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606KB ,
资源ID:113354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335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eastlab11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1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doc

1、- 1 -第 1 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对应学生用书第 143 页)识记基础梳理1环境问题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环境问题类型盲 区 扫 描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也往往引发生态破坏。理解要点突破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2 -2不同类型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及表现运用考向通关(2018福建莆田一中月考)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单

2、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常用下列指数反映景观格局特点: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斑块形状指数(LSI,斑块形状越偏离正方形时值越大)。据此回答 12 题。广东省 19732013 年红树林景观指数变化表指数年份 NP斑块数量PD斑块密度LPI面积指数LSI形状指数1973 年 487 1.46 6.5 39.221990 年 783 6.93 3.88 42.132000 年 695 9.13 3.66 38.452010 年 864 8.98 5.3 42.262013 年 1227 7.32 3.49

3、53.8719732013 年广东省红树林面积变化示意图1下列对广东省红树林景观变化情况推测正确的是( )A斑块形态总体趋于规则- 3 -B景观趋于破碎化C最大斑块面积先减少后增加D景观总面积一直减少2下列因素中对广东省红树林景观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小的是( )A生物入侵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C林区捕捞和采挖海产品D台风活动1B 2.D 第 1 题,读图表可知,斑块形态总体趋于破碎化,最大斑块面积先小后增再小,景观总面积先减少后增加,选 B。第 2 题,红树林根基深,可以抵御台风侵袭,所以,台风对于红树林的影响最小。(2016天津高考)黄河入海水量 1951 年大约为 500 亿立方米,2010

4、年大约为 140 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 34 题。 【导学号:92040101】3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C下游降水量减少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4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3D 4.B 第 3 题,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数量的增加以及经济的发展,黄河沿岸地区取水量增加,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减少。第 4 题,黄河入海水量减少会导致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加重;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导致其携带的泥沙量减少,河口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河流的流量越大,河流的搬

5、运作用越强,故黄河水量减少会使其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减少;河流入海水量减少,对河口地区的气候干湿状况基本没有影响。考点二|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应学生用书第 144 页)识记基础梳理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问题 原因 表现 后果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和破坏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4 -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人类长期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生态系统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有害物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

6、染等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盲 区 扫 描 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资源和发展问题而出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理解要点突破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其中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1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臭氧层破坏 酸雨成因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中氟氯烃增多自然原因:地形、大气运动。人为原因:燃烧煤和石油排放出大量的SO2、NO 等分布 南极、北极、青藏高原上空 西欧、北美、日本和我国南方危害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损害人的免疫力、危及海洋生物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

7、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危害人体健康;酸雨腐蚀建筑物对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国际合作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加强国际合作2全球性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变干,降水减少;人为原因:滥伐、滥垦、滥牧,植被破坏,不合理灌溉自然原因:暴雨、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滥垦、滥牧、植被破坏- 5 -分布 中亚、西亚、北美和我国西北地区等 降水量大且集中的山地、丘陵地区危害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退化,面积减少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水库、河床,加剧洪涝灾害对策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牧,

8、合理利用水资源,构筑防护林体系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水库和防护林体系3主要的水体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成因 分布 危害 对策水体富营养化含 N、P 的废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城镇郊区,江河湖海水中缺氧,使水生生物生存受到影响赤潮自然原因:温度高,蒸发量大,降水少,海湾封闭,水体交换少。人为原因:含 N、P 的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大海工业、城市集中的沿海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生态失衡,危害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渔业生产、水产养殖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留的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江河湖海4资源短缺问题表现 原因 对策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

9、水少“开源” “节流”相结合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耕地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 1 生态环境问题(2018河北衡水金卷)崇明东滩位于上海市崇明岛最东端,长江入海口处。崇明东滩主要分布有 3 种典型植被群落:藨草群落、芦苇群落和互花米草群落。互花米草是 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成功引入的外来植物,该植物植株高大茂密,抗逆性(抗逆性是指植物具有的抵- 6 -抗不利环境的某些性状,如抗寒、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等)强,扩散快。下图为19802010 年崇明东滩三种典型植被群落面积变化图。据此回答 12 题

10、。1材料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生物多样性减少C围海造陆 D海岸受到侵蚀2互花米草的抗逆性主要表现在( )A抗寒 B抗旱C抗盐 D抗病虫害1B 2.C 第 1 题,从图中可看出引种的互花米草群落面积不断增加,原有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面积不断减小,甚至可能消失,且总面积不断减少,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生物多样性减少,B 正确。第 2 题,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沿海滩涂,海水经常入侵,而互花米草生长良好,说明其抗盐,C 正确。 考向 2 环境污染问题3(2015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

11、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1)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2)提出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解析 第(1)题,既要注意从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分析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人为原- 7 -因,还要从当地降水少、湖水的流动性差等方面分析自然原因。第(2)题,治理乌梁素海污染的措施,要从控制污水排放、减少农业污染、清淤、建立环保法规和加强环保意识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 (1)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2

12、)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种植结构,采取绿色生产;严格执行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标准,控制入湖废水排放量;及时清淤,采用生物措施净化;执行环保法,加大违法排污处罚力度;加大环保宣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等。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 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完成 46 题。4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南方近岸海域 城市近岸海域 北方近岸海域 乡村近岸海域A B C D5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A9 月到 11 月 B12 月到 2 月C3 月到 5 月 D6 月到 8 月6如果赤潮发生

13、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加剧污染程度 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减轻污染程度A BC D4A 5.D 6.D 第 4 题,由图文材料可以读出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 2030 ,应为南方近岸海域;有机物、营养盐等物质在城市近岸海域较丰富,故选 A。第 5 题,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赤潮发生最适宜温度范围为 2030 ,推断 6 月到 8 月发生赤潮的可能性较大。故选 D。第 6 题,赤潮是在温度比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产生的,当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时,可以降低赤潮产生的污染程度,但也会使污染扩散。故选 D。考点三|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8 -(对

14、应学生用书第 146 页)识记基础梳理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历史阶段 生产力水平 人类活动 对环境影响 对人地关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极为低下 采集与狩猎极为有限,被动适应环境肤浅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以畜力和金属工具进行农耕加大,要求改造自然,出现各种环境问题出现人定胜天的思想观念,进而出现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时间 人地关系理论 主要核心思想19 世纪 地理环境决定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20 世纪初 可能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二战”以后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

15、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可持续发展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理解要点突破借助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阶段掌握主要的人地关系思想运用考向通关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 9 -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 2000 年、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 12 题。 【导学号:92040102】120002008 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 300 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 米地带C2 500 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 米地带220002008 年,该地区 1900

16、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思维流程 1A 2.B 第 1 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大,则人地关系越不紧张。结合图中 2000 年和 2008 年数据,可看出在 1 300 米以下地带,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 2 题,图中显示,在 1 900 米以上地带,2008 年较 2000 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

17、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 34 题。- 10 -3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A BC D4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互进的伙伴关系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3A 4.D 第 3 题,图生产活动以狩猎采集为主,说明是原始社会时期;图生产活动表现为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并成为主导,说明是工业社会时期;图知识劳动逐步成为主导,说明为现代文明时期;图狩猎采集下降,种植畜牧上升并成为主导,说明是农业社会时期。第 4 题,阶段为工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认识表现为人类中心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