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48.50KB ,
资源ID:1134883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348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方略课时作业2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民版.doc

1、1课时作业 2 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 291 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青岛高三摸底)汉代皇帝有“六尚” , “尚”是掌管意, “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其职权地位本不高,后来才愈用愈大。这反映出汉代( )A承继秦制, “国”与“家”同构B制度创新,奠定三省六部制根基C皇权至上,缺乏有效制约体制D风尚变迁,影响到后世皇家生活解析:“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说明官员为皇帝私人服务,它体现

2、出“家国同构”思想,故 A 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出现,故 B 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制约信息,故 C 错误;皇家生活并不因为风尚变迁而改变,故 D 错误。答案:A2(2018信阳高三六校联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解析:东周时期的诸侯国和元朝的行省都是地方行政区划,但是两者的职权不同,诸侯国的权力很大,可以挑战中央,元朝的行省职权范围要小于东周时候的

3、诸侯国,故 A 不合题意;提点刑狱司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司法机构,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明通政司是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故 B 不符合题意;西汉的州刺史负责地方的“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明监察御史是中央的监察官员,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故 C 不合题意;唐朝政事堂是常设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的地方,宋代的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的职权,所以 D 符合题意。答案:D3(2018中山高三评估)(唐)李华中书政事

4、堂纪曰:“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2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 ”据此判断唐初政事堂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B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解析: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系,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君不可”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臣不可

5、悖道于君”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常于门下省议事”足以证明唐初政事堂也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答案:C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6、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特征。A项表达不确切,中央集权制、思想大一统等都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D 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古代中国,专制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加强,C 项符合题意。答案:C5(2018日照高三质监)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B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C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D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解析:材料“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

7、财赋转运的审3计权监督” ,说明北宋设立转运使的作用是控制地方财政,故排除 B、C,选 A;政府设立转运使并非是监督地方官规范行政,排除 D。答案:A6(2018朝阳高三基础调研)学者李治安的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载:“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禀行省。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 ”材料说明元朝的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 )A始终负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B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C采用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模式D形成了很松散的封建大一统关系解析:材料“必须申禀行省” “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说明行省对于所属

8、的路府州县进行有效的管理,故 B 项正确;A 中“始终”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C 属于行省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该特点;D 中松散不符合行省的特点。答案:B7(2018衡水高三诊断)内阁成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但皇帝同时授予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由此可知( )A宦官掌控了决策权力 B首辅权力失控C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D君主专制加强解析:由“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可以看出,明朝内阁的权力是有所上升的,由“皇帝同时授予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说明皇帝为了防止内阁专权,而借助司礼监

9、太监来牵制内阁,所以这反映的是皇权加强,故选 D;宦官是皇帝分派的控制内阁的,故不能说 A 是正确的,所以排除 A;题干没有体现 B,故排除;这时没有丞相制度了,故 C 不符合史实。答案:D8(2018长沙高三联考)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 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大辅官的设立( )A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B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C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D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4解析:“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说明不属于

10、中央政治机构官职来管理政事,为后来内阁制的设置提供了借鉴,故 C 项正确;官僚机构膨胀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A 错误;此时丞相还没有被废除,故 B 错误;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与丞相不同,所以不会加强君主专制,故 D 错误。答案:C9(2018阜阳高三统测)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 “皆众太监分批” ,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解析:根据材

11、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 B 项。A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结论片面,排除;D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答案:B10(2018徐州高三段考)有学者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 ,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 ,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该学者认为军机处的设置(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解析:据材料提到,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

12、” 、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走向昌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体现“君臣联合行政” ,故 C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 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建立高效政府的问题,B 排除。军机处属于封建专制制度,不可能借鉴西方民主制度,D 排除。 答案:C11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 ,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 ,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5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

13、官员唯命是从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清代政治体制的特点。从材料信息看,内阁官员处理公务时,依照“样本”画“葫芦” ,没有自己的见解,这说明清代政治体制的僵化与官员的墨守成规,故 B 项符合题意。A、C 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 D 项。答案:B12(2018襄樊高三诊断)“皇上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六部长官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 ”材料表明军机处( )A是君权的附庸,无行政决策权B封闭性强,有利于政令执行C权力很大,凌驾于六部之上D官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六

14、部长官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处理事情的封闭性,这主要是防止泄露信息,有利于政令的执行,故 B 正确;其他三项均不是材料体现主旨信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13(2018石嘴山高三段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

15、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材料二 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发展变化。(10 分)(2)根

16、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内阁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6 分)6解析:第(1)问,从内阁成员的人数、组织形式、分工和权力的大小上去分析其变化。第(2)问,明清时期内阁的变化与内阁的自我完善和加强皇权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的发展、强化君权和行政效率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由内阁成员人数没有严格规定到阁员人数的相对固定;由组织较为简单到组织较为庞大,分工更加细密;权力呈现由小到大但最终不断被削弱的趋势。(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内阁在实践中自我发展完善的需要;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影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同时

17、内阁分工的细化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14(2018武汉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 ,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 “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

18、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述评)。(26 分)解析:第一步,归纳材料中秦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央决策机构的基本史实。第二步,比较概括尚书省职能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君主集权的措施。答案:材料表明:秦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亲信参与国家大事,尚书地位日渐重要,成为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分割相权,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转化为执行机构。据此可知,尚书省由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丧失了决策职能;秦至唐朝通过分割相权及任用亲信取代丞相以加强皇权。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