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1.16MB ,
资源ID:113736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373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为本站会员(lawfemale39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孔雀东南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1、1第 6 课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一篇诗歌。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篇目。本诗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二人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成功塑造了一对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年轻夫妇形象,以他们的死对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淋淋的控诉。学习这篇课文最主要的任务是掌握诗的艺术特征,分析人物形象,对当时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做出深层的思考。1、认识汉乐府民歌主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是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重1、个性化语言,学习本诗通过人物对话及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

2、折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人物的特点。2、人物形象塑造。高一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太好,主要表现在对语文学科重视不够,学习习惯不佳,缺少生活积淀和审美意识,对文本品味鉴赏的自觉性不够。 孔雀东南飞距离今天年代久远,篇幅较长,有些较难的文言实虚词,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疏通障碍。2第一课时(一)引入 由梁山伯、祝英台的爱情故事谈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刘兰芝与焦仲卿。他们的故事也被编成故事,不同的剧种都在到处演出。(二) 新授课内容 简介有关文学常识 1、乐府和乐府诗:举例:上邪 战城南 上邪,我欲与君长相思。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水为竭,冬雷滚滚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乐府”本来是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一个官署。就是

3、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近千人” 。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 ,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 。 2、汉代乐府与南北朝乐府 乐府诗:中国古代乐府官署(汉武帝首设)中配乐演唱的诗歌 。包括民歌和文人创作两大类。后人多用以代称入乐的民歌。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句式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比较浓厚。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汉乐府民歌又称汉乐府,风格活泼自然;南朝乐府民歌风格清新宛转;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质朴刚健。南朝的

4、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这部分诗,与诗经中的国风性质相同,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最具有人民性,是乐府诗的精华。文人创作多为民歌的仿制品,难与民歌相媲美。宋元以后,乐府诗的外延进一步扩大,词、曲因配乐演唱的缘故,也被雅称为乐府。3、 “乐府双璧”: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辞 如果说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虚构性叙事诗的代表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并且前两者又被称为“乐府双璧” 。34、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叙事性强,出现了第三

5、者叙述的故事,出现了有性格的人物和比较完整的情节。(2)能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描写等(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少数继承四言,大多采用杂言。杂言体句式自由,长短不拘;五言则更是乐府民歌的创新。(4)不少作品有丰富的幻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5、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汉乐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一方面它反应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和爱僧,是从民间产生或受民间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艺术硕果,以它灿烂的花朵和浓郁的芬芳装点了荒芜的汉朝诗坛。与诗经 楚辞可鼎足而三。另一方面,它在中国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继承、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扬了楚辞

6、的浪漫主义精神。6、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玉台新咏 。 (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是格萨尔王 ,英雄史诗,一千万字。 )7、 五言诗:中国古代诗歌体裁。全篇以五字句构成。最早产生于汉代民谣和乐府民歌。到了东汉时(三)疏通文意,积累语言1、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堪:承受得了。 (不堪一击) 徒:白白地,空地。 (徒有虚名) 可怜:可爱。 (楚楚可怜) 纷纭:凌乱。 (头绪纷纭,众说纷纭) 葳蕤 wiru:繁盛的样子。 (树木葳蕤) 4纤纤 xin:形容细长。 (十指纤纤) 念:记挂。 (念念不忘) 却:退

7、出来。 (望而却步) 区区:愚拙(何乃太区区) ;真情挚意(感君区区怀) 。现在多指数量少或人事的重要。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依依:恋恋不舍。 (依依惜别) 窈窕 yotio:美好。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令:美好;敬辞。 (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谢:A 辞别;B 告诉;C 道歉;D 感谢;E 推辞,F 衰亡,凋落(阿母谢媒人,多谢后世人,谢家事夫婿) 相 xing:A 互相;B 表示一方对一方有所动作。 (及时相遣归,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见:A 看见,会见,拜见;B 同“现” ;C 表示被动,被,受;D 副词,放在动词前指动作对象。 (相见常日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

