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012KB ,
资源ID:113359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335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准培优专练.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届高考地理专题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准培优专练.doc

1、1培优点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优指南】突破全球气候变暖的“2 大原因” “4大影响”和“4 大措施”(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自然原因:太阳的异常活动。人为原因:矿物能源的使用量加大,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破坏植被,致使森林等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2)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大量物种难以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而灭绝,最终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3)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大

2、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排放甲烷等。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技术。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海岸堤坝,防止海水入侵。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典例 1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 1次冰期(末次冰期) 、2 次冰期和 3次冰期,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2C植被更

3、密 D海拔更低【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示经历 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 1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 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 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图可知果洛山经历 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 1次冰期(末次冰期) ,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 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 B项正确。第(2)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 项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 项排除;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 项排除;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 项排除。【答案】 (1)B (2

4、)B二、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的分布的影响【培优指南】1地形对交通影响交通建设大多是在陆地表面进行的,在建设中要求体现“成本低、时效高”的原则。因此,建设成本(工程难度、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通方式、交通线路的选择以及交通密度的大小。如何结合地形状况分析评价地形对交通建设的影响呢?第一步,以型定方式。即根据地形类型确定交通运输方式。平原区各种方式都可选择,限制性小;山区,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如果地形内外阻隔无法克服,且面积广大,路途遥远,可以考虑优先发展航空加强对外联系,如青藏高原等。第二步,以资(金)定级量。山区,资金少、技术水平低时,先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较多,交通线路短,密度

5、小;资金多、技术水平高时,除建设一般性公路或铁路外,还可根据需要适当建设高等级公路甚至高速公路或高铁,交通线路增长,密度增大。第三步,考虑地质灾害和山洪等对交通设施的制约。2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在农耕区,聚落是人们长期集中生活居住和生产的地方,需要有稳定的水源和农副产品供应(农业) 。可以说,地形对聚落分布影响其实就是河流地貌的影响,是河流和河流堆积地貌共同的作用。从地形角度分析聚落分布,可分三步:第一步, “近水” 。分析河流水源状况,有时还可分析航运。第二步, “土肥” 。分析冲积平原提供的肥沃土壤,有利于农耕。第三步, “避险” 。选择较高位置,规避洪灾。典例 2 20世纪 50年代,在外

6、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3(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C耕地 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铁路基本上与 1 000 m等高线平行,地势平坦开阔,利于修建铁路,故当时铁路选线主要考虑的是地形。第(2)题,读图可知,铁路线上的两个车站距离图示两个城镇较远,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较小,乘客乘车不方便,所以该线路不合理的理由可能是距离城镇过远。【答案】

7、 (1)D (2)B典例 3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甲) 。据此回答(1)(2)题。(1)图乙中 AB 示意某段高速公路,则( )A该段高速公路向西北、东南延伸B该段高速公路经过的地形区为鞍部C处可能有高架桥,处可能有隧道D两地的地质构造分别为背斜和向斜(2)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经济实力增强 汽车性能改善 科技水平提高 节省建设费用A BC D【解析】第(1)题,处为山谷,可能有高架桥,处为山脊,可能有隧道,选项 C正确、B错误。根据指向标可知该段高速公路向东北、西南延伸,选项 A错误

8、。两地的地质构造无法判断,选项 D错误。第(2)题,经济实力增强,科技水平提高,使人们可以克服4修建高速公路时遇到的地形障碍。【答案】 (1)C (2)A 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培优指南】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 “开源”和“节流”是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开源”的具体举措: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解题模版解答与“水资源”有关的试题思维流程典例

9、 4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如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5(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A葫芦岛 B秦皇岛C大连 D烟台(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解析】第(1)题,读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图可知,甲、乙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 2040 之间,丙、丁两地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 020 之间。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应当越厚,据此可排除 C、D

10、两项;甲地位于渤海内部,远离海岸,海水相对较深,受海洋影响大,虽纬度略高但水温较高,因而结冰期较短且海冰较薄。而乙地位于渤海边缘,靠近大陆,海水较浅,受大陆影响大,虽纬度略低但水温较低,因而结冰期较长且冰层厚。故选 B。第(2)题,比较四个城市,葫芦岛市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 的日数介于 6080 之间,说明当地海冰结冰期最长、厚度最大,因而单位面积的海冰资源最丰富。故选 A。第(3)题,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但目前渤海海冰没有大规模开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开采难度较大,成本过高。故选 A。开采海冰基本不会破坏环境,B 项错;图文资料显示渤海海冰资源丰富,C 项错;周边地区水资源紧张,市场

