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期末测评(一)(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爱护花草树木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缺少的成分是(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3.桃花凋谢后不久,结出了桃子。发育成桃子的是桃花的( )A.花瓣 B.花药 C.花柱 D.子房4.下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大豆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C.雄蕊没有雌蕊重要,因为它
2、和果实的形成无关D.果实由胚珠和果皮组成5.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细胞核,恰当的做法是( )A.用碘液染色 B.换用高倍镜C.换用大光圈 D.移动玻片标本6.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与放大倍数的乘积D.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7.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鼠妇、蝴蝶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
3、,其中错误的是(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繁殖8.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B.水质污染造成赤潮2C.蚯蚓能疏松土壤 D.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9.近几年,由于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C.非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10.右图是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 ( )11.
4、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的描述,正确的是( )A.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由伸长区的根毛吸收B.植物的茎都能逐年加粗C.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铁、磷、钾的无机盐D.植物的枝条及绿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1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示意图,其中表示生产者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3.日常生活中,不利于维持大气中碳氧平衡的做法是( )A.骑自行车出行 B.节约用电C.使用一次性筷子 D.爱护花草树木14.泸州忠山公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附近部分市民常在天刚微亮的时候来此晨练。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得知,此时树林里空气不清新,不宜晨练,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植物的(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
5、用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15.晴朗的中午,踏入山林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茂密的林木遮住了所有太阳光16.下列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 )A.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B.释放氧气C.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7.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银杏、苏铁、油松是裸子植物,其种子外面均有果皮包被B.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依靠其根固着在浅海岩石上3C.油菜和石花菜都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这是它们更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D.卷柏的根、茎、叶内
6、有输导组织,所以适应陆地生活的能力较强18.下列关于种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炒菜用的花生油,主要来自花生种子中的子叶B.将大米播种到条件适宜的土壤中,不能萌发的主要原因是胚被破坏C.菜豆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19.下列有关被子植物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有机物全由子叶提供B.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C.幼根的生长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D.移栽幼苗时 ,根部带有土团是为了遮光20.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洋葱表皮细胞中央
7、有较大的液泡 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 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A. B. C. D.21.右图所示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 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B.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D.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22.右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8、.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B.曲线甲中 A B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C.曲线乙中 A C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D.曲线乙中 C 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时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423.某同学为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设计如下探究方案:将两份等量的大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培养皿中,均置于 30 和水分适量、空气充足的环境下,一个给予光照,另一个放在黑暗中。10 天后,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均未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A.种子无生命 B.环境温度太高C.光照不适宜 D.实验时间太短24.下列有关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
9、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必须对植物进行暗处理 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作对照C.脱色时用的试剂是酒精 D.叶片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25.右下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N 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B.MP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MN 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NP 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8 分)根据“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你是老师,在准备本实验的材料用具时,不需要准备图 1 中的 (填标号),还需要添加的材
10、料用具有 。 (2)如果观察时使用 5目镜和 10物镜,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3)观察时如果视野过亮,除了调节显微镜的光圈外,还可以调节 。请在图 1 的显微镜上标注该结构的名称。 (4)图 2 是孙悟同学所绘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请你指出图中存在的错误或不妥之处。27.(20 分)右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为相关气体,A 为细胞内相关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5(1)在叶绿体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作用,代表的气体为 ,代表的气体为 。 (2)A代表的细胞器为 ,该处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作用。该生理活动能 (填“合成”或“分解”)有机物, (填“贮存”或“释放”)能量
11、。 (3)白天,植物的叶片进行蒸腾作用,即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 ,该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 28.(12 分)在下列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的纸巾,再将相同数量的豌豆种子放在纸巾上面,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培养皿(组别) 甲 乙 丙 丁场 所 阳光下 阳光下 黑暗中 阳光下温度/ 23 23 23 5纸巾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潮湿发芽率/% 90 0 90 0(1)上表的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 组对照实验。 (2)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可选用 构成对照实验。 (3)培养皿放入一定数量种子而不是 1