8、见叮咛) 。 怅 chng 然:失意,不如意。 (怅然若失,怅然而返) 否 p 泰:坏运气,好运气。 (否极泰来) 要 yo:邀。 (要功,要买) 络绎:接连不断。 (络绎不绝) 赍 j:赠送。 (赍赏) (21)踯躅 zhzh:缓缓地走或徘徊。 (踯躅歧路) (22)迎:A 迎接;B 迎娶;C 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 。 (还必相迎取。明日来迎汝。不足迎后人) (23)零:落下,凋落。 (零泪应声落,泣涕零如雨) (枯叶凋零) (3)订正文中注释 “便言多令才”中的“便”应读 pin,不读 bin。2、古今异义5坐具。今指供人睡觉用的家具。 )7.本自无教训,本来就没有好的教养(教训:教养。

9、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和经验。 )8.举手常劳劳,挥手告别两人怅惘若失(举手,告别时的动作。今常表示赞同或要求发言时的动作。今义中用“招手” “挥手”来代替举手。 )9.逆以煎我怀,想到将来我心如油煎(逆:逆料,想到将来。今义与“顺”相对。 )10.阿母大悲摧,母亲听了十分悲伤(摧:伤心。今义为破坏,折断。 )11.便言多令才,口才很好,又多才能(令:美好。今常有义为命令或使。 )12.府吏见丁宁,仲卿对我再三嘱咐(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如今天的熟语还保留有古代的古义,如“见教” , “见谅” 。今义,看见,见到。 )3、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

10、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经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了状语。 )孔雀东南飞,孔雀向东南方飞行(东南,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飞”的方向:向东南。 ).勤心养公姥,你要尽心奉养老人, (心,名词作“养”的状语,表示动作所用的工具:用心。 )手巾掩口啼,用手巾掩着口啼哭(手巾,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心。 )卿当日胜贵,你将会一天比一天高贵(日,时间名词充当状语,充当谓语“胜贵”的状语。 )(2)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6槌床便大怒,捶打着坐床勃然大怒(槌,名词,带宾语“床” ,活用为动

11、词:拍,敲击。)自名秦罗敷,名字叫做秦罗敷(名,名词带宾语“秦罗敷” ,用作动词:取名,名叫。)谢家事夫婿,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名词“事”带宾语“夫婿” ,用作动词:侍奉,服侍。 )交广市鲑珍,还有从交州、广州买来的山珍海味(市,名词带宾语“鲑珍” ,用作动词:买,购买。 )千万不复全,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了(全,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保全。 )(3)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 ) (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作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 ,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

12、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经常可以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逆以煎我怀,想到将来我心如油煎(使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 )足以荣汝身,足够你荣耀一辈子了(使荣,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荣华。 )便利此月内,婚期定在这个月内就很适宜(以为利,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最吉利。 )4、偏义复词:指由两个今义词或反义词作词素构成一个词,其中的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样的词称为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你可以去禀告婆婆(公姥,公公婆婆,这里是偏指婆婆。 )昼夜勤作息,白天黑夜辛勤劳作(作息,劳作和休息, “息”无意义,偏指“

13、作” 。 )我有亲父兄,我娘家有个同胞的哥哥(父兄,父亲兄长, “父”无意义,偏指“兄” 。 )7我有亲父母,我有亲生母亲(父母,父亲母亲, “父”无意义,偏指“母” 。 )逼迫兼弟兄,还有个哥哥一起逼迫我(弟兄,弟弟哥哥, “弟”无意义,偏指“兄” 。 )5、 “相”字的用法“相”是一个会意字, 说文:“相审视也。从目以木。 ”本意是闭 “目”看“木” ,即察看。后来引申出其他义。 (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有称代功能。据句义代“我” 、“你” 、 “她” 、 “他” 、 “它” 。(2)副词:用在动词前,表双向动作。互相,彼此。相见常日稀,夫妻相见的日子非常稀少(副词

