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布置理想的家居1 教学目标(一)显性目标: 能大体布置家居平面图,在作业中知道房间平面尺度与家具一般尺度的概念;理解房间使用功能与美化的正确关系。 (二)隐性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养成对身边事物敏锐的观察态度以及认真细致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2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发了学生对身边熟悉事物中所包含的美感产生兴趣并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生活品味。本课的教学设计从营造家庭环境出发,将学生引导到“居室美化”这一新的知识领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可以预计,在此次作业中,学生们可以各展才华,充分发挥个性化设计的创造能力。3
2、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居室布置的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设计中的功能意识、创新意识、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4 教学过程4.1 一课时4.1.1 教学活动活动 1【导入】导入新课教师评述:在上新课之前,先让我们伴随着音乐欣赏一些宜人的家居设计。 教师活动:播放轻松愉悦的音乐,同时显示家庭室内的图片。 教师提问:同学们,从我们刚才所看到的家居图片中,给你产生哪些联想?或者说,这些图片给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温暖、舒适、温馨、休息、放松等。 陈述导入:人人都希望将自己的家庭布置得温馨舒适,那么怎样才能 布置一个理想的家庭环境呢?这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 布置理想的家居。活动 2【
3、讲授】讲授新课1.引入探究:同学们,想一想,一个充满生活气息、温暖亲切的家庭环境靠什么来营造? 学生回答:家具、墙面、地面、天花板、窗帘、灯光、绿化、室内陈设或各种装饰。2.在室内平面图中, 同学们能不能找到家庭通常是由哪些空间组成?每个空间是如何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1)引导学生观察家庭平面图,从图中认识到家庭通常由客厅、餐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阳台组成。(2)在认识空间组成的同时,师生共同完成对家庭中每个空间的功能介绍。 3.设问:我们知道,每个房间的不同功能可以满足人们对居住的各种需求。但是,当我们在布置一个家庭环境时,是不是仅仅满足于功能? 结论:不是,还应该在满足功能的
4、同时,进一步使家庭环境更具有艺术性。所以,家居设计的目标:功能与美的协调统一。 4.深入探究:为了实现家居设计这一目标,在布置家庭环境时,还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探究结论:(1)整体布局,按照实际功能划分区域,满足学习、生活、运动、娱乐的需要。(动静分区) (2)家具的摆放、选择与实际功能相符,不能拥堵。 a.什么样的空间用什么样的家具; b.空间大小与家具要统一; c.要考虑室内线条的美感,或整体划一、或错落有致。 (3)恰当的色彩搭配,色彩明快和谐而富于变化。 (4)具有一定的艺术风格,能体现自己的审美感受。 a.中国古典风格 b.欧洲古典风格 c.自然田园风格 d.现代简约风格 根据(4)
5、提问:你喜欢哪一种艺术风格?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不同艺术风格的家居环境体现2了房屋主人不同的文化品味和审美取向。活动 3【活动】设计步骤5.如果让同学们将头脑中设计好的家居布置图以图纸的形式画出来, 应如何绘制? 设计步骤:(1)确定比例关系,画出平面图; (2)定出门窗的位置; (3)按照相应的比例画出各种家具的外形; (4)根据平面图,画出立面图。 6.引导学生看课本:教材中的平面图有哪几种表达方法?每种表达方法都有哪些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设计图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手绘的形式,也可通过手工制作的方法。 (1)单色线条绘制的方法:准确、清晰。 (2)彩色填涂绘制的方法
6、:直观、鲜明。(3)纸片拼摆的方法:可变换家具摆放的位置。 (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欣赏中掌握方法。) 7.拓展:现代家居空间一般都有主题墙,比如:客厅沙发后的墙面或电视机后的背景墙。通常在客厅,也有在餐厅或卧室出现的,它是家居设计的点睛之笔。活动 4【作业】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 1.在户型平面图中布置理想的家居。(附图) 2.设计自己家庭某个房间的主题墙。 (五)作业要求: 1.以上 2 题任选一题; 2.在设计中体现功能与美的协调统一,充分发挥自己的设计水平; 3.纸张大小为 16 开,表现方法不限,制作工具不限。(六)巡视指导: 1.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掌握全班作业的整体情况; 2.对作业完成有困能的同学予以恰当的指导; (七)展示与交流: 1.自评 2.师评 3.互评 (在作业完成后,评出“最佳创意效果图” 、 “最佳制作效果图” 、 “最佳进步效果图” 。以此关注每个学生,促进共同发展。) (八)课堂小结: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布置一个理想的家居环境。通过这次作业使我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家居设计的布置方案,这对于我们以后布置其它室内空间都大有帮助。活动 5【测试】课后评价(一)是否在课前认真预习;(二)是否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 (三)能否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作业中; (四)作业中能否发挥自己独到的想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