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7.25KB ,
资源ID:113802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380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线索训练.docx)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2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线索训练.docx

1、1线索 2 中国古代经济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沧州高三 12 月教学质量监测)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 。材料反映了( )A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 B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D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答案 A解析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先知稼穑之艰难”表明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故 A 项正确;当政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的内容当政者对农业的重视不符,故 B 项错误;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

2、C 项错误;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不是奴隶社会的产物,故 D 项错误。2(2018广安、眉山一模)汉初曾规定,入关灭秦的关东人愿意留在关中为民的,免徭役十二年,回关东的免徭役六年。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恢复他们的爵位、田地、住宅,以从事农业生产,不准官吏虐待。这些规定旨在( )A防止土地兼并 B稳定统治秩序C增加赋税收益 D开发关中地区答案 B解析 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材料主要说明国家减少农民徭役而不是土地的所有制,故 A 项错误;材料表明“免徭役”和“原先因逃避战乱流亡的民众回到原籍,重新成为编籍内的民户”有利于减少流民带

3、来的社会问题稳定统治秩序,故B 项正确;材料中的“免徭役”并不能说明增加赋税收益,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留在关中为民” “回关东的免徭役” “民众回到原籍”说明民众并不仅仅留在关中,故 D 项错误。3(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改共同体联考)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强化中央集权 D小农经济发展答案 B解析 据材料盐铁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到民间逐渐获得了盐铁的经营权,有利于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 B 项正确

4、。4在“吐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唐代前期的租佃契约,表明立契租佃制当时已经十分流行。2宋代租佃关系的第一个特征,是土地出租者与租佃者之间广泛采取了一种契约形式;第二个特征,是在租佃制下,客户已经有了迁移的自由。 ”这说明唐宋时期( )A均田制的广泛实行B庄园经济的发展C土地经营方式的改变D自耕农经济的发展答案 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租佃制打破了自耕农经营的模式,使土地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即土地经营方式出现了变化,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均田制存在的时间是北魏到唐前期,故 A 项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庄园经济盛行于东汉,故 B 项错误。5(2018承德联校高三上学期期末)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

5、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 “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 ,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 “变造”制度( )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答案 C解析 唐朝的货币是开元通宝钱,白银成为主币是在明朝,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庸调所收之布帛折变成轻货,没有反映赋税标准及其提高,故 B 项错误;变造制度将布帛折变成轻货,这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变造制度,没有涉及到国家财政问题,故 D 项错误。6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

6、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 “以左右望” ,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答案 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国策,在整个封建社会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监管商业活动,故 A、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市镇的崛起,故B 项错误;“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说明民间商人纳税后就取得了合法地位,故 D 项正确。37(2018辽宁六校协作体模考)宋代整个地主阶级统

7、治集团,对于国家财富的看法是“财富的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 ”。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宋代( )A实行了二府三司制度B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C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D租佃经济发展答案 D解析 材料主要论述国家财富的来源不是小农,而是地主豪强,他们兼并小农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守财” ,充分说明在宋朝由于“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 ,导致了土地兼并特别激烈,在此种情况下,租佃关系普遍化,故 D 项正确。8明人章潢论中国经济地区差异时说:“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魏晋而下,壮者之齿益衰,稚者之年方长。至于宋朝,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矣!”造成以上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

8、经过长期开发而资源耗竭B人口和生产技术向南方的不断迁移C政治中心由西北地区转向东部地区D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了西北丝绸之路答案 B解析 由材料“秦汉以前,西北壮而东南稚也。魏晋而下,壮者之齿益衰,稚者之年方长。至于宋朝,而壮者已老,稚者已壮矣!”可以得出所述为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在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带去了北方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 符合题意。9到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此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优良棉种的引入种

9、植B政府鼓励手工业发展C先进棉纺技术的推广D劳动人民的勤劳创造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棉纺织技术的推广有密切关系,故 C 正确;优良棉种的种植大大提高了棉花的产量,但这和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没有直接关系,故 A 错误;明之前的政府也鼓励手工业4发展,但棉布并未因此而发展起来,故 B 错误;明代以前,中国人民就是以勤劳著称的,故D 不是主要原因。10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 。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 。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

10、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答案 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A 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蚕桑养殖获得的利润高于种地,故大多农户发展蚕桑,没有体现农耕技术衰退,故 B 项错误;材料信息“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以及地主在蚕丝收获之际催收田租,这些说明了养蚕缫丝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主的剥削程度减轻,故 D项错误。11汉唐以来,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开创了由东向西大移民的先例。上述材料表明( )A古代后期经济重心有西移之势B经济格局影响人