14、,互相,表示双方互相对待的关系。 )六合正相应,因为“六合”正好相应(互相)叶叶相交通,片片树叶互相交错连接(互相)(3)名词:具有一般名词功能。相貌,宰相。儿已薄禄相,我本来就没有高官厚禄的福相(名词,相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宰相)(4)动词:具有一般动词功能。审察,仔细看,帮助。伯乐相马(审察)无物相之(帮助)86、特殊句式为仲卿母所遣,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用“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7、难句解释(1)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课本注释可供参考。还有一种解释,即认为“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以后的几句话都是县丞来到刘兰芝家,对刘兰芝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

15、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 24 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 23 点为子初,夜半 24 点为子正,晨一点为丑初,两点为丑正,等等。第 二 课 时(一)整体把握1、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小序” 。“小序”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9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成诗的经过。“小序”讲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起到概括故事的作用,也奠定了故事的感情基调。“小序”中的哪两个字起到集中体现故事冲突的作用?“遣” 、 “逼” 。全诗围绕这两个字来展开情节。2、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内容?

16、它叙述和描写了东汉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却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亲求情无效,夫妻只能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遣宰为媒,兰芝践约抗婚,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而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兰芝出嫁喜庆之日,刘焦双双命赴黄泉。 4、按什么顺序叙述?时间顺序。以什么为线索?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来叙述

17、。写作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否定什么?肯定什么?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二)合作探究现在我们已经熟悉了课文的结构,了解了课文的情节,那接下来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人物。1、分析刘兰芝的人物形象10刘兰芝是主人公,他是怎样一个人?诗歌用什么手法来表现刘兰芝?(1)首先她的外表怎样?看第 9 小节。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这两句是用了什么修辞?比喻、对偶。一个绝代佳人。刘兰芝的外表如此出色,她的内在如何呢?(2)读第 2 小节。“十三能织素”什么修辞?排比。可以看出她这个人怎样?可

18、以看出她多才多艺、聪明。她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那她是不是整天只顾自我欣赏,不会赚钱,只会花钱?不是。“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她是一个勤劳贤慧的女子。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中的“故”字,既显示兰母的故意挑剔,也显示了兰芝洞察世情的聪慧。“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为什么要自请遣归?中国古代的女子地位很(3)再读第 9 小节。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小节的内容“严妆” 。此时此刻的刘兰芝为何要“严妆”?为何要郑重地梳妆打扮?严妆时又为何“事事四五通”呢?严妆打扮,一方面,说明她自尊,另一方面, “女为悦己者容”说明她是为焦仲卿而严妆,为了留给焦仲卿最后的最

19、好的印象。这一段,不仅写出了她的外在美,而且写出了她的内在美。美就美在她能沉着、镇静、临阵不乱、有涵养。这一段很深刻地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她的举动,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呢?人生难免遇到坎坷,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应该有清醒的头脑,失意但不失志。这段描写不但写出人物的外在美,更写出人物的人格美。(4)读第 8 小节,思考:这一段可以看出刘兰芝的什么感情呢?第 8 小节可以看出刘兰芝的什么性格特征呢?11“久久莫相忘”可以看出刘兰芝对焦仲卿的依恋之情;“人贱物亦鄙”可以看出刘兰芝的痛苦、愤激之情。从诗句中可以品出人物的内心。她这个人是有情有义的。(5)读第 10 小节。兰芝向婆婆、小姑告别,表现了她什么

20、品质?表现了她知书达礼、看重感情的美德。 “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这几句表明了兰芝有礼有节,举止得体。(6)读第 12 小节。这一小节中的磐石、蒲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体现了刘兰芝对爱情的坚贞。(7)读第 14、18、22 小节,思考:这一部分的描写对刻画刘兰芝有什么作用?这一小节铺张、夸张的场面,反衬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为权贵金钱所动,表现了刘兰芝的人格尊严。如何理解这一部分的情节?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刘兰芝的母亲是什么态度?刘兰芝的母亲是“大拊(f)掌”“大悲摧” 。大家想一想,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看到

