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426.50KB ,
资源ID:1139601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396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习练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习练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1人教生物 2019 高考一轮选习练题(6)李仕才一、选择题1、以测定的 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在 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B.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 30 时相等C.如果该植物原重 X kg,置于暗处 4 h 后重(X-1)kg,然后光照 4 h 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 3/4 kg/hD.若将乙装置中 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 B 曲线【解析】选 B。由图可知,图甲中虚线表示的是 CO2吸收量,即光合作用净合

2、成量,实线表示的是黑暗中 CO2释放量,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在 25 时,CO 2吸收量最大,在 20 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小于 25 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的量,即 25 光合作用净合成量最大,积累的有机物最多,A 错误;在光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合作用的总量是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总和,35 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 3.00 mg/h 的净光合速率与 3.50 mg/h 的呼吸速率之和,30 时光合作用的总量为 3.00 mg/h 的呼吸速率与 3.50 mg/h 的净光合速率之和,二者光合作用总量相同,B 正确;该植物原重 X kg,置于暗处 4 h 后重(X-1) kg,则 4小时呼

3、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为 1 kg,然后光照 4 h 后重(X+2) kg,所以净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为 3 kg,在生成有机物的同时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4 h 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为 1 kg,所以总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为 4 kg,则总光合速率为 1 kg/h,C 错误;由图可知,图乙装置可以用来测定光合速率,将乙装置中 NaHCO3溶液换成 NaOH 溶液,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 B 曲线,D错误。2、储存在真核细胞囊泡中的某些分泌蛋白只有在受到特定信号(催分泌剂)刺激时才被分泌到细胞外。如图表示细胞中某种消化酶的“浓缩”和运输过程,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2A.“浓缩”过程有利于集中释放分泌蛋白B

4、.催分泌剂作用后,分泌小泡会与细胞膜融合C.膜的再循环途径保证了细胞器膜的含量相对稳定D.消化酶分泌到细胞外是主动运输过程【解析】选 D。由图可知,该消化酶的分泌过程是通过囊泡运输实现的,“浓缩”过程有利于集中释放分泌蛋白,A 正确;催分泌剂作用后,分泌小泡会与细胞膜融合,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该消化酶,B 正确、D 错误;膜的再循环途径可以保证细胞器膜的含量相对稳定,C 正确。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猪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下列理解合理的是( )注:图中只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 A.图 2 产生异常配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孟德尔通过研究该过程提出了分离定律

5、和自由组合定律C.产生的配子相互结合时发生了基因重组D.若图 4 分裂完成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AB,则对应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 AB、ab、ab【解析】选 A。图 2 产生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异常配子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A 正确;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 错误;基因重组包括两种类型,一种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一种为减数第一3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产生的配子相互结合时没有发生基因重组,C 错误;若图 4 分裂完成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AB,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则对应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 Ab、a

6、B、ab,D 错误。4、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 DNA 上B.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都发生在生物大分子间C.DNA 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并非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解析】选 C。在 DNA 复制时,DNA 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 DNA,结合位点在 DNA 上,RNA 聚合酶既能催化核糖核苷酸聚合形成 RNA,也能催化 DNA 双链打开,结合位点在 DNA 上,A正确。乳酸菌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 DNADNA,DNARNA蛋白质,DNA、RNA 和蛋白质都是生物大

7、分子,B 正确。DNA 复制、转录、翻译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错误。核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后进行翻译过程,D 正确。【知识总结】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过程的不同(1)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发生在细胞质中。(2)真核生物:先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主要)中;后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5、杰弗里霍尔等人因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机制,获得了 2017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中发现若改变果蝇体内一组特定基因,其昼夜节律就会被改变,这组基因被命名为周期基因。这个发现向人们揭示出天然生物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一定引起

8、基因结构的改变,从而可能改变生物的性状B.控制生物钟的基因 A 可自发突变为基因 a1或基因 a2C.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科学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周期基因的变化【解析】选 D。基因突变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A 正确;基因突变往往是突变为其等位基因,因此控制生物钟的基因 A 可自发突变为基因 a1或基因 a2,B 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因此病毒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C 正确;基因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D 错误。6、有关图中育种方法或生理过程的叙述

9、,正确的是 ( )4A.甲、乙依据的育种原理相同B.乙得到的纯合子植株一定是二倍体C.丙所示分裂方式有利于生物进化D.丁中 R 型细菌的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解析】选 C。甲(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乙(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 错误;乙得到的纯合子植株可能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B 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导致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利于生物的进化,C 正确;丁中 R 型细菌的转化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错误。7、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

10、 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解析】选 A。本题考查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过程以及与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关系。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A 项正确;激素调节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B 项错误;人体的神经调节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C项错误;免疫调节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维持内环境的稳定,D 项错误。8、人体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能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以下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到相同抗原再一次刺激时,细胞 B 的来源有两个5B.图中表示的特异性免疫过程既有细胞免疫也有体液免疫C.物质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

11、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D.如果没有细胞 A,体液免疫全部丧失【解析】选 A。图中的细胞 B 能分泌抗体(物质),所以该细胞为浆细胞,在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浆细胞有两个来源,一是 B 细胞,二是记忆 B 细胞,A 正确。图中的细胞 A 是 T 细胞,能分泌物质即淋巴因子,物质可刺激 B 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所以图中只有体液免疫而没有细胞免疫,B 错误。抗体抵抗病毒是通过与病毒的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为特异性免疫;而溶菌酶杀灭细菌是人体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二者机制不同,C 错误。如果没有细胞 A(T 细胞),有一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细胞,使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以体液免疫不会全

