B. C. D. 5.这种
3、城市化模式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城市地价不断上涨 城市环境状况不断恶化 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2 -A. B. C. D. 解析:4.C 5.D 第 4题,读图,图示城市化模式所代表时空状况,表示市中心已经分散出部分职能,建立了卫星城市。主要发生在“二战”以后的发达国家,故正确。第 5题,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包括推力(城市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地价上涨等)和拉力(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等)两方面。下图为亚洲四国家城市化趋势图。读图,回答 67 题:6.四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是( )A.起步晚,水平低 B.起步早,水平高C.起步晚,水平高 D.起步早,水平低7.1
4、9902000 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C.马来西亚 D.印度尼西亚解析:6.A 7.D 第 6题,图中四国城市化起步时间在 1950年,2000 年城市化水平约在 27%37%,因此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第 7题,19902000 年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是在这一时期曲线最陡的,读图可以看出为印度尼西亚。“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读图,回答 89 题:8.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
5、价,错误的是( )A.绿化带能起到消烟除尘的作用B.绿化带面积大,不易发生城市内涝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D.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 )调节地表径流 调节水汽输送 增加大气降水 增加下渗A. B. C. D.解析:8.D 9.B 第 8题,读题中材料可知,图中下凹式绿化带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调蓄降水,从而使城市不易发生内涝。第 9题,图中绿化带下雨时可吸收水并蓄存水,增加地表水下渗,故正确;需要时再将水释放利用,有调蓄降水、- 3 -调节地表径流的作用,故正确
6、。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表是我国新旧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对比。据此回答 1011题:新旧城市标准对比旧城市标准(城区非农业人口)新城市标准(城区常住人口)超大城市 1 0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 100万人口以上 500万1 000 万型大城市 300万500 万型大城市 50万100 万 100万300 万中等城市 20万50 万 50万100 万型小城市 20万50 万型小城市 20万人口以下 20万人口以下10.下列关于城市新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B.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C.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D.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
7、越高11.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中心区人口外迁,城市等级下降B.城市用地紧张,人居环境变差C.经济发展加快,劳动力短缺D.逆城市化严重,城市服务范围缩小解析:10.D 11.B 第 10题,由材料可知,新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标准,城区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的等级越高。第 11题,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城市的人居环境开始恶化,这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故 B项正确。中心区人口外迁一般迁往人居环境相对较好的近邻、远郊,仍属于城区范围内,城市常住人口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因此不会造成城市等级下降,故 A项错误。大城市经济发展加快,会有更多的劳动力涌向城市
8、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故 C项错误。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但逆城市化现象会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故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46分)12.如图为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0 分)(1)这一问题被称为城市“ ”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6 分) (2)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4 分)(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C.完善排水系统 D.多建高楼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出,市中心温度高于郊区,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 4 -原因主要在于人为热的排放。第(2)题,城市绿地能调节气候,所以可以通过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来缓解城市“
9、热岛”效应。答案: (1)热岛 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直接温暖了大气( 6分)(2)A(4分)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 分)(1)A、B 两图反映城市化过程,分析两图的差异。(12 分)(2)A类国家高、中收入者由商业中心迁往郊区,试分析原因。(6 分)(3)若大气降水是 100%。以前渗入地下和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 50%、10%。随着B类国家城市化的进程,现在渗入地下和地表径流分别占降水的 32%、43%。试分析上述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18 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 图高、中收入者向城外迁移,应为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过程;
10、B 图中农民向市中心区迁移,应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第(2)题,A 类国家郊区城市化主要是由市中心的环境、地价等因素造成的。第(3)题,由图中数据可知,由于城市地面硬化,使地表径流的比例增加,产生一系列的问题。答案:(1)A 图反映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过程。由于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及周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出现了人口向城市外围方向流动的现象;B 图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过程,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12 分)(2)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6 分)(3)河道发生洪水的频率会增加;城市河流中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含量会增加,水质恶化;城市河流洪峰径流量会增长,峰值
11、出现时间会提前;城市地表水分的蒸发、蒸腾数量会相应减少。(18 分)三、挑战题(共 10分)14.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材料一 我国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和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表。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单位:个)城市1 000万以上人口城市1978年19302010年6586- 5 -500万1 000 万人口城市300万500 万人口城市100万300 万人口城市50万100 万人口城市50万以下人口城市建制镇2225351292 173102110313838019 410注:2010 年
12、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材料二 我国城镇化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建设缺乏特色。(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从 1978年到 2010年的变化特点。(6分)(2)结合材料二,列举我国有哪些“城市病”?(4 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图例和注记提示,从城镇人口数量、城镇化率和世界城镇化率的比较,城市(镇)数量和规模等方面总结变化特点。第(2)题,城市病主要包括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居住问题、就业问题和治安问题等方面。答案: (1)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1996 年以后城市化上升速度快;城市(镇)数量不断增多,以中小城市(镇)为主。(任答其中 3点即可)(6 分)(2)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增大等。(4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