21、刘兰芝被遣回家,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求婚的人接踵而来?旧时代的妇女,恪(k)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 “从一而终”的古训,不仅是被丈夫遗弃的女子不能再嫁,就是丈夫亡故了的,也要为之守节。如果再嫁,便被认为是不守节操,至少要受到舆论的遣责,体面人家当然不会轻易为之。但是,如果用这个尺度去衡量孔雀东南飞 ,我们就会碰到许多难以理解的现象。例如,刘兰芝“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母亲的态度却是“汝可去迎之” ;后来,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云有第五郎” ,并且“娇逸未有婚” 。难道县令、太守都愿意替没有结过婚的儿子娶不守节操的女人为妻吗?难道兰芝的母亲也愿意自己的女儿背上“失节”的恶名吗

22、?孔雀东南飞对于兰芝再嫁的问题,似乎有点现代化的描写,看起来与旧社会的传统悖理,但是,这又确实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因为,将守节作为衡量女人品质好歹的主要内容并使之宗教化,歧视再嫁者,都是宋朝开始出现,明朝以后才逐步走向极端的。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一整套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必须经过一个发展的过程。宋元以前,人们对于再嫁的认识,一直是比较客观的,社会上离弃或寡居的女人有人愿意再嫁,也自然有人愿娶再嫁之女。在汉魏时期,再婚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尤其是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如汉朝,有个叫朱买臣的人,家里很穷,老婆因嫌他穷而离开他嫁给另一个人。朱买臣到五十岁时,被举荐后任命为太守。快到任时,地方官巴结他,

23、让民工去修道路迎接。12朱买臣原妻的后夫也是个民工,正在干活。他老婆给老公送饭,看见新太守原来就是前夫朱买臣。西汉有名的才女卓文君丈夫刚死去,大文豪司马相如作为卓文君的父亲的客人参加了卓府的宴会,宴会上,司马相如弹奏一曲古琴曲凤求凰 (凤是雄性的凤凰,凰是雌性的凤凰鸟) ,引来了卓文君的注意。而卓文君对司马相如也是仰慕已久。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当天晚上卓文君背着父亲卓王孙,随司马相如私奔了。孔雀东南飞的时代,那些有关节操的舆论没有左右当时的现实生活,正因为这样,刘兰芝被婆婆逼遣归家之后,才会发生太守、县令接踵遣媒议婚之事。这是现实基础。在艺术表现上?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A、课文中有哪个地方对刘

24、兰芝的外貌作正面描写?第 9 小节。那么这个求婚的情节对刘兰芝的外貌和人品作了什么描写?侧面描写。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有什么差别?(以陌上桑为例简单说明。 )B、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侧面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这是艺术表现上在作用。这一个情节的出现,也是人们美好意愿的反映。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逐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所扼杀的女子肯定大有人在,这些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因此,同处于被压迫的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感情。 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

25、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再创造,加入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孔雀东南飞中还有一个情节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体现,并且跟这个求婚再嫁的情节不同的是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是哪一个情节呢?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尾是怎样的?化蝶。 孔雀东南飞跟梁祝有没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刘焦二人合葬后变成鸟。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情节,在诗中却出现了,那么这同样也是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2、那我们总结一下,刘兰芝有哪些美好品质呢?才貌双全、重情重义、不慕荣华富贵、坚贞执着、勇敢聪明。3、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刘兰芝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呢?我们先想想什么是悲剧呢?自杀就是悲剧吗?如果卖国贼、汉奸、无能的执政者自杀算不算悲剧?不算

