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能力训练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一、选择题1.19761977 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 300 多次。其中,有关科技教育的出访最显著,先后出访联邦德国、英国、日本,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这次出访潮 ( )A.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B.成为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契机C.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2.通常情况下,修订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 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 1975 年或者 1978 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 1954 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 )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
2、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B.1954 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C.“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D.1982 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1979 年 9 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改为“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材料表明( )A.家庭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D.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4.下图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一家股份制公司东方家具公司售出的一张股票。这表明( )2A.中国股票交易制度基本成熟B.城市经
3、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改革开放使家居装修业发展D.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已被打破5.1980 年,邓小平曾指出,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摸出规律”是希望搞好特区,以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6.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
4、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A.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7.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 7 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C.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D.单一公有制经
5、济结构有所突破8.下图为“市场”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 1993 年在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3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9.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经济特区的设立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10.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
6、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这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11.1992 年我国放开了有色金属和大部分机电产品价格,1993 年放开了粮食、部分统配煤炭、部分统配木材和大部分钢材的价格,1994 年放开了统配煤炭价格。这些措施实行的重要前提是( )A.建立生产资料价格市场体制B.经济发展改善市场供求关系C.改变物资价格“双轨”现象D.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化12.(2018 天津文综,10)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
7、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 年 12 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现代福利国家是从 19 世纪逐渐发展起来的,和救济贫困不同,最早见于德国俾斯麦的社会保险体系,北欧国家是从自治、互助福利体系发展起来的,其他国家则从 1930 年起,如荷兰、澳大利亚、乌拉圭、新西兰等是由政府提供发展起来的。20 世纪的大萧条促使许多国家选择了福利国家的道路,为穷人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服务,被认为是共产主
8、义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中间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许多国家选择了为人民提供部分或全面的社会服务体系。现代福利国家从提供现金福利(养老金、失业补助)扩大到其他方面(卫生保障、婴幼儿保障)等,通过这些福利,福利国家已经影响了他们公民的消费和休闲的习惯。4材料二 中国政府从国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前提。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逐步
9、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摘编自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福利国家在西方发展的原因和特点。(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与中国在社会保障体系上的共同之处。(3)我们应当怎样评价福利国家制度?14.(2015 课标全国,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19502008 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年份法定假日天数节假日 1950
10、 1995 2000 2008元旦 1 1 1 1春节 3 3 3 3劳动节 1 1 3 1国庆节 2 2 3 3星期日 1 1 1 1星期六 - 1 1 1清明节 - - - 1端午节 - - - 1中秋节 - - - 1上表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答案与解析专题能力训练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B 解析: 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重心的全面转移,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 A、C 两项错误;19761977 年中国领导人进行出访调查,认识到中外之间的差距,这促进
11、了改革开放思想的形成,故 B 项正确;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 D 项错误。2.B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出 1982 年宪法的修订要以 1954 年宪法为基础而不以 1975 年或者 1978年宪法为基础,这实际上强调了 1954 年宪法的若干原则在 1975 年或者 1978 年宪法中一度被破坏,再结合“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民主法制的践踏的史实,可知答案为 B 项。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3.B 解析: 本题考查家庭承包责任制。通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故 A 项错误;“改为”只是部分改变了“不
12、要包产到户”的政策,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仍有争议,故 B 项正确;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6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C 项错误;“改为”只是部分改变了“不要包产到户”的政策,是进步而非“反复”,故 D 项错误。4.D 解析: 题干材料中的“股票”说明我国引进了西方的股份制度,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被打破;1980 年,我国的股份制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尚处于试验阶段,可排除 A、B两项。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 D 项。5.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特区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可知“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3、,故 A 项错误。“有利条件”指的是国家给予经济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而不是高度的自治权,B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可知 C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可知“摸出规律”指的是搞好经济特区,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宝贵经验。故选 D 项。6.A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强调了“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即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因此 A 项正确。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故 B 项错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于 1984 年,故 C 项错误。
1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在 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故 D 项错误。7.D 解析: 根据材料中“个体企业”“雇工”,可知该企业属于公有制以外的类型,时间是改革开放初期,故 D 项正确。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A 项错误,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于 1992 年,B 项错误,排除。C 项“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8.B 解析: 1980 年,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故 A 项错误。1992 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所以 1993 年“市场”一词出现频率较高,故 B 项正确。1993 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体制未基本确立,故 C 项错误。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 D 项错误。9.A 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含义。“一国两制”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该学者观点中“混合型”即指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并存,符合“一国两制”的含义,故 A 项符合题意。10.D 解析: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所以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故选 D 项。11.B 解析: 本题考查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题干
16、材料强调了 1992 年开始放开部分资源的价格,即由市场进行调节。题目的题眼是“重要前提”,市场经济建立的重要前提是经济发展,故 B项符合题意;A 项是材料的实质,C 项是对材料反映的现象的描述,D 项是材料的影响,但都不是“前提”,故排除。12.C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关系,故只有 C 项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 199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2001 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D 两项错误;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是在 1984 年,但与世界银行没有直接关系,故 B 项错误。13.参考答案: (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等劳动人民的斗争;维护资本主
17、义制度,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特点: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或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实行福利政策的国家不断增加;人们所享有的福利范围逐步扩大。(2)共同之处: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都经历了逐渐发展的过程,制度日益完善;民众所享受的福利范围都相当广泛;国家都加强了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7(3)评价:使贫困民众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使一部分人产生懒惰思想。14.参考答案: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