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682KB ,
资源ID:113352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335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易错排查练易错排查练学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易错排查练易错排查练学案新人教版.doc

1、- 1 -易错排查练 (第二章)(建议用时:40 分钟)易错点 1 外力作用类型及特点的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对外力作用类型判断不准。一句箴言一般情况下,判断外力作用类型时,应先分析地貌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确定外力作用的大方向(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等)再分析地貌景观的特点,从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五种外力作用形式中确定主要类型。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 12 题。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A石笋 B冰斗C

2、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1B 2.C 第 1 题,砾石滩主要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故排除 A、C 两项。入海口由于流速慢,因此主要沉积的是细小的泥沙,故 D 项错误。在河流的凸岸,砾石容易沉积形成砾石滩,故 B 项正确。第 2 题,砾石变圆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石笋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冰斗是冰川对地面的刨蚀形成的,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花岗岩风化球是由于风化作用形成的,即备选项中风蚀蘑菇和砾石变圆均受侵蚀作用,故 C 项正确。易错点 2 地质过程的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对地表山地地貌的形成过程理解不透。一句箴言首先应明确任何一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把握住山

3、地的形成是以地壳抬升为主,外力侵蚀作用为辅形成的;再结合山地的构成岩石的形成特点去分析即可。- 2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3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C 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

4、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 项正确。易错点 3 常见天气系统类型及其天气特点的判断错误原因不清楚低压槽与锋面的关系,导致对锋面类型判断不准。一句箴言锋面只存在于低压槽部,不论低压中心是位于南半球还是位于北半球,低压中心西侧的低压槽都是冷锋,东侧的低压槽都是暖锋,降水区域主要在冷锋锋后和暖锋锋前,即都位于冷气团一侧。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下图中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一低压中心的两条槽线。读图,完成 45 题。 【导学号:92040041】4用上述谚语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最适用的一处是( )A BC D5受

5、之间槽线影响,处将可能出现( )A晴暖天气 B台风C寒潮 D连绵阴雨- 3 -4B 5.D 第 4 题,根据所学天气知识,从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获取信息:锋面过境前吹南风,过境后吹北风,说明描述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图示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处即将受到冷锋的影响。第 5 题,之间槽线应为暖锋,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而处位于暖锋锋前,受暖锋影响,将出现连续性阴雨天气。易错点 4 热力环流中不同高度气压变化的分析错误原因对气压的高低与等压面的弯曲关系理解不清。一句箴言同一高度,等压面向上凸的为高压区,等压面向下凹的为低压区。(2018福建五校联考)下图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

6、形成),读图,回答68 题。6与 M 地相比,N 地( )A气温高、气压低B气温低、气压高C气温高、气压高D气温低、气压低7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 M、N 两地间的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C西南风 D东北风8M、N 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两地都多云雨天气B两地都多晴朗天气CM 地多有阴雨天气DN 地多有阴雨天气6B 7.A 8.C 第 6 题,图中 M 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则 N 处气压较 M 地高;根据题意,图中气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故近地面 M 地是由于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则 M 地的气温高于 N 地。第 7 题,水平方向的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故

7、水平方向的气流由 N 地流向 M 地,向右偏转为东南风。第 8 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 M 地垂直方向的气流上升,N 地气流下沉;气流上升,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出现阴雨天气;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易错点 5 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的判断- 4 -错误原因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理解不透。一句箴言在水循环过程中,气候主要是通过影响蒸发和降水两个环节来影响水循环。一般情况下冬季的蒸发量较夏季要小,而降水量的大小及季节的变化则要看区域气候的降水特点;冬雨型的气候区,冬季时降水环节增强;夏雨型的气候区,夏季时降水环节增强。(2018天津南开中学测试)下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

8、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会进入大气。读图回答 910 题。9据图(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相同C绿水主要指地表和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绿水10绿水(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9A 10.C 第 9 题,读图判断,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都是大气降水,A 对。蓝水主要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降水下渗、蒸发、蒸腾的水,蓝水数量比绿水数量大,B、C 错。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径流,即蓝水,D 错。选 A。第 10 题,读图,绿水以降水形式间接参

9、与地表形态的塑造,A 错。绿水是下渗、蒸发、蒸腾的水,对陆地内循环影响明显,对海陆间循环产生影响小,B 错。绿水最终会成为大气的一部分,能够吸收地面辐射, 具有保温作用,C 对。绿水进入大气,达到条件形成降水,对干旱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D错。选 C。- 5 -易错点 6 洋流分布规律的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对海域水温的空间分布变化特点理解不清。一句箴言关键是应先勾画出海水等温线,然后分析海水等温线的高低排列及弯曲状况,把握住洋流流向,并结合水温分布确定海域,联想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出该海域洋流分布的特征,并进行相关分析。(2018武昌高三调研)读某海域水温分布图,回答 1112 题。某海域夏季的表

10、层海水温度(C)分布图11该海域可能位于( )A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B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C南半球大洋东岸附近D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12下列不符合该海域的说法是( )A长期是鱼群密集的场所B海雾出现频繁C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D夏秋气旋活动频繁11A 12.C 第 11 题,由等温线数值北低南高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该海域夏季表层水温最高不超过 20 ,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同时北部等温线大致由低温区凸向高温区,说明此地有寒流自北向南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中,寒流应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第 12 题,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不会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该海域为寒暖流交汇的地区,所以易形成渔场;寒流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容易使沿途水汽凝结形成雾;该海域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夏秋季节气旋活动频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