26、。不能引起人们的同情,不能带给人们震撼的力量。为什么不能。因为13他们是假、恶、丑的代表,是无价值的代表。他们的毁灭甚至给人们带来快感。某市一个纪委书记江锦春被告贪污后,当地的民众是如何庆祝的呢?是燃放烟花,放礼炮来热烈庆祝.而什么是悲剧呢?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补充一下,是把真善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现在我们能不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要浓墨重彩地描写刘兰芝的美?为了创作悲剧美。刘兰芝越好,悲剧就越感人。4、焦仲卿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从第三节的“堂上启阿母” ,第 5 节的“长跪告” 、阿母“槌床便大怒”之后就“默无声” ,退而劝兰芝,可见他既忠于爱情,又守礼尽孝,并且有幻想。到

27、最后第 25 小节听说兰芝改嫁,他声言要自杀。而听说兰芝死后,他自己也上吊自杀。这个软弱的书生终于走上了反抗道路。他跟兰芝一样是忠于爱情,对不合理的封建家长制度充满着反叛的精神。因此他也是一个美的人物。但他并不是那么完美,一开始也有软弱的毛病,他是经过一些事情,经过一番心理斗争,经过一些挣扎才走上这条抗争的道路的,他的性格心理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变化的。因此,他的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像焦仲卿这样痴情、忠于爱情的男子在现代还有吗?我不知道还有没有。但是,据调查发现,现代情人相约殉情自杀时,男子往往选择逃避。最终死的往往只有女子。比如张国荣和梅艳芳演的电影胭脂扣里的发生在民国期间的故事就是这样。男

28、女两人的爱情遭到男方反对,于是两人相约吞食大量鸦片自杀,可是当女的吃鸦片之后,男的并没有把全部的鸦片吃下去,他还没有死的决心。于是女的自杀成功,男的获救,没死。电视新闻偶尔也会报道这一类新闻,什么炸药啦,上吊啦,尽管是在女方的监督下,但最终死的总是只有女的一方。像焦仲卿,妻子早已死去,没有人监督他一定要自杀,仅仅是跟妻子一个口头的约定,他就随妻子而去了。可见他当时的心情是何等沉重,他的心是何等绝望,他对刘兰芝的感情是何等之深。但我想,也许他还怀有对兰芝一丝丝的愧疚。在他这里,他可能会想到:正是由于他的软弱和对现实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期望,才使兰芝走到了这一步;正是他对刘兰芝的处境的不了解,对刘兰芝

29、心意的误解和尖酸刻薄的话语,才使刘兰芝不可挽回地走上这条不归路。也许正是绝望、失落加上愧疚,使他终于走上这条自杀的道路,使他终于表达了对封建家长制的强烈控诉。5、那么,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最先造成这个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哪一个?是146、摧残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封建家长有哪些?焦母、刘兄和刘母。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7、先看看焦母。她对仲卿软硬兼施,一方面是恶语威胁,另一方面是好言哄骗。她以家长的绝对权威极端蛮横地拆散了刘、焦夫妇两人,对刘、焦两人的悲剧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一个封建家长,焦母成为摧残青年的典型。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弊端。8、再看刘兄,第 2

30、0 小节里面。刘兰芝的哥哥在听说了媒人说媒的事之后,他有什么态度?他是不是首先考虑妹妹的感情?不是。他首先考虑的是这来说媒的男方的地位和身份。接下来他考虑的是如果妹妹不乘机嫁掉的话可能以后要在娘家赖着不走。充分写出刘兄的冷酷、势利。性情暴戾,趋炎附势,丑态毕露,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的帮凶。9、相对于焦母和刘兄来说,刘母的形象更为丰满一些。刘母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当刘兰芝被遣回家的时候,她作何反应的呢?“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译文:母亲拍着手大吃一惊,想不到你会自己回来。 “我

