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 ,大小:263.48KB ,
资源ID:114128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1141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GBZ 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GBZ 18333.2-2001 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pdf

1、前言我国目前尚无电动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的指导性技术文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参考两项电子工业行业标准 锌空气氧碱性电池总规范 和锌空气 氧碱性电池型号命名方法 并注意与国际接轨参考了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电动车辆电池系统标准委员会制定的 电动车辆用电池组组装的推荐性操作方法 确定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内容时一方面依据电动道路车辆的技术要求同时又严格考虑到我国锌空气电池的水平 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考虑长远发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技术要求比上述两个标准增加了 小时率额定容量 荷电保持能力空气电极工作寿命 安全性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 是提示的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指导性

2、技术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天津大学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 朱永生汪继强吕鸣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准 实施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电动道路车辆包括电动汽车 电动摩托车等 用锌空气蓄电池以下简称蓄电池 的要求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供电动道路车辆用额定电压 的锌空气蓄电池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文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指

3、导性技术文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蓄电池名词术语锌空气氧 碱性电池型号命名方法定义与符号定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除采用 中的定义外还增加了下列定义机械再充式锌空气蓄电池通过更换锌电极恢复其容量的锌空气蓄电池电化学再充式锌空气蓄电池由外接电源提供电流 从而在电池中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 以恢复其容量的锌空气蓄电池符号小时率额定容量小时率放电电流数值等于分类与型号分类电动道路车辆用锌空气蓄电池分为机械再充式锌空气蓄电池和电化学再充式锌空气蓄电池两类型号机械再充式锌空气蓄电池以 表示电化学再充式锌空气蓄电池以 表示其他按附录 执行产品型号和规格见附录 提示的附录要求外观蓄电池按 检验 外表

4、应光洁 完整无碰伤变形无锈蚀斑迹无碱液且标志清晰 正确端子蓄电池端子位置可分为四种类型如图图 端子的位置示意图端子的位置以及对端子的外观结构等具体要求由用户与制造厂协商决定极性按 检验端子极性应正确外形尺寸和重量蓄电池外形尺寸重量参见附录气密性电池密封处应有良好的气密性 按 规定进行试验 密封处应无气泡当电池湿存时应不出现漏气或漏液放电性能在 下 电池按 试验时放电时间应不低于表 的规定值表恒流放电电流 终止电压 最少放电时间低温及交变湿热在空气流通条件下 电池按 承受低温和交变湿热试验后工作电压应不低于 端子外观应完好荷电保持能力蓄电池按 试验时 其容量应不低于贮存前容量的空气电极工作寿命蓄

5、电池按 试验时 蓄电池空气电极工作寿命应不少于 次安全性蓄电池按 试验时 外观不得出现漏液 破裂等异常现象耐振动性蓄电池按 规定进行振动试验 试验期间蓄电池放电电压应无异常 试验后检查蓄电池应无机械损伤无电解液渗漏干贮存蓄电池按 进行干贮存试验 其放电时间应不低于 在 次内达到 规定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环境条件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均应在温度 相对湿度 大气压力 环境中进行测量仪器仪表量程所用仪表量程应随被测电压或电流数值改变 指针式仪表读数应在量程后三分之一范围内准确度直流电压表准确度不低于 级 其内阻至少为电流表准确度不低于 级温度计 具有适当的量程其分度值不大于 标定准确度不低于计时器按时分秒分度

6、 准确度为压力表准确度不低于 级测量尺寸的量具 分度值不大于秤量重量的衡器准确度为 以上电解液目测检查电解液应无混浊蓄电池的充电机械再充式对于机械再充式锌空气蓄电池更换锌电极电化学再充式对于用辅助电极充电的电化学再充式锌空气蓄电池 以 电流进行充电 在充电末期连续内蓄电池电压变化不大于 此时认为蓄电池已完全充电外观用目测法检查蓄电池外观极性用电压表或反极仪检测蓄电池极性外形尺寸和重量用量具和衡器测量蓄电池的外形尺寸及重量气密性试验未注液的蓄电池浸于水中 在注液孔内加气压 当电池内外压差至 时压力计指针应稳定目测密封处有无气泡现象然后湿存 周目测有无漏液现象放电性能将蓄电池在 下放置 按表 规定

7、的电流放电测量其放电时间低温及交变湿热试验低温试验将电解液注入干态电池内在温度为 条件下放置 在此条件下 以 电流 连续放电 后测量工作电压 目测外观和极端交变湿热试验经低温试验后的电池按表 顺序进行交变湿热试验 在交变湿热条件下以 电流放电后测量工作电压目测外观和端子表项目名称 温度 相对湿度 时 间稳定升温 升至高温高湿降温 降至常温高湿荷电保持能力经过 恒流放电且放电时间符合 规定 并得到初容量 的蓄电池按 条充电后 在环境温度 开路搁置 按 进行 恒流放电得到余容量按公式 计算荷电保持能力式中 荷电保持能力蓄电池的初容量蓄电池的余容量空气电极工作寿命蓄电池经 恒流放电且放电时间符合 规

8、定方可进行本试验整个试验在 的环境中进行蓄电池按 充电后以 的电流放电 后测量工作电压应不低于 然后按照充电组成一次循环 测量空气电极工作寿命安全性蓄电池按 充电后 对于机械再充式蓄电池直接目视检查外观 对于电化学再充式蓄电池 再以 电流连续充电 然后目视检查外观耐振动性蓄电池按 充电后 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试验放电电流振动方向 上下单振动振动频率最大加速度振动时间干贮存新制造未注液的蓄电池 在 规定的条件下存放 然后按 进行 恒流放电 接着按充电后再按 进行 恒流放电试验程序按本程序进行的试验应连续进行 试验程序见表表序 号 试验项目分 组外观极性外形尺寸和重量气密性放电性能低温

9、及交变湿热荷电保持能力空气电极工作寿命安全性耐振动性检验规则检验分类试验项目 试验数量和试验周期见表表序号 检验分类 试验项目要求 试验方法 样品数量试验周期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外观 极性外形尺寸和重量放电性能气密性低温及交变湿热荷电保持能力空气电极工作寿命安全性耐振动性干贮存组以下 含 组 抽 组组以上抽 组各 组组每半年一次每季度一次每年一次每季度一次每年一次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出厂前应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样 进行出厂检验 在出厂检验的 放电性能试验中 蓄电池的 恒流放电容量差应不大于在出厂检验中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时应将该批产品退回生产部门返工然后再次提交验收 若再次检验仍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

10、格 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必须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和老产品转产转厂停产后复产结构工艺或材料有重大改变合同规定判定规则在型式检验中若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判定为不合格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标志蓄电池产品标志应包括制造厂名型号或规格制造日期商标极性符号包装箱外壁标志应包括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制造厂名厂址邮编产品标准编号每箱的净重和毛重标明防潮不准倒置 轻放等包装蓄电池的包装应符合防潮 防振的要求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指多组包装 产品合格证 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方式可根据供需双方协议 按规定方法进行包装运输在运输过程中 产品不得受强烈的机械冲击和曝晒 雨淋不得倒置在装卸过程中 产品应轻搬轻放严防摔掷翻滚和重压贮存包装完好的产品应贮存在 的干燥清洁及通风良好的地方产品应不受阳光直射 避免与任何有害气体和液体接触 离热源不少于不得倒置及卧放 不得受任何机械冲击或重压附录提示的附录蓄电池外形尺寸和重量如表 所示表蓄电池型号 标称电压 额定容量外形尺寸长 宽 高重量带液注 根据电动道路车辆发展的需要可增加新的型号规格和外形尺寸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