12、粒种子,其目的是 。 (4)甲与丙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 (5)若加入适量的营养液继续培养,几周后幼苗生长最好的是 组,幼苗是由种子的 发育而来的。 29.(10 分)下图实验装置一中,甲、乙两瓶中分别装有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后冷却至室温的种子。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夜后,运用加水排气法,将瓶中气体排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现甲中石灰水变浑浊,乙中石灰水没有变化。实验装置二中,1、2 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一段时间后,比较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注:土壤浸出液是由肥沃的土壤加蒸馏水搅拌,过滤后所得到的液体)装置一 装置二(1)实验装置一中甲和乙形成了一组 实验
13、,所要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装置二中试管 是实验组,这组实验的变量是 。 (3)根据装置二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 。 6期末测评(一)一、选择题1.B 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的,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因此,树木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2.B 食物链由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螳螂、蝉和黄雀都属于消费者,该成语从食物链的角度看还缺少制造有机物的生产者。3.D 桃子是果实,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4.B5.A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所
14、以为了更清楚地看到细胞核需要用碘液染色。6.A 图乙是植物细胞结构图。7.A 各种树木花草属于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麻雀、鼠妇、蝴蝶属于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为食。8.C 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水质污染造成赤潮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蚯蚓疏松土壤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9.A 树木增多,为鸟的生活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鸟又重返家园,这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10.C 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为 C 图所示。11.D 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成熟区的根毛吸收;草本植物的茎
15、中没有形成层,不能逐年加粗;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12.A 食物链开始于生产者,在该食物网中,有两条食物链:甲乙丁;甲丙丁。所以,表示生产者的是甲。13.C14.B 植物在夜间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所以天刚微亮的时候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不宜晨练。15.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人感觉空气清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的湿度,使人感觉空气湿润。16.A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叶绿体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并且释放出氧气。17.D 银杏、苏铁、油松是裸子植物,其种
16、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海带和紫菜都是藻类植物,它们没有根,依靠其根状物固着在浅海岩石上。石花菜是藻类植物,用孢子进行繁殖。18.C 菜豆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19.C20.A 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小的物镜或目镜。21.A 实验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瓶中没有氧气,而氧气是被种子的呼吸作用消耗的。该实验证明了种子的呼吸作用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蜡烛因缺氧而熄灭。22.D 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由于不断地吸水,因此其鲜重刚开始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曲线甲表示种子萌发的鲜重,而曲线乙则表示干重变化。由于大豆幼苗还没长出叶,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7能制造有机物,因此从
17、 A 点到 C 点有机物是减少的,即干重下降。大豆幼苗长出叶,叶片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当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时,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故选 D。23.A 种子萌发的条件有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需要的自身条件是胚必须是完整的、活的,且已度过休眠期。实验中外界条件都具备,种子不能萌发,可能是种子已死亡。24.D 实验前天竺葵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贮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要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原来贮存的淀粉运走耗尽。叶片部分遮光,遮光部分可以与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酒精能溶解叶绿素
18、,所以脱色时用的溶剂是酒精。遮光部分缺乏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5.B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N 点的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等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呼吸作用强度不变,所以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 MP 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MN 段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低于零,表示植物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小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 NP 段表示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合作用
19、增强。但植物的呼吸作用照常进行,只不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综上所述,A、C、D 三项分析不正确,B 项分析正确。二、非选择题26.答案(1) 消毒牙签、凉开水、稀碘液、吸水纸、纱布和生理盐水(除“纱布、凉开水”外,其他项目不能缺少)(2)50(3)反光镜 见下图:(4)多画了液泡;细胞核应该用细点描绘而不是涂抹(合理即可)。27.解析(1)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2)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A代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该处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该生理活动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叶片上气体散失的“窗口”是气孔,气孔是由保卫细胞围成的,
20、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多。答案(1)光合 氧气 二氧化碳(2)线粒体 呼吸 分解 释放(3)气孔 下28.解析根据题表中设置条件的不同,实验设计中共包含了 3 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甲和乙(是否有水分)、甲和丁(温度不同)、甲和丙(是否有光照)。实验中如果设置 1 粒种子,具有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甲和丙都具备了种子萌发所需要的一般外界条件,如果仍然不能萌发,则可能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不具备。幼苗已经长出了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故甲组光照条件是比较适合的。幼苗是由胚发育来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8答案(1)3(2)甲和丙(3)减少误差(4)种子死亡或胚已被破坏或种子正处于休眠期(5)甲 胚29.解
21、析(1)实验装置一中甲瓶装有萌发种子,乙瓶装有煮熟的种子,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甲和乙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所要探究的问题是种子在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了吗。(2)实验装置二中试管 1中盛有土壤浸出液,试管 2 中盛有等量的蒸馏水,由此可知试管 1 是实验组,这组实验的变量是无机盐的有无(或土壤浸出液的有无)。(3)土壤浸出液中有无机盐,蒸馏水中没有无机盐,实验装置二的实验现象是在土壤浸出液中生长的幼苗生长状况良好,在蒸馏水中生长的幼苗植株矮小,由此可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答案(1)对照 种子在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了吗(或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了吗)(2)1 无机盐的有无(或土壤浸出液的有无)(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