11、需求量大,D 项错。【答案】 (1)B (2)A (3)A 典例 5 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 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 D黑龙江流域6(2)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解析】第(1)题,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故其绿水比例最大。其他三条河流流域

12、降水多,蒸发量所占比例较小。第(2)题,在干旱和半干旱区,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减少地面蒸发,水分被农作物吸收,植物蒸腾增强,从而提高生产性绿水比例。水田改旱地,无法避免水分蒸发;干旱和半干旱区不适宜植树造林和修建梯田,故无法阻止地面蒸发。【答案】 (1)A (2)C四、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培优指南】1自然灾害分布的一般描述(1)空间分布:集中分布在地区,由向减少(或增加) 。(2)时间分布:主要发生在季,季多发,季较少。2自然灾害成因的分析思路主要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河流、植被、土壤)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综合分析。气象灾害侧重气候、河流等方面;地震、火山侧重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方面;滑坡

13、、泥石流需要结合内、外力作用综合分析。3防灾措施(1)工程措施:修建各种减灾、防灾工程,如在河流沿岸建防洪大堤、防护林、实施护坡工程等。(2)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的宣传教育,树立减灾、防灾意识;建立、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害应急机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等。典例 6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1)(3)题。(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A大气温度 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

14、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A年降水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7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解析】第(1)题,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积雪厚度。一般来说,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故选项 C正确。第(2)题,冻害是由气温过低造成的。长白山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与其他坡向相比,西北坡冬季风力最大,冻害多发,故选项 D正确。第(3)题,积雪对地表植被具有保温作用,全球气候变暖,降雪期推后,导致积雪对植被的保护作用下降,冻害加剧,故选项 C正确。【答案】 (1)C (2)D (3)

15、C对点增分集训一、选择题2016年上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高 102毫米,比 2015年高 45毫米,预计未来 30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将上升 65150 毫米,读下图,完成 13 题。12016 年上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 )A4 月 B6 月 C9 月 D12 月22 016 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变化对上海市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泥沙堆积增强 B水养殖业增加 C赤潮频繁出现 D咸潮几率增加3为减缓海平面上升带来危害,可采取措施有( )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 开发与保护并重 减少港口等工程建设 加强监测和灾损评估A B C D【解析】第 1题,图示横轴表示月份,对应每个月份做垂线,与

16、对应曲线相交,根据各月两个交点的海拔,计算高差,可以判断 2016年上海沿海海平面比常年同期高出最多的是 48月,A 对。 其它月份较短,B、C、D 错。第 2题,2016 年上海沿海海平面变化是海平面升高,对上海市可能带来的影响,是在河流枯水期出现海水倒灌,形成咸潮几率增加,D 对。海浪侵蚀能力增强,泥沙堆积可能减少,A错。与水养殖业增加、赤潮频繁出现无关,B、C 错。第 3题,为减缓海平面上升带来危害,可采取措施有工程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减少咸潮影响,对。对海岸带开发与保护并重,对。减少港口等工程建设不能减少海面上升的危害,错。加强监测和灾损评估,做好防御,减轻危害影响,对。D 对,A、

17、B、C 错。【答案】1 A 2 D 3 D重庆市是著名的“山城” 。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年) 。图中中部的深色区域是渝中组团。据此完成 46 题。 4影响重庆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交通5 重庆市渝中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 )A上班 B探亲 C购物 D回家6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 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 )配套设施完善 对外交通便利 远离中部组团 职住基本平衡A B C D【解析】第 4题,重庆是“山城” ,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城市功能区分散在山谷中,聚落形态是组团式。影响重庆市聚落形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A 对。气候

18、、水源、交通不是城市功能区分散的主要因素,B、C、D 错。第 5题,重庆的城市空间形态是组团式,大部分居民的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并不在同一组团内,回家跨组团出行占跨组团出行总量一半以上。重庆市渝中组团人口跨组团出行的首要目的是回家,D 对。上班、探亲、购物出9行占比重小,不是主要目的,A、B、C 错。第 6题,北碚组团内部出行比例高达 97%,这是因为北碚组团配套设施完善,对。对外交通不便利,出行主要在组团内部,错。远离中部组团,导致内部出行比重大,对。职住基本平衡,减少了跨组团出行 ,对。B 对,A、C、D 错。【答案】4 A 5 D 6 B2016年 1月 20日,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延

