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给巴特勒的信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运用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2、进行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培养。3、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的渗透。教学重点理解本文以圆明园的神奇壮丽,衬托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丑恶行径的手法。教学难点体会这封信中所流露的爱憎分明的感情。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北京的西郊,曾有一处规模浩大,金壁辉煌的清代皇家园林,它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130 多年前,一伙强盗闯入圆明园,他们大肆洗劫之后,为了掩盖其罪行,一把火烧毁了这座名园。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沉思在断壁残垣的遗迹旁,心中总是忘不了那一把罪恶之火。这节课我们
2、就来学习雨果先生对这次掠夺的看法。二、作者背景1、作者介绍:雨果(18021885),法国著名作家。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 九三年 。2、历史背景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两国不满足在华的既得利益,于 1857 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9 月,于天津登陆的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城。10 月 6 日英法联军冲人圆明园,洗劫并焚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接着,英法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在此条约中,将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三、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全文,谈谈作者对英法远征中国之行是褒是贬,为什么?名为赞誉,实为贬斥。因为英法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
3、2、雨果在信中是怎样评价被焚毁的圆明园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 ”“是属于人类的”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是圆明园” “是东方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这是某种令人惊诧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 ”反映作者对圆明园这一世界奇迹的无比热爱,对人类文明的热爱。23、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朗读文章第三段,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先从用词、句式、修辞手法等方面加以探究,再仔细品读。)4、学生讨论回答:作者在信中是怎样贬斥英法联军的,表现作者怎样的态度和感情?“这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4、。 ”“从前对巴特农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 ,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 ”“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痛斥英法两个强盗、窃贼对圆明园大肆劫掠放火焚毁的罪行,指出这些所谓文明人其实是最野蛮的,对他们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人类文明的罪恶提出了强烈控诉。5、这封信先极力描绘圆明园的神奇壮丽,然后才写侵略者对其焚烧洗劫,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好处?越是写圆明园的美,就越突出侵略者毁灭人类文明的丑恶行径,可恨之至,这就是以“美”衬托“丑”的手法。四、课堂小结雨果站在世界文明的高度,大义凛然,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年后写下了本文,倾情讴歌圆明园在人类文明史上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严厉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野蛮行。信中运用反语明确表达对英法联军的憎恨,愤怒谴责了他们放火焚烧圆明园的罪行。文章义正词严、爱憎分明,是书信,也是一篇酣畅淋漓的檄文。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