31、十三岁教你织布,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裳,十五岁学会弹奏箜篌,十六岁让你懂得礼节规矩,十七岁打发你出嫁,总以为不会有什么过失。你今天犯了什么过错,娘家不接你就自己回来呢?”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译文:兰芝惭愧地回答母亲:“女儿实在没有什么过错” ,母亲十分悲伤。从这一部分内容来看,刘母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她跟天下所有母亲一样,望女成凤,从小就对刘兰芝进行各种培养,包括生产技能艺术熏陶和道德熏陶。当她所苦心培育的女15儿兰芝让她的期望落空的时候,她非常非常伤心。当十几天后媒人前来求婚的时候,刘母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她对女儿说:“汝可去应之” 。译文:你可以自己去应付他。当女儿含着泪

32、说:“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 译文:兰芝当初回家时,仲卿再三嘱咐我,我们立誓永不分离。今日如果违背情义,恐怕这件事不妥当。还是回绝来做媒的人吧,以后慢慢再谈这件事。母亲便告诉媒人说:“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译文:我们贫贱人家有这个女儿,刚出嫁就被体弃回到娘家。不能做小官吏的媳妇,哪里配得上贵公子呢?希望你多方面去打听,我们不能答应你。可见一开始,刘母对兰芝还是比较宽容的。刘母对兰芝的死有没有责任呢?当被县令派去向太守请示工作的县丞来替太守家娇美文雅尚未结婚的五少爷说亲的时候,

33、刘母是怎样反应的呢?她谢绝媒人,说:“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译文:我的女儿早已有不改嫁的誓言,我老太婆还敢说什么话!”从这句话透露出什么信息?刘母希不希望女儿再嫁?希望。对于女儿不改嫁的誓言,她满不满意?不满意。从这句话的内容和语气,我们可以发现她对兰芝是不支持、不满意的。第一次她以理解的态度宽恕了兰芝,也许她认为这只是兰芝一时的想法,但当她再一次看到兰芝拒绝的态度时,她就开始不理解了。这对兰芝极为不利。她对兰芝的不满意、不支持,引来了什么共鸣呢?刘兄对刘兰芝的指责。你现在不嫁,你以后怎么办呢?表面好像是为兰芝考虑,实际上是打自己的算盘。你现在不趁有人要你的时候赶快嫁掉,你要等到什么时候?

34、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重点就在于最后一句,虽然没直接点明,但意思已经很明显。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而这时,刘母的态度是倾向于哪一边呢?是倾向于刘兄。他们两个的不同,只是在于刘母扮演白脸,而刘兄扮演黑脸。当太守家送来聘礼的时候,刘母特别高兴,根本不理会或者说根本没注意到女儿的情绪变化,她说:“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所以,刘母关心自己女儿的,并不是她到底愿不愿意,快不快乐,并不是关心她的精神状态,而是关心她是否能够嫁到好老公,是否有好的物质生活,是否能光耀门楣。这对于刘兰芝来说,是另一种层面上的逼迫。在第 12 小节,兰芝和仲卿道别的时候,估计到的情况是“我有亲父兄,性

35、行暴如雷,16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她估计给她压力的是他的哥哥,对来自母亲的压力的估计仍然是不足的,等到回娘家后,她才知道“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才知道最爱她的母亲同样的对她的悲剧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三)艺术特点1、故事情节完整紧凑,全诗紧紧围绕兰芝被“休遣”和被“逼婚”来展开;材料安排详略得当。如诗的开头兰芝自叙身世,从十三岁说起,一年一年进行排比,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为她无辜被逐作了铺垫。而写兰芝回到娘家,刘母对她“不迎而自归”感到了凉诧时,兰芝只用“儿实无罪过”一句,就将自己的满腹委屈表现出来了。2、人物个性鲜明,形象刻画生动,各有特色。这首诗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曲折的情节发展中,成功地塑造了典型人物的形象。3、首尾呼应。这首诗开头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托物起兴,结尾以浪漫主义手法,用鸳鸯飞鸣寄托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中以鸳鸯照应开头的孔雀,以一鸟独飞开始,以双鸟和鸣终结,使诗意更加浓郁。(四)拓展延伸 赏析并背诵下面的汉乐府诗。上 邪汉乐府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古 歌汉乐府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五)作业1、课文背诵2、预习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