19、布炼油厂正式投产。如图为20122016 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及从沙特进口原油占比变化图。据此完成 78 题。7有关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的变化与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总量逐年下降,沙特原油产量 总量逐年增多,沙特原油运力 总量波动变化,国际原油价格 比重逐年下降,国际政治关系A BC D8投资建设沙特延布炼油厂,有利于中国( )提高产品品质 保护生态环境 减少资源消耗 降低油品价格A BC D【解析】第 7题,从图中可知我国从沙特进口原油的变化特点是波动变化,比重逐年下降,其影响因素是国际原油价格变动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变化。第 8题,我国在沙特建炼油厂,有利于我国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

20、答案】7C 8、B初雪是指入冬后下的第一场雪。如图为某年小雪(11 月 22或 23日)前后我国初雪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 911 题。109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C海陆位置 D洋流10新疆南部(南疆)比新疆北部(北疆)初雪时间晚的原因是( )南疆地区河流较少,蒸发量小,水汽缺乏 南疆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 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疆 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A BC D11此时(11 月 2023 日)的天气( )A有利于地小麦生长B加大了地生产生活的用水压力C可缓解地的雾霾D增加了地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解析】第 9题,从我国某年初雪时

21、间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日期从北向南推迟,并且界线大体与纬线平行,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时间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故 B项正确;地形对初雪的影响表现在使初雪日期发生区域性变化,故 A项错误;海陆位置对初雪日期的影响表现在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故 C项错误;洋流对我国东部地区初雪日期的影响表现在与海岸线方向一致的变化,故 D项错误。第 10题,南疆和北疆地区河流数量都较少,河流径流量都较小,但由于南疆地区纬度相对较低,温度相对较高,故南疆较北疆河流蒸发量更大,所以说法错误、说法正确;天山北部为大西洋水汽的迎风坡,降雪较多,初雪时间较南疆(背风坡)早,说法正确;天山阻挡寒冷气流进入南

22、疆,延迟了南疆的初雪时间,说法正确。综上可以判断 B项正确。第 11题,11 月2023 日,为我国的小雪节气前后,我国北方已进入冬季,地冬小麦进入休眠季节,故A项错误;在冬季,地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量减少,用水压力会减轻,故 B项错误;进入冬季,亚欧大陆气压升高,我国盛行西北风,且雪花有一定的吸附作用,有利于缓解11地的雾霾,故 C项正确;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多冬雨,森林火灾发生概率减小,故 D项错误。【答案】9B 10B 11C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念青唐古拉山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平均海拔在 6000米以上,主峰为念青唐古拉峰,海拔 7111米,主峰

23、及附近地区常年冰雪皑皑,是青藏高原东南部最大的冰川分布区。下图示意念青唐古拉山北坡草线(5200 米)附近某地降水与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中W50和 W5分别代表距地表 50cm和 5cm的土壤湿度。(1)据图简述土壤湿度时间变化特点。(2)据图分析气候变暖对土壤湿度的影响。【解析】 (1)本题需要从分述和总述两个角度分析。就该设问而言,可从不同深度的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和总体随时间的变化特点分析。(2)变暖初期冰雪融水量大,土壤湿度升高,随时间延续,冰雪全部融化之后,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土壤湿度降低。【答案】 (1)5cm 处土壤湿度随时间的变化量小于 50cm处;411 月,土

24、壤湿度较高,而12月次年 3月土壤湿度较低,变化幅度显著。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初期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土壤湿度增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后期气温高,蒸发旺盛,山地冰川消失,土壤湿度降低。13、下图所示地区在 20世纪 90年代频发洪涝灾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2(1)图中 A、B 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A 为 。简述 B成为地理分界线的主要理由。(2) “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是 C河段景观描述,请说明其形成过程。(3)图示 D地区总体地势特征是什么? (4)近年来,该地区针对洪涝灾害频发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解析】 (1)由经纬度位置和省区轮廓可知,A 位于湖北省西部,再根据

25、山体走向可知 A为巫山。由图中位置可知,B 为淮河。(2) “人在江底走,水在头顶流”描述的是因泥沙淤积而成的地上河沿岸的情景,根据位置可知,C 为荆江河段。(3)D 处有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根据河流的流向可判断地势高低。(4)近年来,该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长江相通的鄱阳、洞庭等湖泊面积缩小,从而导致其对长江水的调控能力降低,洪水超出警戒水位,冲毁堤坝。湖泊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围湖造田和长江泥沙的淤积。【答案】 (1)巫山(或第二、三阶梯分界线) 理由:我国 1月均温 0等温线,800mm年降水总量线大致与 B线一致。南北两侧在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差13异明显。 (2)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该区域河段穿越二、三级阶梯交汇处(或长江出巫山山口) ,长江出巫山山口,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3)从西北向东南倾斜。(4)建设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体系;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量;退田还湖,修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堤坝。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