11、口分布C清前期四川比湖南、广东更稳定D集权制度决定移民走向答案 B解析 材料“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现象的出现在于江南经济的开发;“湖广填四川”也是由于长期的战乱导致四川残破不堪,为了利用四川“千里沃野”的自然条件,恢复和发展经济,清廷实行了一系列招民垦荒、鼓励湖广人入川开垦和发展生产的措施,由此可以得出,人口的分布受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B 符合题意;A 与史实不符;C 与材料主旨无关;D 说法不正确。12(2018河南豫北豫南名校联考,8)史料记载,清乾隆以后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四川省在稻米等传统粮食优势作物之外,形成了棉、桑、蔗、茶、果等专业种植区,甚至一些府县多种植烟草, “

12、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屡见不鲜。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已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C经济作物获利大于粮食作物D商品生产结构变化受市场影响答案 D5解析 乾隆时期清政府一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 A 项错误;题干只是提到了四川地区在乾隆后,商品生产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并没有提到北方与南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故 B 项错误;题干中稻米等传统粮食作物依然占据主导,且材料也没有强调二者获益的大小,故 C项错误;题干只是强调在外国商船的刺激下,四川地区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也就是商品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故 D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13、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业初兴之时,只有现在所谓定期贸易。 易经系辞传说: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就指这一事实。所运销的,多数是奢侈品,所以专与王公贵人为缘。 “子贡(卫国大商人、孔子弟子)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之抗礼”(史记货殖列传), “交通王侯,力过吏势”(汉书食货志),此等商人,看似势力雄厚,其实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 从农村上市的绝大部分货物进入定期集市或正规市场,通常这类集市或市场为

14、周围20 到 30 个村服务。也有例外,但是这种格局直到 19 世纪后期是普遍的,因为当时城镇人口较少集中于少数大的中心城市,较多在有定期集市的地方。大多数农户居住在离集市半天路的范围之内,在阴历规定的日子里,大批商人、掮客和小贩轮流到这些集市上来。众多的买主和卖主为价格争执不休,这表明价格竞争是激烈的。每一个县有许多商人在竞争,以致没有哪一个买主能垄断市场。摘编自剑桥中华民国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及中国近代商业出现的新变化。(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古代商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比较浅的”与近代商业出现新变化的原因。(13 分)答案

15、 (1)特点:商业兴起较早;交易时间有限制;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贵族;拥有雄厚资财的商人出现,并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新变化:集市规模扩大,且分布在农村集中地附近;交易的主要是农产品;市场开放;竞争激烈。(2)古代原因:古代中国商业一开始由官府垄断和控制,商业主要由官办官营;重农抑商思想及政策的影响。近代原因:农村人口多,农产品丰富;列强侵略使中国小农经济走向破产;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解析 第(1)问的“特点”从时间、服务对象和雄厚资财的商人等方面归纳;“变化”从集市和交易产品及市场方面思考。第(2)问“古代原因”从官府对商业管理及政策上思考;“近代原因”从产品、小农经济和政策上归纳。614(1

16、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估计时间 人口数 时间 人口数西周、春秋中后期 2 000 万 唐代安史之乱前 8 000 万战国中期 3 200 万 五代十国时期 3 000 万西汉初年 1 500 万 两宋时期 10 000 万西汉末年 6 000 万 元朝 6 000 万东汉初年 3 000 万 明朝中期 16 000 万东汉后期 6 000 万 清朝初年 9 000 万魏晋南北朝后期 3 000 万 清乾隆年间 20 000 万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等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发展的特点,并选择其中一个人口增长时期,分析其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答案 特点:人口数量周期性

17、大起大落,总体呈上升趋势。示例一:两宋时期。原因:国家局部统一,政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和农作物品种增加;宗法观念影响。示例二:清乾隆年间。原因: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农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推广极大地增加了粮食产量;人头税的废除刺激了人口的增加;人口基数大;政府鼓励;“传宗接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的影响;医学的发展。解析 第一问根据表格,从西周、春秋中后期的 2 000 万到清乾隆年间的 20 000 万,不难得出特点一: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表格,比如从唐朝安史之乱前的 8 000 万到五代十国时期的 3 000 万再到两宋时期的 10 000 万再到元代的 6 000 万,不难得出特点二:人口数量周期性大起大落。第二问根据图表,人口增长最明显的时期是两宋时期、清朝乾隆年间。第三问可以从政治(国家统一和政治稳定、政府政策)、经济(农业、商业的发展情况)、思想(宗法观念)等角度进行作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