12、部丧失,D 错误。9、如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绵羊种群数量在 K 值上下波动B.绵羊数量达 1 000 只时,绵羊种内斗争最缓和C.绵羊数量达到 K 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D.在该岛屿中,绵羊种群的 K 值将一直保持不变【解析】选 A。由曲线可知,最终绵羊的数量维持相对稳定,A 正确。绵羊数量越少,种内斗争越缓和,绵羊数量达到 1 000 只时,种内斗争已较强,B 错误。种群数量稳定,对应的年龄结构也应该为稳定型,C 错误。岛屿的环境若发生变化,会影响 K 值,故 D 错误。10、生态学家林德曼在研究赛达伯格湖时发现,某种鱼因年龄不同

13、而食性不同:幼年鱼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成年鱼主要以小鱼(包括其幼年鱼)、小虾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鱼的成年鱼、幼年鱼和小虾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大于所有消费者的同化量之和C.该鱼的成年鱼和幼年鱼因食物来源不同而分布在不同水层,属于垂直结构D.若大量增加湖中养殖物种的种类和数量,一定可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选 B。鱼与鱼、鱼与虾之间,即使不存在食物竞争,也会存在空间竞争等其他竞争,A 错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供应其他营养级之外,还有自身的消耗、积累,B 正确。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而不是种群的,C 错误。若盲目增加湖中养殖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14、,有可能导致生态失衡,自我调节能力下降,D 错误。6二、非选择题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图甲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两者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 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细胞呼吸速率(单位:mgh -1)。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X 代表_(2 分),Y 代表_(2 分),过程(仅考虑有氧条件)中能使 ADP 含量减少的过程是_(写序号),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 (2)过程可产生合成 Z 的原料,这些原料的运动方向是_。 (3)分析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细

15、胞呼吸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中与_(2 分)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_。 (4)在 30 条件下,白天光照 11 小时,一昼夜植物体的干重变化情况是_(取整数)。 【解析】(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 X 表示 C3,Y 表示丙酮酸。暗反应中 C3的还原消耗 ATP,能使 ADP 含量增多;光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二、三两个阶段都要合成 ATP,能使 ADP 含量减少。暗反应中 C3的还原发生的能量变化是 ATP 中活7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物质 Z 是 ATP,表示暗反应中 C3的还原需要消耗 ATP,产生 A

16、DP,ADP 从叶绿体基质移动到类囊体薄膜,参与光反应过程。(3)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30 ,超过该温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开始下降,而细胞呼吸在 45 时最强,因此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有关酶的作用机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30 条件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为 8 mgh-1,细胞呼吸为 3.2mgh-1,所以光照 11 小时,一昼夜植物体的干重变化=811-3.22411 mg。答案:(1)C 3 丙酮酸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葡萄糖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3)光合作用 酶能降低化学反应

17、的活化能(4)增加 11 mg2、为了研究在适宜的光照下,CO 2浓度及施氮量对植物总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若干,分为四组,分别设置不同的 CO2浓度和施氮量,测算了净光合速率(Pn),平均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每一组种植多盆植物并进行多次测定,其目的是_。 (2)据图分析,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条件组合是_ _。氮元素被该植物吸收后运送到叶肉细胞内可用于合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的 NADH 主要用于_。 (3)要达到本实验目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_ _(写出实验思路)。 【解析】(1)实验中种植多盆植物并进行多次测定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对结

18、果的影响。8(2)由题图可知,高浓度 CO2和 200 mgkg-1施氮量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最大,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NADH 是还原性氢,可以与 O2结合形成水。(3)完成实验需要算出总光合速率,所以还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来测出植物的呼吸速率,实验思路是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各组实验条件组合下植物的呼吸速率。答案:(1)减少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2)高浓度 CO2和 200 mgkg-1施氮量 与 O2结合形成水(3)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各组实验条件组合下植物的呼吸速率3、如图表示某同学在某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给予图

19、中一定刺激,则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该变化是由_引起的。 (2)刺激图中的,可以检测到 B 处的测量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处完成传递过程,处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是_(用局部放大图中的序号表示)(2 分)。 (3)若在距离 5 毫米的处给予电刺激,在 3.5 毫秒后开始收缩;在距离 50 毫米的处给予电刺激,在 5.0 毫秒后开始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毫米/毫秒。 (4)如果利用图中所示的相关仪器,验证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实验思路:刺激图中的_,观察 B 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_,观察 A 的指针是否偏转。 结果预测:_(3 分)。 【解析】图

20、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是神经递质,是突触后膜,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1)图中受到一定的刺激后,Na +通道打开,Na +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即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2)兴9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因此局部放大图中信息分子运动的方向为。(3)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刺激点之间的距离是 50-5=45(毫米),兴奋在两者传导的时间=5.0-3.5=1.5(毫秒),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451.5=30(毫米/毫秒)。(4)利用图中所示的相关仪器,刺激图中的或,观察 B 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刺激,观察 A 的指针是否偏转。结果预测:刺激或,B 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A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答案:(1)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Na +内流(2) (3)30 (4)或 刺激或,B 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A 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