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1 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基础巩固1 下列各项中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是( ) A.物种内生物多样性 B.物种内生物适应性C.适者生存 D.遗传变异答案:D2 下列不属于达尔文进化学说历史局限性的是( )A.不能科学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B.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C.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D.认为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解析:“生物进化的方向取决于自然选择”属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积极观点,不属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历史局限性。答案:D3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变异,对人类都是有利的B.“生存”的“适者”,对人类都是
2、有益的C.在自然选择中,人类起着主导作用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环境条件答案:D4 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B.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D.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解析: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后天性状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如果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2答案:D5 在下列几种简式中 ,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 )A.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
3、存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答案:A6 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有利于下列何种情况的生物进化?( )A.幼小生物 B.生物个体C.生物细胞 D.生物物种解析:自然选择以微小的不定向变异为原始材料,通过生存斗争来保存和积累有利的变异,经过许多代,才能形成新的生物类型。所以,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生物物种的进化发展。答案:D7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A.表现型 B.基因型C.不利变异的基因 D.肽链结构解析:自然选择是生物生存的环境对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选择,具有更多适应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生物容
4、易在环境中生存下去,而生物的这些特征都是生物表现型的不同方面。答案:A8 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B.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的矛盾C.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D.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解析:生物都有产生大量后代的能力。但生存资源是有限的,这就必须通过生存斗争淘汰大部分个体。3答案:C9 公鹿往往用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按照达尔文的观点,现代的公鹿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A.代代经常使用的结果B.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C.繁衍后代的需要D.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公鹿鹿角发达是争夺配偶(生育权)的有利变异
5、,是经过长期逐代自然选择定向积累形成的一种适应。答案:D10 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按照达尔文的观点,这种现象说明( )A.物种是可变的B.过度繁殖,生存斗争C.选择的不定向性D.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解析:由“某植物单株年产数百粒种子”可以看出该植物存在过度繁殖现象;“其中大部分被鸟所食,或因气候、土壤、水分等原因不能在第二年长成植株”说明要与不同种类的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生存斗争。答案:B11 开始使用杀虫剂时 ,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 ,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
6、抗药性的个体。(1)害虫种群中个体抗药性的 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 (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 (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 来实现的。 解析:(1)由题意可知: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有抗药性的个体,有的个体抗药性强,有的个体抗药性弱,即抗药性存在差异(不同)。(2)这种差异在杀虫剂的作用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抗药性强的即有利于害虫在农药的环境下生存的变异个体,容易生存下来产生后代;抗药性弱4的即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3)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自然选择,抗药性强的个体适应环境保留下来,表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答案:(
7、1)差异 不定向的(2)选择 定向的(3)生存斗争能力提升1 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正确的是( ) 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 能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变异是不定向的 变异是定向的 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 B.C. D.答案:B2 达尔文认为遗传是生物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遗传问题的叙述,哪一项是达尔文所未能认识到的? ( )A.遗传是指生物亲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B.遗传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传递C.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D.遗传可以使微小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答案:B3 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 70%的致病菌
8、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抗体,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答案:B4 图中甲、乙、丙、丁、a、b、c、d 代表各种不同生物,哪一幅图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观点?( )5答案:C5 用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病菌中原来就有
9、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淘汰了抗药性弱的个体A. B. C. D.答案:C6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越伸越长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者有较多的生存机会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解析:长颈鹿个体间普遍存在变异。长颈、长腿个体适应环境,生存机会多;短颈、短腿个体不适应环境,被淘汰。答案:B719 世纪中叶以来 ,随着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桦尺蠖中黑色个体的比例越来越高。为了研究环境改变对桦尺蠖种群变化的影响,1950 年科学工作者在英国的两个地区进行了调查,
10、获得如下结果。浅色桦尺蠖 黑色桦尺蠖 项目地区释放数 只 回收数 只 回收率 % 释放数 只 回收数 只 回收率 %污 64 16 25.0 154 82 53.26染区非污染区393 54 13.7 406 19 4.7(1)自然选择是 的过程。 (2)表中两组数据 大于 、 大于 共同支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这一论点。 (3)20 世纪 50 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煤烟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请根据下图说出树干上地衣数量、黑色个体频率、大气中 SO2含量三者的变化关系并解释原因。解析:(2)由题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污染区的黑色桦尺蠖回收率大于浅色桦尺蠖回收率,而非污染区的情况则
11、恰好相反,这是因为污染区的黑色个体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即容易逃避天敌的捕食,而浅色个体则容易被捕食而被淘汰,而非污染区则恰好相反,这说明了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由题图可以看出治理大气污染后,SO 2浓度逐年降低,结果树干上地衣的数量逐渐增多,黑色个体的数量逐渐减少,这是因为地衣对 SO2敏感,SO 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使树干上地衣增多,而地衣颜色浅,致使黑色个体易被天敌捕食。答案:(1)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2)53.2% 25.0% 13.7% 4.7%(3)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SO 2浓度逐年降低。由于 SO2浓度降低,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原因是地衣对 SO2敏感,因
12、此 SO2浓度降低,有利于地衣生长。由于地衣数量增多,黑色个体数量逐年降低。原因是地衣颜色浅,黑色个体易被天敌捕食。 8 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 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均相同;水蚤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均待 6 h。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7(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 。少数水蚤能在 (温度)环境中生存。 (2)有些水蚤能在 20 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 28 环境中生活,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 ,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 (3)能在 20 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 的个体,而
13、能在 28 环境中生存的个体都是 的个体。因而,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 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 (4)将 20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 28 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将 28 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 20 环境中,也将引起水蚤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变化时,如果生物体缺乏 ,就要被环境所淘汰。因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的特点。 解析:实验结果表明,多数个体在 25 的温度条件下能正常生活,即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应是 25 ,在 20 、28 的温度条件下,部分个体能正常生活。水蚤能够生活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说明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该实验中起选择作用的外界条件是水温,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它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如果没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就要被淘汰,并且所有生物都能适应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但仅仅是一定程度的适应,即适应的相对性。答案:(1)25 20 或 28 (2)各种变异类型 不定向的(3)适应 20 温度环境 适应 28 温度环境 选择 定向(4)适应新环境的变异 相对性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